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自五年规划实施以来其城乡发展都是很显著的。不少人对于十四五规划的年限不是很了解。那么,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面农交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一、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简内称“十四五”规容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2021年至2025年的国家规划,也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二、乡镇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政策有哪些?
1、在顶层设计上转向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是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权利实现互联互通。要保障农民的“十大权利”,即保障农民在乡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城乡融合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就业创业、体面居住、医疗卫生、养老社保、公平教育、政治参与方面的权利。
2、政策支持更多地向农村发展倾斜
未来要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落实土地政策改革成效,千方百计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放大产权制度改革经济效应,健全完善审批、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实实在在的红利,释放农村集体经济活力。
3、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集约化和市场化使用
“十四五”期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会大概率地进一步释放,民生领域仍然需要财政资金补短板,其他多元化财政投入需求巨大。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政府分配资源所依赖的项目制补贴方式会进一步改革。
4、农业产业支持要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
新时代的农业产业支持政策,一方面需要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应当支持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耕地有序休耕、轮作,坡度较高的耕地有序退出耕种或进入后备耕地。另一方面,则要继续保障农产品供给,让城乡居民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品。
5、统筹国际国内资源、市场、制度
“十四五”时期则需要统筹国内资源、市场、制度,根据土地和淡水资源来合理布局农产品进口来源,以市场需求的力量驱动国内外资源为我所用。在国际农业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参与推动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体制改革。
6、更加依靠信息化技术促进政策落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改进了政策执行和落实的方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虽然仍要激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但是在手段上可以更加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