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号开卷,8月6号读完。
马尔克斯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作家对法律毫无兴趣。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马尔克斯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有《枯枝败叶》(1955)、《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小说出版后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1975)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等小说。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马尔克斯潜心创作,不断有新作推出,《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和《迷宫中的将军》(1988)等都是影响比较大的作品。
范晔,男,生于1977年7月,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马尔克斯授权版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独》(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一版)的译者。还译有西语诗人圣胡安·德拉·克鲁斯、塞尔努达、阿莱克桑德雷、希梅内斯等人的诗作,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小说等。
高中时就听说了《百年孤独》,一直也没机会读,大学时把豆瓣读书TOP250作为了自己的书单,把读此书提上了日程。No.1《红楼梦》,No.2《活着》,No.3《百年孤独》……,但书单归书单,也没强迫自己按顺序读,读到哪本算哪本。去年还是前年来着,看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然后就一直想看这本书,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上上周末的徒步强国读书会,正好阿布有这本书,便借来读了。感谢阿布和他的书。
这些都是当时阅读时略有感触的句子便摘抄到笔记本上(好久没有拿起笔行文了,感觉写字的能力退化了好多啊!),之后又誊到这里。有些话记得不是很全,现在看来就有点断章取义了。是啊!再经典的话也是有上下文的,单独拎出来不免会失去他原有的味道。
读完后的最大感触是作者对整个故事的架构能力,以及译者的不俗文笔hold住了马老的文创功力,二者的强强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和读完后的回味无穷。虽然不懂西语,看不了原著,也没看过其他译者的译本,但是范晔译的这版读的是真的舒服。
可能是自己没经历过大起大落,也没有挨过什么苦难,以至于对书中要表达的那种深刻的孤独没多大感触,倒是被书中浓烈故事性给吸引了,像一杯浓茶,对味蕾足够的刺激,能清晰的分辨茶香与苦涩,甚至也有回味无穷的愉悦。也许这也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段,通过热闹非凡的故事情节来反衬其背后的生命不能承受之孤独罢!嗐,可惜,没读出来,可能时隔数年后再次翻开此书会有更多别的领悟吧。总之呢,就是其中更内核的东西真的是没领悟到,只是看了个热闹,当个故事看了。也可能是现在的思维钝化了,变得懒惰了,懒得去思考。
之后,在B站上看了些对《百年孤独》的解读视频,着实惊掉下巴,我尽然一层都没看透,惭愧惭愧。书中尽然写了三层孤独,当然了,这些也是up主个人的解读,并不官方。
眼看马孔多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真令人唏嘘不已。
------分割线------
关于徒步强国第三届读书会简约回忆录,主要写写大家大概聊的几个话题:
敦煌,三三三小姐姐分享,齐莎莎小姐姐补充,让河西走廊的光辉照满了我们那个小屋,对这个飘扬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界处的这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产生了无限向往。小姐姐们这波实力种草,加之其厚重的人文历史的本有的魅力,甘肃行得提上日程了。膝盖,忘了谁先说起的,反正爱登山爱跑步的各位都有发言权。运动前的热身、运动时的姿势以及呼吸提气、运动后的拉伸,大家都有各自的见解,但都大差不差。祝我们的膝盖万岁。孤独,先是小羊同学说她的经历,很独。然后是jks说他不仅独而且还造成了心理问题,所以他最近在研究心理学,甚至还给大家分享了一段和同桌女同学的故事,哦,故事里还有个后桌的男同学……。然后就想自己孤独吗?从小到大有兄长,有表兄弟姐妹,有从幼儿园上到初中的发小,有高中上到大学的同学兄弟的陪伴,最起码表白被拒了不会自卑,在兄弟们的‘好言开导’下只有自信和自负,更不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自己是不孤单的。但是也能体会到孤独的感觉,那天读书会想到的是读村上那本《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年之礼》和《挪威的森林》。那种感觉其实是压抑,不完全是孤独的感觉。最近想到的是《小王子》,淦,小王子孤独吗?去年读了两遍,那种涌上心头的情绪真叫人难过。孤独会让人难过吗?人嘛,要相处最久的只有自己,孤独应该不是坏事,应该不会难过,应该是从容不迫吧?君子慎独,学会和自己相处岂不美哉!当然了,这种孤独跟《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并不在一个位面。读书,读书会吗,就要谈谈为啥读书了。各抒己见,不过说来也就三方面:1. 消遣,当做解压手段,2. 阅读习惯,读书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睡觉一样3. 学习技能,这种就是专业性强的书,各个专业的工具书
还有好多有趣的事,时隔多日记忆模糊了,不过大部分是被那天晚上的羊肉串和大乌苏给冲淡的!总之是很开心,期待下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