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鼎盛时期的版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版图,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我们要以中国人自己绘制的历史地图为标准,将不同朝代的大一统版图与新中国的版图进行对比。如果不这么限定,问题就无法回答。首先,从版图的大小来看,清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之一。清朝鼎盛时期的版图达到1320万平方公里,唐朝为1240万平方公里,元朝为1375万平方公里,明朝为1000万平方公里,民国时期的版图为1145万平方公里(名义上)。这些朝代的版图在鼎盛时期都相当广阔,但与清朝相比,其他朝代的版图都略显逊色。
再看元朝,虽然它的北方疆域包括了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游一带,东部占据了整个朝鲜半岛,但元朝却没有控制新疆。明朝和民国的情况更为复杂,明朝的领土缺失较多,而民国时期则几乎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印度。 从国际承认度来看,清朝的版图几乎没有争议,国内外普遍认同。为什么呢?因为清朝是中国主权形成的关键时期,它与俄罗斯等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确保了13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主权化。即使后来清朝割让了部分领土,仍然在名义上将11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交给了民国。因此,清朝的领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领土主权化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即使国家一时无法控制这些领土,国际社会依然承认它们属于中国,除非通过重新签订条约来改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蒙古(今蒙古国)。虽然外蒙古在1921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但当时国际社会除苏联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直到1946年,民国政府才正式同意承认外蒙古独立,国际社会才普遍视其为独立国家。外蒙古曾闹过一个笑话:战后,日本需要向受害国赔偿赔款,外蒙古也跑去要求赔偿。日本当时直接拒绝了外蒙古的请求,表示:你当时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都放弃了赔偿,你怎么能来要求呢?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直到郑成功时期(明朝已灭)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领土。清朝从郑成功手中接管台湾,设立了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1885年,清朝将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也巩固了东南海防。然而,虽然清朝的版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版图,但不能说它是中国最完美的地图。因为越南和朝鲜半岛虽然曾经在中国的统治之下,但最终还是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