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故事已经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思想文化类新书预告

凭借当下的行动成为新人。”

——《依海之人》

2022年结束之际,有读者发出这样的喟叹:“这一年,还好,还有阅读,还有书籍。”感谢读者们在过去一年和我们一起在书籍的世界获得些许慰藉。

一个故事的结束,会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2023年,我们依然会给大家带来更多优质图书。

本书单包含了华东师大社部分重大出版项目、“六点图书”、“薄荷实验”等即将在2023年推出思想文化类好书。

让我们以新的阅读,开始新的生活,开始新的故事。

《中国现代学术编年》

梅新林 俞樟华 等 主编

这是一部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演变历程的集成之作,共分12卷,约800万字,收录10万余名学者,8万多部学术著作,7万多篇学术论文。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厚,体例创新,对于系统总结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成果与经验,推动21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重构基于本土特色而又富有世界与现代意义的中国学术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本书既是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民国时期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描述、还原和重建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

卷五:20世纪晚期音乐

《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

[美]理查德·塔鲁斯金 著

甘芳萌 何源 杨婧 徐璐凡 班丽霞 等译

《牛津音乐史》(五卷本)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学名誉教授、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历时数十年独自撰写完成,堪称音乐史上不曾有过且难以复制的壮举。全书以崭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从中世纪至20世纪末的音乐发展史,对现当代音乐的论述尤为详尽,堪称对人类音乐的一次统揽检阅。自2005年首版至今,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成为音乐史研究不可绕过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史著作之一。在撰史方式上,塔鲁斯金以多层次、跨学科的视角,将音乐学和史学、音乐分析和文化阐释结合,以音乐反映时代风貌,避免了之前纯实证类音乐史著作单纯堆砌史料导致的枯燥死板,成就了一幅音乐与各个社会维度交叉融合的立体画卷。

雅思贝尔斯著作集

《罪责问题——论德国的政治责任》

[德] 雅斯贝尔斯 著

安尼 译

本书是雅斯贝尔斯的一本政治哲学小册子。他针对二战时德国人的“集体犯罪”,把罪责细分为刑事罪责、政治罪责、道德罪责、形而上的罪责四种,认为后三种是当时所有的德国人都逃避不了的。政治罪责须承担赔偿义务,道德罪行、形而上的罪责只能经由每一位德国人以及全体德国人民通过“内在转变”,在道德与政治思维方式重建“净化之路”,才能清偿。作者在后记中指出:这本书应该用来自我反省,借由此书明确认识罪责、接受罪责的同时,找到通往尊严之路。

《普通心理病理学》

[德]雅斯贝尔斯 著

徐献军 程旦亮 译

《普通心理病理学》首版于1913年,在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一共出了9版,而每一版都经历了极大的修改和增补。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心理病理学是一个伞形概念,因为它没有独一无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正是基于其“伞形”的特点,心理病理学才成为了一门兼容并包的学科。正如初版序言所言,本书力图对普通心理病理学的整个领域,以及这门科学的事实与视角做一个概述。本书中文版共分为六大部分,几乎包含了心理病理学绝大多数主题,对于想要学习或了解心理病理学、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大哲学家:孔子与老子》

[德]雅斯贝尔斯 著

李雪涛 译

《大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 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本书为孔子与老子两位哲学家的选篇结集,包括生平、哲学思想、影响及意义等内容,雅斯贝尔斯以其哲学方法深入到了孔子和老子的文本之中,在很多具体细节方面常常有突破性的理解。

《大哲学家:佛陀与龙树》

[德]雅斯贝尔斯 著

李雪涛 译

《大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 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详细地阐述了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大哲学家》共分为三册,另有《孔子与老子》《康德》。本册主要介绍和阐述佛陀与龙树的哲学思想。

《男人的历史》(三卷本)

[法]阿兰・科尔班

[法]让-雅克・库尔第纳

[法]乔治・维加埃罗 主编

杨嘉彦 赵济鸿 王苏 译

在西方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形象一直十分完美,男性气概就是建立在这一理想之上的。一种身体和精神状态上的力量由此被创造出来,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商业社会和尚武社会中的男性气概形象有别,朝臣和骑士、文人与村夫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亦不同。《男人的历史》由三卷组成:第一卷《男性气概的创造:从古代到启蒙运动时期》,第二卷《男性气概的胜利:19世纪》,第三卷《男性气概的危机?20—21世纪》。

《施蛰存先生编年事录(增订本)》

沈建中 著

真实还原施蛰存先生漫长、起伏的学术生涯,为百年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提供范本。

增补30余万字史料,细加考证,辑录整理,更丰富、更准确、更权威。

本书是关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施蛰存先生翔实、严谨的个人传记。按年编排,每年内按时间纂辑施先生的主要经历、与施先生有关的社会大事与人物。增订本新增30余万字史料,细化、确切、匡正、完善和丰富“初版”原有的内容、细节,以及编年体例。以“引文”形式增补撰述,去伪存真,并校勘相关文本、史实,坚持“事录有据,录有出处”,并强化既审慎使用“引文”,又注重阅读感。增订本的出版,可为学界提供施蛰存先生研究的完备资料,亦可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拓宽门径。通过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施先生一生的学术经历,还能了解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学术事业的起起伏伏和发展脉络,为读者提供了百年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更广阔的内容。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

陈从周 主编

刘天华 执行主编

姜汉椿 副主编

本书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现代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主编,是一部中国古典园林的百科全书、涵盖名园鉴赏和品园杂识的实用鉴赏辞典。

杨耕文集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杨耕 著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以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为基础,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所关注、所要解答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实践”为出发点解答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使历史唯物主义展现出一个新的世界图景。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真正实证的科学”,而且是内含着“否定性辩证法”的“真正批判的世界观”,是“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的“批判的哲学”。

非洲系列

《非洲现代经济史》

[马拉维]保罗·提亚贝·泽勒拉 著

张瑾 何曙荣 译

《非洲现代经济史》(卷一:19世纪)于1993年由非洲大陆社科类权威出版机构CODESRIA首次出版,第二年便获得非洲图书界最高荣誉诺玛出版奖。全书500多页,体量宏大,史料丰富,数据详实,构思巧妙。作者从非洲本土学者的视角,旁征博引,详细讨论了殖民主义进入非洲后对非洲大陆各区域带来的巨大变化。全书除引言外,另有5部分共15章,内容涵盖环境和人口、农业、采矿和制造业、贸易、帝国主义等。这本开创性的著作对非洲经济史进行了重新评估,将非洲经济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目前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仅有的几本权威著作之一,是深入研究19世纪非洲经济史的一部力作。

《图绘非洲:18世纪前的非洲地图演进史》

[荷兰]理查德·贝茨 著

刘少楠 译

本书于1982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多年畅销,于1992年第八次印刷。全书共36节,图文对照,每节说明文字搭配一幅相应的双色地图,共收录36幅地图。每幅地图都经过精挑细选,以便为自1000年至今的非洲历史的多个主题提供详尽综合且准确无误的信息,其主要内容涵盖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非洲人口、非洲与欧洲的殖民关系、殖民时期的非洲经济、非洲的奴隶贸易、非洲的独立统一等各个方面。地图与说明文字按年代顺序编排,巧妙地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清晰脉络,便于读者理解。

三棱镜译丛

《莎士比亚的科学》

[加拿大]丹·福克 著

斯韩俊 译

莎士比亚就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作者丹·福克通过他,探索莎士比亚时代人们思想的快速变迁。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起源史,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类探索世界和宇宙的历史画卷。作者探究了莎士比亚时代在科学上的发现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这些新发现和新认知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体现。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宇宙观、中世纪的魔法到透镜理论、伽利略的望远镜发现、笛卡尔的机械论等。同时,本书也考察了这些知识是怎样反映到莎翁和与他同时代作家的文字作品中的,以及反映在何处。

《从树到迷宫》

[意大利]翁贝托·艾柯 著

孙宁 周靖 程都 译

本书是翁贝托·艾柯生前最后一本论集,符号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首先是一本关于符号学的书,其次是一本关于符号学历史的书,正如艾柯的副标题“对符号和诠释的历史研究”所表明的那样。艾柯意图从三条线索来刻画“符号”从树长成迷宫这一激动人心的情节,这一过程的形象化展示就是从树到迷宫。

薄荷实验

《依海之人:

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

[英]丽塔·阿斯图蒂 著

宋祺 译

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定义一个人?

维佐人以海为生,是一群马达加斯加西部的渔民。他们性格柔和,禁忌很少,不喜牵绊,不被他人定义;他们并不理性,对过往无所总结,对未来毫无计划,经常身处意外之中。人类学家阿斯图蒂来到海岛,跟着维佐人住在海边,出海捕鱼,探索 “成为一个人”的方式。

这是研究族群与身份认同不可错过的经典,也是一本轻松精彩的民族志。作者将文化差异性重新带回至族群认同研究之中,而读者借此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处在持续形塑的过程之中,不必被定义所固着。就像每一天,维佐人的“身份”都会更新,从头来过。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

[英] 帕洛玛·盖伊·布拉斯科

[英]胡安·瓦德尔 著

刘月 译

为什么两位研究兴趣不同的人类学家要写这样一本阅读指南?

因为通常没有人教读者如何阅读民族志,而是指望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传统的民族志导读要么介绍主题概念,要么归纳理论观点,但本书作者们希望传递一种开放式对话的感觉,在提供分析文本技巧的同时,还能引导人们一探人类学知识的特质,并培养出读者自己的人类学想象力。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民族志成了理解人类处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不是唯一途径,但作为一种知识,它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美]吉尔·施梅勒 著

黄若婷 译

1930年,年仅22岁的亨丽埃塔·施默勒被录取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师从声名显赫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和弗朗兹·博厄斯。一年后,在他们的提议下,亨丽埃塔满怀期待地独自前往两千多英里外亚利桑那州怀特山区的阿帕奇印第安保留地进行暑期田野调查,不幸遇害。亨丽埃塔的死亡动摇了当时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所建立起的脆弱平衡,也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个学科置于众人审视的目光之下。作者从大量碎片信息中尽力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脉络,为读者展示了这个故事最真实的版本,也为亨丽埃塔的死亡去污名化。

《封面之下:一本小说的创作、制作与接受》

[美]克莱顿·柴尔德斯 著

张志强 王翡 译

本书介绍了一本小说《贾勒茨维尔》的生产制作流程,以及这本书的命运是如何通过这些历程被改变。作者描述了一本书之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作者的创作过程,代理人的角色,编辑如何决定获取哪些书籍,出版商如何建立名单,他们如何出售、存储和宣传图书,写作者如何选择下一个项目等。作者还考察了顾客如何在书店选择书籍,为什么评论家和读者会从同一本小说中汲取不同的含义,以及读书俱乐部是如何理解小说及其对他们的意义。在这本出版行业的田野观察中,作者克莱顿·柴尔德斯带你深入幕后,看看一本小说被引导跨越三个相互依赖的领域——创作、出版和阅读——以及它是如何通过这段旅程而改变的。在此过程中,他涵盖了出版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点图书

《人文通史:文化与价值》

[美]坎宁安 赖希 菲奇纳-拉瑟斯 著

朱婳玥 译

本书是西方大学中重要的通识教材之一,乃作者20年心血的倾力之作。自出版之日起,畅销不衰,目前已出至第8版。全书内容横跨整个西方历史,涵盖西方文化及重要的非西方文化,为读者认识西方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其中,主要涉及的文化领域有:美术、音乐、哲学、文学,伦理等等。通过精审独到的分析,作者帮我们认识西方文化背后的价值。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

[美]凯瑟琳·扎克特 编

钱一栋 赵柯 陈哲泓 译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是美国学者凯瑟琳·扎克特主编的文集,全书分为4部分18章,由知名学者撰稿,系统介绍了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及其思想著述,涉及的思想家包括:杜威、施米特、葛兰西、施特劳斯、沃格林、西蒙、阿伦特、哈耶克、奥克肖特、伯林、哈特、罗尔斯、罗蒂、萨特、福柯、哈贝马斯、麦金太尔、泰勒。每一章都包括对思想家的生平、思想特点、历史影响等内容的介绍,从而展示了二十世纪西方的政治哲学所具有的深度和多元性。

“C.S.路易斯著作系列”

《论〈失乐园〉》

[英]C.S.路易斯 著

邓军海 译

《论〈失乐园〉》是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在弥尔顿批评中的地位,与《诗大序》之于诗经学约略相当。自1942年出版以后,英语世界阐释《失乐园》,才回归正统,才摆脱了视弥尔顿为民主斗士、视撒旦为英雄的话语纠缠。此书前半部分,追本溯源,借助讲论《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区分基础史诗与二级史诗,从而将《失乐园》置于《埃涅阿斯纪》所奠基的二级史诗传统之中。此书后半部分,从驳斥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论入手,将《失乐园》置于圣奥古斯丁的传统之中。对于汉语学界,此书意义至少有二:1. 摘掉现代眼镜,如其本然阅读古书;2. 文学批评应树立文体意识,先“艺”后“道”,先留意作者选择了什么文体,后留意作者说了什么。

经典与解释

《人文主义与史学

——英国现代史学编纂之源》

[美]约瑟夫·列维尼 著

王伊林 译

本书旨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英国史学如何找到其现代方法,以及其为何会找到这种方法。作者认为,答案就在于英国史学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由此,作者竭力向我们展示人文主义如何在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扮演着阻碍的角色。

《智者术与政治哲学》

[美]巴特利特 著

熊文驰 吴一笛 译

本书重点关注柏拉图对话中哲学家与智者的争论,作者选取普罗泰戈拉作为对象人物,因为他是“重要且具典型性”的智者,相应篇章首先是《普罗泰戈拉篇》,以及近一半篇幅关注普罗泰戈拉如何理解知识的《泰阿泰德篇》。同时,柏拉图其他显著关注智者问题的篇目,比如《智者篇》、《大希比阿篇》、《小希比阿篇》与《欧绪德谟篇》等,也都在本书视野之内。该研究深受好评,被誉为“深具洞察力”,“将为后来研究者提供根本性的引导”。

欧诺弥亚译丛

《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

[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 著

张亚萍、王涛 译

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提出,斯密的经济学说只有从认识论、科学哲学以及道德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才能得到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一直是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关注并投入最大精力研究的人物,在作者看来,亚当·斯密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然后才是一位社会科学家。《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哲学指南》恰恰是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紧贴文本脉络的注疏性作品,但作者却详细检视了支撑《国富论》整体结构的基本命题。

“轻与重”文丛

《写作的风格》

[法]古尔蒙 著

孙圣英 译

本书以法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学大家如马拉美等人为例,以独到的角度分析了写作的风格问题。作者分别从何谓风格、创作的无意识、思想的分解、马拉美与堕落、写作中永恒的异教、爱的道德、讽刺与悖论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写作风格的思考。作者古尔蒙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领袖,同时也是小说家、记者、艺术评论家,其诗歌与评论文字都具有一种微妙的美感,带给读者心灵的颤动。

“快与慢”文丛

《最崇高的歇斯底里者》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俞盛宙 译

我们对拉康了解多少?对马克思了解多少?对康德了解多少?对解构与分析哲学了解多少?我们把黑格尔看成是一个抽象与反动的思想家,而齐泽克则使他成为一个具体与革命的思想家。在本书中,通过对黑格尔绝妙的解读,齐泽克赋予陈词滥调以活力,并用全新的方式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解答。

《论海德格尔》

[德]冯·海尔曼 [意]弗朗西斯科·阿费利 著

严登庸 车浩驰 译

海德格尔的黑色笔记本包含两个部分:一、海德格尔随时记录下来的思想火花或微小的运思步骤。二、为数不多的海德格尔私下的观点或信念,其中包括某些当时流行于世的政治观点。只有将其置于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整个背景中,才能从本有之思出发对其进行精准细致的阐释。黑色笔记本的编者特拉夫尼及其他持类似观点的人企图扭曲文本中的内容,冯·海尔曼和阿尔菲耶里对上述误读和歪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批判和澄清,还原海德格尔思想的本来面目。冯·海尔曼以无与伦比的清晰和明了展现了海德格尔从基础存在论到本有之思的道路历程。阿尔菲耶里教授则基于冯·海尔曼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澄清,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精细的解释学研究,首次向读者展现了黑色笔记本的整体思路和视域。

六点音乐译丛

《惯例的智慧:论音乐形式的内容》

[美]苏珊·麦克拉瑞 著

杨婧 译

本书隶属著名的“恩斯特·布洛赫讲座”(“Ernest Bloch Lectures”)系列文丛,为美国著名音乐学家苏珊·麦克莱瑞(Susan McClary)继《阴性终止》之后的又一经典音乐文化批评性著作。该书在社会学的范畴中,谈讨了文化意义上的“音乐惯例”概念,如何历史性影响了包括格雷高利圣咏、13世纪经文歌、尼德兰复调、正歌剧、十二音序列音乐、蓝调等重要西方音乐文化瞬间的主流音乐实践。同时,强烈批判了传统音乐分析仅仅锁定“纯形式”的结构、技巧、规则,而不去追问形式意义的作法,在音乐形式的分析与诠释上具有极高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制作:黄杨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知网星空·心可书馆史学理论 世界史 中国史 亚洲史 非洲史 欧洲史 美洲史 传记 文物考古 考古学 风俗习惯 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自然科学概况、现状、进展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jvzquC41vjoomnw0epqj0wjv1dupm|yqtg
1.《非洲简史》(法)凯瑟琳·科克里维德罗维什)简介书评(影响全球的非洲史扛鼎之作!法国历史学家凯瑟琳心血巨献,为你重新讲述神秘非洲——了解了非洲,才能真正了解人类!) 作者:法)凯瑟琳·科克里-维德罗维什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1.00 定价 ¥45.00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7392>80qyon
2.非洲史埃里克·吉尔伯特等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正版书籍】当当道金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非洲史 埃里克·吉尔伯特等 著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正版书籍】》。最新《非洲史 埃里克·吉尔伯特等 著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正版书籍】》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非洲史 埃里克·吉尔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482?3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