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史

古代天文知识基础-古代星占,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在中国星象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概念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认知,还深刻影响了古代文化、哲学及社会生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古书中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中国星象学-

七政四余

七政星

太阳

月亮

古曰“明星”,又名“太白”

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古名“岁星”,径称为岁

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星空区域

又名“辰星”

古名“荧惑”

古名“镇星”或“填星”

五纬

四余星

月孛

月球远地点

水星的奴星(水)

紫炁

月球近地点

木星的奴星(木)

罗喉

白道升交点

火星的奴星(火)

计都

白道降交点

土星的奴星(土)

四象

东方-苍龙之象

北方-玄武之象

西方-白虎之象

南方-朱雀之象

二十八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纬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古人觉得恒星互相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

苍龙七宿

龙角

龙咽

龙爪

龙腹

龙心

龙尾

龙尾

玄武七宿

龟蛇首

龟蛇上腹

龟蛇中腹

龟蛇下腹

龟蛇尾腹

龟蛇尾

龟蛇尾

白虎七宿

虎尾

虎骨

虎腹

虎脊

虎肩

虎口

虎胸

朱雀七宿

雀头

雀眼

雀嘴

雀颈

雀嗉

雀翼

雀尾

三垣

紫微垣

又名紫宫或中宫,古人将天球划分为五部分,分别为中宫和东西南北四宫,中宫是指以天球北极为圆心,南北各36°为直径的圆周之内的区域,包括紫薇垣及其附近的星体,这些星体不因天球转动而隐没。以北天极为中心,包含163颗星,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

北极星

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是距离北天极最近的星,被称为帝星

以其为中心建立的紫微垣,就是天帝居住的宫殿,左垣8颗星右垣7颗星组成了宫殿的两道墙

把北斗七星的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

北斗七星

紫微垣的右垣七颗星之外,以南星区

北斗星被看作是天帝出行的车辆

斗身(魁)

天枢

贪狼星君

枢纽

天璇

巨门星君

旋转

天玑

禄存星君

变动

天权

文曲星君

权衡

魁星,主宰文运

斗柄(杓)

玉衡

廉贞星君

平衡

开阳

武曲星君

开阳气

摇光

破军星君

有光芒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左辅右弼

比较暗,不容易被观测到

左辅

洞明星

右弼

隐元星

象征:天上、宫殿、皇权、中央

太微垣

在南方朱雀七宿范围内,在星宿、张宿、翼宿、轸宿以北的星区

象征:天帝的朝廷

天市垣

大部分在东方苍龙七宿范围内,在房宿、心宿、尾宿、箕宿、斗宿以北的星区

象征:众神繁华的集市

十二次

为了说明七政的运行和节气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份,每一次都有二十八星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

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其用意与我国的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详见《十二次-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对照表》

分野

“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将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

THE END
0.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1/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2/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3/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4/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5/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6/ 9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历代帝王谱系图 ​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839<5;9<8ayf3;4?c5@549276g
1.探寻剪纸文化本源:谈《中国民俗剪纸史》《中国民俗剪纸史》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它把历史朝代更迭作为中国民俗剪纸起源沿革的主干,再划出主干有几个段落,因而把民俗剪纸的起源沿革阐述清楚了。在主干里,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是民俗剪纸的孕育期,产生期在春秋战国至秦汉,在历经魏晋至南北朝的演变期,隋唐至五代的普及期以及宋、辽至元的发展期之后,迎来明至清末jvzquC41yy}/e|xp0et0|}n1|z{nhxmy|m0ipk{1lzl8hvui04975275u49752772a>;597680|mvon
2.从历史地理学看中国文化自信文化中国历史地理学不是“历史+地理”,而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它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从哪里来”的问题,正确地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历经朝代更迭而绵延不断,以真正的理性来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上世纪60年代,我在自学英语时,全文背诵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中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jvzq<84ygpnvc7~qwvn/ew4yj{}04975245u49752489a:9572:827mvo
3.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简图一张图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简图 一张图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简图 一张图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939=:2=d32494:>;6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