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官的作用是什么最著名的史官有哪些

史官是中国历代均有设置专门掌管史料,记载史事和编撰史书的官职,统称史官。

史官的职责是记事,但他们所记的并非日常琐事,而是成败存亡古今之道。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最初史官被分为记言的“左史”和记事的“右史”两类。后左史逐渐演变成随侍皇帝左右,专门负责记录皇帝起居、言行与政务得失的史官,又称起居注史官;右史则逐渐成为专门负责编修前朝官方历史的史馆史官。

一、《史记》(汉·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县名,今韩城,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岁。

二、汉书》(东汉·班固)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三、《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范晔:范晔(398~445)南朝宋时史学家。字尉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工隶书,通音律。晋末任刘裕(宋武帝)子彭城王刘义康参军。宋王朝建,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424)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但不久即升迁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后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二十二年,有人告发他与孔熙先等密谋拥立刘义康,以谋反罪被处死。范晔在任宣城太守期间不得志,乃专心从史。参考各家关于东汉的史作,自定体例,订讹考异,删繁补略,撷取众家之长,写成《后汉书》。该书向为治史者所重视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四、《三国志》,(晋·陈寿)陈寿: 233年(蜀汉建兴十一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内,297年(西晋元康七年)卒,终年65岁。

五、《新唐书》(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但多次被贬,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归于颖州(今安徽阜阳)。次年卒,谥文忠。

六、《明史》(清·张廷玉等)张廷玉: (1672~1755),中国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 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 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 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 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 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 总裁官。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 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时加裁抑。朝中在事诸臣及言官也屡加参劾,高宗对他日渐疏远,兼之年老,乃于乾隆十三年自请致仕,并求按世宗遗诏,死后配享太庙,高宗许之。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罢配享之命 。复以其姻亲犯法, 追缴历来赏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谥文和,仍命配享太庙。 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文史知识|中国古代的官职详解(值得收藏)古有史官。旧说周代太史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秦汉时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归奉常领导。魏晋南北朝设专职史官,一般称为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监修国史。宋代史馆称为国史实录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明代史官并入翰林院,仍沿用过去的官号。 我国从古就很重视图书的收藏和校订。汉代御史中丞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816858156749>;5a723<7658>40|mvon
1.浅析中国古代的官阶名称及制度其次,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周文王分封百十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有各的官阶名称,如:楚国的最高长官称为“伊”,仅次于武官上柱国,也就如赵国的廉颇一样是将军的职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车同轨、字同文,官员的名称自然就以秦国的为标准,如:皇帝以下设立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组成中枢jvzquC41yy}/onnrkct/ew45cww6fty
2.有春读史古代史官“书法不隐”及其传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齐太史“身膏斧钺”和南史氏不畏强暴、秉笔直书的事迹,他们可谓是中国古代史官的典范群体。 汉武帝刘彻时,朝廷置太史令,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其职。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其任。司马迁继承发扬了古代史官“书法不隐”的优良传统,坚持“不虚美、不隐恶”,他的《史记》被鲁讯先生赞誉为“jvzquC41yy}/lwykogy/ew4lpys04974295u49742981a@;448:20|mvon
3.史官即史的初义是指古代记事之官吏,即史官。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一)大史职位很高。新王登基,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有时还会jvzquC41inuqgmnc0et05>52795
4.中国古代官制全解古代官位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jvzquC41yy}/qq6220ipo8ugkz{o1pzqzwk{jrmwk187;A880jznn
5.古代官职名称变迁【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jvzquC41o0~vgnnc0ipo8lwqz{f1pzfck€ik|mk14966A::0jznn
6.《芙蓉》2022年第4期穆涛:册命之辞:中国古代官员的任职谈话《冏命》和《君牙》是《尚书》中的两篇文献,文章体例旧称“册命之辞”,就是史官记录下来的官员任前谈话。谈话人是周穆王,被谈话人是太仆正伯冏和大司徒君牙。 这两个职务有代表意义,大司徒位高权重,太仆正职级不是很高,但职位显赫,是国家领导人事务总管。 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235d6:=;:8344=>338:/j}rn
7.古代官位等级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司隶校尉来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24::9:d322<37@;650nuou
8.官职《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jvzq<84yyy4vpsx0eqs0z~jzk1wvcwpg146269:48261295a32<82A90jvsm
9.[转载]中国古代官职大全古代官职大小一览表【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81271386816?6:?93a7858<6777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