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在争议中缓慢前行,未来几年核能投资将增加
核能可能是一种最有争议、明显两极分化的能源,反核派与挺核派好像势不两立。尽管一些国家(如中国)正在发展核能,但是核能发电总体上自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以来有所放缓。然而,随着各国寻求更环保、低碳的化石燃料替代品,预计未来几年核能投资将大幅增加。据著名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的研究显示,到2023年年底,全球核能行业将投资910亿美元,随着52座反应堆的建设,还会有更多的投资。因为核能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人口稠密国家的受欢迎程度继续上升。
预计到2022年,核能投资总额将达到450亿美元,到2023年将达到460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440亿美元,目前全球有19个国家正在建设52座核反应堆。一旦完成,这个新的基础设施将提供54吉瓦的新装机容量。
据bp2021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年全球核电消费23.98艾焦,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4.3% 其中主要消费在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区,分别占全球核能消费总量34.8%、31.8%和24.3%。202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2700.1太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0.1%。
另据Visual Capitalis网站, 2020年全球共有448座核电机组,发电量2553太瓦时。前15个核电国家占全球核电产量的91%以上,其中前三名国家占近60%,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法国第三。
据Rystad Energy消息, 2021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接近400吉瓦,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近10%。建造一座新的核电站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增加产能,这意味着该行业将经历最近的关闭导致的产能下降。然而,由于各国制定了明确的核电扩张计划,全球投资正在增加,长期来看,核电产能也将增加。
核能发电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使用。随着全球范围内CO2减排的紧迫性日益加强,核能发电将在限制全球变暖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在延长或采用核电技术方面意见一致。美国和法国等国最近关闭核反应堆,导致核电装机容量下降,德国等国也有可能进一步逐步淘汰核电。与此同时,其他国家正在建立他们的第一个核反应堆,以提供低碳电力。
据Rystad Energy,欧洲是目前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有170多个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占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一。仅法国电力公司(Electricite de France)就拥有56座反应堆。亚洲排在第二,有大约140个核反应堆在运行,市场份额略高于30%。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拥有112个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占全球总数的近28%。随着新反应堆被现有核电站的关闭所淘汰,未来两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可能保持稳定。在美国、法国和英国,许多核反应堆已经运行了40多年,正在接近其使用寿命,将要被关停。
从2017年到2023年,全球装机容量将以0.2%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这一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亚洲,预计亚洲在未来几年将增加其核能发电的份额。亚洲正在建设的核反应堆有32座,年发电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中国、印度和韩国是该地区增长的主要动力。
印度也在探索减少碳排放的多种选择。2021年9月,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目标,在未来10年里,印度每年的核能发电量将比目前的水平增加两倍。2022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两党合作的基础设施法律, 其中包括60亿美元建立一个新的民用核信贷计划,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 旨在扩展美国现有核反应堆机组的寿命, 只要在技术上是可行,就要确保它们的的操作安全。在其他地区,一些非洲国家也表示对核能有兴趣,目前处在不同的决策阶段。
2021年,四个核电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三个在中国,一个在土耳其。中国的运营商华能集团、江苏核电公司和辽宁核电公司开始建造容量超过1吉瓦的核反应堆。在土耳其,Akkuyu核电股份公司已经开始建造一个反应堆,一旦上线就能产生1.1吉瓦的电力。尽管一些国家计划大量投资核电领域,并且把核能作为能源转型的优先级角色,但是有些国家因担忧安全等问题,则完全退出核能领域, 而选择转移到其他的能源。
自上世纪50年代核能电站开始以来,经历70-80年代电站建设发展高峰期,进入90年到现在一直处在低迷阶段。近期核能反应堆建设似乎有复苏的迹象,人们可能要问,核能建设是否可能恢复高速增长,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前景尚难预料,拭目以待吧。
本文根据Rystad Energy(2022)、bp(2021)、A Mycle Schneider Consulting Project(2020)和Visual Capitalis网站(2022)等资料编写,附图分别引自相应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