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西疆: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

伊比利亚半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其土著被称为伊比利亚人,其有独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

前12世纪后,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希腊人,凯尔特人等民族纷至沓来,纷纷在西班牙建立据点或殖民地,使伊比利亚成为一个民族熔炉。凯尔特人更是与伊比利亚人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凯尔特-伊比利亚人,阿雷瓦西人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擅长金属冶炼,金属制品非常有特色,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短剑,这种兵器由罗马军队加以改造而被称为“西班牙剑(Hispanic sword) ” ,成为罗马军队的制式武器。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与东部受希腊,迦太基等影响,文明程度较高,而北部,西部则以当地土著为主,文明程度较低。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的巴卡家族与伊比利亚东南部建立所谓“新迦太基”,首府为新迦太基城(今西班牙卡塔赫纳),开始大力营建伊比利亚,新迦太基为汉尼拔远征罗马提供大量的兵源与财富,成为对抗罗马的基地,许多当地土著也加入了汉尼拔的大军。

新迦太基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为了对抗占据西班牙的迦太基巴卡家族,罗马的势力在名将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开始进入西班牙。前209年,罗马军队攻占新迦太基,3年后,罗马军队攻占重镇加的斯,尽取新迦太基之地,将迦太基人赶出伊比利亚,公元前197年,罗马建立远西班牙行省和近西班牙行省,开始了罗马对西班牙的统治。(详见本社公众号文章《第二战场: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西班牙战场》)顾名思义它们是按照与罗马之间的距离来命名的。前者即濒临地中海的西班牙东部沿岸,后者则位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南面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境内有金银储量丰富的矿山, 然而,当地的许多民族亲近迦太基人,仇视罗马统治,加上迦太基残余势力煽风点火,两个行省建立之初即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其中近西班牙行省长官在一次战斗中阵亡,远西班牙行省长官则处境危急。继任的军事指挥官米努修斯(Minucius)暂时平息了叛乱。公元前195年,西班牙境内的图尔杜里人再次发生叛乱,执政官老加图击败了叛乱的伊比利亚部落及其凯尔特伊比利亚盟军。迫使他们再次臣服于罗马。根据李维的记述,加图是软硬兼施,对于不顺从者即毫不留情地加以屠杀。据说,“以战养战”(bellum se ipsum alet)的名言就是加图在这次战争中说出来的。老加图采取高压手段,强迫伊比利亚各部落拆毁城墙,否则即予以消灭,在老加图的高压政策下,伊比利亚各部落暂时安分了一阵。史学家将前195-前178年罗马与伊比利亚各部落的战争,称为第一次伊比利亚战争。后来,罗马政治家老提比略·格拉古(大西庇阿的女婿)出任近西班牙行省总督。他实行怀柔政策,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罗马与西班牙部族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因此,公元前178年至公元前154年,伊比利亚半岛比较平静。

第二次布匿战争

伊比利亚勇士

近西班牙与远西班牙

随着罗马势力在西班牙东南沿岸站稳脚跟,罗马势力开始向伊比利亚内地进发,与骁勇善战的当地土著卢西塔尼亚人不断爆发战争(卢西塔尼亚人被当代葡萄牙人认为祖先,并有著名的《卢西塔尼亚人之歌》加以歌颂——作者注),公元前155年,卢西塔尼亚各部落联合起来向罗马军队发起进攻,形势对罗马很不利,卢西塔尼亚人在公元前155年至公元前151年之间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打败了很多罗马将军。在公元前151年,他们使远西班牙行省总督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伽尔巴(ServiusSulpiciusGalba)遭受了巨大挫折,损失兵力达7000人。最后,伽尔巴采用欺骗手段镇压了这次起义,屠杀了9000名卢西塔尼亚人,并将20000人卖作奴隶。罗马对反抗者血腥、恐怖的镇压由此可见一斑。公元前2世纪40年代初,卢西塔尼亚人中涌现出了一位天才领袖—维里阿修斯(Viriathus)。公元前147年至公元前139年,维里阿修斯率领鲁西塔尼亚起义军转战南北,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沉重打击了罗马军队,成为罗马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罗马将领闻风丧胆。公元前14〇年,罗马当局被迫同维里阿修斯谈判并签订和约。维里阿修斯被授予“罗马人的朋友”称号。?在反抗罗马人统治的过程中,由维里阿修斯领导的起义通常被看作是当地居民反抗斗争的早期范例。但是,罗马很快背信弃义,废除和约。公元前139年,维里阿修斯被罗马收买的叛徒所杀。此后,起义军力量大为削弱。罗马军队趁机发动进攻,最终征服了卢西塔尼亚,前27年,罗马于此建立所谓卢西塔尼亚行省。

卢西塔尼亚

罗马对于西班牙中部和北部的征服同样艰难,在罗马人镇压卢西塔尼亚人两年后,凯尔特伊比利亚人的另一支,努曼提亚人也掀起了反抗罗马压迫的起义。努曼提亚位于西班牙中部,是一座设防坚固的城市,城内有居民1万多人,老普林尼把它看做是佩伦达斯人的城市,但其他学者如斯特拉波和托勒密则认为努曼提亚和附近区域属于阿雷瓦西部落,该城居民一直与罗马不和,前153年,努曼提亚就曾参加另一西班牙城市赛格达的反罗马起义,塞格达击败了罗马军队。但罗马人随后围攻了努曼提亚,并部署了少量战象,却并未成功。努曼提亚人以努曼提亚为主要基地,不断掀起反抗罗马的战争,成为伊比利亚中部反罗马的核心。前137年,努曼提亚人大败罗马人,迫使财务官小提比略·格拉古(老提比略 格拉古之子)与其签订和平协议。罗马军队于努曼提亚人的交战屡战屡败,迫使罗马人对努曼提亚加以重视,前134年,著名的小西庇阿来到西班牙,以近西班牙总督的身份组织对努曼提亚的围攻,史称努曼提亚围攻战,他整肃军纪,修筑工事,将努曼提亚团团包围,前133年秋,罗马军队终于攻破努曼提亚,城内军民几乎战至最后一人,罗马军进城后,屠城,将幸存居民全部杀死,老幼妇孺卖为奴隶,摧毁努曼提亚。罗马军的杀鸡儆猴,使得伊比利亚各部闻风丧胆,被迫接受罗马的统治,努曼提亚围攻战也标志着罗马在中部西班牙的统治彻底确立。

伊比利亚战争

努曼提亚围攻战

公元前123年,巴利阿里群岛被罗马征服。此后,半岛内仍然有小规模反抗罗马的战争,但影响不大。公元前1世纪,罗马内战也蔓延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前83年,罗马将领塞罗留(QuintusSertorius)被执政官马略派往西班牙,成为西班牙总督,塞多留轻徭薄赋,尊重当地习俗,安抚西班牙各部,劝课农桑,教化百姓,受到当地军民的拥护,同年,罗马将领苏拉发动政变,进占罗马,驱逐马略派,悍然夺取罗马政权,在伊比利亚的马略派干将塞多留成为苏拉的眼中钉肉中刺,塞多留在当地军民的支持下,悍然发起了对苏拉的反抗战争, 史称“塞多留战争”,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坚持斗争长达7年之久,直至前72年被苏拉的部将庞培收买部下刺杀,庞培率军占据西班牙。不久之后,西班牙又再次卷入罗马庞培与恺撒的战争,成为庞培派的重要基地,前48年,恺撒来到西班牙,将庞培派肃清,同年,庞培败亡,至此,罗马稳固了对西班牙的统治。伊比利亚半岛仅剩西北部山区的坎塔布里亚地区尚未臣服,,罗马征服西班牙进入到最后阶段—坎塔布里亚战争(CantabrianWars,公元前29年至公元前19年),这场战争是由奥古斯都发动的。罗马人从东部地区的塞戈萨马(Segisama)、中部地区的阿斯图里亚和西部的加利西亚3个基地展开攻击。罗马有7个军团参战,加上一些辅军部队,总兵力达到70000人。奥斯都亲自出征,可见他对此次战争的重视。另外,随军出征的将军还有他的亲信 阿格里帕(MarcusAgrippa)、卡瑞斯修斯(Carisius)和安提斯提乌斯(Antistius)等人。同时,一支海军舰队在海面游弋,担负警戒和支援任务。最后,罗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正如迪奥记载,坎塔布里亚战争后,马克?阿格里帕强迫当地居民离开他们的山地堡垒,迁移到平原地区。至此,罗马征服伊比利亚全境。

塞多留与马略

坎塔布里亚

二 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 政治与军事

在奥古斯都征服西班牙全境后,他调整了西班牙的行政区划,将西班牙划分为三个行省:塔拉科西班牙(tarraconensis 原近西班牙),卢西塔尼亚(lusitania),贝提卡(baetia 原远西班牙)(如图所示),其中,前两者为元首行省,由皇帝直接委派官员统治,而后者则为元老院行省。此次重组意味着所有驻扎在西班牙的罗马军队从此都由驻扎在塔拉科西班牙的罗马使节指挥,而为帝国国库供应贵金属的主要矿区(加利西亚地块的黄金和莫雷纳山脉的白银)则由帝国政府直接控制,并可通过海路轻松抵达帝国铸币厂所在地意大利和罗马。奥古斯都任 命一名具有执政官官衔的副将作为其代表来管理近西班牙行省,同时任命一名具有行政 长官官衔的副将代为管理新鲁西塔尼亚行省,而属于元老院管辖的贝提卡行省的总督还 保持着代执政官的头衔。不过,奥古斯都对贝提卡行省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他 可以通过任命代执政官官衔的副将对行省事务进行直接干涉。奥古斯都越来越具有选择贝提卡行省总督的决定权,因此元首对贝提卡行省的控制也逐渐加强。尽管在帝国时期,三位西班牙行省总督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不过一些重要的决定仍必须获得皇帝或元老院的批准。自公元1世纪起,行省总督己经几乎完全由皇帝来任命,只不过皇帝需采取间 接任命的方式来实现对元老院行省总督的任命。总而言之,西班牙的三个行省的统治权归根到底都是被皇帝掌握的。公元3世纪早期,西班牙行省区划发生了变动。卡拉卡拉(Camcalla)时期(公元216年),塔拉科西班牙行省分为两个省,阿斯图里亚斯和加利西亚单独成为一个行省,即加利西亚省,而其余部分则成立了新的塔拉科西班牙行省。戴克里先(Diocletian)时期,西班牙行省被分为6个行省,即近西班牙行省、贝提卡行省、鲁西塔尼亚行省、加利西亚行省、非洲的廷基斯-毛里塔尼亚行省(首府设在丹吉尔)和新迦太基行省。行省中有拉丁殖民地和拉丁城市(罗马人所建立),被授予罗马公民权的城市(邦),自治城市(邦),同盟城邦,部落等等。行省总督的主要任务就负责保卫行省的安全、抵御外敌及维护行省的稳定,当然,也负责行省法令的制定,税收,道路等工作。但是总督大部分时间主要是行使司法管理权,司法管理是行省总督的主要职责之一。行省没有固定法庭,每年总督都会组织巡回法庭在各地审理案件。不巡查时,行省总督常常会在行省首府办公,处理行省事务,有司法官与财务官辅助其工作。

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早期)

戴克里先时代的西班牙

在行省之下,则是所谓司法区(conventusiuridici),承担司法职能,推行罗马法。承担司法审判与宗教职能。据老普林尼记载,司法区在弗拉维王朝(69-96)时期的确存在,当时近西班牙行省的所有城市均归属于7个司法区管辖。通常,每个司法区选出一名代表,每年在行省首府举行一次会晤。每一个司法区都有一个中心地区,通常是一个主要城市,此外还包括许多小型城市,而这些小城市的居 民需要去中心城市进行诉讼活动。西班牙行省地区性事务的协调主要通过司法区来进行.。帝国早期,西班牙行省共有14个司法区。其中,老普林尼就在其著作中列举出了近西班牙行省的7个司法区,它们是塔拉科嫩西斯、新迦太基、萨拉戈萨、克鲁尼亚(Clunia)、阿斯图里亚、卢戈(Lugo)和布拉加(Bra ga);在贝提卡则有4个,科尔杜巴、埃希哈、塞维利亚和加的斯。身为罗马公民,如果对司法诉讼和判决有所不服,可以上报天听,向皇帝申诉,而司法区和巡回法庭也经常询问皇帝意见,并以敕令的方式公示,这样无疑于大大加速罗马法在西班牙的普及。由于皇帝对行省罗马公民诉讼的重视,行省居民无论是出于恭维,还是出于感激,都会建造用于歌颂、纪念皇帝的建筑。例如,公元105年,西班牙行省建造的阿尔坎塔拉(Alcantara)大桥就是纪念图拉真的一座重要公共建筑。也有许多城市以皇帝的名字命名。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公元前202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为了安置受伤的士兵,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城市伊大利卡(Italica)。伊大利卡的建立开创了罗马在西班牙建立殖民城市的先河。此后,殖民城市在西班牙随着罗马行省制度的建立而进一步发展,罗马驻军为西班牙的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早期西班牙的城市(除希腊和迦太基殖民地外),几乎都是在罗马军营和军事基地附近产生(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军队需要吃喝拉撒,需要生产生活买东西,因此聚集商人和手工业者以及妓女,形成聚落,从而发展为城市),例如,蓬帕埃洛(今潘普洛纳)曾经是 庞培的军营,而阿斯图里亚-奥古斯塔曾是奥古斯都征服坎塔布里亚作战时所建立的军 营。阿斯图里亚军队司令部后来也发展成为城市—莱昂(Leon),也是中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是中世纪莱昂王国的首都。在进入帝国时代后,西班牙的罗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较著名的殖民地还有纳尔巴(Narba,今卡塞雷斯(Caceres))、恺撒-奥古斯塔(Caesar Augusta,今萨拉戈萨)、瓦伦西亚(Valentia,今巴伦西亚(Valencia))尤利娅·罗穆拉·希斯帕利斯(Hispalis) 今塞维利亚)等。均为今日西班牙历史名城。其中的许多殖民地或为安置退伍士兵,或为意大利的罗马公民移民建立。这些人的到来,与当地人的通婚,经商,交流,带来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这些无疑大大加速了当地罗马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为拉拢西班牙当地势力,从恺撒时代起,就大量授予西班牙当地上层以罗马公民权或拉丁公民权(没有投票权的罗马公民权),收买人心。克劳狄乌斯时期,为了维持帝国的稳定、扩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克劳狄广泛授予西班牙行省居民罗马公民权。并鼓励当地人加入罗马军团,服役25年可以获得土地,子孙后代都享有罗马公民权。罗马皇帝韦斯帕芗(69-79在位)还把西班牙行省的贵族迁到罗马,补充了罗马的贵族阶层和骑士阶层,甚至其中一些精英还被吸纳进了罗马元老院。例如,弗拉维王朝时期,有10名著名的罗马元老来自卢西塔尼亚行省,图拉真和哈德良继位后,由于对故乡深怀感恩之情(两人均出生自西班牙的伊大利卡),他们均从西班牙行省贵族中遴选新的罗马元老,以至于西班牙贵族占当时罗马元老院成员数量的25%。许多西班牙当地精英在罗马担任公职,甚至出将入相。到公元212 年(卡拉卡拉敕令),西班牙行省范围内所有的自由人都获得了罗马公民权。

西班牙的罗马剧场遗迹

进入帝国时期后,西班牙行省居民的反抗斗争仍未停止,其中不仅包括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还包括个别人单独的反抗斗争。例如,大法官(praetorianiuridicus)L.卡尔普纽斯·庇索(L.CalpumiusPiso)在公元25年被来自于特麦斯(Termes)的特米斯蒂尼斯暗杀;而在公元122年至公元123年冬季哈德良皇帝巡视塔拉科期间,也发生了一次针对皇帝的暗杀行动,为镇压当地土著反抗,罗马在西班牙驻扎三个军团,奥古斯都时期,第四马其顿军团(IV.Macedonia)、第六凯旋军团(VI.Victrix)和第十杰米纳(双子)军团(X.Gemina)驻扎在此,防守边疆,帝国早期,驻扎在西班牙行省的罗马军团士兵几乎全部来自西班牙本地。根据斯特拉波的记载,第六凯旋军团和第十杰米纳军团守卫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斯地区,第四马其顿军团控制坎塔布里亚和巴斯克地区,此外,内地还有不少当地土著部落组成的辅助部队。随着局势的稳定,罗马的西班牙驻军逐渐被调离。公元42-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41-54在位)将第四马其顿军团迁至日耳曼尼亚;公元63年,皇帝尼禄(54-68在位)将第十双子军团调至潘诺尼亚。罗马在西班牙的驻军仅剩第六军团。西班牙对于罗马局势十分重要。公元60年,伽尔巴(Galba)就任塔拉科西班牙的行政长官。起先,他在行省中以严厉的刑罚处理各类犯人,甚至于将犯罪的罗马公民钉死在十字架上——在古罗马共和到帝国初期,只对奴隶或行省人民才处以十字架之刑,罗马公民的最重极刑一般为斩首。后来他在行省则逐渐采取放任的消极治理;罗马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认为,这是加尔巴为了怕引起皇帝尼禄的嫉妒,才刻意地在职务上不求任何表现。68年4月,卢格敦高卢的行省长官文德克斯,以“解放人类”的口号,举兵反叛皇帝尼禄。这时候,加尔巴截获了尼禄打算处死他的命令;为求自保,加尔巴便决定支持文德克斯的起兵,响应反抗尼禄的行动。他在西班牙行省内征募了一个军团、两个骑兵大队和三个步兵大队,并拥有骑士阶级“志愿兵”的卫队支援。但不久之后,他的骑兵大队军心不稳,加尔巴差点遇害。5月,效忠于帝国中央的日耳曼军团,由卢福斯率领进入高卢,与文德克斯发生战斗。文德克斯兵败身亡,这对加尔巴是件重大的打击。当加尔巴正准备自杀之际,从罗马传来尼禄死亡的消息,全体人民向他宣誓效忠。于是加尔巴接受“凯撒”的称号,率领效忠于他的部队进入罗马城,成为罗马皇帝这也是首位在西班牙起兵夺取罗马帝位的罗马皇帝(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就被愤怒的罗马群众打死),除伽尔巴之外,罗马五贤帝之中的图拉真,哈德良均出生自伊大利卡,马可·奥勒留则出身贝提卡。

罗马皇帝伽尔巴

三 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经济

在奥古斯都和尼禄统治期间,帝国的干预使得古老的前罗马道路得以规范化,并改建成罗马道路,这构成了行省领土的框架,使行省居民得以接触罗马文化(拉丁语迅速成为该行省的通用语言),并使他们能够进入高度发达的经济网络和货币经济。西班牙开始大量进口陶器这标志着西班牙进入帝国的贸易网络——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从意大利进口了阿雷蒂纳陶器;在卡利古拉和韦斯帕芗统治期间,从高卢进口了萨米亚陶器。除陆地道路外,西班牙通过马萨利亚(马赛)到罗马,通过摩洛哥到迦太基,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高卢北部与不列颠的海上商路也十分发达。罗马帝国对商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税收和控制商人行会实现的。但在罗马帝国统治时代,西班牙的商业还不甚发达,其出口也以农产品为主。

伴随着罗马的入侵与征服,西班牙原有的原始的粗放的部落经济遭到破坏,庄园开始出现在西班牙。据记载,最早的庄 园出现在共和晚期,主要出现在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埃布罗河和瓜达尔基维尔 河谷以及新迦太基附近,虽然西班牙的庄园规模和生产力都远不及意大利本土,但这一生产组织的形式是西班牙罗马化的重要体现。这些庄园既生产许多农业商品用于贸易(而非自给自足),同时也是罗马人与罗马化的当地人的社交场所。在罗马统治时期,罗马先进的农业技术很快在西班牙各地传播和应用,例如,土地轮作和肥料技术在各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此外,罗马还将一些新的农业机械—如榨油机、耕犁等引进西班牙。当地农民很快学会了改进和使用罗马农业生产工具,西班 牙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增加,随之也促进了酒窖、粮仓的进一步普及。由于气候适应,葡萄,橄榄成为西班牙的重要经济作物,罗马人在西班牙大力发展葡萄,橄榄种植,。据斯特拉波记载,奥古斯都时期,贝提卡行省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己经大量出口,从考古发现来看,瓜达尔基维尔河谷的阿尔瓦地区在古代至少栽种了500万棵橄榄树以及具有超过1,000台橄榄压榨机。直至今天,这两种作物仍是西班牙重要的经济作物。(知名广告:西班牙皇室用油 贝蒂斯橄榄油 贝蒂斯一名即来源于罗马时代的贝蒂斯河 即今日瓜达尔基维尔河——作者注),除此之外,罗马入侵后,尤其是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近西班牙行省、贝提卡行省和卢 西塔尼亚行省南部海岸建立起一些大型鱼类加工厂,鱼酱和鱼干也成为西班牙向意大利及其他地区出口的重要产品。例如,公元前50年至公元250年发生在西班牙行省周边海域的78起海难事件中,可以发现运输的货物中66%是鱼酱,26.5%是橄榄油,7.5%是金属。

在罗马统治时代,西班牙的采矿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早在很早以前,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就西班牙盛产银矿和金矿,在迦太基统治时代,普林尼也曾经记载,“百贝罗(Baebelo,可能位于新迦太基附近)银矿为汉尼拔每天生产300磅白银,为其提供军费。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就在西班牙行省寻找金矿和银矿。奥古斯都曾命令开采阿斯图里亚的黄金,到韦斯帕芗时期,金矿开采的规模更大。据记载,公元1世纪,阿斯图里亚、加利西亚和卢西塔尼亚曾经一年生产2万磅黄金,即90,000,000塞斯特斯(古罗马青铜货币单位——作者注)。也有资料记载,半岛西北部每年生产的黄金达到60吨左右。公元前2世纪,新迦太基的银矿据说一天能够生产25,000迪纳里厄斯(古罗马的一种银币 后演变为著名的货币单位第纳尔——作者注)白银,或者每年大约3.65亿塞斯特斯白银。根据波利比阿记载,新迦太基有许多银矿,这些银矿规模宏大,距离新迦太基约20施塔德(stades 古希腊罗马长度单位 1施塔德约合185米——作者注),储量丰富,在400施塔德方圆内分布,当时有40,000 名工人。为罗马规模最大的银矿之一。据斯特拉波记载,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前1世纪,西班牙的银矿每天能够向罗马上交25,000德拉克玛利润。数量可谓惊人。除此之外,铜矿,铁矿,铅矿也在西班牙迅速发展。随着罗马重金属的开采。罗马式金币银币开始取代原先在西班牙流通的希腊,腓尼基式货币,成为西班牙的主流货币。

西班牙出土的罗马式货币

四 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文化

在罗马征服西班牙前,西班牙充斥着各类信仰,其中有伊比利亚人的多神信仰,凯尔特高卢人的多神信仰,古希腊神话,腓尼基迦太基神话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甚至古埃及神话中的伊西斯也在伊比利亚的信仰中有不小影响,堪称神仙打架。罗马人来到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实行宗教宽容态度,承认、尊重当地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作为多神崇拜的罗马人,他们认为不同民族信奉不同的神灵是很自然的事情。随着罗马人的到来,依照希腊神话演进而来的罗马神话故事渐渐地在半岛传播起来T同时,很多罗马神灵被完全地引入到伊比利亚半岛。随着罗马士兵和移民的增多,罗马宗教逐渐渗透到伊比利 亚半岛,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了罗马神灵与当地神灵互相融合。这种融合除了表现在罗马神灵与当地神灵统一共存外,还包括伊比利亚半岛当地神灵采用罗马神灵的祭祀方式,以及罗马神与当地神的巧妙结合。在罗马殖民浪潮中,罗马神灵传播到西班牙,并且深深扎根于半岛南部和东部的城镇里,进而影响半岛内部,绝大部分城市都接受了罗马神明,并为他们修筑神庙,许多当地神明与罗马神明融合,或改头换面,或添加新人设,如罗马战神马尔斯在加利西亚等地区与当地神明合而为一,西班牙对朱诺(对应希腊神话赫拉)的崇拜中夹杂了许多对迦太基女主神坦尼特的崇拜礼仪和人设。西班牙人将海格力斯(赫拉克勒斯)与迦太基神话中的迈尔卡特(Meltkaart 推罗主神 传说其就葬在加的斯,著名的汉尼拔就在迈尔卡特神庙发誓灭亡罗马——作者注)相结合,合而为一,受到崇拜。与罗马其他行省一样,皇帝崇拜也在伊比利亚盛行,奥古斯都及其后的许多罗马皇帝被西班牙人同样当做神明崇拜。

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随后向罗马帝国境内各地传播,无疑,基督教也在不久传入西班牙。据说最早来到西班牙传教的是圣雅各(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西班牙人称为圣地亚哥),他将福音传播西班牙,死后葬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自中世纪以来,前来此地的朝圣者络绎不绝,乃至在法国各地经由通往西班牙北部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朝圣之路,即圣雅各之路。圣雅各被西班牙认为是西班牙的主保圣人,中世纪莱昂—卡斯蒂利亚王国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圣地亚哥骑士团。(1158)

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骑士团标志

随着基督教在西班牙的传播,西班牙形成了许多秘密的基督教地下社团,到2世纪,形成有规模的西班牙教会,到了3世纪初,基督教不但在西班牙沿海地区进广泛传播,而且在内地城市也有发展。比如贝提卡行省的沿海城市,其居民和士兵比较广泛地接受了基督教教义。到公元254年,在埃梅里塔、阿斯图里亚-奥古斯塔和莱吉奥(Legio)等地就已经出现大量组织严密的基督教社团,这些社团与在迦太基的其它社团以及罗马的教皇都有密切联系。到4世纪,基督教合法化后,基督教在西班牙迎来飞速发展,整个西班牙几乎都皈依基督教。

五 蛮族入侵

随着罗马对西班牙统治的稳固,古典史学家通常认为,西班牙成为除意大利本土外最为罗马化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西班牙中部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罗马的政治文化影响对这些地区实际上比较有限,除了半岛南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带外,伊比利亚半岛广大腹地的罗马化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当地的伊比利亚,凯尔特原始多神崇拜依然盛行,拉丁语与拉丁文化不很流行,甚至不少罗马人也受其影响参与祭祀当地神灵,语言方面,巴斯克语与加泰罗尼亚语作为土著语言,直至今日仍在当地地区通用,罗马文化从未在这些地区真正生根发芽。(也因此导致了持续至今的巴斯克独立运动)。

进入4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全面衰败之中,蛮族入侵的浪潮到来,西班牙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4世纪中叶,一伙自称“匈人”(huns)的游牧民族开始进入欧洲。最早关于匈人的记载出现在2—3世纪的里海沿岸,他们来自哪里史学家并没有考证出来。可能来自于中亚,南俄草原。有的史学家认为,匈人就是我国历史中西迁的北匈奴。这一理论目前尚处争议中。没有确定。

匈人

受匈人西迁影响,原生活在东欧,中欧的日耳曼各部也纷纷西迁,进入罗马境内。其中对西班牙影响最大的是汪达尔人与哥特人。受匈人入侵影响,日耳曼人中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还有东欧的阿兰人也纷纷涌入罗马。5世纪初因匈人袭扰,他们越过莱茵河涌入高卢地区,405年,一支由东哥特人拉达盖苏斯率领的包括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勃艮第人和阿兰人等庞杂成分的蛮族队伍(拥有20万战士,加上家属、奴隶约有40万人),从波罗的海海岸南下,向意大利进行大迁徙。帝国的大门再次被蛮族打开,软弱无力的西罗马皇帝霍诺留迁都拉文纳。罗马将领斯提里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蛮族联军击败,然而,不久,源源不断的汪达尔人纷至沓来,软弱无能的罗马皇帝无力将他们消灭,将他们作为“帝国的同盟者”,请求他们离开意大利,另寻他处,这些蛮族一路劫掠,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苏维汇人占据西班牙西北部,汪达尔 阿兰人则占领西班牙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区,盘踞在当地,赖着不走,这些地区后来被阿拉伯人称为“安达卢西亚”(意为汪达尔人的土地)

霍诺留

蛮族大迁徙

另一支对西班牙历史影响最大的则是哥特人,哥特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达契亚、外潘诺尼亚(今匈牙利,罗马尼亚一带)与黑海北岸的乌克兰大草原。德涅斯特河以东的叫东哥特人,以西的叫西哥特人。与其他的日耳曼各部不同。哥特人的生活地域与游牧民族交往密切,比较重视骑兵,骑兵很强匈奴入侵哥特人领地,公元375年匈人对东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东哥特人开始向西迁移,压迫西哥特人也西迁。在匈人的压迫下,西哥特人于376年申请南渡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居住,向罗马帝国要求避难。哥特人自瓦伦斯时逃入罗马帝国境内避难,因不堪忍受罗马人压迫,举行大起义。又在阿德里安堡重创东部帝国,即便是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也在马其顿被他们击败,虽然狄奥多西最终同西哥特人达成了并不牢靠的盟约后,西哥特人加入狄奥多西的军队并在冷河会战中帮助狄奥多西赢得了西部帝国。395年,狄奥多西在米兰病死,死前,他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交给长子阿卡迪乌斯,西部交给次子霍诺留,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尽管罗马之前分裂过很多次,但是这次之后,再也没有统一。西哥特人便游走在东西两个皇帝之间四处渔利,因此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都将会给予西哥特人丰厚的奖赏以此笼络其站在自己的一边,408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冤杀大将斯提里科,许多斯提里科的残余部下纷纷投奔西哥特王阿拉里克,失去了贡金并得到斯提里科残部投奔的西哥特人最终蹂躏了意大利,410年,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攻陷号称永恒之城的罗马,大掠而还。

哥特人洗劫罗马

幸运的是,不久,阿拉里克病死了,他的继任者西哥特至高王阿陶鲁夫率领哥特人离开了已经残破不堪的意大利并入侵高卢,阿陶鲁夫通过外交手段从西部帝国和其他日耳曼人手中取得了纳尔滂和图卢兹的控制权,为了巩固统治,阿陶鲁夫迎娶了霍诺留皇帝的妹妹普拉西迪亚并同西部帝国达成和平协议。当然这份和平双方各怀鬼胎,霍诺留皇帝的帝国暂时没有能力可以有效的剿灭西哥特人,此外也要应付其他日耳曼人的劫掠和当地居民时不时的起义以及那些在高卢、不列颠、非洲叛乱的自立为帝的争位者,霍诺留同当年的瓦伦斯一样希望利用西哥特人作为帝国的武器。同样的西哥特人同样需要罗马的认可,来维护本不属于哥特人在罗马故地的统治,这时与西部帝国合作是有利的。因此罗马人和哥特人再度达成了合作关系。罗马人意图借西哥特人之手,驱逐占据西班牙的汪达尔 苏维汇人及阿兰人,驱虎吞狼。

作为交换,霍诺留将阿奎塔尼亚作为西哥特人的安置地。就这样,西哥特人翻过比利牛斯山,入侵西班牙,矛头直至占据西班牙的汪达尔 阿兰人。公元416年,西哥特人对伊比利亚半岛发起了进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紧挨着的阿兰人。阿兰人很快败下阵来,国王之一的阿塔克斯(Attaces)也在418年战死。西哥特人消灭了阿兰人的势力后顺理成章地进攻半岛南端的汪达尔希林吉部,希林吉部很快也不敌,与先前被击败的阿兰人一起向尚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汪达尔国王君德里克(Gunderic )求援,后者随即接受并即位为阿兰国王。

而与此同时,苏维汇国王赫墨里克(Hermericus)可能已经与罗马人和西哥特人签署了和平条约、站到了罗马一方共同抵御汪达尔-阿兰同盟。到419年,罗马/西哥特-苏维汇联军在涅瓦索斯山(Montes Nervasos)击败君德里克,后者逃往贝提卡,苏维汇人则就此在加利西亚站稳了脚跟并以布拉加(Bracara Augusta)为基地逐渐向周边扩张。此后的大约三年里,罗马人在将领卡斯提努斯(Flavius Castinus)的统帅下试图将汪达尔人余部消灭于贝提卡,但西哥特人却突然跳反背叛了卡斯提努斯,致使君德里克得以在422年发起一轮反击,并在塔拉科(Tarraco)大败罗马-苏维汇联军;而西帝国皇帝霍诺留在423年8月的突然驾崩也将本已摇摇欲坠的西部政治局面进一步拖向混乱,这也标志着罗马人对汪-苏-阿第一轮反制的失败。但是,尽管如此,罗马人最终依旧赢得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东部故地,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被驱赶到了贝缇卡地区(此地后来被称为安达卢西亚,词源便来自汪达尔人。),428年,君德里克也被西哥特人打死,汪达尔人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由于和西哥特人的冲突,君德里克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弟弟盖萨里克(428年-477年在位),审时度势,开始计划将国家迁到北非。429年,盖萨里克率部众8万人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北非登陆后向东,逼近西罗马帝国阿非利加省的首府迦太基。439年攻破迦太基,在北非建立所谓汪达尔王国。到了此时,仍然盘踞西班牙的蛮族,仅剩西班牙西北角的苏维汇人。

409年的西班牙局势

但同样的,同罗马人所谓合作也不足以打消西哥特人对于罗马土地的欲望,在帮助罗马人进攻西班牙其他蛮族的同时,西哥特人也在袭击着高卢的其他城市,在西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418-451在位)的统治下,西哥特人先后袭击了阿尔勒(西部帝国的铸币厂之一,战略位置重要)和归属于纳尔滂的其他城市(例如马萨利亚,今天的马赛)。直到罗马将领埃提乌斯率领着匈人佣兵才将他们再度击溃。5世纪中叶,匈人大军在阿提拉的率领下入侵罗马,而面对着匈人王阿提拉和他的匈人大军的到来,狄奥多里克深明唇亡齿寒,明智的接受了罗马人的建议,同罗马人再度达成同盟关系,并在452年沙隆会战中血战阿提拉最终取得胜利。狄奥多里克一世本人也战死于沙隆会战的战场。

418年的西班牙局势

狄奥多里克一世

在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二世(狄奥多里克一世之子)(453-466在位)时代,西哥特人再次入侵西班牙,这一次不是为了罗马人而战,而是为了西哥特人自己。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二世(Theodoric II)率领着一支由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共同组成的军队跨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在这一年的秋季与苏维汇国王雷奇尔(Rechiarius)会战于奥尔维戈河(Órbigo)河畔的阿斯图里卡奥古斯塔(Asturica Augusta,今阿斯托尔加),不仅大败苏维汇人,还乘胜攻入并洗劫了苏维汇首都布拉加。雷奇尔一路向西逃窜,最终在波尔图(Portus Cale)被生擒,不久后被处决。眼看西哥特人就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时,带队出征的狄奥多里克二世却得到了来自后方的不利消息:新登基的西罗马皇帝马约里安(Majorian)(457-461在位)在解决了汪达尔人对意大利的威胁后,迅速集结起军队向高卢的西哥特人宣战。面对后方出现的变数,狄奥多里克二世不得不临时赶回了高卢,只令其他出征将领继续在半岛内肆意劫掠。这次哥特入侵给伊比利亚半岛带来的人口与基础设施损失是巨大的,许多城市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繁荣的地区商业也受到了沉重打击,罗马统治下的西班牙成为一片废墟,狄奥多里克二世在458年秋天爆发的阿莱拉特战役(Battle of Arelate)中被罗马皇帝马约里安挫败,不得不逃往图卢兹并与罗马帝国订立了和平条约,将西哥特王国侵占的伊比利亚半岛全部领土归还帝国。狄奥多里克二世的这次入侵因此除了给半岛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破坏外,形势上又再一次回到了原点。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的苏维汇人失去了角逐半岛霸权的能力,同时由于雷奇尔被处死后缺少继承人而爆发内战,六七个「国王」在短时间内出现,苏维汇王国一片混乱。

马约里安收复的罗马领土

西部帝国表面上控制着半岛的其他地区,但其控制力在许多地方已然形同虚设。而与此同时,西哥特人再度从罗马人手中获得了纳尔滂高卢后便开始重新打起西班牙的主意。西哥特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念想最终在尤里克(Euric)统治期间得以实现——他于469年发兵攻入西班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从比利牛斯山脉到梅里达(Emerita Augusta)的大片领土,并在同一年进军卢西塔尼亚,对苏维汇人发动攻击。这一次入侵以472年最后一支驻守在塔拉科的罗马帝国军队降服画上了句号。这之后,西帝国的军队再未踏上过这片土地,罗马帝国在西班牙的统治至此终结(查东罗马士丁尼曾一度收复卡塔赫纳(新迦太基)一带沿海土地,但不久就宣告沦陷)西哥特人成为西班牙新的主人,而后连年向残余的苏维汇王国发起进攻,迫使其退往西班牙西北部的山区,名存实亡,6世纪中叶,西哥特人攻破苏维汇人的最后据点——布拉加。先后处死其国王凯撒里科和安德卡。至此,西班牙全境为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古典文献

(古罗马)斯特拉波《地理志》

(古罗马)阿庇安《罗马史》

(古罗马)李维《建城以来罗马史》

(古罗马)老普林尼《自然史》

(古罗马)塔西佗《编年史》

学术著作

(英)雷蒙德 卡尔《西班牙史》

(日)立石博高《西班牙史十讲》

(法)让·德拉孔《西班牙史》

学术论文

《浅析罗马帝国初期西班牙的城市化运动》李红霞

《试析罗马帝国早期 西班牙行省罗马化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尚德君 宫秀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免费阅读(疯艺炯龙TXT下载)帝国崛起:西班牙衰败的帝国,动荡的政府,混乱的局势和外敌窥探的国际环境,这就是现在的西班牙。对于不得人心的西班牙萨伏伊王朝的首位国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坐稳王位。慢热近代历史工业基建种田文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或者您想告诉您的朋友请复制本书地址http://www.shoujixs.com/shoujixs_206095/推荐给您的朋友。jvzquC41yy}/uqtwlk~t0lto1unpwsnzua8189>7a45
1.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列表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目录衰败的帝国,动荡的政府,混乱的局势和外敌窥探的国际环境,这就是现在的西班牙。 对于不得人心的西班牙萨伏伊王朝的首位国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坐稳王位。 (慢热近代历史工业基建种田文) 9.59.5 共0 人参与评分 超酷 0人 好看 0人 一般 0人 无聊 0人 差劲 0人 给喜欢的小说评分: 1 2 3 4 5 jvzquC41yy}/drvwuc4dqv43::e2:A<671
2.米格尔·里卡多将军——威灵顿身边个西班牙老友(威灵顿之线)影评回国之后,伊首先回巴斯克,处理因为爸爸死脱之后留下来个家庭事体。到1802年,伊重新归队,参与拿那不勒斯王国个波旁王室(西班牙波旁王室个分支)成员运送个工作。因为完成个比较出色,升任海军中尉(teniente de navío)。 3.特拉法甲海战——人生个转折点,西班牙帝国崩溃个节点 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48:39;41
3.《西班牙帝国》:首个日不落帝国的光辉历史(西班牙帝国)书评而发展到21世纪,我们需要更新一些观念,或者说跳出原来的知识架构,以另外一个角度去探讨西班牙帝国时期是怎样炼成的。这里就是需要推荐西班牙高等研究委员会荣休教授亨利·卡门的全新力作《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他就是以一种不以西班牙为中心的西班牙帝国历史观,以21世纪的新思维去全新阐释关于西班牙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6;;8;;<1
4.南方觉醒波托西从历史中醒来波托西的白银也成为西班牙王室不断发动战争的重要资金来源。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在位的16世纪堪称西班牙帝国的“黄金时代”,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号称“在我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比大英帝国冠以“日不落帝国”的名号早了两个世纪。这对以“天主教捍卫者”自居的父子不断与支持新教的欧洲君主、争夺地盘的jvzquC41yy}/eww0ep5og€xegpzft8scvk|f1pi142852;7;1v814=544;e64?;346>5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