根据最新的全球经济报告,中国的GDP总量依旧稳居全球第二,表现相当强劲。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按人均GDP计算,亚洲竟然有14个国家比中国更富裕。这个消息一出,许多人可能都感到困惑: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国家的飞速发展,从移动支付到高铁网络,为什么我们还不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
这些14个国家究竟是谁?为什么他们比我们更富有?同时,亚洲最贫困的国家又是怎样的境况呢?
躺赢的资源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排名靠前的“富裕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依靠天然资源致富,或者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获取财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新加坡和卡塔尔。
根据2024年的数据,新加坡的人均GDP突破了8万美元,而卡塔尔紧随其后,达到了惊人的7.5万美元。新加坡虽然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它占据了马六甲海峡这一全球最繁忙的航运路线,依靠港口服务和转口贸易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新加坡还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制造基地,可以说它是一种“地理位置 智慧”混合型的成功。
而真正依靠资源致富的国家包括卡塔尔、阿联酋、文莱、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和阿曼等。这些国家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卡塔尔是全球天然气储量排名第三的国家,阿联酋的迪拜凭借石油财富建立起了一座沙漠中的繁华城市,沙特则因其庞大的石油储量而稳居中东的经济领袖。
这些国家的人均GDP普遍在2万到7万美元之间,国民生活十分富裕,福利制度也非常完善。然而,这种富裕并不稳固,它们的经济结构单一,几乎完全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一旦全球能源市场发生波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重大影响。随着全球向碳中和和新能源转型,这些国家未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果石油不再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它们的财富可能会迅速缩水。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推动“2030愿景”计划,试图通过建设新城市和发展体育等产业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然而,这一转型之路极其艰难,就像是让一个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人,突然要去完成马拉松一样,困难重重。
内卷的实干派
相比之下,另一些富裕国家则是依靠不懈努力和奋斗实现的经济成功。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卷实干派”,代表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和以色列。
日本,作为亚洲最早的工业化强国,拥有厚实的工业基础。2024年其人均GDP约为4.1万美元,汽车、电子和精密机械等领域依然全球领先。然而,日本的经济却长期停滞,社会老龄化严重,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整个社会呈现出低欲望的状态。它虽然富裕,但缺乏活力,更多像是守着祖上的家业。
韩国则是典型的“增长奇迹”。从战后废墟中崛起,韩国依靠造船、汽车和半导体等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人均GDP约为3.6万美元。但韩国的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三星、现代等大财阀手中,普通民众很难突破阶层,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年轻人为了进入大企业挤破头,整个社会充满了内卷,生育率也在不断下降。可以说,这种富裕是通过透支未来换来的,代价十分巨大。
以色列是一个科技强国,其人均GDP超过5.5万美元。这个国家靠着强大的科技实力,成为了全球创新的领导者,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中美两国。但以色列的富裕是建立在长期的战争和冲突中,安全形势不稳定。强大的军事和科技是为了生存,每一分钱的财富都带着血与火的印记。
中国的特殊之处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2024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4万美元,虽然和新加坡、卡塔尔相比差距不小,但必须明确一个根本区别:中国的体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卡塔尔的富裕是让几十万人过上好日子,韩国的富裕是让5000万人过上好日子,而中国要让14亿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个任务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
每提高1000美元的人均GDP,中国创造的财富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中国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资源,而是通过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这几十年来,中国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这种规模和速度,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所以,当看到“14个国家比中国富裕”时,我们无需沮丧。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卡塔尔或韩国,而是要走出一条符合14亿人需求的、更均衡、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亚洲的另一面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亚洲的贫困面。在亚洲的一些角落,仍有国家挣扎在贫困线以下。例如,阿富汗和也门是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人均GDP不到800美元。长期的战乱让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另外,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内陆国家,因地理条件和资源匮乏,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
总的来说,亚洲的经济差异巨大,不同国家的富裕与贫困背后,均有着各自的背景和原因。中国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继续为14亿人民的幸福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