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第一个“双五计划”收官,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倍

全年营业收入285.57亿元,同比增长16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7亿元,同比增长261.62%;

全年研发投入金额10.91亿元,同比增长126.91%,公司技术研发团队达813人,同比增长164.82%;

由此,公司表示:2021年各项经营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公司第一个“五年计划”完美收官!

建成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化学新材料产业链

2021年,卫星“双五” 计划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平湖基地新增丙烯酸及酯项目投产、连云港基地一阶段项目投产,成功实现自主开发的丙烯酸及酯新工艺的应用,年产18万吨丙烯酸及30万吨丙烯酸酯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实现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一阶段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保持良好运行;α-烯烃及POE中试实验装置快速推进。

公司报告期内各生产装置运行稳定,特别是实现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公司采用绿色低碳的轻质化原料,产业链中各产品规模行业领先,连续稳定运行,在规模、成本、品质、品牌等方面形成了卫星的综合竞争力。

在数据上,公司依据上游绿色低碳化学品向下游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性能化学品三大领域延伸,首次将业务统计口径划分为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其他业务四大板块,其中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的2021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1.67%、218.39%,毛利率也均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1年境外销售收入达53.73亿元,同比增长632.92%。

同时,根据公司在3月10日发布的公告,初步核算, 2022年1-2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47%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8%左右。

据年报,未来两年公司还将发挥原料轻质化带来的绿色低碳优势,计划在卫星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扩大新能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的新产品体系。

2022年公司将迎来新一轮在建产能投产,其中连云港基地二阶段项目(包括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 73万吨/年环氧乙烷、 60万吨/年苯乙烯)预计2022年中期建成,为其配套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包括10万吨/年乙醇胺、 40万吨/年聚苯乙烯、 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等装置)顺利开展, 分别计划于2022年第三、四季度陆续建成;平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

“双碳”战略下转型升级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卫星化学积极研究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宣贯“双碳”理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公司从源头、过程、末端三个环节开展节能减碳攻关,成效显著。

源头减碳:卫星化学采用轻质化原料生产烯烃,吨CO2排放量大幅低于煤制烯烃。相比于煤制烯烃,公司125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每年可减少约1,140万吨CO2排放量; 2套4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每年可减少约770万吨CO2排放量,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目标,符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关于“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 的建议。卫星化学的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和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副产大量氢气,生产吨氢气排放的CO2量远低于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工艺,具有绿色、低碳的特点。公司副产的绿氢资源可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使用汽油的经济型轿车,每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每年可减排约1.84吨CO2,环保效益可观。

过程节能减碳:卫星化学在项目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工艺余热和反应副产蒸汽,进行低温位能回收,回收装置及罐区部分冷量,提高能源利用水平;采用新型高效机泵,高效强化换热器及其它节能产品,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回收率;装置所有的加热设备、制冷设备和相应的管道均选择高效的绝热材料进行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减少能耗;装置内选择节能型的灯管,提高照明度,降低能耗等。

末端减碳:卫星化学充分利用乙烯制环氧乙烷副产的CO2废气,规划建设7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并配套部分食品级CO2,将副产的CO2变废为宝,实现高价值利用。电池级碳酸酯是生产锂电池的核心材料,最终可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移动设备等领域。 75万吨/年碳酸酯装置全部投产后,公司每年可回收利用近40万吨CO2,符合“双碳” 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双碳”转型也离不开公司的创新驱动与自主研发,2021年公司新增专利授权 23 项。从2022-2026的卫星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公司还计划引进院士2人,博士100人,完成卫星全球研发中心建设,构建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研发创新体系。(CIS)

THE END
0.庆建党百年党史上的今天(5月14日)毛泽东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年春,周恩来、李富春、陈云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一1957),经过五次修改补充,于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这个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6/273268iqe/olohoo854B:530yivvq
1.第一个五年计划原文12篇(全文)现在, 波音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 它所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波音飞机, 几乎已经飞遍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这, 都源于波音当初的那一句话:“我愿意跟你一起乘坐飞机。” 启示: 我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4篇 今天开一个全体会,会议主要有三项内容:一、出版产业发展态势喜人,我们要因应时代发展,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hwu{u6v=0jvsm
2.第一个五年计划通用12篇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第一个五年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 jvzquC41fy~zl7}wgunv0lto1jgpyns192;4:7mvon
3.深度关注一张蓝图绘到底国民经济1951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中央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当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准备工作。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5/323388iqe/oj|whvme=8296630yivvq
4.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月15日,中共中央把曾以草案形式发给各级党委试行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作了个别修改,通过为正式决议。《决议》的正式通过,推动了农业互助合作运jvzq<84yyy4dg7hp1z}{z8lpu|5t|‚|1426:2@44;1z329>294?`3B;777930|mvon
5.朱镕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1)“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而又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作为我 们在新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十分重要 jvzquC41hktbplj0eezw0lto1pkxu8xrgeobn8v31ljxn4357?/j}rn
6.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全文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 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 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改 jvzquC41gpz/elyx0eun1wjyu1yqglncn1€u38kkxg525?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