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亿年前的核反应堆,难道地球文明真的在不断轮回原子核同位素核裂变

史前文明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难怪,毕竟在地球的历史中,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太短暂了,假如将地球的历史压缩成一天的话,那么人类大概就在这一天的最后两分钟才出现。在过去的日子里,经常有人声称发现了疑似史前文明存在过的痕迹,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了。

这事需要从1972年讲起,当时法国皮埃尔拉特的铀浓缩厂采集了来自多个矿场的含铀样本,物理学家弗朗西斯·佩林(Francis Perrin)在利用质谱仪分析来自非洲加蓬的奥克洛矿场的六氟化铀样本时发现,这个样品中的铀-235与铀-238的比例明显偏低,换句话说就是,该样品中的铀-235比正常值少了很多。

铀-235能够做什么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所以这个发现很快就引起了相关方面的强烈关注,没多久,一个由多名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就来到奥克洛矿场展开调查。研究人员在该地点多个区域提取出了更多的矿物样本,经过分析后发现,这里的含铀矿物中的铀-235确实是比正常值少了很多,但这并不是现代人类所为。

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这些铀-235明显偏低的样本中,还存在着相当比例的核裂变产物(包括五种氙同位素、钕-143、钌-99以及一些超铀元素),而根据年代测定,这些核裂变产物已经有大约20亿年的历史,随后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在奥克洛矿场存在着多个核反应堆遗迹,而在20亿年前,这些核反应堆就停止运行了。

(图为该区域的地质构成概要,其中“1”为核反应堆所在位置;“2”为砂岩矿床;“3”为含铀矿物层;“4”为以花岗岩为主的基岩)

那么这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能否证明,在人类之前地球上早已存在文明呢?难道地球文明真的在不断轮回?对此,史前文明爱好者当然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1、浓度足够高的铀-235是核反应堆的必备条件。

2、通常来讲,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发生裂变后,其产生的都是速度很快的“快中子”,其平均能量高达2Mev,而其他的铀-235原子核却不能有效地捕获“快中子”,这样就会导致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无法稳定地持续,所以核反应堆中必须配备中子慢化剂,从而保证核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3、核反应堆需要处于受控状态,否则就会发生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史前文明爱好者认为,以上三点都是需要人工操作的,因此这些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应该可以证明在人类之前地球上早已存在文明。

当然了,科学界是不会轻易认同“地球文明在不断轮回”这类观点的,在经过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后,科学家对此给出了基于自然现象的解释。

首先就是铀-235的浓度问题,铀-235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7.04亿年,也就是说,对于含铀矿物中的铀-235来讲,每过7.04亿年,其数量就会减半。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在20亿年前,奥克洛矿场含铀矿物中的铀-235在铀含量之中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7%,这已经超过了核反应堆所需要的最低值(3%),在氧气、水和细菌的帮助下,这些铀-235就可以不断富集,进而具备启动核裂变反应的条件。

然后就是中子慢化剂问题,科学家认为,这些核反应堆所在的地势较低,这就会造成水很容易在这里聚集,而正是这些水充当了中子慢化剂的“角色”。

至于核反应堆的受控问题,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在核裂变反应发生时,这里的水会因为高温而持续蒸发,水越来越少,就意味着这些核反应堆中的中子慢化剂也越来越少,当水被蒸发殆尽之后,这里的铀-235就无法有效地捕获“快中子”了,于是核反应堆就逐渐停止运行了。

而当核反应堆冷却下来之后,水又会重新在这里聚集(因为地势较低),于是核裂变反应又会继续进行,直到水再次被蒸发殆尽。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的情况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后续的研究表明,这些核反应堆一直是处于时断时续的运行状态,并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十万到几百万年时间。

可以看到,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说,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并不能证明在人类之前地球上早已存在文明。

另一方面来讲,假如地球文明真的在不断轮回,并且其中的一些史前文明还达到了能够建造核反应堆的科技水平,那么它们肯定会在地球的地层中留下大量的人工痕迹,但我们从未在这方面有过任何可以确定的发现,据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史前文明应该是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应该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唯一的文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与沙特签650亿美元大单含嫦娥4号及核反应堆等中双方将在前期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沙特高温堆项目投资建设、知识产权合作、产业链本地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沙特政府启动高温堆项目提供决策支持,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温堆产业链“走出去”奠定基础。 在2016年1月习近平访沙时,两国元首就共同见证了中国核建集团与沙特能源城签署高温堆合作谅解备忘录。自备忘jvzquC41okr/pn|u0uooc7hqo0io1lmkpc532::2@94:0yivvq
1.假如科学家发现了几亿年前不该存在的东西,人类是否要警惕了呢?由于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所以有不少人都对此持有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日子里,不时有人声称在地球上发现了几亿年前不该存在的东西——史前智慧产物。 这些发现可谓是五花八门,例如3亿年前的“螺丝钉”、4亿年前的“齿轮”、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上的“脚印”,甚至还有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54:=359?3a>9dh4>329532473lt3jvor
2.最新动态丨俄方称乌军继续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乌方尚无回应北京时间11月20日 6时33分: 俄方称乌军再度炮击核电站 乌方尚无回应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当地时间11月19日表示,乌克兰军方当天自9月下旬以来首次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及附近区域发动大规模炮击。俄方称,乌军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向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射了12枚火箭弹,其中6枚击中了反应堆冷却池,2枚击中了乏燃料棒储存区域。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252619?94;;773A<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