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pdf

山东编导小课教研室绝密资料

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外国电影史】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这是电影诞生的原理。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1902年法国乔治·梅里爱拍摄了《月球旅行记》,是第一部科幻电影;他发明了“停机再拍”技术。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是第一部西部片;《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是

第一部经过剪辑的影片。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16年他在《党同伐异》中创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法”,属于平行蒙太奇手法。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的开端,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界》是彩色电影的开端。

第一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不

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先锋派电影流派主要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1、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西班牙的节日》;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

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2、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

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

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第二节法国“新浪潮”电影(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一、“新浪潮”电影的背景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

集中在50年代末60那年代初。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

岸派”。新浪潮电影把安德烈·巴赞作为精神之父。

二、创作特征

1、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

2、反映世界的荒诞性、非理性;当代都市人的处境、心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观色彩。

3、随意性和即兴性。非线性叙事结构,时空灵活;以跳接、快速剪接取代化入化出、淡入淡出。

4、跟拍、抢拍和长镜头等拍摄手法,自然、逼真的纪实风格。

三、主题

1、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

虚伪。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2、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

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3、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

件相联系。

四、“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

1、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2、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下》

山东编导小课教研室绝密资料

第三节法国“左岸派”电影(50年代末60年代初)(2017广西统考)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

代表人物是阿仑·雷乃《广岛之恋》(1959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

题。

3、意识流电影。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建构错综复杂的心理时空。

4、讲究构图与用光效果。拓展声音空间。独白、旁白、对白的

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山东普通高考+六大艺考,一线教学13年;擅长导演思维、影视表演、视听语言、影片分析、编写故事等课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