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材改版为何引热议从中国人如何起源这个例子说起

历史教材改版为何引热议?从中国人如何起源这个例子说起

花落无心惊飞鸟

七月流火,九月鹰飞。又到了一年一度开学季,同学们发现教材改版了。

语文教材修订,一向是公众讨论焦点,就像每年高考作文题一样。

但这次换成历史当了主角。

为什么历史这次成为教材改版讨论主角呢?

因为历史这门课,背后代表了某些意识形态,不可不察。

所以很多说法,一旦变更,就表示某些观念发生了变化,观念发生了变化,就代表着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开始发生变化。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看起来研究的是过去,实际上最终落脚点还是当下。因为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最终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解释,主要看能不能符合当下某种观念。

所以,今天咱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起源,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哲学上说人有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我从哪里来,也非常重要。

所以历史教材第一单元,肯定要讲中国文明起源,中国人从哪里来。无论是新旧教材,篇章标题改动了,内容还是这些。

其中北京人是教材要介绍的重点。

从这些描述,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元谋人也好,蓝田人也好,北京人也好,这些出现在中国境内的各种原始人,前后具有某种关联,就像夏商周汉唐元明清一样传承??

这就涉及到如今历史学科一个争议,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是起源于非洲,还是本土自然演变?

说到人类起源,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历史上所有人类都是从非洲产生,然后跨过中东,走向亚欧大陆。

但从非洲走出的人类,有好几批。从200万年前左右开始,最早走出非洲的那些原始人类,包括北京人在内,后来统统灭绝了。

因此,北京人和现代中国人基本上不搭界。因为相差太久了,差了至少100多万年。

具体从非洲走出了哪几批原始人类,如何辗转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又如何都灭绝了,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今学界主流看法,现在所有人类祖先,是最后一波从非洲走出来的人,大概是7万年前开始,逐步走向全世界所有大洲。

现在中国人的祖先,自然也是这波走出非洲人的后代。

换句话说,咱们中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都是这波7万年前从非洲走出来的那波人的后代。只不过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演变成了不同人种。

从分子人类学研究角度,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现代中国人的某些染色体突变,证明了大家都起源于非洲。

总而言之,至少现在学界研究主流意见,还是认同非洲起源说。

当然非洲起源说只能说是主流意见,并不能说已经铁板钉钉成为定论。还有很多人怀疑非洲起源说,支持多元起源说。

那么,到底那一个说法是对的呢?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同说法的差异呢?

其实,科学研究本身,就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会有新的发现,不断推翻以前看法。比如物理学著名的“两朵乌云”,后来就发展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微观层面彻底推翻了牛顿经典力学。

那么,时至今日,量子力学就一定对吗?

不一定。

可能,未来人类又有新的突破,新的理论。

但至少就当下来说,量子力学理论解释,是最完美的解释,所以大家都暂时认同这个理论。

以此对比,人类非洲起源说就相当于量子力学,可以解释印证目前大多数考古发现,所以得到了大多数人认同。

人类多地起源说,至少从逻辑上来讲,从考古发现,分子人类学,各个角度来说,都还不足以挑战非洲起源说。

那么,对于教材而言,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怎么解释中国人的起源呢?

这个处理没有错。

这个就

那个就

当然,这都是知乎网友腹诽臆测,至于教材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意思,那就见仁见智了。

但反正我觉得教材对于中国人的起源问题,处理得不咋地。

其实中国人是不是起源于非洲,真的很重要吗?

我反正觉得一点也不重要。人类向来都是迁徙流动的,文明也是互相交流影响的,远古历史咱们说不清楚,就有记载以来的信史来看,东西方文化一直在交流,近代以来,全球科技文明的中心,也一直在发生变动,就大航海时代以来,工业革命以后,出现过荷兰、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现在风水轮流转,美帝是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

然后咱们目前隐隐然又有挑战美帝的底气,世界中心从大西洋,来到了太平洋沿岸。

这不正说明了,人类文明,科技发展演变,就一直是互相影响,互相竞争,一直在流动的吗?

地球上,这么多国家,这么多文明,互相竞争,互相学习,各领风骚几百年,或者数十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既然这样,那人类到底从哪里起源,又有什么好争的呢?从非洲来就从非洲来嘛。

但有些人不这么想。

就好像西方喂食论如今大肆传播一样,什么永乐大典启迪西方科技发展一样,现在很多人啊,特别喜欢这种调调......

所以呢,中国人怎么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呢?那都是西方中心说,是为了贬低咱们。

因此,很多人不能接受人类非洲起源说,他们觉得中国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自己发展出来的。不如此,似乎就失掉了某种尊严。

所以吧,你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案例,对这个历史课题的解读,讨论,就受到了某种非科学理性因素影响。导致了历史教科书是这么个描述。

这也就是开头咱们说的,同样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最终采用哪个描述,就非常有讲究。

直接说元谋人、北京人是咱们的祖先,这个说法不太符合当前主流研究结论;但直接说我们就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和欧洲人什么的都有一个共同祖先,又显得不是那么...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为了培养某种民族自豪感,和唯一一个不曾断绝传承的文明古国一样。

其实我觉得这种搞法不好,老强调自己祖宗怎么怎么牛逼,那后来子孙没落了,不是更显得那啥啥了吗?

不如就实事求是好了嘛。

但这个事情吧,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罢了罢了。

总而言之呢,任何问题,还是要多看不同说法,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也不能全信啊。特别是还出了那么多毒教材的情况下...

THE END
0.高中历史教材同步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正确云 高中历史教材同步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知识点独家 高中历史教材同步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知识点jvzquC41yy}/|z~0eqs0tnxqwtif1>7527:50qyon
1.牛津通识课:非洲历史(豆瓣)第三章 非洲过往:历史之源 第四章 世界上的非洲 ··· (更多) 丛书信息 ··· 牛津通识课(共26册),这套丛书还有 《牛津通识课:古埃及象形文字》《牛津通识课:星系》《牛津通识课:光学》《牛津通识课:病毒》《数字》等。 喜欢读"牛津通识课:非洲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支持Web、iP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997<>31
2.中职统编教材《世界历史》编写说明教材在上古部分注重凸显古代西亚、埃及、中国和印度文明的开创性和独特性;中古部分则突出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非洲、美洲文明对世界历史的重要贡献;近代部分一方面重点呈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及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斗争,另一方面注意揭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不合理性,反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及产生的jvzq<84yyy4k{k3ep1xnvƒll{d532;8331z32;8332=`4:6333964@3jvor
3.中职《世界历史》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高教版基础模块.pdf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用史料、图片等方式,在深度挖掘历史教材资 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以期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埃及以外的非洲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概况,知道中古时期东非、西非和南部非 洲产生过哪些国家,各有什么特点; 2.了解古代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42B4723845:8642733:70ujzn
4.王铁铮教授主编《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八卷)出版该套丛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非洲阿拉伯国家的通史性著作,填补了我国学者在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上的空白。全书以非洲十个阿拉伯国家即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自古迄今的历史流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视角和全方位的纵横比较研究,勾勒出非洲阿拉伯国家历史jvzquC41umi/p€z0gf{/ew4kphu0397614=837mvo
5.《正版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05—1940)(1940—1975)套装共2册当当佳阅科技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正版剑桥非洲史 20世纪卷(1905—1940)(1940—1975)套装共2册 历史世界史非洲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新《正版剑桥非洲史 20世纪卷(1905—1940)(1940—1975)套装共2册 历史世界史非洲史 浙江人民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96;:6;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