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约翰.赫斯特的《极简欧洲史》编制。从希腊、罗马开始简述了欧洲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过程以及关键人物和事件。
参考约翰.赫斯特的《极简欧洲史》编制。从希腊、罗马开始简述了欧洲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过程以及关键人物和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参考约翰.赫斯特的《极简欧洲史》编制。从希腊、罗马开始简述了欧洲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过程以及关键人物和事件。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欧洲简史
古希腊
许多城邦
雅典
民主理想奠定者
伯里克利
国殇演说辞 funeral oration
希腊语
一切都可以用简单的道理来解释
答案应该简单
符合逻辑
能以数学表达
三大哲人
公元前4至5世纪的人。
苏格拉底
质疑一切,任何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苏格拉底问答法。
老师的角色不是制定规则,而是帮助学生清楚思考,从讨论中得到丰硕的成果。
对一切事物充满质疑,人会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光靠理性过日子,一定要靠风俗、习惯和宗教对个人指点迷津,才可能成就一个社会。
亚里士多德
地心说的提出者。
三段论。
从两个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方法。
前提必须正确
逻辑要站着住脚
柏拉图
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无非是柏拉图的注脚。
是一个哲学核心问题的起点。
我们的感官经验是不是真能引导我们走向真实?
我们在世间的所见所感,只是存在于另一个崇高灵魂界中的完美形体的影子。
洞穴囚徒的例子
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哲学家,拒绝以物质观点来解释这个世界。
希波克拉提斯
希波克拉提斯誓约。
医学院学生宣誓誓词。
罗马
涵盖希腊
北到莱茵河,多瑙河
西到大西洋
包含英格兰
不含苏格兰和爱尔兰
南到北非
涵盖整个地中海
西边拉丁语,东边希腊语
当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以拉丁语作为通用语言了
拉丁语演变成罗曼语系/罗马语系
帝国由许多种族和宗教共同组成。
刚开始的时候,政体是共和制
是因为一位王子(塔克文的一个儿子)令人发指的罪行,一个谨遵古罗马美德,视名节比生命更重要的女人(塔克文另一个儿子的妻子),是一个男人(国王侄子,布鲁图斯)要为她复仇的决心
罗马共和国延续了数百年
公元前27年 恺撒养子 以奥古斯都称号
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
称自己为“第一公民”
形式上仍然是共和制
共和国美德
你必须将所有的私人束缚、个人包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只以公众利益为念。
君主的地位与神明无异。
必须对皇帝敬拜
基督徒不肯这样做
因为他们只有唯一的神
被迫害
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313年成为一位基督徒。
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
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基督教对暴力想法有所转变
政府有时可以因为公平正义而出兵打仗
税吏
被人们深恶痛绝
耶稣把税吏和罪人混为一谈
罗马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变成了许多小国
法兰克王国。
由日耳曼民族建立。
包括今天的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部分区域。
在查理大帝在位期间达到鼎盛。
公元800年圣诞节 在罗马完成加冕
宣布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国会分为三院开会
一院 神职人员代表
祈祷
一院 贵族代表
打仗
一院 平民代表
各行各业平民
在此之前,大地主已产生
教会幸存下来。
教皇和东罗马帝王角色平起平坐。
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
虽然古希腊和罗马的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全都不是基督教徒
基督学者解释:这些人只触及了部分的真理,基督教教义才理所当然是完整的真理
古代/古典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此说法
古典意味着经典、最优
东罗马帝国
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
本名为拜占庭
查士丁尼大帝
公元6世纪
查士丁尼法典
是公认最完整的罗马法典。
皇帝是整个帝国世俗事务的统御者,也是教会的统治者
西罗马帝国中皇帝和教皇是相互独立,彼此制衡
10世纪
外界对欧洲侵略结束
欧洲社会变得稳定和强盛
西班牙
葡萄牙
法国
三院
英国
上议院
神职人员和贵族
下议院
平民
荷兰
11世纪
1095年十字军东征
多国合作
基督教世界利用四百余年将西班牙从穆斯林收复
1073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宣布主教由他亲自指派
亨利四世宣布由皇帝指派
教皇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
亨利请求原谅并获得免除绝罚
争执结论:皇帝可以就主教人选施加影响力,但实际赐杖及圣袍加身须由教皇
1453
土耳其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上帝的智慧)
改建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中世纪
基督教文明
文艺复兴
15世纪
宗教改革
16世纪
以《圣经》的训示和教诲为据
印刷术以及《圣经》的翻译主推运动
基督教会回复到尚未罗马化之前的样貌。
基督教变得跟罗马帝国结构类似
教皇,大主教,主教,神父……
高居庙堂之上
耶稣早就警告过拥有财富的危险
加入基督教的神职人员不是因为宗教情怀。
当成了一种职业。
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马丁.路德
读到《圣经》中保罗写给罗马教会书信
“你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就能得救”
你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对神父的指示言听计从。你只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路德教派
新教的一支
传到瑞典,丹麦和挪威
中心教义
因信称义
行善积德做好事可以让上帝高兴
但不能帮你得救
新教和天主教(罗马)的基本分野
天主教强调行善积德是得救的一个过程
攻击罗马
得到德意志王侯支持
王侯可以得到的好处
占据教会土地
任命领地内主教
对罗马停止金钱捐输
平民百姓自己阅读《圣经》
找到批评马丁路德的理由
再也没有一个权威去诠释《圣经》
英国成为了新教国家
威廉三世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英国国王必须信奉新教,必须是英国教会成员,且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科技革命
17世纪
地心说变成日心说
教会反对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启蒙运动
18世纪
从法国发端
汇整出一部百科全书
是一套以字母为索引的知识库
将理性用于一切事物,在知识邻域内没有层级之分
国民议会
平民等级自命为正统的国民议会
1789年 网球场誓言
提出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发文告《人类与人民权利宣言》
是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
不是革命和政治运动
由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推动
反对宗教以迷信来宰制人民思想的行径
理性,科学,进步
浪漫主义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以德意志地区为烈
不想用理性控制情绪和激情
催生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拥有相同文化和语言的民主必须生活在一起,成立自己的政府。
文化,民族主义,解放
拿破仑
1799成为法国执政者
1806年废掉了神圣罗马帝国
不是信徒,不相信上帝
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皇帝
自己给自己戴上冠冕
教皇出席
拿破仑法典
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近代
欧洲语言的祖先
印欧语系
斯拉夫人
比日耳曼人住得更远
6-7世纪入侵东罗马帝国
定居巴尔干半岛
在欧洲定居后皈依为基督徒
波兰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巴尔干半岛住民信奉希腊正教
维京人
诺曼人、北欧人
9-10世纪横行欧洲
从水域入侵
说日耳曼语
英语的由来
伊斯兰教
始祖穆罕默德。
阿拉伯商人。
以武力征服异教部落
波斯帝国
罗马帝国的中东和北非
跨国地中海,西班牙
将希腊学术带到了西班牙
允许征服土地继续信奉基督教
但需要缴税
伊斯兰不需要缴税
穆斯林深信穆罕默德是世上最后一位先知。
承认耶稣和耶稣之前的先知们确实是先知。
唯一的神就是安拉。
拉丁文
词尾变化丰富,无需借助in of等介词
逐渐过渡到词尾无变化,而采用介词
词的排列顺序无关紧要
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宣布可用本地语言进行礼仪之前,一直是天主教弥撒的专用语言
AD
anno domini
耶稣出世之年。
欧洲政府思维基石: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
日耳曼莽族
住在欧洲北方边界。
喜欢打仗。
不识文字。
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文字记载。
部落首领和战士间约束仪式
合掌
吻颊
对西罗马帝国的入侵。是日耳曼人带着妻小来西罗马帝国定居。不是把原有的居民赶走,也不是雄兵战士压境
5-6世纪入侵英格兰
接受基督教之后,变成了信奉基督的“骑士”。
基督教
耶稣
救世主
犹太人
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个真神
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必须遵守上帝的律法
基石:十诫
说的是阿拉姆语
是犹太教的讲道人和先知之一
犹太教领导层和罗马人合作将其处死
死后复活
《旧约》
用的是希伯来文
神是三位一体。
圣父
圣子
圣灵
各有所司,但地位相等,各有分别,却又形同一体。
保罗
基督教传教士
你不必先变成犹太人。所有法规都可以置诸脑后,基督已经把我们从那些戒律当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