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中的“左”倾和右倾

中国近现代史纲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琐碎,各种名词很多,做题过程中容易混淆,稍有不慎,就会做错,尤其针对书中提到的左、右倾概念和事件,很多同学容易出粗。为此,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教研室就此文为2016考生分析一下左、右倾的概念与事件。

“左”倾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右倾是指在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简单通俗点说,“左”倾就是过了,右倾就是不及。

右倾错误事件:

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苏共斯大林指导错误),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表现为不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党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抗日领导权交给蒋介石,严重影响了江南新四军的发展。

“左”倾错误事件:

大革命失败后,在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党内开始滋长一种“左”的急躁情绪。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路”,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THE END
0.“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 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年9月1日) jvzquC41yy}/n|lz0eun0ls1numyaqw1ufyg1ƒhyl1>8;@3jvor
1.我是中日近现代史研究者沙青青,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问我吧!我是中日近现代史研究者沙青青,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问我吧! 我是沙青青,现在上海图书馆从事研究工作。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专业研究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林》等。新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我对日本军国主义兴衰的关注始于自jvzquC41yy}/vqjrcrks0ls1cuquqyneafkucrqa326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