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带回了辣椒,最终却对湖南人的崛起进行了助力

湖南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省份,近现代以来突然人才如井喷般爆发开来,一时间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盖世豪言,当真是气冲云霄,不可阻挡。那近现代以来为什么湖南人能够如此强悍呢?除却一些文化政治方面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一种天然调味品的出现也是一大助力。

中国爱辣省份在红色区域,谁是王者?(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这种调味品就是湖南人的饮食之灵魂——辣椒。有的看官可能就说了,你这就有点扯了,一个调味品而已,何至于斯?!也太夸张了。别急,你听我慢慢说。

一、来自拉丁美洲的神奇天然调味品

中国以前是没有辣椒的,中国人关于辣的调味仅止于茱萸、葱、姜、蒜等少数植物,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辛辣”的说法,那时候的辣还不是纯正的辣,而是带着一点“辛”气。

茱萸,中国人吃辣椒之前是在用这个调辛辣味。(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欧洲著名航海家哥伦布于15世纪发现了美洲,在一个叫墨西哥(大概啊,不一定就是墨西哥)的地方发现了一种颜色鲜艳、口味狠辣的植物,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看,就把这个物种带回了西班牙,这种植物就是辣椒。

哥伦布本质上是个生意人,他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冲着利益去的,所以,他把辣椒带回欧洲也是为了利益。为了将辣椒卖出更高的价格,哥伦布和他的团队对外宣称辣椒是香料的一种,跟黑胡椒(欧洲人的挚爱)是一个级别,也因为他这点心思,辣椒的英文“pepper”就是跟胡椒共用一个单词。也许是欧洲人太过于挚爱黑胡椒了,以至于哥伦布和他的继任者们无论怎么推销,辣椒都始终无法真正融入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即便是黑胡椒价格十分昂贵也不能被辣椒替代,直到现在,辣椒依然没有在欧洲站稳脚跟。

欧洲人对黑胡椒的钟爱胜过任何调味品。(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欧洲不能接受辣椒,那么身怀“绝技”的辣椒也必然会要找一方落脚之处才能大展身手。

那去哪里呢?辣椒们都在深沉地思考着,突然,遥远的东方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国度吸引了它的目光。

二、神奇的辣椒正式落户中国长江流域(主要)

这个神奇而伟大的国度就是中国。

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大洲各个国家再也不是一个孤岛,哥伦布及其继任者们发现辣椒不能取得欧洲人的完全信任后,他们也不甘心把这种好东西就此烂在了自己的手里,因此,可能他们也将辣椒对外进行了一些传播。

开始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带来了世界性改变,其中就包括饮食习惯。(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大概是明朝晚期(明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曾经产生过资本主义萌芽,可惜被人为中止),在某一次中国商人与欧洲商人的交易过程中,辣椒最终被正式带入中国并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中国人开始也是将辣椒作为一种观察植物进行种植,食用应该是还要晚一点时间。关于辣椒食用最早的记载,是在1721年(康熙六十年)的一本贵州地方志里面(《思州府志》,贵州古称思州),据记载,贵州人将辣椒唤作海椒,俗名辣火,少数民族同胞们用它代替盐。为什么要以辣椒代替盐呢?因为盐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国家专供品,私人不得制造贩卖,所以平民百姓很难获得盐,而辣椒作为人类的“终极调味品”之一,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就被人们当做盐使用了。

当然,辣是一种痛,而盐是一种味道,所以贵州人们还是想了点办法的,他们用酸菜的酸味与辣椒的辣味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一种“酸辣饮食文化”。

贵州古称“思州”,图为明代贵州地图。(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而事实上,贵州作为一个古代交通极其不便的省份,没有理由是第一个将辣椒作为食物的地区,我们有理由相信,辣椒是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多方向、大范围地传播开来的,所以,现在的辣椒使用大省四川、云南、湖南、江西、陕西等地都应该是同一时间获得辣椒的。只是,可能只有贵州在地方志里记上了一笔而已。

三、湖南才是真正的辣椒王国,湖南人才是无辣不欢的正主

很多很多年前,这个世界上就流传着一句话,即:“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

那到底哪个省的人才是最能吃辣椒的呢?我认为是湖南,并且没有之一。

川湘贵对辣椒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除了上述谚语,湖南人还广泛流传着一个段子,即一个客人跑到湖南下馆子,由于他吃不了辣椒,所以他跑到后厨跟大师傅说不要放辣椒炒个菜,只见湖南的这个大师傅把锅铲一扔,满脸匪夷所思地望着客人,就丢了一句话,“不放辣椒,那怎么炒菜?要不还是你自己来炒吧。”

这当然是个段子,大师傅不放辣椒炒个菜的手艺还是有的,说这主要是为了体现湖南人对辣椒的钟爱和执着。

湖南人爱辣是爱纯正的辣,可以这么说,湖南人炒菜甚至熬汤,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不放,但辣椒几乎必不可少。比如湖南人很爱的剁椒鱼头就要选红彤彤的剁辣椒,青椒炒肉就要选辣味十足青翠欲滴的青辣椒,有时候爱吃辣的人,熬点大骨汤里面都要撒一小撮干辣椒粉提提味。可以说,湖南人对辣椒的执著是不掺杂物,不掺任何其他味道的,纯粹就是一种对辣椒的偏执坚持和永不撒手。

湖南人对辣椒的执著让人叹为观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与湖南人相比,西南诸省对辣椒的喜爱还是稍微杂了些。

云南四川是一个体系,这两个省喜欢的是麻辣而不是辣。其实,云南四川是对中国传统吃辣文化的一种改良性继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食用“辛辣”味道的习惯,自从辣椒进入以后,有些地方已经放弃了辛,但云南四川依然保留了古之习俗,在吃辣的前提下还保留了“辛”的元素,也就是说,这两个省的兄弟不仅仅是无辣椒不欢,他们还是无花椒不欢。

所以说,云南四川两省喜欢的是麻辣、辛辣,而不是纯正的辣。

四川的麻辣锅,重点是麻辣。(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贵州人们的习惯其实我上面已经说了,他们喜欢的是另一种风格的辣,即“酸辣”。基本上很少有贵州人能够拒绝酸味的诱惑,嗦一碗粉,放几勺酸辣汤,滋味不要太美;烫点切好的生鱼片和肉片,再调制一碗酸辣适中的蘸酱,烫好的鱼片和肉片就往碗里这么一蘸,简直是不要太酸爽。像贵州有名的菜品酸汤鱼,就是这种“酸辣文化”的极致体验。

所以说,贵州省对辣椒的爱里还带着点酸,辣椒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真爱。

贵州名吃,酸辣粉,重点是酸辣。(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四、如果没有辣椒,湖南人还是不是现在的湖南人?

15世纪末,明朝大地上存在一个闻名于史册的大儒,他叫王夫之,号船山先生。他用他那类似于思想启蒙的哲学思想为近现代湖南人才井喷的模式按下了启动键。自他之后,湖南安化人陶澍从小山村步入道光年间的朝堂高层,进而影响拔擢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一大批湖湘人杰,从而事实上形成了“天下半壁湖南人”的旷古未有之盛况;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更加灿若星辰的伟人层出不穷地从湖南的山林阡陌之间涌现出来,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建立了今天伟大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绝世诺言。

一座岳麓书院,走出多少风流人物?!(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而这些所有的历史时间,居然就和辣椒的传播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进行的,当真也是神奇。那我们是不是就能说,是辣椒这种来自拉丁美洲的天然调味品养成了湖南人的性格?我这里没有科学依据,也不能就此下结论,但有一点我是肯定的,这些所有的湖湘人杰,确确实实都是三湘四水那无辣不欢的饮食文化喂养出来的。

长沙中游地区气候潮湿,天气不管是热还是冷,都带着浓浓的“湿意”,长久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体肯定会产生紊乱,进而导致肠胃不适、肌体不畅、人多疾病,而辣椒正是一种可以“温中散寒,去除湿气,下气消食,杀腥气诸毒”的良好药材,且种植容易,便于收藏,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因此,辣椒之所以能够在长江中游地区植根下来,更多的恐怕还是一种环境的影响。

要么湿冷,要么湿热的长江流域,重点是湿气重。(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湖南曾经是“天荒地老”之地,属于蛮夷不开化的地区,到了唐宋时期都还是广大贬谪官员的去留之地,中华五千年历史,前四千八百年湖南几乎都没几个人才出现,唯独等到辣椒出现后,湖南人才仿佛如日中天般奔涌了出来,几乎占据了近现代历史典籍的每一个篇章,真的是异常强悍。这其中的原因千千万,但其中是否就有辣椒能够改善湖南人体质,提升湖南人健康水平的贡献呢?我是觉得有的,及至今日,辣椒已成为了湖南人灵魂里不可缺少的东西,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任何一个湖南人,哪怕他是一个痔疮患者。

那我就来问一个看起来似乎不着边际的问题,你说,如果没有来自拉丁美洲的辣椒,湖南人还是不是现在的湖南人呢?请发表你的意见。

湖南人的性格养成里,你说有没有辣椒的作用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THE END
0.那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原来他想要去的不是美洲,而是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也发现了它们,今天我们才得以认识它们。 如果不是因为航海探险,如果没有发现新大陆,我们可能就不会知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个名字。 哥伦布的伟大,在于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直到哥伦布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相信古巴是亚洲大陆的末端,因为他以为自己到达的地方是亚洲而不是美洲。 这说明,再伟大的人,也敌不过时代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84:@5d4f?1dj
1.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答案解析哥伦布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新大陆”狭义上对哥伦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陆”,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4万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不管是那个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不仅有几千万的居民 jvzquC41if4iwjyw0eun1}nmw1874B>2:0nuou
2.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哪里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美洲大陆1、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美洲大陆。 2、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 3、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jvzq<84o0ktqcr3eqo4dp8jkunj1;54529138698;<40qyon
3.哥伦布是哪一年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10月12日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当人们谈论起美洲的时候,总是说:“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 奇怪的是,哥伦布并不承认被发现的是美洲,而认为自己是来到了亚洲. 哥伦布诞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从小最爱读《马可·波罗行纪》,从那里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于是便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9f619m:59g866=f4e2?3d?i7h5:46B:0jvsm
4.科学革命的起点:中世纪欧洲地图上的无知与发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希望能找到一条前往东亚的新航线。哥伦布当时相信的仍然是旧的世界地图,以为全世界在地图上一览无遗。哥伦布从旧地图推算,日本应该位于西班牙以西大约7000公里远。但事实上,从西班牙到东亚的距离要超过两万公里,而且中间还隔着个他不知道的美洲大陆。1492年10月12日jvzquC41dnuh0lxfp0tfv8xve:?d7:d96ji6;>4ctvodnn4fgvgjn|435596:A96
5.《不一样的卡梅拉》到底不一样在哪里?(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第24页,小鸡卡梅拉被巨浪卷上了圣玛利亚号的甲板,遇到了哥伦布。为了不被哥伦布吃掉,卡梅拉每天下一个鸡蛋来丰富哥伦布的早餐。在船上下了31个蛋后,卡梅拉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殖民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人类历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相信地球是圆的,在西jvzq<84fqwhbp7hqo1tpvn4836<6;<<91
6.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 今天,当人们谈起美洲的时候,总忘不了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哥伦布。 哥伦布是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从小就向往着海上航行,尤其喜欢读《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著名的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及中国、缅甸、印度。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jvzquC41uj{bpp~cujgo0mgy0et0u‚xvgo5329;12852485726856@>0ujznn
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指的是哪里?而欧洲移民则把大麦、黑麦、燕麦、水稻等植物以及马、牛、骡等牲畜带入美洲并生根发芽,这大大丰富了东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此发现还致使西半球出现了一些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国家(美国),对旧大陆的各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具有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5d;6d9k93g9>78lih;fj5h=:;5c;1h<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