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怎样划分的?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邻近的许多岛屿组成。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总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南、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分界线,在习惯上也常把墨西哥南界和哥伦比亚北界之间的中美和西印度群岛从北美洲分开,称为 中美洲。
在政治、经济 地理上通常把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通称为拉丁美洲,它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为自十五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这一地区后,该地区的绝大部分曾相继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仍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 拉丁美洲。
政治、经济地理上的 北美洲,是指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即通常所说的盎格鲁美洲或盎格鲁撒克逊美洲。
美国和加拿大占据了北美洲的绝大部分,这两个国家受英国殖民的影响极大,同主要受西、葡文化影响的拉丁美洲有显著区别。除美国、加拿大之外,格陵兰岛(内部自治)、英属百慕大群岛、法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也属于北美洲。
北美独立是血战大英帝国得来的,而30年后南美各国独立是靠拿破仑灭了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从而引发的。如同生孩子,北美是自然分娩,南美是剖腹产。美洲先后独立时,南美土地、矿产、人口等各项资源都远超北美,两位国父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也不输华盛顿,两人都仿效华盛顿,希望建立南美合众国,然而由于南美洲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各国奉行制度的不同,结果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北美独立前虽也处于被殖民状态,但是总督负责制,而南美当时是直接归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君王管辖,因此北美基层体制传承了英国的纳税人自治形成的商人社会,南美沿袭的是封建地主社会。
不同的社会基层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在体育上也体现出了这种不同,美国发展出了更符合自由形态的体育项目,就连足球也是所谓的美式足球,就是橄榄球,而真正的足球则不被重视。而南美正好相反,在沿袭过来的封建地主社会基础上,尽管后来也走上民主道路,但一些过去的传统却保留下来,包括对足球的爱好。
南美洲国家联盟由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4个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和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5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以及智利、圭亚那和苏里南共12个南美国家组成。
南美洲国家联盟是一个拥有3.61亿人口、面积1760多万平方公里和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多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3000亿美元的外债、8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以及占世界总量27%的淡水的地区性组织,其综合能力居世界第5位。该组织另有2个观察员国:巴拿马和墨西哥。
南美洲国家联盟的诞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早在1824年,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就曾呼吁南美大陆的独立与统一。
20世纪下半叶,拉美部分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继建立。
21世纪初,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此外,南美大多数国家多次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引发国内政局动荡、经济衰退。
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南美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拒绝后者提出的取消农产品补贴、扩大市场准入等合理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南美各国联合自强,积极寻求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要求日益强烈。
2000年,在巴西总统卡多佐倡议下,首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举行。与会首脑一致认为,南美国家只有通过地区一体化、增强本地区经济实力,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才能增强与其他经济区域的谈判实力。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建立一个属于南美国家自己的共同空间的设想。
2002年7月,这一设想在厄瓜多尔举行的第二届南美首脑会议上得到重申。
2004年12月,南美国家在秘鲁举行第三届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库斯科声明》,宣布成立南美国家共同体,并决定于2005年在巴西举行共同体首届首脑会议。但会议没有明确共同体的性质、宗旨、纲领及运行机制。
首脑会议还对尼日利亚总统奥桑巴乔提出的举行南美-非洲国家首脑会议的建议表示欢迎。首脑会议还一致表示,将为落实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议和建议而努力。会议决定,第二届南美国家共同体首脑会议于2006年在玻利维亚举行。
南美洲国家联盟成立首脑会议
宪章指出,南美洲国家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对话,重点在经济、金融、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区域一体化建设。宪章规定,南美洲国家联盟的专门机构包括一个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组成的委员会、外长委员会、代表委员会以及设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秘书处。
《南美洲国家联盟宪章》的签署,标志着南美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也标志着南美国家从此将以一个共同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