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出品的12部最美高分地理经典,让同学们的视野抵达世界上最美的角落,收获一份好心情之余,兼具非凡的审美和格局。
01
《蓝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本片一上映,就被誉为“BBC史上最美纪录片”,由大卫·爱登堡爵士主持,在长达4年的拍摄过程中, 制作团队共执行了125次的探险,水下拍摄时数长达6000多个小时。
从北极熊出没的北冰洋到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蓝色珊瑚环礁,纪录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惊的新发现;邂逅在南冰洋深处神出鬼没的奇怪章鱼,观赏巨大的鲹鱼跳出水面,飞跃到半空中捕鱼、骑在虎鲸的背上,同它一起冲向鱼群……
02
《冰冻星球》
Frozen Planet
片子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使得观看体验更加流畅。
其中,很多画面都非常珍贵: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喷发,以及岩石峰,美轮美奂的融水湖和针叶林。
当然,还有动物之间相互的角逐、厮杀,比如一头雄性北极熊勇敢击退多达10名情敌,身披血渍和伤痕,最终抱得美人归……生动程度媲美一部好莱坞大片。
到了结尾,还科普了一些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的气候下生存的技巧,确实有着不一般的教育意义。
03
《地球最壮观的景色》
Earth s Greatest Spectacles
这部壮美的纪录片将锁定三个地球上季节性变化最大的景观——斯瓦尔巴特群岛,奥卡万戈和新英格兰——展示它们每年所发生惊人的转变的独特过程,揭示背后原因和野生动物为适应变化所作的应对。本片由爱尔兰籍男演员多姆纳尔·格里森解说。
当夏天的鲜艳的绿色让位于秋天的金色和红色时,新英格兰成了充分展现地球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色彩变化的舞台:
北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好几个月是完全黑暗、冷酷无情的冬天,温度地质-40摄氏度,但是当太阳终于重新出现,景观神奇地从一个冰的世界变成一个丰富的苔原:
奥卡万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滋养你会在非洲看到的各种丰富多彩的生物,跟随成群的野生动物,包括河马、狒狒、鲶鱼、翠鸟、豹子、疣猪和大象,本集将揭示了每年的洪水如何改变当地景观和如何影响它们的生活:
04
《地球的力量》
Earth: The Power of the Planet
本片描述了构成地球历史的几个重大事件,它们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荣,每一集将揭示一种不同的、对地球演化起到关键影响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气层以及冰层。
从埃塞俄比亚熔岩湖的潜探,到在由彗星撞击形成的水下洞穴中进行探险,这些撞击曾经使恐龙灭绝……
在地球形成的45亿年中,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如今的模样?我们可在埃塞俄比亚的岩浆湖、挪威的冰川与新西兰的火山口感受地球的奥妙,了解四大要素如何在地球上孕育生命。
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才得知,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存在基于多次难得的巧合,地球是上天赐予的瑰宝。
05
《新西兰:神话之岛》
New Zealand: Earth’s Mythical Islands
豆瓣评分:9.5分 豆瓣网友“wendydu”评价:“看完非常感动,沙砾中的花,雪地里的鹦鹉,森林里的企鹅,还有一群真心热爱动物的摄影师。”
位于大洋洲上的新西兰,虽然面积远远比不上邻居澳大利亚,但它如同一个世外桃源,近年来也吸引了很多国际游客。
分为三集,分别是:孤岛漂泊、极限荒野和新来物种,充分展现了新西兰的奇观和各种各样让人大吃一惊的动物。
比如住在森林里的黄眼企鹅,它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种之一,目前只剩下4000只,因为它们依赖海湾和巢穴生存,多年来被人类侵占领地,已经无家可归……
这片曾与其他大陆隔绝达8千万年之久的土地,如今重新被人们挖掘,但是,旅游业的开发和资源的不断侵占,“神话之岛”的美誉会逐渐消失吗?影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疑问。
06
《黄石公园》
Yellowstone
第一集是冬天的黄石公园,雪山下面有很多喷泉,因为下面的地层有很丰富的岩浆,没几分钟就出现了各种动物,帅气的狼群、强壮的野牛、麋鹿,还有打杂的白头鹰和乌鸦,纯天然的环境下完整的生物链……
第二集转到了夏天,动物宝宝们都出世了,有一种叫做鼠兔的小动物,圆乎乎的,像缩小版的小兔子,耳朵圆圆的,在夏天勤劳的储备干草,欢实的一沓糊涂……
第三集是秋天,动物们都为过冬做准备,麋鹿、羚羊,进入农场主的领地了,还好人类对这些野生动物还算照顾,给它们一块栖息之地,动物们每天睁开眼睛就为食物奋斗。
07
《太阳系的奇迹》
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
帅气的英伦小哥哥带你踏上一场赏心悦目的太阳系旅程——神奇的极光,土卫六的甲烷湖,艾奥卫星的绚烂伤痕,金星炼狱般的表面,火星上的尘卷风,土星冰冻的气体。
纪录片展示了太阳系的绝美景观。借助航天探测器,太空望远镜和太空探险队发回的最新科学知识,带我们踏上前所未有外太空之旅。
此外,也会带领我们发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自然的力量如何创造这些美景并管理混乱的太空秩序;它如何使我们的星球不被孤立,与太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些联系又是如何创造我们的生存天堂——地球。
08
《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还是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这是BBC首部详细报道大堡礁的作品,里面很多镜头是首次披露,而且一些动物更是首次上电视。本片对于大堡礁的介绍不局限于海底环境,而是同时展现了大堡礁2000公里长度上的岛屿,大堡礁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从美丽的珊瑚礁到支撑这个美丽景观背后的生态系统,都做了介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09
《美丽中国》
The Magic Of The Big Blue
这部纪录片历经3年,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发现中国的众多美丽风景——从赫哲人的生活,到云南的亚洲象;从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长城,到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岭的野生大熊猫……
片中80%的画面都是自然取景,即使对很多大人来说,也是鲜少能看到的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通过镜头,孩子们将“踏进”我国辽阔的土地,了解丰富的物种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10
《人类星球》
Human Planet
本片共8集,不仅立足于自然,上山下海,给我们展现了在不同的视角下,这些景色有多壮阔,更重要的是,也给我们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类如何积极地求生,如何为了自己的信念不懈奋斗。
这些真实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嚣张”:在非洲的某些部落里,三个黑人小哥征服一只狮子,易如反掌;另一边厢,你又会看到人类的“柔软”:青藏地区的人们,他们把动物当做朋友,超越了物种的界限。
片子以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让我们看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也看到了那些你触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那些被隐藏在热带雨林的原始社会,那些一直生活在海上的人们,那些能与动物“交流”的捕猎者……所有的不可思议,一一展现眼前。
11
《王朝》
Dynasties
王朝是一个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4年潜心探索,追踪5个王朝,首次以动物视角探索“人性”,展开动物世界家族大戏。
记录了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动物的故事,在世界最知名的地点,他们为了维系自己的王朝而努力奋斗着。在每一集里面,他们每个个体的故事都会通过激烈的、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展开。
此次《Dynasties》纪录片的制作人是有着30年BBC纪录片拍摄经验的戴维·阿腾伯格爵士(David Attenborough),他也被世人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
12
《绿色星球》
The Green Planet
豆瓣评分:9.7分
这部聚焦于植物生命的纪录片,分为《雨林天地》、《水生世界》、《四季更迭》、《荒漠世界》和《休戚与共》五大篇章。
从沙漠到山区,从雨林到冰天雪地的北极,这部纪录片将带你进入一个超出人类想象的世界—那里有和动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竞争性、戏剧性的植物。它们像动物一样有社会性,互相交流、抱团取暖。
在本片中,观众将透过特制摄像机的镜头,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真实生活。穿越雨林,潜入水底,纵贯四季,横跨荒漠,最终还将返回人类的领地,深入了解这些休戚与共的盟友。
29部中国地理纪录片,有蓝色超链接的可以收藏后直接观看,无超链接的可以在对应平台搜索后观看!
01
《航拍中国》
共四季,均已经出品
豆瓣评分:9.1、8.3、8.8、7.6分
推荐语:这不仅是一场自然之旅、视觉之旅,也是一场深沉的文化之旅、心灵之旅。
02
《美丽中国》
豆瓣评分:9.3分
推荐语: 影片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国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03
《地理 · 中国》
豆瓣评分:7.7分
推荐语: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知识性。
04
《舌尖上的中国》
豆瓣评分:9.4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看渠道:搜索后进央视网观看
在纪录片里,中国美食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05
《中国古镇》
豆瓣评分:8.0分
纪录片《中国古镇》观看渠道:搜索后进央视网观看
推荐语:一镇一传奇,一镇一风情,看《中国古镇》,让内心重归平静。
06
《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7分
推荐语: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演绎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不仅重现了河西走廊的历史辉煌,而且还赋予它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07
《第三极》
豆瓣评分:9.4分
推荐语:该片以自然为背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和人们的祥和生活。
08
《敦煌》
豆瓣评分:8.9分
纪录片《敦煌》合集观看渠道:B站搜索后即可观看
推荐语:它从敦煌的传奇发现讲起,描摹了敦煌莫高窟迷人的艺术杰作和文化宝藏,诉说了敦煌从繁盛到浩劫的曲折历史,也记叙了几代中国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09
《大秦岭》
豆瓣评分:8.5分
推荐语: 纪录片《大秦岭》以人文的精神俯视秦岭,用文化的积淀解读秦岭,并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以科学的态度,展示今天秦岭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及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 突出秦岭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10
《江南》
豆瓣评分:7.8分
11
《乌镇》
豆瓣评分:6.7分
推荐语:它集中展示和挖掘乌镇自1998年对东西栅保护性开发以来发生的巨大变迁,从历史的维度追寻创造传奇的内在原因,全景记录一个小镇的“中国梦”。
12
《望长安》
豆瓣评分:8.6分
13
《汉水汉中》
推荐语:本片以 以6集篇幅,全面展现汉中这座历史名城山川大地的自然风貌、历史演进和现代化建设。新机遇、新挑战下,汉中大地、秦巴山地这片古老的山川,正在律动着时代的脉搏 。
14
《天地洛阳》
豆瓣评分:8.3分
推荐语:本片以以强烈震撼的视听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向世界展现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和谐魅力和发展活力的洛阳城市形象。
15
《河之南》
豆瓣评分:8.1分
推荐语:该片用精致的画面、优美的解说文字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中原河南的历史文化风貌,揭示了中原文化在中华古代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兴衰的历史过程,是近年来制作最精良的纪录片之一。
16
《南京城》
豆瓣评分:7.9分
推荐语:八集人文纪录片《南京城》,既拥有中华文明发展的纵线统观,又兼备世界文化比较的横向视野,充分彰显了创作者对南京历史独到而沉静的思考,是一部充满艺术创新的大作。
17
《金城兰州》
豆瓣评分:7.9分
推荐语:本片讲述了兰州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从建城的契机,丝路时期的兴盛,到建国初期的全国援建……从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历史人物角度出发,刻画出一部详实,感人的历史风情画。
18
《北京中轴线》
豆瓣评分:7.7分
推荐语:该片以北京中轴线为切入视角,以北京城市文化为叙述主轴,突出华夏文明的千年智慧。
19
《大美青海》
豆瓣评分:7分
推荐语: 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青海省简称青,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20
《大黄山》
豆瓣评分:8.5分
推荐语:本片从秀美风景到历史文化传说,文人墨客到当今普通黄山人,多角度、全景式展示了黄山和徽文化之美。
21
《庐山—人文圣山》
豆瓣评分:7.7分
推荐语:庐山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的人文和自然高度融合,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22
《麦积山石窟》
豆瓣评分:7.4分
推荐语:本片从考古学、佛学、美学、文学等多角度、多领域、全方位地诠释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大型石窟,更是历史的缩影和东方文明的见证者。
23
《茅山》
豆瓣评分:7.3分
推荐语:茅山作为道教文化集萃之地,因而得名“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该片将带领观众们走进茅山,领略神秘面纱下的茅山人文往事。
24
《天下钱塘》
豆瓣评分:8.2分
推荐语:该片既有历史的纵深探究,又有现实的精彩捕捉,既有恢弘的全景展现,又有细微的局部特写,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浙江故事,为海内外观众勾勒出一幅浙江改革发展的时代画卷。
25
《西湖》
豆瓣评分:8.1分
推荐语:西湖不仅是因为四季的美不胜收,文人墨客,也不乏才华绝代的女子们,在西湖岁月中留下的音容笑貌、灯烛杯盏。
26
《长江》
豆瓣评分:7.6分
27
《黄土大塬》
豆瓣评分:7.2分
推荐语: 以庆阳“董志塬”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正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20万年前,先民们就在黄土高原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在这片神奇的高原上就出现了早期农耕文化,正是黄土高原孕育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因属甘肃省庆阳市委、市政府与北京盛世唐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虽然略有偏颇,但是了解黄土高原不错的一部纪录片。
28
《超级工程》
豆瓣评分:无
推荐语:超级工程目前已经出了三季,第一季有 五集,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听到这些,你会不会感到热血沸腾呢?
29
《遇见最极致的中国》
推荐语: 《遇见最极致的中国》全片共7集,每集聚焦一个中国最极致的地理与生态单元。从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全球中低纬度带最大的冰原——普若岗日大冰原,从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区——中国南方喀斯特,到全球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从江河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并流”,到中国最北的极寒之地——根河与漠河,以及中国最北的江河汇流之海——黄渤海,于最典型的季节、最关键的时刻,深入这些独特的自然家园,透过极致之地的地理之美、生命之奇,去遇见最极致的中国,“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部优秀的地理纪录片,不仅能够带我们走遍祖国大好河山,还能学习地理知识,丰富人生阅历。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旁征博引,有时还会扩展文中涉及到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信息。
《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每一期不仅有资深文化学者做全程细致的讲解,给孩子们进行答疑解惑。
还有在线网友一起云旅行,互动问答。
特别逗的是,这些网友有时还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起来,哈哈~
纪录片通过读文、走访、体验,让孩子们身处实地,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倾听著作者背后的家国情怀。
每一集的时长就20分钟左右,没有观赏疲劳,目前已经更新了200多集,还在持续更新中,小编看完后也特别想推荐给大家,因为它真的真的非常适合和孩子一起看,绝对收获颇丰。
1.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触摸历史、感知人文底蕴
纪录片每一集都是从一篇课文开始的。孩子们读完课文后,主持人会引导孩子们对课文提出问题。
比如在杜甫的诗词中,曾多次提到成都的风雨。
一场春雨让经历过旱灾的杜甫内心充满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一场秋雨又让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两场夜雨,为何带给杜甫截然不同的感受?
那么请你跟随镜头的视角,来到成都的杜甫草堂,让孩子们实地体会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情景。
写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时候,杜甫才经历了北方的旱灾,历经艰辛,终于在成都有了片刻安宁的生活。
成都是个多雨的城市,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孩子在屋前的浣花溪游泳,杜甫在这里植树、作诗、看竹,生活过得“美滋滋”,心境自然开朗。
而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时候,是因为风雨交加。
在这里,节目组带着孩子们按照古代的方法尝试扎茅屋,体会了一把辛苦做好的房子一朝被毁的心酸。
除了身临其境,节目里扩展的知识点也很丰富,从一个点,拓展至整个面,再剖析背后的社会问题,看得出节目组“煞费苦心”的程度。
就拿国宝“马踏飞燕”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马踏飞燕》这篇课文。
纪录片一开始,孩子们就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马踩的为什么是一只燕子呢?”
“马的尾巴为什么是竖起来的,而不是垂下去的?”
这些问题,你能回答的出来吗?
别急,正是孩子们的问题,才能激发同龄人的兴趣,让屏幕前的你和孩子一点一点跟随纪录片的脚步去寻找答案。
这种学习,层层递进,潜移默化,不带有一丝疲倦感。
马踏飞燕中的“马”,不是普通的马,它是当年汉武帝梦寐以求的“大宛马”,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汗血宝马”。
马踏飞燕的“飞燕”,也不是普通的燕子,更准确的说法是——龙雀。
现在,你知道央视的另一部纪录片《国家宝藏》里,为什么要把“马踏飞燕”叫作“铜奔马”了吧?
马踏飞燕,应该叫“马踏龙雀”才对。只是马踏飞燕太有名了,怕误导观众,《国家宝藏》干脆用了“铜奔马”这个名字。
课文中对马的形态是这么形容的——
“马踏飞燕是三只蹄子腾起,只有一个蹄子踩在燕子的躯体上。”
但它立得稳,丝毫不动摇,为什么?
因为马蹄、燕子所在的位置,恰巧也是马的重心,这就构成了力学的平衡点。
千年前,古代匠人们就已经能够精巧地应用到现代物理学知识,是不是太让现代人汗颜了?!
和马踏飞燕一同出土的,还有几十个骑手铜像,它们都出自汉代的一个将军墓,气势非凡,颇为壮观。
在这些千年前文物面前,专家告诉孩子们:“这支队伍充分展现出汉朝时中国军事力量的强盛。”
为了从另一方面证明汉朝的伟大,领队和专家还带着孩子们去了博物馆,了解汉朝的养老、敬老制度。
在汉代皇帝的诏书中写明:要善待地方上70岁以上老人,并赐给老人一个拐杖,作为享受福利的证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铜奔马到汉代的养老制度,举一反三,以一看十,这才是学习大语文的最好方式!!
2.不光是历史、文化知识还有科学常识
小学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卢沟桥》,课文中说它“设计科学”,这是不是言过其实呢?
《走近卢沟桥——科技之桥》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节目中详细分析了卢沟桥特别的建筑工艺。
比如,桥梁中运用的“铁柱穿石法”让桥受力均匀,更加坚固,有效防止桥基下沉。
这就是这座有800多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古桥依旧坚固如新的原因。
然而,即便这样解释,孩子们依然会觉得很抽象,所以节目组请到的专家还做了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为孩子们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
又比如《马踏飞燕》的内容结束时,节目组又继续挖掘了马踏飞燕背后的“青铜铸造工艺。”
你还记得语文课本里,说道评价马踏飞燕时的那句话吗?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我们的祖先使用范铸法铸造青铜器:
先用黄泥做出青铜器的“模具”,这是“内范”,再用黄泥拼接在内范之外,这是“外范”。
内范、外范合在一起,再往里面浇灌高温的铜水,冷却之后,把内范、外范打破。在这个过程中,内、外范必须严丝合缝,于是“模范”这个词就理所当然的出现了。
一件模具只能铸造一件器物,所以“一模一样”这个成语就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字智慧。
很多人常常问,大语文让孩子学的到底是什么?这则纪录片可以掷地有声地告诉你——“这就是大语文”!
3.体系丰富,海量内容学者、学霸纷纷助阵
节目更新到现在已经有200多集了,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主题、所处的年龄精挑细选地来看,也可以跟着期数,一点一点的研究,毕竟每一帧都有知识点,每一个镜头都很有“故事”。
节目中请了不少专家,以全新的阅读视角,为同学们剖析经典名篇,让他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以外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比如大家熟悉的诗词大会的康震老师和蒙曼老师——
此外,这个纪录片用到了超前的“云技能”,5G+移动外拍+虚拟植入+实时数据展示等全新的纪录片模式,不愧是央视手笔!
这种特别的知识灌输方式打破了我们对空间维度的常规认知,户外实景中飞入虚拟立体化屏幕,带来了特别强大的视觉震撼。
我最喜欢《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一点就是互动性,专家、学者、领队、孩子们,没有人是刻意的说教,每个人都是在用心感受与体会,课本中的山河大川、故事名人,原来本来就在我们身边。
从触摸真实,到感性认知,到产生问题,再到专家的答疑解惑,孩子们既加深了对课本的认识,又拓展了的文学常识、科学、历史甚至地理知识。整个内容直观又饱满,很适合孩子的学习节奏和接受水平。
或许,看完这个纪录片,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能积累一份文化底蕴,去掉生活烦恼留给自己的浮躁和戾气。
『点击标题,即可观看』
大明宫雪景
草原上的蒙古包
黑龙江雪乡日出
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
白帝城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听说换上了好看的壁纸,高考时就能顺利进入理想院校哦!
你的理想院校是哪所呢?
01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 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02
兔年壁纸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03
励志壁纸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点击图片后长按保存
怎么样?文中有你心仪的壁纸吗?你有什么理想的院校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