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罗马灭亡开始,到东罗马灭亡结束,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在很多史书里,这一千多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段黑暗的、混乱的时代,也是一段群雄并起、思想萌发、精彩纷呈的时代。
不过与古典时期相比,这一千多年的欧洲历史特别散乱。究竟有多散乱?大概像我亲自下厨做的手抓饭。整个欧洲好像由无数个大农场组成的套娃,虽然英、法、德、意等欧洲大国在此期间初具雏形,但与当下的欧洲格局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所以,总结这段历史不能完全以时间驱动,而必须用时间结合人物、事件和地域的方式呈现出来。
感受一下农场的数量级
那么,在这个黑暗的混乱的群雄并起的思想萌发的精彩纷呈的时代,又有哪些值得书写的人物和事件呢?重要人物包括查理大帝、阿尔弗雷德大帝、奥托大帝、威廉一世、查理一世、腓特烈一世、腓力二世(不是牛排)等等。重要事件包括维京时代、诺曼征服、十字军东征、英法百年战争、欧洲中世纪大瘟疫、君士坦丁堡陷落等等。地域主体分五个部分,包括英格兰区域、原西罗马区域(法国地区、德国地区、意大利地区等)、东罗马地区(拜占庭、圣城耶路撒冷);阿拉伯地区(北非)、北欧以及基辅罗斯等等。另外还有一个中心点,就是皇权和教权的合作与竞争。
废话说完,下面进入正题。
欧洲历史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古典时期,一个是中世纪,一个是近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世纪大致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结束。
虽然有着接近一千年的时间长度,但是在这一千年里,不管是横向跟其他先进文明比较,还是纵向跟自己的古典时代、近现代比较,欧洲都是相对落后的。
公元476年(时间对比:北魏孝文帝延兴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虽然在后来看来,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但对当时的罗马居民来说,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区别,因为灭亡前的罗马就已经是一个散装帝国了。军事上主要靠蛮族将领、蛮族士兵维持,大面积的领土或者被蛮族领袖占领,或者在名义上被割让。
在西罗马灭亡之后,这些蛮族王国也在最大程度上沿袭了罗马的制度。
之前西罗马领土的统治者都有谁呢?意大利地区是东哥特王国,西班牙地区是西哥特王国,高卢地区有好几股错综复杂的势力,但后来逐渐崛起的法兰克王国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不列颠岛南部,也就是后来的英格兰地区,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若干个王国,而北非地区属于汪达尔人。东北的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在这期间问题不断,暂时无力改变局面。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休养,公元六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派遣手下大将贝利撒留攻打北非和意大利。在惨烈的拉锯战之后,贝利撒留先后灭亡了汪达尔王国和东哥特王国(公元554年,时间对比:南北朝后期)。但因为军事消耗太大,同一时期又发生了查士丁尼大瘟疫,重创了人口结构和国力,因此,东罗马在这些新土地上的统治力非常脆弱。不久以后,意大利地区就被另一只趁虚而入的蛮族部落伦巴底人重新占据。
对东罗马而言,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真正危急存亡的事件发生在东方帝国——新崛起的政教合一、战斗力爆表的伊斯兰势力,在连续多场战役中重创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夺取了叙利亚和北非的大量领土。后来他们甚至开发海军,试图直接攻占君堡(君士坦丁堡),好在拜占庭人掌握了一个秘密武器——海洋之火(据说是石油),暂时遏制了伊斯兰势力的扩张。
进攻东罗马受挫后,伊斯兰势力开始向西发展。他们占据了北非之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西班牙地区,灭亡了西哥特王国(公元714年,时间对比:唐玄宗开元二年)。之后,他们想继续挥师北上进军高卢,最终被法兰克的铁锤查理拒之门外。
铁锤查理是当时功相丕平的私生子。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在经历了几任懒王时代(国王躺平)后,这个权力完全落到了功相手中。后来,铁锤查理的儿子矮子丕平(另一个丕平,714年-768年)直接废除了国王,从此之后,法兰克王国从墨洛温王朝变成了加洛林王朝。矮子丕平先后两次进军意大利,把击败伦巴第王国获得的土地献给了教皇。教皇于是投桃报李,承认了他的王位。公元768年(时间对比:唐代宗大历三年),矮子丕平去世后,法兰克王国进入巅峰时期。
继承王位的查理在公元774年(时间对比:唐代宗大历九年)占领了整个伦巴第王国(位于意大利北部)。公元800年12月25号,他在罗马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后世称为查理(曼)大帝(742年-814年)。查理曼大帝的法统基础,就是已经灭亡了300多年的西罗马帝国,相当于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东西两个所谓的罗马皇帝并立的局面。查理大帝也利用当时东罗马那边女皇当道(伊琳娜女王)的局面,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合法性。
同时期的英格兰,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王国相互攻伐兼并的战国时代,只剩下七个大国,史称七国时代。大国之一的韦塞克斯王国在阿尔弗雷德大帝(871年-899年)的领导下,最后成为全英格兰地区的共主。但是他们的好日子没过多久,维京海盗(丹麦人)就来了。丹麦人屡次进犯英格兰,一度还武力攻占了整个英格兰地区,后来经过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不懈努力和机缘巧合终于复国。不过,他们很快要面临一个新的对手——诺曼人。
在说诺曼人之前,我们先说说发生在欧洲大陆的事儿。法兰克地区的查理曼帝国,在查理曼死后一分为三分,形成了东、西、中三个法兰克王国。其中,东法兰克是之后德国的原型。西法兰克是法国的原型,而中法兰克,包含法德中间的低地国家,就是瑞士和北意大利。
西法兰克历经种种内部斗争,逐渐转演变为法兰西王国(公元987年,时间对比:北宋雍熙四年),也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国。但是,法国的皇室卡佩王朝,基本上政令不出法兰西岛。换句话说,卡佩王朝实际统治的地区只有巴黎周围的一小片地盘,而地方上的那些公爵、侯爵、伯爵,虽然名义上归国王管辖,但实际上自行其事,他们手下的土地、财富和军力甚至凌驾于国王之上。
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征。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另一波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诺曼人)登陆了现在的法国诺曼底地区,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他们只是名义上受法国王室管辖,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国家。公元1066年(时间对比:北宋治平三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靠着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声称具有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带领大军入侵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从此开启了英格兰历史上的诺曼人时代。这个时候的英国王室都说法语。
同一时期的东法兰克地区却经历了不同的变化。那里本来也是封建制度,各个地方势力非常强大,但到了十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位强人奥托一世(912年—973年),整合了各大地方力量,直接率军占领了伦巴第地区。这也就意味着东法兰克王国同时兼有了北意大利,甚至可以直接把力量投射到罗马。因此,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所谓神圣罗马帝国,当时的名称其实就叫罗马帝国,他是西罗马和查理曼帝国的一个法理继承人,主要领土是现在的德国和北意大利。
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相当于一个双极并立的局面。俗世权力的巅峰就是皇帝,而教权的巅峰就是教皇,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围绕着继任权问题双方不断发生的斗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东罗马帝国在一场战役中惨败于一支伊斯兰势力塞尔柱帝国,于是向西欧社会发来了求援信。教皇把求援信视为一个增加自己权利的天赐良机,于是奔走于西欧各地,号召组织十字军光复圣城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运动的起因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出于宗教热忱,但也因为当时西欧社会已经人满为患,很多人想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土地,只能选择去征服那些宗教的敌人。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生于公元1096年(时间对比:北宋绍圣三年),出发三年后成功占领了耶路撒冷,建立了众多的十字军国家(诞生了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经过伊斯兰势力不断反击,一位伊斯兰势力的著名领袖萨拉丁收复了耶路撒冷。于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英国的理查一世(狮心王理查),法国的腓力二世(尊严王),还有神罗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共同出发,直指圣城。但最终因为内部矛盾,只有英国军队来到了耶路撒冷城下,也没能攻陷圣城。而欧洲人的热情,也从中东地区逐渐向欧洲大陆本身转移。
英法之间不断交战。本来英国国王诺曼底公爵通过联姻关系,占有法国大面积的领土,但是都被法国尊严王腓力二世一个一个夺回,而神罗皇帝陷入了更大的与教皇的激烈斗争当中。在错综巧合之下,公元1204年(时间对比:南宋嘉泰四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把矛头对准了东罗马帝国,并且在有内乱的情况下攻占了君堡,建立了拉丁帝国;拜占庭的流亡政府建立了尼西亚帝国,又过了几十年才成功复国。
到了十三世纪,东北的蒙古人崛起,迅速往西进军并占领了大面积土地,灭亡了历史悠久的基辅罗斯。蒙古人少地广,只能寻求当地人做买办。于是,莫斯科公国获得了替蒙古人收税和征兵的权力并逐渐崛起,直到后来成为沙俄。
在西欧地区,因为历史恩怨、王位继承问题,以及相应领土的纠纷,英法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从1337年(时间对比:元朝后至元三年)持续到1453年(时间对比:明朝景泰四年),中间有过几次休战。有几次,英国人依靠战略上和长弓兵种的优势,成功占取了法国大片领土,甚至逼迫法国签订了极其苛刻的停战条约。但是,依靠圣女贞德的神迹,最后法国重新夺回了大量土地。自此之后,英国在欧洲大陆上再也没有了落脚点。
与此同时,东北的拜占庭帝国经历了首都陷落、重新建国后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东方的伊斯兰势力。而在此时,一支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势力新近崛起,逐渐攻陷了许多地区。最后在公元1453年(时间对比:明朝景泰四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围城战之一,攻陷了君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中世纪也因此而结束。
一般传统的史学观点,把中世纪视为欧洲的黑暗时代,就整体从科学到文化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不过,在漫长的中世纪,欧洲诞生了最初的大学,发展出了完善的学徒制和行业公会制度,建立了原始版本的银行,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也诞生了像但丁这样伟大的作家,以及一些了不起的科学创新和发明。到了中世纪末期,西欧人开始重新审视,重新捡起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和其他方面的成就,为接下来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