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方法动态地介绍西方文明的特点、形态、其发展的过程、演变的经历、各时期的不同表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西方文明有相对宏观同时又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懂得西方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变成现在这样,它的价值基础是什么,各时代的特征如何,各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它们如何反映时代精神,人们应当如何认识当代西方文明和西方社会,等等。
钱乘旦,历史学博士,英国考文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代表作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英国通史》《二十世纪英国》《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寻找他山的历史》《思考中的历史》等,译著有《剑桥艺术史》《帝国斜阳》《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
本书是钱乘旦教授在北大开设的全校通选课《西方文化通论》的讲义整理,在北大开设的全校通选课,一定都是很有学问和底气的学者,毕竟面对的都是国内最好的大学生群体。钱乘旦教授是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著述颇丰。 作为一门通识课的讲义,本...
《西方那一块土》用通俗语言讲述西方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一部浓缩版的世界史,分析鞭辟入里,干货满满,因为是课堂讲义,所以阅读流畅易懂,很是享受。 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起源东非大裂谷的分裂,一边仍然是森林,一边却成了草原,人、猿自此分野,为了生存抢...
这本书主讲的是西方文化通论,但文化离不开历史,书中梳理历史的脉络很清晰,但限于篇幅必然不能详尽。在书中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 关于中西对比,我们总是陷入两极对立之中“盲目崇拜外”“夸大吹嘘我”,给我推荐这本书的人说书中的观点很新颖,在我看来...
本文所阐述的历史观,是钱乘旦在本书的写作中所体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有可能是钱乘旦原创,亦有可能是他从别处习得,我无从一一考证。不过,无论是何种类型,皆可看成是“钱乘旦的历史观“,并且毫无疑问,本书所体现的历史观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作者自己的思考。 1.“...
看西方人自己写的文明史/世界史,觉得内在理路清晰顺畅,没有过多夹带私货。相比之下,此书最大的毛病就是片段式的截取历史事件,历史脉络还没有讲明白,接着就强行加入作者评论的观点(意识形态评述)。感觉好多是老师的腹诽,本来上课的时候讲讲也挺有意思,变成出版物以后看起来怪怪的。考虑半天还是给4星吧,毕竟本书有地图有地图,因为很奇怪国内太多的西方文化史总是没有图……没有地图怎么可能把历史事件(战争)讲清楚啊?
作为西方通史教材还不错,比较精彩的是对西欧封建制度和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叙述,中西方面的对比也颇为中肯,对于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纵向与横向的社会阶层解读十分形象。有关圈地运动,作者用最新学说批判了所谓农业革命论,其认为工业革命最基本的保障是其社会和政治环境,而且否认了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这对于官方的马史学观点无疑是个巨大的突破。不过作者对于西方的诸多批判(如对东方的歧视、殖民传统、美国对于罗马和平的继承等)总是能读出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全然是客观评价,以其身份和地位来说倒是可以理解,不过作者也指出现代中国法治的缺失,这也是一个专业学者应有的良知吧。
观点比较狭隘
观点比较狭隘
作为西方通史教材还不错,比较精彩的是对西欧封建制度和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叙述,中西方面的对比也颇为中肯,对于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纵向与横向的社会阶层解读十分形象。有关圈地运动,作者用最新学说批判了所谓农业革命论,其认为工业革命最基本的保障是其社会和政治环境,而且否认了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这对于官方的马史学观点无疑是个巨大的突破。不过作者对于西方的诸多批判(如对东方的歧视、殖民传统、美国对于罗马和平的继承等)总是能读出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全然是客观评价,以其身份和地位来说倒是可以理解,不过作者也指出现代中国法治的缺失,这也是一个专业学者应有的良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