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代史法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法国近代历史资料文化介绍第页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群众推翻君主立宪派的武装起义。1792年7月,欧洲反法联军侵入法国境内,由于大资产阶级公开叛变,法军节节败退,法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8月8日在以罗伯斯庇尔、马拉和肖美特(Pierre Gaspard Chaumette, 1763—1794)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导下,巴黎四十八区的委员联合宣布成立革命的巴黎公社,领导革命运动,并准备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要求废黜国王,实行共和制。但君主立宪派顽固地庇护国王,企图继续保留君主制。8月9日巴黎响起警钟,成千上万武装起来的群众迅速集中起来,在巴黎公社的领导下于8月10日举行起义。两万多起义群众和国民自卫军包围了杜伊勒里宫,起义者同国王卫队发生了激烈战斗,并冲进王宫,消灭了反革命武装力量。国王躲进了立法议会大厅,巴黎公社立即逮捕了国王。在革命群众的压力下,立法议会通过废除国王和召开国民公会的决议。八月十日巴黎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法国历史上近一千年的君主制度,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权由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手里转到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手中。

国民公会

马赛义勇军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马赛(Marseilles)人民自动组织的反侵略爱国武装。1792年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公开走上叛卖革命的道路。拉法耶特消极抗战,前线指挥官背叛,法军节节败退,外国干涉者侵入法国境内,严重的威胁着革命。大敌当前,人民群众奋起抗战,挽救革命,保卫共和国。以罗伯斯庇尔、马拉为首的雅各宾派要求废除君主立宪,坚决抗战。7月11日,立法议会被迫通过“祖国在危险中”的法令,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祖国。根据法令,凡是能拿起武器的男子都必须应征,几天内巴黎应征的义勇军达一万五千多人,各地义勇军也纷纷向巴黎汇聚。马赛人民组织起一支五百一十六人的马赛义勇军,高唱着“莱茵区军歌”(1792年斯特拉斯堡的驻军军官卢日·得·里勒“Rou-get de Lisle, 1760—1836”作的爱国歌曲,此后以《马赛曲》闻名于世)向巴黎挺进。他们把马赛人民提出的推翻君主制的请愿书送交给立法议会,然后开赴前线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

瓦尔密大捷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吉伦特派

忿激派

一译“疯人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城乡贫民利益的政治派别。“疯人派”是吉伦特派对他们的讥称。其主要领导人是神甫札克·鲁(Jacques Roux,1752—1794)以及瓦尔莱(JeanFrancois Varlet, 1764—约1832),忿激派代表贫苦人民的要求,主张废除一切封建义务,把土地分给农民,实行日用必需品普遍限价,严惩投机商人,用革命的恐怖手段打击反革命分子,因此,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吉伦特派专政时,仇视忿激派的革命活动,对其进行残酷迫害。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忿激派又抨击雅各宾政府的政策,并揭露《一七九三年宪法》的资产阶级的性质。1793年秋,雅各宾派曾先后两次以反政府的罪名,逮捕忿激派领袖札克·鲁,用恐怖手段镇压了忿激派。

反法联盟

杜木里埃叛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前线总司令投敌叛国事件。1793年2月英国联合普、奥、荷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向法国发动进攻。由于吉伦特派的反人民政策和前线指挥官的背叛行为,造成前线失利,法军节节败退。8月,前线总司令吉伦特派将领杜木里埃(Charles Fran-gois du Perier Dumourier)公开背叛,将法军撤出比利时并与奥军秘密商定:奥军留在边境,他率法军进攻巴黎,推翻共和国,恢复君主政体,还将法军的一些重要阵地交给奥军作为保证条件。雅各宾派对杜木里埃的背叛企图早有察觉,经过调查证明对他的怀疑是完全正确的。国民公会命令他回到巴黎,他拒不服从,国民公会又派四名议员和陆军部长贝农维尔(Beurno-ville)召他回巴黎,他仍拒绝接受命令。当特派员代表国民公会宣布撤销他前线总司令职务时,他竟然下令逮捕了国民公会的特派员并交给奥军作为人质。杜木里埃的叛国行径,遭到广大士兵的反对,最后,杜木里埃竟然带领两个骑兵队投降奥军。

处死路易十六

粮食限价法令

汪德郡叛乱

1793年以汪德(Vendee)郡为中心的王党势力的反革命叛乱活动。1793年初,法国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3月间西部汪德郡的王党分子纠集附近各郡反动势力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南部土伦、里昂(Lyons)等郡的王党分子招募军队,准备进攻巴黎,妄图推翻国民公会,恢复封建专制统治。 6月6日由四万人组成的汪德保王军队在卡特利诺、莱斯居尔等指挥下向索米尔(Saumur)进攻,攻占翁热,渡过卢瓦河,并从卢瓦河两岸攻打南特(Nantes)。当时全国八十个郡有六十个郡发生反革命叛乱。叛乱分子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杀死地方政府官吏,焚毁政府文件,许多革命者惨遭杀害。里昂的言伦特派分子勾结王党分子杀害八百多名雅各宾派分子。叛乱分子公开反对1793年“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起义”,同情在起义中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仇视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各郡王党势力联合起来向国民公会发起猛烈进攻,直接威胁着法国革命和共和国。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国民公会派出军队平定各郡王党分子的叛乱,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先后击败土伦、马赛和里昂的叛军,但政府军在攻打汪德叛军时失利,公安委员会加强兵力,采取统一指挥,与叛军展开大规模决战,最后在萨维内彻底击败汪德叛军,到1793年底基本上平息了各郡王党分子的叛乱,保卫了法兰西共和国。

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起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巴黎人民推翻吉伦特派统治的武装起义。1793年法军在前线失利,吉伦特派将领杜木里埃叛国,王党分子勾结吉伦特派分子在汪德郡及全国大部地区搞武装叛乱,法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1793年8月吉伦特派分子勾结王党势力在里昂、马赛等地杀害大批雅各宾派分子,破坏雅各宾俱乐部,推行一系列反人民的政策。5月18日吉伦特派组成“十二人委员会”,策划反革命活动,迫害雅各宾派领导人,公开走向反革命。人民群众和雅各宾派清楚地看到如果不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革命就有夭折的危险。在雅各宾派和忿激派的领导下,巴黎各区推选代表,成立秘密起义委员会,制定起义计划,任命雅各宾派的安利奥(Anrio)为国民自卫军司令。 5月31日晨马拉在市政厅的钟楼上鸣起警钟,武装的群众集中到街头,安利奥带领四十八门大炮,包围了杜伊勒里官和国民公会的大厦。巴黎各区群众冲入国民公会,要求逮捕吉伦特派议员,撤销“十二人委员会”,改组军队,武装镇压反革命叛乱分子等。国民公会被迫通过决议:解散“十二人委员会”,但却不同意逮捕吉伦特派议员。5月31日起义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巴黎公社和暴动委员会又向国民公会提出请愿书,继续控告吉伦特派议员。同时命令国民自卫军包围国民公会。6月2日晨,八万国民自卫军和武装群众再次包围国民公会,一百六十三门大炮对准国民公会大厦,经过激烈斗争,国民公会不得不逮捕吉伦特派二十九名议员,吉伦特派的统治被推翻,革命政权转到雅各宾派手里。法国革命进入了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政阶段。

雅各宾派

马拉被刺

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派土地法令

一七九三年宪法

嫌疑犯律

全面最高限价法令

雅各宾专政时期所采取的重要经济措施之一。1793年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后,为了从经济上打击投机活动,稳定物价,保证人民生活,国民公会于9月29日通过《全面最高限价法》。这个法令共二十条,第一条规定主要农产品以及日用工业品和原料等三十九种主要商品的最高限价,即按1790年市价提高三分之一;第八条规定工人的工资、手工劳动日等最高价格。根据1790年的标准,再增加二分之一。10月底政府建立了中央粮食委员会,严格管理粮食供应事务,并监督最高限价法令的执行,如有违犯者严加惩处。雅各宾派的最高限价法令的实施,对于打击投机商人,稳定物价,保证人民生活,巩固革命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公安委员会

革命法庭

社会保安委员会

雅各宾专政时期“公安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之一。1793年雅各宾派在改组公安委员会的同时,对社会保安委员会也进行了改组,有十二名委员组成,多数委员都是雅各宾派分子。保安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领导警察工作,惩办奸细和阴谋分子的犯罪活动,同国内外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但在处理一些重大政治案件时,则由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社会保安委员会在打击国内外反革命分子,保卫革命政权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土伦之战

雅各宾专政时期法国军队与欧洲反法联盟在法国土伦要塞进行的一次战役。1793年7月,土伦和南方一些城市的王党分子,在欧洲反法联盟的支持下公开叛乱,反对雅各宾政权。8月28日英国和西班牙舰队驶入土伦港,为王党势力镇守土伦城堡。正当法国处于危急之际,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奉命来到驻扎在土伦西北部的奥利乌尔部队。9月16日他接受了炮兵指挥官的重任,9月18日法军迅速完成对土伦的包围。拿破仑聚集一批大炮,补充了弹药和作战物资。作好了向土伦进攻的一切准备。10月1日法军左翼受到联盟军攻击,拿破仑命令距离英军阵地很近的马尔格雷夫堡(Maqdebourq)附近设立炮兵阵地,炮兵战士顽强战斗,死守阵地。这时法军增援部队不断增加,兵力已达三万七千多人,联盟军兵力只有一万六千九百多人。12月16、17日进行最后决战。16日晚法军偷袭敌军阵地,很快攻陷马尔格雷夫堡阵地,敌军纷纷向海上逃命。拿破仑命令炮兵向海上联盟舰队和土伦要塞猛烈炮击,敌军在绝望中离开土伦港,法军19日收复土伦。

丹敦派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右翼。主要领导人有丹敦、德莫林(Desmoulins)等。丹敦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曾站在人民群众方面与封建主义作斗争,并成为雅各宾派最有威望的革命领袖之一。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敦及丹敦派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罗伯斯庇尔派发生严重分歧,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在对外政策上,他反对法国继续进行反对欧洲干涉的战争,积极主张与英国议和。在对内政策上,要求取消革命恐怖政策,建立宽赦委员会,对一切反革命分子实行大赦。丹敦还主张取消最高限价,实行商业自由。他们极力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吉伦特派分子也乘机利用丹敦势力准备发动政变,阴谋推翻雅各宾政权。1794年2月丹敦借口操劳过度,脱离政治生活,但他暗中进行反罗伯斯庇尔派的活动。3月30日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了圣茹斯特起草的对于丹敦的控诉报告。3月31日(一说3月30日)公安委员会下令逮捕丹敦、德莫林等人,革命法庭以“参加恢复君主制,企图颠复共和国”的罪名,于4月5日处死丹敦、德莫林等人。此后,丹敦派残余分子与其他反对雅各宾专政的分子组成“热月党”,参与了推翻雅各宾专政的“热月政变”。

阿贝尔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城市贫民利益的雅各宾派左派。因领导人阿贝尔(JacquesRene Hebert, 1757—1794)而得名。阿贝尔派主张无情地镇压反革命,把土地无偿分给贫苦农民,严格执行全面最高限价法,狠狠打击投机商人,改善人民生活。但也提出一些过“左”口号,如建立世界共和国,反对小商人等。在雅各宾专政时期,阿贝尔派推动雅各宾派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但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反对阿贝尔派的主张,不愿再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前进,把阿贝尔派看作是资产阶级秩序的破坏者。1794年3月,密谋反对罗伯斯庇尔政府,遭残酷镇压,阿贝尔和肖美特等人,以对抗国民公会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

弗勒鲁斯大捷

雅各宾专政时期,法军同英奥联盟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1794年春,法军投入二十五万兵力,对英奥联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法军在各个战线上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5月18日北方面军图尔匡粉碎奥军进攻,缴获六十多门大炮,二千多名俘虏,鼓舞了法军士气。法国亚尔丁方面军多次强渡松布尔河失败,损失惨重,沙勒瓦地区被围困。朱尔旦与亚尔丁方面军配合,6月25日第六次强渡松布尔河成功,沙勒瓦被法军攻陷。英奥集结大量兵力,布开三十公里的防线,向法军发起猛攻,企图夺回沙勒瓦阵地。6月26日双方在沙勒瓦东北的弗勒鲁斯(Fleurus)决战。战斗开始时法军处于被动,但法军在朱尔旦指挥下,顽强战斗,很快转为反攻,夺取了弗勒鲁斯阵地,联军溃败,伤亡一万多人,法军伤亡五千多人。弗勒鲁斯大捷从法国境内驱逐了英奥联军,解除了外国武装干涉和王党复辟势力的威胁。

热月政变

1794年法国大资产阶级“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专政的政变。因发生在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故史称“热月政变”。1794年夏,罗伯斯庇尔派与革命内部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国民公会、公安委员会内部矛盾不断加深,丹敦派、吉伦特派和阿贝尔派分子联合起来反对罗伯斯庇尔。他们利用雅各宾派政策所造成的矛盾,攻击罗伯斯庇尔,力图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揭露了反对派的阴谋,表示要惩办共和国的敌人,改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当日晚,罗伯斯庇尔又在雅各宾俱乐部作了同样内容的演说,受到热烈欢迎。但罗伯斯庇尔没有对敌人采取果断措施。7月27日(热月9日),国民公会开会时,圣茹斯特早已拟好指责阴谋分子的演说词,当他登台发言时,立即受到反对派的阻止,这时阴谋分子乘机攻击罗伯斯庇尔是“专制魔王”、“暴君”等,并通过决议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库通、奥古斯丁等人。巴黎公社和雅各宾俱乐部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将罗伯斯庇尔等人营救出来。同时巴黎公社宣布起义,反对国民公会中的阴谋分子,但罗伯斯庇尔却犹豫不决,也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国民公会在阴谋分子控制下宣布罗伯斯庇尔等人不受法律保护,再次逮捕罗伯斯庇尔等人。热月10日未经审判就把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库通等22人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被推翻,热月党人夺取了政权。它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终结。

THE END
0.“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2022年度榜发布集团新闻新闻中心一部20世纪百年欧洲经典叙述,毁灭与重塑交替,辉煌与动荡并存。 11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人(1842—1912)》 张建斌 编著,现代教育出版社 以中国主题挖掘世界文献,千百人物勾勒近代时代大变局下的中国图谱。 12 《中国历代大事年表》 杜文玉 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五千年历史年表,近万件历代大事。脉络清晰jvzq<84yyy4dpyzdi0ipo8sgyu532;8123791?52974tj}rn
1.高中历史必背时间表大全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世界史】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lcxkwfcu0e:>44;810qyon
2.大事年表揭示了14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14世纪前后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A. 欧洲的社会转型B. 欧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6;jbgA>7dgj4;;f698g89B77e3hd3
3.世界瘟疫史大事年表世界瘟疫排行国际资讯这场瘟疫君士坦丁堡损失了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直接改变了东罗马历史。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347年至1353年,直接带走了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这次鼠疫就是让人闻名丧胆的黑死病。 这次瘟疫的来源是蒙古金帐汗国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蒙古骑兵带去了战争,也带去了鼠疫。 jvzquC41o071j~fp0eun1wjyu18149571370pn|u/4>26?60jvsm
4.外国历史大事年表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28:=4567/j}rn
5.浦东图书馆公布“你选我读好书榜”,哪些好书入选了?|上海市|读者|简介: 中国风(Chinoiserie)是自13世纪晚期开始就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从舞台剧到陶瓷工艺,从哲学到室内装饰,从漆器工艺到音乐,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伴随着欧洲文明而成长。中国风在欧洲的产生与风格发展,对欧洲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34ib;Bkfg2812:|y{v4ivvq
6.考前必看系列之人文常识汇总(下)中国我国制度历史经济(4)巴尔扎克,19世纪上半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其“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jvzquC41urg/hnsdk0ipo8ucig5ggw}kcq€jz~sfgvgjn8917:552@<395<14:=334
7.以下大事年表揭示了14以下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14世纪 14世纪中叶 1492年 1640年 资本主义萌芽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哥伦布到达美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欧洲经济的发展 B.欧洲的思想解放 C.欧洲的社会转型 D.欧洲的革命运动 25-26九年级上·湖北恩施·期中 查看更多[1] jvzquC41|wpvcw3zmy4dqv4:s4?59@:4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