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财税史话——中国古代财税演进与国家财富分配
黄燕 著
本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初评榜单”
财政是重要的国家财富分配工具,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极为丰富的财政实践经验。正如南宋时的学者叶适所言:“财用,今日之大事也,必尽究其本末,而后可以措于政事。欲尽究今日之本末,必先考古者财用之本末。盖考古虽若无益,而不能知古则不知今故也。”
中国财税的演进历史是经济类学生以及财税从业人员的必修内容,结合财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财税史话——中国古代财税演进与国家财富分配》一书试图通过讨论中国财政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演变轨迹、特点,方便读者了解、掌握和运用中国财政演变发展的规律,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本书在传统中国财政史的基础上,以断代史为时间轴,以国家财富分配制度的建立、发展、变革为核心,阐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与国家财富分配制度,意图解决如下问题:维持中华国家长期发展的财政机制是什么?主导中国古代国家财富分配制度的产生、衰落及向近现代转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中国古代对财富在政府与民间分配、中央与地方分配的财政逻辑是什么?中国社会发展的财政动因是什么?
本书将国家财富分配思想引入中国财政史内容,从全新的角度解读3 000多年来国家财政的收支分配、管理制度及财税思想。笔者希望以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传统史学,突破以往史学著述过多地从政治学角度解释财政问题的限制。同时,由于引入了最新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成果,努力做到史料真实、内容丰富,用考古成果的直观性和现实存在性使读者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由原来的抽象、晦涩,变为简单明了。
本书研究时间从中国的远古时期至清朝,通过探讨各个朝代维持国家发展的财政机制、财富分配制度、财政分配的制度逻辑,解答了各个朝代为什么选择相应的分配制度,动因是什么,以及这些政策如何一步步演进,又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同时,本书还引入了最新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成果,探讨范围包含财税与财富分配两方面的内容,史料真实、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语言平实易懂,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黄燕,女,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先后在多种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加编写了《财政与税收》《财政学》等多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