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关于农业问题的研究与技术总结很早就受到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农学一派,与儒、道、兵家齐名,在百家中享有一定地位。历朝历代都有人撰写农书,其中包括农业哲学、实用农业等内容。比如《夏小正》《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都有农业哲学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农学史文献中,《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五大农书都注重实用性,各有千秋,其中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的是《齐民要术》。

一、作者其人

贾思勰,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所倡孝文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公元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魏晋时期,人字耙和无齿耙开始出现,形成“耕-耙-磨”结合的耕作技术,加强旱地防旱的技术,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针对不同季节的“耕-耙-磨”经验。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

二、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前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种记,载的农谚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另外,书前的“自序”、“杂说” 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书中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泛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汉晋重要农书现已失传,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

三、历史意义

(一)精辟透彻地揭示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技术的关键所在,规范了耕、耙、耱等项基本耕作措施。

《齐民要术》在耕、耙、耱等重要农具的阐说,耕、耙、耱、锄、压等技术环节的巧妙配合,犁、耧、锄等的灵活操用诸方面作了系统的归纳,规范了秋耕、春耕的基本措施,若干重要作物的播种量,播种的上时、中时、下时以及不同土质、墒情下的相应播法。《齐民要术》把黄河中下游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千余年间,在近现代农学方法应用以前,世代治农学者很少能在北方旱地农耕技术领域添加重要的新内容。

(二)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役畜使用强调量其力能,饮饲冷暖要求适其天性,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养猪部分载有给小猪补饲粟、豆的措施。书中已注意到饲育畜禽等在群体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养羊篇”提出l0只羊中要有2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则会造成羊群纷乱。对养鹅、鸭、鸡、鱼等都提出了雌雄相关的比例关系,鹅一般是3雌1雄,鸭5雌1雄。池中放养雌鲤20尾则配雄鲤4尾。

(三)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显著地位。

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民要术》为最早。在“作酱法第七十”中,首先叙述用豆作的酱,但也记载了肉酱、鱼酱、榆子酱、虾酱等的制作方法。在“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提到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这一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与现在的“假植贮藏”措施基本相同。

《齐民要术》对后世农书编写、农业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据载,短短一个世纪出现了《齐民要书》《齐民四术》《山居要术》《治生要术》等同类书籍;唐、宋以后出现的不少农书,几乎都以它为范本,其中,《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均受其影响。《齐民要术》中所载的种植、养殖技术的原理原则,许多都在历代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THE END
0.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值得收藏)漫长的中国家文化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家庭教育的瑰宝,但很多明智的父母也意识到,中国古代家文化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产物,也存在着愚忠愚孝的封建伦理和奴化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勇于冒险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所以,很多教育学者和父母主张家文化的复兴需要与时俱进,以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权利为前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jvzquC41yy}/onnrkct/ew45f4?tx~
1.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新闻频道何谓“简牍”?中国古代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主要书写载体。就考古发现所见,简牍主要流行在战国、秦汉以至魏晋时期。大致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脉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简牍文献大致分为文书与典籍两类。就撰作意图和当时的流转情形而言,前者是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68641CXUKTRSzh8tswky4O:jwxvh4:16:70ujznn
2.古代历史书籍排行榜前十名(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1、永乐大典(百科) 如果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74766469>7490nuou
3.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何谓“简牍”?中国古代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主要书写载体。就考古发现所见,简牍主要流行在战国、秦汉以至魏晋时期。大致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在中华文明发展、传承的脉络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简牍文献大致分为文书与典籍两类。就撰作意图和当时的流转jvzq<84yyy4ykwmwcpku0lto1463699341=dgm7:4e:3h>939c?:6:kh2:;17?8f825d0qyon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百科阅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思想 中国从夏代起,迄今有4000多年历史,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文化灿烂辉煌。春秋战国时代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地理家,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认识和见解。春秋初期政治家管仲(?—前645年)一书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说明地理环境是政治活动的基本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jkoiƒmk1e>33@<0jvsm
5.中国古代门联的历史来源在古代的时候就开始兴起门联了,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贴起了门联,门联是怎样出现的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中国古代门联的历史来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看 中国古代门联的历史来源 篇1 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其中一大景观就是大街上的牌匾和胡同里的门联。早年,北京城内大街两旁的店铺都挂着牌匾,jvzquC41o0vynsok0ipo8gckmk0:A:4674ivvq
6.趣历史趣历史是国内最好的历史网站,一个历史知识的百科大全。趣历史专注于搜集整理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等全方面历史知识,以及环球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为您提供全面的历史知识阅读学习平台,推荐看历史就来趣历史。jvzquC41yy}/s~qkujo/exr1
7.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古代著名典籍盘点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有《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为jvzquC41o0sbkptq0eun1}tr167:6?<0jvsm
8.《山海经》: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志和创世史诗神话、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巫术、物产、医药……诞生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全面且鲜活地展示了上古时代的山川河流、神话神兽、奇花异草、金石矿物、异域风情以及祭祀和神仙方术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堪称“中国最早的人文志、百科全书”“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和“上古传奇”,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jvzquC41yy}/7?2ejktb0lto0et0uqty/egtg6<6764ivvq
9.中华网—弘扬中华文化,共创全球华人精神家园2025中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峰会将于11月下旬在郑州举办 佛宗道源 山水神秀——浙江天台山邀您共赴千年山水之约 从宫廷御用到“寻常百姓家” 景泰蓝为啥这么美 把握中国美学的历史和精神——王兴华先生对中国美学史学科的贡献 仇英《独乐园图》中的文化密码 jvzquC41yy}/eqnpc0ipo8
10.古今历史网历史纪年 世界历史 亚洲历史 欧洲历史 美洲历史 非洲历史 大洋洲史 世界名人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 历史故事 成语典故 神话传说 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 文史百科 百家学说 历史百科 百家姓史 宗教故事 当代社会 野史传说 野史秘闻 民间故事 战史风云 中国战史 世界战史 当代军事 探索发现jvzq<84yyy4z3B=60eu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