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

蓝山山脉位于悉尼以西6 5千米处,是澳大利亚南部新南威尔士州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蓝山其实是一系列高原和山脉的总称,因为蓝山上种植着不少桉树,树叶释放的气体聚积在山间,形成一层蓝色的薄雾,蓝山因而得名。蓝山卡通巴附近,怪石林立,有三姐妹峰、吉诺兰岩洞、温特沃思瀑布、鸟啄石等天然名胜。蓝山还以其丰富的土著文化遗产享有“艺术名城”之美誉。

蓝山山脉国家公园占地近2000平方千米,以格罗斯河谷为中心,峰峦陡峭,涧谷深邃。山上生长着各种桉树,满目翠蓝。入秋,叶间丹黄,景色更美。桉树为常绿乔木,树干挺拔,木质坚硬,含有油质,可提取挥发油。其挥发的气体在空气中经阳光折射呈现蓝光,因而得名蓝山。山区是由三叠纪块状坚固砂岩积累而成的,怪石嵯峨,曾是当时欧洲移民向西推进的障碍。1813年欧洲人布拉斯兰·劳森历经艰险跨越山区达到内陆,入山处当时植有纪念树,至今残干尚存,是拓荒者的遗迹之一。这里气候宜人,曲径迤逦。蓝山城是旅游中心,这里有供游人观光用的高空索道和深入峡谷的电缆车,游人在车内可慢慢欣赏四周的悬崖峭壁、瀑布和深谷。此地亦是早期流放囚徒的场所,1831年由囚徒修建的哈特利法院遗址尚存,内有当年警察的徽章、通缉犯人的公告、刑椅、绞架以及牢房等。

三姐妹峰耸立于山城卡通巴附近的贾米森峡谷之畔,距悉尼约100千米,峰高450米。三块巨石拔地如笋,俊秀挺拔,如少女并肩玉立,故名三姐妹峰。传说此系巫医的三个美丽女儿的化身。为防歹徒加害,其父用魔骨将她们点化为岩石。其后巫医在与敌人的搏斗中,丢失了魔骨,无法使她们还生。现在峰下常见琴鸟飞翔,传说这是巫医的化身,仍在寻找魔骨,以期复原女儿的真身。三姐妹峰险不可攀,1958年建筑的高空索道,是南半球最早建立的载客索道。

蓝山山脉的温特沃思瀑布从一个悬崖上飞泻而下,落入300米深的贾米森谷底。从观瀑台上看过去,大瀑布像白练垂空,银花四溅,欢腾飞跃,气势磅礴。从观瀑台上回首西望,高原和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虚无缥缈,景象奇特。

蓝山山区的吉诺兰岩洞经亿万年地下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雄伟绮丽、深邃莫测。洞中有洞,主要有王洞、东洞、河洞、鲁卡斯洞、吉里洞、丝巾洞及骷髅洞。1838年由欧洲人发现,约在1867年被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列为“保护区”。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光怪陆离。王洞中的钟乳石又长又尖,向下伸展,与石笋相接。河洞中的巨大钟乳石形成“擎天一柱”,气势非凡;石笋巍峨似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庄严肃穆。鲁卡斯洞的折断支柱,鬼斧神工,均为大自然奇观。

THE END
0.“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北美洲、大洋洲区域分论坛”成功北京时间2022年9月3日8时,世界汉学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世界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北美洲、大洋洲汉学与中国文明对话”区域云论坛召开。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教授致开幕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俞森林教授主持主旨发言环节;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傅守祥教授、南昌大学赖文斌教jvzq<84igv4cnlz0gf{/ew4kphu039>213?627mvo
1.中央音乐学院23研招考纲音乐学基础知识中西音乐史(八)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包括哪几个亚音乐文化区? 什么是新西兰毛利人的“哈卡”(Haka)和“波依”(poi)?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主要乐器“狄几里多”(didjeridu)有些什么特色? (九)北美洲音乐文化区 北美洲的民间音乐可分为哪几大类? jvzquC41lk~vp7nskjgoi7hqo1€jz~s1ej{tjr4424997B8:0jznn
2.课程蔚蓝色的韵律——大洋洲音乐文化圈 ● 8.1 蔚蓝色的韵律——大洋洲音乐文化圈 边懿 第一章一衣带水一脉相承——东亚音乐文化圈 了解并掌握东亚地域的音乐特性与代表性国家的民族音乐特征 ●1.1东亚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播、传承和变迁 介绍东亚民族音乐的特性与传播、传承特点 ●1.2文明久远 民族多姿的国度——中国jvzquC41jkmig{3uocxugmz0ep5dq~wug1<35>9eh6?:2?jceg65:n92:d
3.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环境与文化探究(4)生态论human ecology: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8=7;;5841gsvrhng1jfvjnnu1743?>;;8>
4.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2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就是因在中国南部而得名。) (2)位置: jvzquC41yy}/z~jzkng/exr1yc0z~jzki{jn4e::6:893jvor
5.中国策划范文他们认为,不同民族对同一营销方案的反应会不一样,好的营销战略应具有民族适应性,即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赫尔兰德和根催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模式,从消费者的文化渊源、反应方式和反应结果三个环节来描述一项营销活动的可能结果。他们认为,一项具有良好的文化适应性的营销策略唤起反应者情感、认知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2584ivvq
6.“广东地域文化”之“广府文化”良渚文化遗迹的证明,7000多年前浙江地区生存的就是尼格罗人种。唐代的南方的“昆仑奴”,应该也属于尼格罗人种;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南方族群中,有大量来自北方的父系基因; (上图)这些是早期越文化的陶器,我们现在知道这边的青铜文化是经过江西大洋洲到闽南再传到粤东地区,一直到达现在深圳的大小梅沙和香港地区。 研究表明,商人追逐 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46:2<;80jznn
7.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0篇)知识与技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亚洲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分析各国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c8>3649:0qyon
8.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精选5篇)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第2篇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379/j}rn
9.一万年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互鉴以长江为起点的东亚先民,则沿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陆地纷纷往东南迁徙,以至到了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各地。考古工作者、古生物学者根据美洲、大洋洲等地众多洞穴内遗存的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的岩画等判断,东亚先民所到之处,继续从事着采集与狩猎活动,留下了他们所创造的远古文化。jvzquC41yy}/onikc0yew7jfw0io1rshq1712;4544:70qyo
10.戏影招生院校·211篇丨14所院校,含3所首年招生院校!艺术史论与艺术创意包含中国艺术史论和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两个研究方向,依托上海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特点,旨在培养能够传承历史文脉,关注国内外社会及文化发展方向的专业艺术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人才,注重培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和艺术学科基础理论以及实践方法,了解艺术理论前沿发展状况或创作实践发展特点,具备理论研究或实践研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2:6378
11.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文科综合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与环境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 中国的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jvzq<84yyy4zwutq0eun1pp1pg}t1:<241767?8570yivvq
12.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理论解读濮阳网一方面,对原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一些规定作出必要的调整修改。另一方面,开发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第三,探索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学习国外促进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借鉴其他行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政策,突出文化领域自身特点,不断创新。jvzquC41yy}/r‚}yy0ipo8sgyu5hwxsgk1814922:/871>>:;74ivvq
13.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①三大洲包围的洋:北冰洋;三大洋包围的洲:南极洲 ②四大洲包围的洋:印度洋,五洲包围的洋:(大西、太平)洋 (注意:该点要掌握到哪个洲的四周是什么洋,哪个洋的四周是什么洲) 四、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特点 太平洋-面积最大、水最深(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岛屿最多,火山地震最多。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dctjcwokfkrj1l=554:40qyon
14.第1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19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化P21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P26 古代印度文化; P29 美洲印第安文化、大洋洲文化P34 印欧人;海上民族 P61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P82 古希腊教育; P85 亚述图书馆、亚历山大博物馆P88 古代西方的遗产【阶段特征】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上古时期) (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随着原始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5@5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