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歌词”:作词填曲成时代风尚,题材灵感取自世间百态柳永宋词词牌婉约派豪放派

南宋叶梦得曾经这样评价一代婉约派词人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这句话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柳永的词传播度之高,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窥见宋词与歌的关系,事实上,宋词最早起源于合乐的歌词,也因此也被称为曲子词。

虽说现在常常将词与宋代联系起来,但词的真正源头,是在汉魏乐府的民歌传统,形成于唐代,最终经过数百年的积淀,在宋朝,迎来了它的巅峰,被誉为“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宋词,同唐诗、元曲一道,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经典宋词

宋词与音乐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早在唐朝时,民间音乐就呈现出自由发展的趋向,为了适应更加多元的音乐需要, 很多伶人乐师都根据曲子的长短、节拍,改变出了一系列的歌词,这也就是词牌名最早的渊源,可以说,宋词在诞生之初,就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

1. 宋人如何填词

宋人填词主要有两种方式,起源最早也最普遍的一种模式是根据歌曲填词,每一个词牌名都代表了固定的格式,词人就依照这种格式和韵律将词填进去。而另一种填词的方式则适用于水平更高的词人,他们一般兴之所致,便作词一首,而后,又根据自己创作的词谱曲,从而创造出一首全新的词牌。其中的杰出代表便是柳永,柳永不仅是个文学才子,也是一个音乐才子,他一人兼任词人和谱曲人,留下了无数绝唱,在当时形成了“柳词”的浪潮。

才子柳永

2. 宋词与乐器

宋词可以说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说起宋词,乐器就成了绕不开的一个命题。

琵琶是与宋词的演唱结合最多的乐器,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琵琶是宋代普及度最高的俗乐器,所谓的俗乐器,就是区别于以琴为代表的雅乐器,主要演奏场所为教坊、民间乐坊。在宋朝,琵琶的普及度极高,几乎可以说的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对琵琶略知一二。

据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曾作曲三百九十首交由教坊司演奏,其中有十五曲是琵琶独奏曲。可见,琵琶在宋代的认可度与流行度还是相当高的,这恰好契合的宋词演唱的需要,宋代作为一个市民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艺术,都呈现出一种市民化的趋势。宋词的传播需要借助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乐器,琵琶也就当仁不让了。

琵琶女

第二个原因是琵琶的表现力张力大,既可以节奏明快,轻松,亦可以曲调悠扬舒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就是最好的描述,也正是因为琵琶的这个特点,契合了宋词词风变迁的需要。从整体上看来,北宋流行的琵琶曲目节奏轻松欢快,而南宋的曲风与词风相适应,受到国运衰退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啴缓的态势。

琵琶行

经典词牌名探究

宋词中有十二大经典词牌名,包括:念奴娇、雨霖铃、钗头凤、沁园春、水调歌头、贺新郎、鹊桥仙、踏莎行、菩萨蛮、虞美人、青玉案、浣溪沙,这些词牌名被一代又一代的词人反复歌咏,得以称为经典,令我们高山仰止之际,也不免对其来源产生探究之心,那么这些词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根据宋词的词牌名的来源,大致可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前人诗歌;二是民间故事;三是神话传说。

1.前人诗歌

首先是取自前人的诗歌,十二大词牌名中,钗头凤便是出自前人五代无名氏作所的《撷芳词》,《撷芳词》中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后人在写钗头凤时,也多填凄切之词,暗合“可怜孤似钗头凤”之意。此外,踏莎行也是出自唐代诗人陈羽在描绘踏青出游时所写下的“踏莎行草过春溪。”后人多以此词牌写出游之乐。

钗头凤

说起青玉案,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殊不知,“青玉案”这一词牌名,也是取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这些词牌大多意境优美,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被后人选取,反复歌咏。

2.民间故事

二是取自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或是轶闻,或是历史传说,经过了人们的艺术加工,同情感细腻的宋词联系了起来。如词牌名念奴娇背后,就隐藏了这样一个故事:念奴是唐朝有名的歌妓,由于歌唱才能出众,引得唐玄宗亲自作曲命其演唱,果“娇滴滴如夜莺啼鸣”,故有了念奴娇这一词牌名。

类似的词牌还有沁园春——出自东汉窦皇后之弟强取豪夺沁水公主园林一事;菩萨蛮——出自《杜阳杂编》中记载的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外形衣着宛如菩萨,教坊因此制成《菩萨蛮曲》,后成为词牌名。

窦皇后

3.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除了前人所作的诗歌和取材于民间故事,许多词牌名的灵感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国的神话传说自上古以来就经久不衰,加之史料的匮乏,更加无法考证,这是这样一种神秘性,赋予了后人更大的解释与想象的空间,通过各种方式让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

最著名的来源于神话故事的词牌有鹊桥仙,其蓝本,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而后人在作鹊桥仙时,也常常选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如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牛郎织女

宋词的分类

宋词的发展时间长,其特点不可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讨论,一个王朝的艺术可以说与其经济基础是息息相关的,而宋朝以靖康之耻为界,划分成了北宋与南宋,二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王朝气象,前者恢弘,后者颓靡,因此北宋盛行小调,而南宋则盛行慢词。从风格上来看,宋词则又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又细分成了北宋婉约派与南宋婉约派。

1. 豪放派

豪放派的宋词的产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应的是宋王朝前期蓬勃的国运,豪放派的创作特点是用词上不拘一格,选取宏大的事物或自然景色,而思想主题上,表达词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南渡以后,面临山河破碎,更多的词人在作品中加入了忧愤了基调,可以说,豪放派的风骨,代表了宋朝最杰出的一批士人的风骨,他们居庙堂之高时忧国忧民,尚在山野时渴望建功立业,大有作为。

豪放派经典

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当属“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二位文豪的作品读来不禁令人心潮澎湃,心生壮志豪情。苏轼在赤壁遗迹上吟咏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说是时间与空间高度浓缩,当得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2. 婉约派

很多人误以为婉约派产生于南宋,但事实上,婉约派产生的时间甚至比豪放派更早。婉约一词,最早的意思就是柔美,《诗经》中的《野有蔓草》一篇这样描述:“有一美人,清婉扬兮。”从五代十国到北宋,秦观、冯延巳、李煜等人,其文风都可被归入婉约一派,其描写的主题大多为伤春悲秋、男欢女爱等。

婉约派宋词

相比起豪放派的描写对象,婉约派更多地着眼于个人情感,语言用词也更加清丽含蓄,展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按照出现的时间,北宋与南宋的婉约派也略有不同。北宋前期的婉约派出现于盛世的局面之下,词人们生活的时代歌舞升平,尚且“不识愁滋味”,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为词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创作环境,词风不可避免地走向荼蘼与旖旎。

靖康之变后,文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国破家亡的现实,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宋代文人,笔下的红罗软帐也随之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亡国之思与家国之恨,在思想情感上取得了比北宋更高的成就。

靖康之变

总结

宋词最早产生于民间歌曲的歌词,从诞生之初就带有音乐文学的性质,词人们根据曲子的节奏填入歌词,或是自由创作后再为其赋歌一首,可以说,宋词与歌曲是相互成就的,宋词提高了歌曲的格调,歌曲又促进了宋词的传播。作为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琵琶与宋词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得益于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宋词得以被最大程度地与歌曲相结合,展现出文学与音乐艺术的碰撞。

豪放派与婉约派分别代表了宋词的两种类型与特点,一者气势磅礴,一者清丽含蓄,互为有益补充,共同构成了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也正是因为宋词的丰富性,使其得以兼具风骨与风流,写尽盛世繁华与遗民之恨。

参考文献:

1. 《旧唐书》

2. 《琵琶行》

3. 《四愁诗》

4. 《杜阳杂编》

5. 《诗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国古代史唐斋高音质在线试听中国古代史歌词歌曲下载外部播放此歌曲> 唐斋- 中国古代史 专辑:高考历史知识点 歌手:唐斋 还没有歌词哦jvzquC41yy}/m~lqw0ipo8rkzuuoi8=feu~g4=3jvor
1.中考历史试卷复习资料——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jvzquC41yy}/z~jzkng/exr1mcutjr4|jqthmjtnkunj1<760jznn
2.周华健《江湖》歌词古代诗词典故多理解有难度周华健《江湖》歌词古代诗词典故多 理解有难度 2013年12月30日,周华健新专辑《江湖》实体唱片正式在内地发行,这张堪称2013年华语乐坛最大牌的唱片,一经面世就面对冰火两重天的待遇。 一张《江湖》,受到了冰与火的两重待遇。既有许多媒体和乐评,将它列为年度十佳专辑;也有一些网站和圈内人士在微博上,把《江湖》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q14275196/2;569:=3794tj}rn
3.声音的中国——当代歌词入史和经典化问题专题如果以文学史的眼光讨论问题,可能还要复杂得多。比如诗经、乐府诗、宋词等,原本都是歌词,都是可以谱曲歌唱的。由于古代记谱方式的局限,使这些谱曲难以流传,今人很难还原而只有“歌词”流传下来。比如《诗经》,风是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雅是宫廷里的正统音乐,天子赐酒宴饮前唱的;颂是祭祀时演唱的。比如乐府诗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7465d6=6:3:344=7;457/j}rn
4.战国《人物龙凤帛画》“人物”为湘夫人考文/宋亦箫【内容摘要】战先转录经苏雪林整理后的《湘夫人》歌词并引证苏先生的相关解读,从中归纳湘夫人的主要神格,随后讨论域外的五星神话(后来演变为七曜神话和九曜神话)中的金星神传来古代中国,除进入《九歌》外,还影响并形成了哪些中国古代女神。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jvzquC41zwkrk~3eqo54;B8;24>1387;52753?<
5.《冀西南林路行》歌词的一种理解(冀西南林路行)乐评音乐也富有画面感,《绕越》像极了电影场面的配乐,一个名字配合音乐就足以把画面描绘出来,《采石》的结尾仿佛雷鸣、爆破和暴雨的交织,又像是水坝或太行山的崩塌。有人说万青新专辑的歌词比起第一张缺少了人文关怀,我当然是不同意的,正相反,这十年来万青的思考很明显更深了一个层次,矛头直指现代性的根源,指向jvzquC41owyje7iqwdgo0lto1tkwkn|135699:831
6.古典艺术特征汇总十篇这两位音乐人士合作,创编出了《醉了千古爱》这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带给人们新的听觉享受。作品歌词格调优雅,雍容华贵,意境深远,精美雅致,曲调优美、婉约动听,成为民族声乐教学、演唱和各种声乐比赛的一首必选曲目。[1] 一、歌曲《醉了千古爱》歌词格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12?3jvor
7.2021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周杰伦歌词里蕴含的公基1. 《烟花易冷》歌词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故事的背景是北魏时期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中描述的盛极繁华后倾塌颓圮的千年古都洛阳城。《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是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jvzquC41pz4iwjyw0eun1;5421724=437:8:9=3jvor
8.陆正兰《歌词艺术十二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流行音乐的传播符号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中国音乐文化百年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8年。 《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参著),重庆出版社,2005年。 《中国现代诗体论》(参著),重庆出版社,2007年。 jvzq<84nl0ydw7jfw0io1rshq1722>4546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