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碰撞之南北方文明只有一匹马的距离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一是地理环境。

欧亚大陆,由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东西伯利亚所在的北美板块所组成,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部分地势起伏很大,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主要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欧洲的地形样貌颇为丰富,不列颠群岛及爱尔兰岛是平原、丘陵与高地混杂的地形,在西欧法国、荷兰、比利时部分以平原为主,其中荷兰有许多低洼地区是填海造陆而成,法国与西班牙、安道尔以庇里牛斯山山脉为界,南欧的伊比利半岛多丘陵地,各丘陵间则有平原,意大利半岛亦以丘陵地为主,穿插许多小面积平原,巴尔干半岛则较多山地。

亚欧大陆地形图(本图片为网络图片)

非洲大陆,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

非洲大陆地形图(本图片为网络图片)

二是自然资源。

1、欧亚大陆。

(1)亚洲方面

矿物资源:矿物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铁、锡、钨、锑、铜、铅、锌、锰、镍、钼、镁、铬、金、银、岩盐、硫黄、宝石等,其中石油、镁、铁、锡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

森林和草原: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开发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发展。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中国的东北、朝鲜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广阔的针叶林地区,蓄积量丰富,珍贵用材树种很多。中国的华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别丰富,除普通阔叶树种外,还有棕榈、蒲葵、杉属、水杉属等。东南亚的热带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恒定、丰富的植物群落著称。其主要树种是龙脑香科,还有树状蕨纲、银杏、苏铁等“活化石”。亚洲草原总面积约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5%。

(2)欧洲方面

矿物资源以煤、石油、铁、钾盐比较丰富。煤主要分布在乌克兰的顿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和萨尔、法国的洛林和北部、英国的英格兰中部等地,这些地方均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石油主要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山麓地区、北海及其沿岸地区。其他比较重要的还有天然气、钾盐、铜、铬、褐煤、铅、锌、汞和硫黄等。阿尔巴尼亚的天然沥青世界著名。

森林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9%(包括俄罗斯全部)。

2、非洲大陆

(1)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锰、铬、钴、镍、钒、铜、铅、锌、锡、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铀矿脉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

(2)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000种以上。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1%。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草原辽阔,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7%,居各洲首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丰富。

(3)非洲以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而闻名,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约90多种)和淡水鱼(2000多种)比其他各洲都多。鱼类约有3000个物种,两栖动物有约238种,爬行动物有58种,鸟类有589种,哺乳动物有1100种。

三是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从原始到现代,我们按生产方式大体分为:采集渔猎、游牧农耕、工业机械、信息智能。原始人类首先从采集渔猎开始,通过上万年甚至数万年的逐步演化形成了游牧和农耕两种生产方式,又通过几千年的演化进入了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机械化生产阶段,因为各种信息化设备的推动,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基本都已经跨入信息化正在向智能化迈进。

目前,亚欧大陆上的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在工业机械和信息智能这两个阶段,部分较为落后的国家停留在游牧农耕和工业机械阶段。非洲大陆大多数国家基本上停留在采集渔猎、游牧农耕,个别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入了工业机械阶段,离信息智能阶段尚有非常大的距离。

通过以上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料、生产方式的对比,我们发现亚欧大陆虽然比非洲大陆面积大(大2000万平方公里),但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主要表现为高原多(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等,从形图上看的更清晰一些)、沙漠多(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尔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等)、极寒地区多(西伯利亚平原和欧洲北部的瑞典、芬兰、挪威等),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区域相对比较小。非洲大陆除了撒哈拉沙漠外,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比较适合人类居住。

亚欧大陆的物产远不如非洲大陆的物产丰富(小时候看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时,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数百万只角马进行着每年一次的大迁徙)。古语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亚欧大陆居住的人们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瘠的土地,只能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古代各帝国间不断的战争)、持续的贸易(丝稠之路)和相互学习(中国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流入西方,西方的胡萝卜、胡椒、西瓜、番茄等流入中国)使整个亚欧大陆碰撞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和以地中海沿岸各种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以游牧为主),逐步演化成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摘自网络图片

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区域,地理环境相对较为封闭,物产特别丰富(草原上动辄上百万只的角马或斑马大军、森林里不计其数的各类水果、河流里的各式鱼类,当然也有鳄鱼),这种舒适的生活导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基本上很少为食物操心,每天只需花2-3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一天或几天食物储备,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唱歌、跳舞,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这样上万年过去了,直到现在非洲部分比较偏远落后的部落依然过着这样的自然的生活。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导致整个非洲大陆自始至终都没有驯化出一匹马,哪怕是斑马都没有驯化出来(当年欧洲殖民者尝试过驯化斑马但没有成功,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驯化一个物种是需要很长时间,这个长度可能是上千年,甚至更长)。那么马在古代社会是的作用是什么呢?

首先马是战争工具,骑兵的战斗力在平原(或丘陵)地区远胜于步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才逐步从主要作战力量转为次要作战力量,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战例,1939年苏军和日军在诺门坎进行的诺门坎战役,日军在战争中经常出动大量骑兵进攻苏军的坦克部队,结果就不再细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其次马是运输工具,在没有水运的情况马和马车就可为古代运输的主要力量,也是贸易的重要载体,第一批印度僧人来到中国就是用马驮经书(这个故事已经在古都洛阳一文白马寺章节进行了细述,请自行查看),唐玄奘赴印度取经用的也是马驮经书。

洛阳白马寺外立的石马

第三马是生产工具,除了战马以外,其他的马还可以间作耕地、拉磨之用,可以部分替代牛的作用。

非洲大陆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在古代因为没有马,机动能力特别差,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民族间交流减少了,贸易隔绝了,缺少了发展的动力,导致非洲大陆在世界文明中心(北方的地中海沿岸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旁边,却依然和文明世界擦肩而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非洲黑人耐力特别强,经常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上包揽金、银、铜牌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因为北方游牧不断的袭扰(从汉朝时的匈奴,唐朝时的突厥,宋朝时的金、辽,明朝时的蒙古等),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迫使历代帝王都以拥有宝马良驹为傲。其中最著名是汉武帝和唐太宗。

汉武帝因对匈奴作战的需要,一直渴望得到西域的汗血宝马,这样才能与匈奴作战,才能保护国家的安全。就出现了后来因为了获得汗血宝马而发动的若干次对匈奴的战争,直到获得汗血宝马,驱逐了匈奴(匈奴西迁进入西亚、东欧,强大的匈奴军团在欧洲横行,导致了罗马帝的崩溃),才肯停止。

唐太宗最著名的当属昭陵六骏(“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现分别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昭陵六骏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爱的6匹战马,是他辅助其父唐高祖李渊平定四海、建国立邦时所乘的坐骑。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昭陵六骏石刻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昭陵六骏石刻

中华文明因为有了马的帮助,才能探索更远的世界和更远的文明进行交流(即丝绸之路),才碰撞出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欧洲文明也因为有了马的帮助,才得以繁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和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可惜非洲大陆因为自身资源的丰富,错过了驯化马的机会,也就错过了进入世界文明核心的机会。最后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结束语,警示大家“居安思危”。

THE END
0.北纬三十度上的,五大古文明到马其顿统治时期,整个欧洲和西亚地区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马其顿帝国在最辉煌的时期将整个欧洲中东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地区都并为同一个马其顿王国,此时整个希腊文明已经传播到亚洲和非洲大地,希腊化的时代也濒临结局。 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之一,古代文明之一。 jvzquC41yy}/onnrkct/ew4735gge}v
1.沉默的国度:印度河流域文明探秘(长视频文稿底本分享)总的来说目前关于印度河文明起源的问题,还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大部分学者对于这个问题都相对含糊其辞,也许当时确实出现了不同城镇之间的战争冲突与兼并战争,但经济的变革也应当存在,总之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地区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展现在我们面前。 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43952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