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学爆炸”年:回响从未停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及妻子。摄于1969年罗马。人民视觉 资料图

何塞·多诺索的《“文学爆炸”亲历记》书封。

《城市与狗》书封。

《佩德罗·巴拉莫》书封。

《三只忧伤的老虎》书封。

我这里引了一句略萨的话,这是他谈论因凡特的。他说:“幽默对因凡特而言,绝非像常人一样仅仅是一种消遣。”我们觉得幽默这个元素挺有意思,但总是不那么重要,老觉得是一种附加性或者装饰性的东西,他说“至少在因凡特这里不像别人一样是一种消遣,对他而言是不能自拔的对整个世界的挑战,他能够摧毁现存世界赖以存在的确定性,并且展示其后隐藏的无限可能,在每个笑话、每个语言游戏中他都不惜与全世界为敌,时刻准备失去所有朋友,甚至丧失生命,幽默是他写作的方式,这是非常严肃的事,与自身的成败利益休戚相关,这是他抵抗生活的方式,他借着幽默来消解日复一日的侵扰和挫败,将其化作一种修辞的幻景、游戏和嘲讽。”在《三只忧伤的老虎》中间部分,因凡特戏仿七位古巴作家描写同一件历史事件,把同一个故事讲了七遍,这七位作家某种程度代表一部古巴文学史,包括何塞·马蒂、卡彭铁尔。一切戏仿必然要在一些特征上加以夸大,比如他戏仿何塞·马蒂的时候,他把这章命名为《玫瑰小斧子》,他将何塞·马蒂非常温馨华丽的一首童诗《玫瑰小鞋子》中的“鞋子”变成“斧子”,为什么是斧子?因为当年行刺托洛茨基的凶手用的凶器就是一把登山斧。他把二十世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且是非常残酷的、甚至有点荒谬的事件,用童诗的温馨风格嫁接在里面,产生非常独特的黑色幽默的效果。因凡特对这七个人的戏仿里面,讽刺效果最强烈的还是对卡彭铁尔的戏仿,文章中有一段描写刺客去行刺托洛茨基,进到他家院子里面,一般作家会描写刺客心理上多么紧张,但是他有意夸大卡彭铁尔写作中的一些特色——卡彭铁尔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对建筑非常有研究,又是音乐方面的专家,因凡特夸大了卡彭铁尔作品里面博物式、百科全书式的、新巴洛克式的写法,他写凶手进入到托洛茨基家中,反而开始津津有味、不能自拔地欣赏托洛茨基家里各种建筑风格,他把非常惊心动魄的故事变成百科全书式的、物品清单式的罗列,这里面的黑色幽默效果特别明显。“文学爆炸”的流变几位拉美作家造了一个词叫“麦孔多”,他们有意把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和其它早期作品里面创造的马孔多世界变成麦孔多。麦孔多意指马孔多在苹果电脑和麦当劳时代的新变体。新一代的写作同样非常拉美、同样魔幻。只是我们的魔幻跟先贤们的魔幻不一样,我们的魔幻是一种全球化时代的魔幻,在我们的魔幻现实世界里,有环境污染,有高速公路,有地铁,有有线电视,当然还有麦当劳和苹果电脑,还有五星级酒店、摩天大楼。麦孔多一代在96年的“麦孔多宣言”里就表达:我们拉丁美洲也有不一样的现实,麦孔多一代的写作更多是城市的写作,而不是像《百年孤独》一样聚焦在乡村里面,同时也有很多神奇的意象,比如裹着床单飞天的美女,喝了巧克力就可以腾空五厘米的神父,麦孔多一代认为,我们的现实可能跟西班牙的、美国的或者世界其它地方的现实是一样的现实,我们拉丁美洲也应该有这样的声音出来,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写作。前两年我在一个诗歌节活动上遇到一位智利诗人,他有一本小小的诗集,叫《P.A.F》,PAF是一个拟声词,比如什么东西掉在地上,或者什么撞击声。他选择这个象声词当他的诗集,但他又一本正经解释说P.A.F真正意思是纯粹的家庭之爱。因为这本书里写的是拉美诗歌里很少见的题材,写的是家庭情感,写父亲、母亲、哥哥,而且是非常有幽默感的一本诗集。如果把新一代称为P.A.F的话,他们是自我命名的一代,P.A.F这个词是他们自己找出来的,而且是一个开放性的、多义性的、模糊的词,永远是有待定义的,就像今天的拉美文学你很难给它一个固定标签说它是什么主义,它永远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样态,这可能是一个永远模糊的有待定义的状态。最后,我想说,“爆炸”可能结束了,也许在有些人眼里也尘埃落定了,但是“爆炸”的影响是非常多样化的,因为有的人认为是一种追随,有的人认为是一种颠覆,有的人认为是一种弒父或者弒祖父,“爆炸”虽然结束,但是“爆炸”的回响仍然继续,也特别值得我们继续关注拉美文学的精彩和多元的面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第三单元11.百年孤独(节选)金版新学案2025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素养进阶 1 单元文本学习与探究11.百年孤独(节选)返回内容索引晨读早诵1课时测评3课堂讲义2晨读早诵返回1.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18岁jvzquC41yy}/|}m0eun1|thv1;549>2234ivvq
1.11《百年孤独》:探秘魔幻现实,书写孤独叙事(读写融合教学课件)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马孔多的兴衰作为拉美大陆的缩影所蕴含的意义;认识作品对殖民入侵、文化冲突、历史健忘症等问题的反思。《百年孤独》读写融合教学设计任务一初识作家、作品与“魔幻现实主义”任务一:初识作者与作品,了解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jvzquC41yy}/|}m0eun1|thv1;59A774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