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步之姿,拥抱万里世界万川年出版计划科学科学史启蒙运动现代起源

万川是中国工人出版社的图书品牌之一

以历史文化、非虚构为主要出版方向

希望图书产品能为读者“示之美好,授之希望”

以一步之姿,拥抱万里世界

《美好与生活: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生活图典》

郭大熟 著

《人民画报》 图

民众生活史,未来备忘录。

这是一部记录近距离的、现在完成时的中国社会生活史,也是一部回顾、凝视、思索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众生活状态的文图读本。带你闪回20世纪,在那些火热的生活现场里,做一次选择性游历。

/万川·全球视野与物质文化史/

《伦敦:塞尔登地图与全球化都市的形成》

罗伯特·巴特勒 著

于振洋 译

本书通过塞尔登地图探讨英国如何经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亚洲的联系所带回来的各种资源,将伦敦打造成一座全球性的现代都市。巴彻勒认为亚洲的贸易体系对于伦敦的文化、知识与政治形塑扮演了基础性的角色。通过印度洋与东亚海域的相遇,英国商人不仅发现新的财富来源,而且还有新的王权模式与主体性。

《私人铸币:伯明翰纽扣制造商、皇家铸币局与现代铸币的开端1775—1821》

乔治·塞尔金 著

李新宽 译

英国制造商挑战英国政府垄断铸币市场的精彩故事。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势头渐强,皇家造币厂未能生产出足够的小面值铸币,供工厂主支付工人工资。由于货币短缺威胁着工业的发展,制造商们开始铸造被称为“商人代币”的定制硬币。这些代币迅速被广泛接受,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工资和零售货币,直到1821年,英国政府宣布除本国货币外的所有货币为非法货币。

《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一个女人的全球史》

琳达·科利 著

侯奕茜 译

通过伊丽莎白·马什的一生,打开了解18世纪全球史的一扇窗。伊丽莎白·马什是奴隶和奴隶主的结合,她嫁给了东印度公司的盐商,她随丈夫参与了土地投机和国际走私活动,她曾被摩洛哥抓去做人质。马什的一生见证了帝国与贸易、战争与传染病,她是全球史中的一个缩影,是个人微观史与全球史的最好结合。

《帝国家族:大英帝国的启蒙、商业与革命》

艾玛·罗斯柴尔德 著

岳秀坤 译

这是约翰斯通一家的故事,他们是11个苏格兰兄弟姐妹,他们的生活跨越了整个18世纪的大英帝国——从英国到非洲和美洲。通过非凡的毅力,罗斯柴尔德从大量的知识库和收藏品中挖掘出了关于他们的最微小的小道消息,并利用这些证据碎片来扩大和加深我们对启蒙运动、商业、帝国、革命、民族国家、情感、家庭关系和奴隶制的理解。

/万川 • 新知/

·世界史·

《1918年11月:德国革命》

罗伯特·格瓦特 著

朱任东 译

1918年发生在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基本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即使有人记起,也会认为它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但罗伯特·格瓦特认为以这种方式看待德国“十一月革命”其实是一种误读,是片面的。他聚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与1923年希特勒发动慕尼黑政变之间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试图阐释“十一月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进而更加客观公允地看待这场革命取得的成果。

《大正浪漫:日本近代社会世相》

柳田国男 著

石晶晶 谷端捷 译

只有通过每天在我们面前出现和消失的事实才能精准地书写与刻画历史,柳田国男以民俗研究方法描绘了明治和大正时代日本人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作者有意避免使用专有名词,使得所有人都能将本书的内容看进眼去、读进心去,促使人不断去思考。

《手工艺:一段美国史》

格伦·亚当森 著

杨盛翔 译

在美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工匠的身影,他们中有著名人士,也有布衣平民。著名历史学家格伦·亚当森在本书中为这些工匠绘制了画像。亚当森指出,手工艺工作场所通常是受压迫人民抵抗的场所,例如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他们的熟练劳动力可能会换取来之不易的代理权;或者将传统艺术与现代需求结合起来的美洲原住民。本书揭示了工匠在塑造美国身份方面的核心作用。

《西班牙史10讲》

立石博高 著

何睦 译

岩波新书国别史系列最新著作。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抗和共存的中世纪,到西班牙建立 "日不落帝国 "的现代早期,西班牙一直是欧洲、非洲、地中海和大西洋四个世界交汇的独特之地。本书介绍了西班牙的独特历史,重点介绍了其艺术、文化和宗教,以及基于其地区多样性的国家综合体的形成。

《特洛伊:神话、城市与符号》

纳奥兹·麦克·斯威尼 著

范林钦 译

从荷马史诗到罗马皇帝祖先的所在地,特洛伊一直是个神话般的地方。但是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特洛伊还是一个居住着真实人类的城市。本书将为读者提供理解特洛伊相关概念的宏观历史视角,重点关注从公元前3000年直至今天,作为一座城市和一个社会的特洛伊,以及从更广泛的象征意义上来说,作为社会符号和文化符号的特洛伊。

《汗水的奖赏:运动小史》

比尔·海耶斯 著

沈慧 译

本书作者比尔·海耶斯非常热爱运动,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拳击、举重……他通过追溯这些不同形式运动的起源,记录了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将他自己个人的运动经历与从古代到现在的运动文化和科学历史联系起来,剖析人类运动的动态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了解运动在21世纪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手术刀帝国:一部外科史》

艾拉·鲁特科夫 著

李虎 吴娟 译

本书叙述了外科在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起源,中世纪欧洲庸医的崛起,法国、德国和英国如何成为卓越外科中心,以及外科在中国和日本的延迟起步。本书是一部精彩的外科发展史,不仅权威全面,还富有吸引力,描绘了外科手术的戏剧性演变,同时展示了手术刀如何在历史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敬畏的胜利。

·书之书·

《图书馆:一部脆弱的历史》

安德鲁·佩特格里 亚瑟·德·伍德温 著

张意 译

誉满全球的,被私人收藏家藏为己有的,存世超过数百年的,被毁于一天之内的,墙壁上贴满金叶子、画满壁画的,又或者是收藏着装满了豆子的口袋与儿童画作的……世界之大,图书馆无奇不有。图书馆的历史悠久,故事精彩,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一本书的诞生》

丽贝卡·李 著

闾佳 译

很久以前,一位作家有一个想法。他把它写了下来,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最终捧在手里的书里的文字是怎么来的?他们有什么故事?如何将这些原始的文字整合成可读的、可识别的短语、句子、段落、页面和章节?最后,在某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让这些文字自由地走完旅程的最后一步——离开作者,去寻找读者?加入丽贝卡·李,踏上迷人的旅程,去经历一本书是如何从作者的大脑到最终的成品。

·动物宇宙·

《猫狗屠杀记:被遗忘的“二战”悲剧》

希尔达·基恩 著

艾欣 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发生了许多战争时期的悲剧,但至少有一个被遗忘了:1939年9月,英国有40万只猫和狗被屠杀。

其实政府、兽医和动物慈善机构都建议不要捕杀动物。那么,为什么成千上万的英国公民会排队自愿对家庭宠物实施安乐死呢?

《大象奴隶与宠物鹦鹉:18世纪巴黎的珍禽异兽》

路易斯·E.罗宾斯 著

翟红霞 赵辰 译

启蒙运动时期,在巴黎人眼中,奇珍异兽不仅引发了科学界的好奇,还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罗宾斯的记录往往出其不意、引人入胜,从奇珍异兽的海量文献和捕鸟者(鸟贩)的内部运作到动物如何被运输、安置和照顾,罗宾斯几乎涵盖了法国猎奇狂热的方方面面。本书参考了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料,对于人与动物互动史、十八世纪的文化以及法国殖民主义相关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幻想的动物:怪物、奇迹与人类》

博里亚·萨克斯 著

王爽 译

本书追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哈利·波特》再到机器人宠物的奇幻生物史。本书将揭示狮身鹰首兽、狗人、美人鱼、龙等诸多奇幻生物,是如何在感官信息与想象力的复杂交互下,被社会建构成“真实存在的”生物的。这些形象在心理层面给予了人类帮助,将人的无形恐惧具化为“怪物”,将人的希望承载于“奇迹”之中。然而,它们最大的作用是不断激发人类的想象力,促使我们突破传统观念和预设的边界。

·阿果拉·

《野人与野兽:现代动物园的诞生》

奈杰尔·罗斯福斯 著

向帮友 译

在现代人看来,19世纪的动物园似乎是一个“不自然”的地方,动物们在狭窄的锻铁笼子里过着悲惨的生活。今天,动物园里的动物在类似于自然栖息地的开放空间里游荡,它们没有被栅栏围起来,而是被护城河、石头和其他景观围着。本书将现代动物园的起源追溯至德国动物企业家卡尔·哈根贝克的努力,揭示了现代动物园的诞生过程。

《游乐场:900年造梦史》

斯蒂芬·M.西尔弗曼 著

李小霞 译

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逸事趣闻的历史书,内容以900年前的“快乐之园”为开端,以世界上最精美绝伦的几大游乐场的兴起、衰落又复兴的故事结束。在这段历史里,有大量具有享乐主义精神的创建人的故事,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手艺人,还有一群了不起的表演者。当然还有那些游乐设施,它们以神奇精巧的设计和让人心跳停止的刺激感,让人们获取着地球上最大的快乐。

·东洋镜·

《东洋镜:中国建筑》(全两册)

关野贞 伊东忠太 塚本靖 著

疏蒲剑 译

赵省伟 主编

本书是最早论述中国建筑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928年,共收录照片750张,文字说明 10 余万字。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图版 + 解说” 的方式,系统介绍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意义的建筑,包括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和民居等,描绘出一幅中国建筑文化的全景图。

《东洋镜:中国建筑装饰》

伊东忠太 著

薛华民 管浩然 张芳 译

赵省伟 主编

本书是最早论述中国建筑装饰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941年,共收录照片1000余张,25万研究文字。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系统介绍了中国的祠堂、寺庙、住宅等建筑上的各类装饰细节,全面探讨了中国建筑装饰的产生与发展、装饰图案、装饰特点。

/万川 • 好奇心/

《奇仪重器:探索科学博物馆》

塞缪尔·艾伯蒂 著

刘骁 译

一面是黄铜和玻璃制造的令人打哈欠的女海妖斯库拉,另一面是非比寻常但可能空洞的大漩涡卡律布狄斯。科学博物馆的核心是矛盾。它必须具有易用性和趣味性,同时代表日益复杂的科学;它必须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本书带读者从科学博物馆布满奇仪重器的展厅,走向神秘的幕后,打开科学的“黑匣子”,揭示将策展人和文物修复师、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连接在一起的“器物之爱”,展开一趟科学博物馆奇妙之旅。

《尤里卡时刻:科学灵感的诞生》

拉·佩奇 编

闾佳 译

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科学以“故事”的形式深深地烙印在人类的集体想象中,为宇宙如何运行、我们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宏大叙述增添了迷人色彩。本书从广袤的科学星空之中提炼出科学对故事的热爱——17个科学灵感的诞生,深入17位科学家站在重大发现边缘时的人性,直抵改变世界的“尤里卡时刻”。

《地平线:现代科学的全球起源》

詹姆斯·波斯基特 著

孙亚飞 译

对科学史的彻底重述,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叙事。

据说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明的,是尼古拉·哥白尼、艾萨克·牛顿、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伟大思想家的产物。但这是错误的。科学史不是,也从来都不是欧洲独有的努力。本书超越了欧洲,探索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科学家如何融入科学史,并认为科学史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全球文化交流的故事。

《荷兰之光:惠更斯家族与欧洲科学的形成》

休·埃尔德斯-威廉姆斯 著

王斌 译

本书叙述了17世纪的一个荷兰家族:惠更斯家族。一个充满思想家的家庭,他们经历了荷兰黄金时代的文化、商业及思想大爆发。这是惠更斯家族的故事,也是荷兰黄金时代的故事。在这个科学、工业及文化繁荣的时代,当时出现的思想及主意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科学的缪斯:美学、工业与柏林物理学会》

宋伟 译

《售卖知识: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

丹尼尔·马戈奇 著

李天蛟 译

自科学革命以来,商业利益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中,作者阐述了产品营销、专利诉讼、甚至代笔充斥着自然历史和医学(现代早期的“大科学”),并认为荷兰黄金时代全球贸易的增长催生了一个跨国科学的创业网络。

《英国皇家学会的笔记与早期现代科学》

理查德·杨 著

李天蛟 译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托马斯·J.米萨 著

陈锐珊 译

本书对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技术创新是如何被文化塑造的,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反过来影响了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发明家约翰-古登堡和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职业和贡献,到工业化时期伦敦的啤酒酿造,再到20世纪末的电信革命,本书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充分阐述了他的论点。

《技术与德国:1800年至今》

卡斯滕·尤尔 著

朱任东 译

这本书调查了技术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改变德国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涵盖的关键主题包括工业化的不同阶段、网络城市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目的论叙事的胜利。此外,它进行了对高科技历史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了高科技热潮如何决定了历史上的某些道路,而不管相应的技术是否被证明是成功的。

/万川·非虚构/

《就业冰河:被剥夺稳定工作的年轻一代》

小林美希 著

赵婧姝 译

日本“失去的10年”刚结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降到了55.8%,此后5年,日本进入了就业冰河期。

就业冰河期中作为正式员工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们,一点点的雇佣安定换来的是长时间的工作,在无法与这样的工作方式相匹配的工资水准上喘息。年轻人们切身感受着严峻的雇佣环境,他们看不到像经济高度成长时那样的未来,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此外,感到工作有价值却很难继续的年轻人,为工作的内容感到烦恼而离职的年轻人,因过劳而落下一身病痛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是正式员工,却被剥夺了稳定工作的机会。

《薪酬之上:多元经济中的劳动形态》

威廉·蒙蒂思 多拉-奥利维亚·维科尔 菲利帕·威廉姆斯 编

潘馨 田明刚 译

来自不同的学科的16位学者,记录了来自世界各地14位“非正规劳动”者的工作经历。因我们对“正式工作”的刻板印象——固定合同期、有规律的薪酬、社会保障——这些劳动者被排斥在“工作范畴”之外,被排斥在社会、政府的保障体系之外,并且他们的经济状况大多是不稳定的,但他们同样获得了对自由时间、人际关系的掌控。本书旨在唤起大家对“工作”及“劳动”内涵的重新思考。

《愿景的终点:社会流动性以及孩子们的前景》

邓肯 · 埃克斯利 著

沈慧 译

为什么找到一份与自己资质相符的工作、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实现财务稳定越来越难了?条件不佳的群体常常遇到阻碍,但为什么来自中等收入家庭的人也更有可能面临社会阶层的下滑,而不是上升?平等信托基金会前理事邓肯·埃克斯利借利用专家研究和现实生活经验,包括演员、政治家、亿万富翁企业家、外科医生的亲身经验,发出了唤醒人们打破差别性机会的呼吁,他提出了一份重振我们的前景,并使所有人受益的宣言。

《锈带工人失业记》

法拉·斯托克曼 著

欧阳瑾 译

一首献给工人阶级的挽歌。

在美国制造业转移、产业空心化,老工业区“铁锈斑斑”的今天,美国人失去工作时会发生什么?本书跟踪记录了三名锈带工人的生活,当他们引以为豪的工厂关闭时,他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本书也是一本关于种族、阶级和价值观的故事,揭示了工作在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中所扮演的深刻角色。

《撬开宇宙之门》

弗吉尼亚·特林布尔 大卫·温特劳博 编

来自世界各地的34位女性天文学家的故事。

在1900年以前,一个想要研究恒星的女性必须有父亲、兄弟或丈夫的引入才能踏进这个领域,女性天文学家的高超能力不足以让她们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获得更多机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女性在天文学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平等。本书将34位坚强而果断的女人们集合在一起,展现了她们撬开宇宙之门的故事。从1960年到今天,这部开创性的选集给当代和未来的女科学家带来了灵感,同时也展现了天文学变革时代的历史。

《奥斯维辛的女儿》

托娃·弗里德曼 马尔科姆·布拉班特 著

《纽约时报》畅销书。

“我没有名字。我的名字是27633。”本书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最年轻的幸存者之一的托娃-弗里德曼的回忆录,讲述了她在大屠杀期间的童年,以及一系列濒临死亡的经历。在本书中,托娃将她看到的一切永载史册,她用那些塑造了自己生活的记忆来纪念受害者。当历史上最严重的犯罪正在从记忆中淡出时,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反抗行为。

《好望非洲》

吕强 著

你好,“新”大陆——这是作者2018年抵达南非时的问候。这里是最古老的大陆,在大多数的世界地图里它都被放在中心;但也是备受苦难、误解和被边缘化的“蛮荒之地”。新大陆之新,之于诺大世界、非洲自己,还有作者。亟待世界重新发现非洲,非洲自己振作复兴,而作者也在其中拓荒自我。

作者不断地飞起无人机“俯视”大地,不断地走近贫穷和苦难,也收获希望和感动。作者希望通过亲身经历,用图文并茂的讲述,为读者呈现看待非洲的不一样的视角和眼界。

以上就是万小川的2023年新书预告

你最期待哪本呢?

跟进万川图书上新动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阅读时,我们在一起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新浪财经唐诺的书写总是信息量巨大,旁逸斜出,好似对读者不管不顾,其实反而是因为他不去小看读者,而是相信对方哪怕是凭借一些努力,也可以和自己拥有同样的认知水平,而文字这种媒介就有这样的耐心,等待读者成长到这样的高度。(推荐人 潘文捷) 艺术 《图像: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7/475eql2ko|€fy‚~57572:?3ujvsm
1.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图书《欧洲现代史》是一部讲述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代欧洲历史的学术类著作。本书吸收了**的研究成果,利用的材料包括了发生在21世纪的新鲜事件,且内容涵盖面广,对现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宗教、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历程作全景式考察,在刻画欧洲历史发展中重要人物的同时,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及其在历史进程中jvzq<84o0fgoimfpi0ipo8utqf{dv7ujrAvjfF75::933@+ce?xfexrogpj
2.毕业5年,我把前后端好的书籍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帮到你(建议收藏)和上一本中国史一样,阅读体验很轻松,如果是对这段历史毫无概念的话,真的砸墙推荐。但是如果是要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话,那就没啥意思了,半小时也别指望能讲多深了。 巴黎和罗马真的是太值得去一次的了。 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 约翰·梅里曼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2;99;41gsvrhng1jfvjnnu1716<6534:
3.杜志章吴家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前提、现实(一)从西方崛起到东西方冲突 现代化是一个源起于西方的全球进程。16世纪以来,经历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相较于中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个“现代的”(modern,1585年)时期已经出现。进入18世纪之后,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洗礼已经使得欧洲的人们普遍相信人类社会处在持续的进步jvzq<84kui4iw|y0gf{/ew4kphu03:88159887mvo
4.《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美]约翰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作者:[美]约翰·梅里曼 著 焦阳等 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7:;=20qyon
5.《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简介当当荷露茗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最新《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历史·文化经典译丛)》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682>92?90jvsm
6.把书和知识都换新|2023年译林新书书单发布(社科·新知)魏玛共和国是德国现代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之中,其缔造者试图从失败的旧世界秩序中为德意志民族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他们发动揭示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 外版封面 作者:[英国] 昆廷·斯金纳 译者:罗宇维 通过剖析《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露克丽丝遭强暴记》《裘力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223<368
7.古希腊法律思想汇总十篇医学是与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呼应的,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医学伴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并和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从远古的小亚西亚文化到公元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前,均属于经验医学阶段。早在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一部法律,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82B3jvor
8.乌克兰文学小史世界文坛时间很快来到“被处决的文艺复兴”(Rozstrilyane vidrodzhennya)或“红色文艺复兴”,即未实现的文艺复兴。帕夫洛·蒂希纳则实践了一条将现代主义融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监禁屠杀一直以来都是乌克兰文学的一条暗线,前有瓦西尔·斯图斯(Vasyl Stus)等人,后有马克西姆·雷利斯基(Maksym Rylsky)、奥列西亚·乌里扬科(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5235d6992;2344<;428:/j}rn
9.10月译著联合书单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书单文学文艺复兴是艺术家大放异彩的舞台,也是艺术赞助人呼风唤雨的时代,更是意大利挣脱“中世纪的黑暗”之后,跌入另一种失序的侧写。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就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达到了其疆域的巅峰,统治着从印度河流域到欧洲东南部和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端一直到非洲东北部的领土。古代史教授马特·沃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34ib;Bkfg2812:|sdz4ivvq
10.下一篇:吴功青|《魔化与除魔:皮柯的魔法思想与现代世界的诞生》文艺复兴向来被视为现代世界的开端。如马克斯·韦伯所言,这是一个高度除魔的世界,不仅人类世界的魔力被祛除,自然世界的魔力也丧失了,彻底沦为一个理性化、均质化甚至机械化的物理世界。 本书从韦伯的命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史论述出发,围绕文艺复兴哲学代表人物皮柯·米兰多拉展开研究,检讨“世界的除魔”这一现代性jvzq<84rjk4swl3gfw4dp8}u{l5tz€p1;99g7>:eh3l36B=9;4=4dB:44f=37lj80jzn
11.5月译著联合书单履单: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书单新浪财经《女性史: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卷》 [法]乔治·杜比、米歇尔·佩罗总主编,唐运冠译注,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由乔治·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三卷,时间分段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本卷认为,文艺的复兴与启蒙运动荡涤了陈旧的思维范式,也使得人们的精神获得新面貌。在这个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4;5eql2ko{|ngk763>1:@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