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笔记

新版《贵州历史笔记》来了!

2019年,首版《贵州历史笔记》在动静新闻客户端以专栏的形式一经推出,就取得了极大的关注。该书呈现了贵州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是贵州著名历史学家范同寿先生的扛鼎之作。专栏共推出了37期文章,期期精彩纷呈,让读者意犹未尽。

这次,范老师带着全新的《贵州历史笔记》来了。首版《贵州历史笔记》多聚焦于贵州不同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方面的人和事,而新版《贵州历史笔记》则将贵州的经济、文化、民族有关的人和事作为记述的重点,并在时间线上做了延续。以笔记形式更加全面地对贵州历史大脉络、大走向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评述。

没有人能离开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人口的流动去讲历史,人类的进步只有通过不断交流、相互学习才能实现。

如果没有古代民族的迁徙运动,便不可能有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不会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一位叫博厄斯的美国学者在其所著《全球通史》中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重要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社会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

学术界对贵州各民族的源流及其后的迁徙,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探讨各民族的文化源奠定了基础。

从现有的文献与研究来看,仡佬族是贵州的土著,也是贵州高原各族共认的最古老民族,故有“古族”“古老人”一类的别称。早年“蛮夷仡佬,开荒辟草”的民谚,印证了这个民族先民最早生活于贵州的事实。据传,每年“吃新节”期间,仡佬人若从其他族人的地里采摘作物,不会受到责罚;仡佬人死亡送葬,也不需要如其他族人那样沿途丢“买路钱”。这似乎是出于各民族对仡佬人最早开发足下这片土地的认可。

汉族的文化源研究表述较多,已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其他贵州世居民族的文化源,则可分别从苗瑶、百越、氐羌等几个古代族系中去追寻。

贵州是苗族聚居最多的省份。苗族历史悠久,又是一个历史上不断迁徙的民族。近年来,通过对苗族族源与历史的考察,较多的学者认为,苗族的先祖是传说时代的蚩尤。涿鹿之战蚩尤被炎帝、黄帝联合战败后,他领导的九黎部落,开始了多苦多难的迁移。汉代以后被称为“五陵蛮”或“五溪蛮”的苗族先民,一部分迁住黔东北定居下来,成为东部方言区的苗族。由“三危”(今陇西一带)辗转迁移到黔西南地区的苗族先民,成为西部方言区的苗族。中部方言区的苗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地区,少数散居于黔中一带。这部分苗族大多由湘西、桂西北入境。《苗族古歌·溯河西迁》中有“来到方长协,来到洋岔利……来到党故坳,松计是祖地。”的歌词便是证明。苗语称榕江为“方协”,方长协、洋岔利即指都柳江两岸。党故坳是今剑河县境内一座山丘,松计则是距党故坳不远的一处坡地。这两地正是这支苗族先民的最早定居之处,故又被称为“老寨”。后来,其中的一些人迁去了黔西南。

历尽艰辛奔波迁徙的苗族,创造了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传说苗族原有自己的古文字,与汉字同源,为了怕本民族迁徙的秘密暴露给敌人,特意不让其流传下来。然而,没有了文字并未防碍族群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苗族大众通过古歌、故事、民俗、歌舞、服饰、生产与生活技能,将本民族友善、和睦、乐观、顽强与进取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一直维系至今。

行进在贵州的山路上,你会偶尔听到一段段尖锐、高昂、动听,却又不知来自何方的歌声,那多半是苗族的“飞歌。飞歌这种只属于苗族的歌种,可以说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山地生态交融的结晶。苗族飞歌独具魅力、充满个性。一旦唱起来,那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音调,明快、自由的节奏,直插云霄的声音回荡于山间,即便隔着几座山头,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同属古代苗瑶族系的瑶族,迁入贵州的时间相较苗族为晚,在贵州分散聚居于黔南、黔东南自治州的一些县境。瑶族支系繁多,族源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远古时期属九黎之后却是无疑的。汉以后的“荆蛮”“武陵蛮”是瑶族的先祖。元朝时,大量瑶族先民南迁,进入两广腹地,明清之际,先后转至湘南、赣南、滇东南与黔南、黔东南一带山区居住下来。其中一部分移住到境外,由东南亚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跨境民族。

瑶族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古歌是瑶族文化中分量极重的文化遗存,除数量大、类别多外,在民族内部有着较高的历史地位。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多行,歌名因不同居住地域称呼各异。与贵州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瑶族的音乐、歌舞大多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并与原始宗教信仰关联。族众擅长的“长鼓舞”“铜鼓舞”均含祭祀盘王的意境,其他反映生产与生活的歌舞,则都有着的山地文化烙印。

生活在贵州的布依、侗、水、壮等民族都属古代百越族系。从历史上看,“百越”一词应是古代中原部落对长江以南众多部落的泛称。《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古代百越分布之广,居住族群之多。上述几个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都是古越人中居住于今广西中部、北部与贵州南部,被称为“骆越”人的后裔。古时将山间谷地中的土地称为雒田,靠耕种雒田为生的族群,便有了雒越的称谓。一些地方的布依族还自称为“勒野”,与“络越”的语音相近。

贵州的布依族是古骆越人的后裔,这一结论已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同。至于一些学者认为布依先民源出于古代“濮”“僚”人,与前说并不矛盾,“濮”“僚”本就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秦汉时期,居住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的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越”“夷濮”或“夷僚”,他们当中便包括布依族先民在内。汉以后,这些少数民族又被称为“僚”和“俚”。唐代,今居住于今都匀、惠水、盘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被称为“都匀蛮”“谢蛮”。宋元时期,黔南地区以龙、石、罗、方、张、韦、程、卢为主的几大姓被称为“八番”。元代建立的“八番顺元”土司即来源于此。明清时期,贵州境内的布依族被称为“仲苗”“仲蛮”“青仲”。省外少数人对贵州苗族、布依族分辩不清,多与此有关。

早些年,笔者随同文物部门的同志到黔西南州考察时,曾到当地著名的南龙布依寨参观。在那里,一位村民告诉我,他的祖上是随明朝征南大军来到贵州,之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这位老乡还翻箱倒柜找出了一部手抄复印本的家谱给我看。这位村民的说法也确有依据,只是这批当年“调北征南”留下来的明军将士,与同期进入贵州的官吏、商户一样,多系与当地布依民族长期融合后,成为布依族成员的,且这批人在贵州布依族中为数还不少。

到贵州旅游,如果遇见一群身着青蓝色自织布的男男女女围着鼓楼歌舞,那多半是侗族群众。同属于百越族系后裔的侗族,大部分居住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等地。

侗族形成单一民族以前,属于古越人中的一部分。唐朝时被称为“黄峒蛮”,一度“威行五岭”。唐代中期开始源源北上,抵达湘、黔毗邻地区,并逐渐形成独立的族体。《宋史·西南溪峒诸蛮》载:“辰、沅、靖三州之地,多接溪峒,其居内地者为省民、熟户,山瑶、峒丁乃居外,为悍薮”。足见贵州、湖南、广西3省交界地区,那时已成为侗族集中的居住区。今天我们仍可以从黎平等地的古歌中,听到这类追忆迁徙的歌词:“我们侗族祖先,落在什么地方?就在梧州那里,就在浔江河旁。”

流传于榕县的《天府侗迁徙歌》唱道:“甲午年从那儿出发,乙未年才到这个地方”。尽管古歌并不能确定侗族迁徙至今址的具体时间,但元代已在今贵州侗族地区设置土司,明初又设置卫所,明清改土归流以后,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侗文化与汉文化之间开始有了频繁的交融却是肯定的。

近年来,由于“水书”研究成了一项热门,水族的文化溯源也出现了多种说法。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从语言、文化等方面考察,水族与现今骆越族系后裔的壮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在语言、文化方面都表现出了诸多的同源性和相似性”。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现代DNA遗传学研究,却发现水族的遗传基因在同典型南方民族比较中差异度最高。语言学的研究也发现,在发声学上,水语与汉语有同源关系。水书研究者更认为,水书文化与殷商文明和甲骨文之间有诸多联系。这样一来,水族的文化源忽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如今比较得到公认的结论是: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先祖发祥于北方,居于商地西面的睢水流域,这也是水族自称为“睢”的由来。

其后,水族先民因各种原因不断向南迁移,唐宋之际形成单一民族,后从广东西迁至桂西邕江上游的岜虽山一带,再溯龙江而上,定居于黔南等地。宋代的史籍称其为“抚水州蛮”或“抚水蛮”。

从西北方向迁入贵州的氐羌族系中,彝族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民族,羌族则属于少数。

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的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由于居住面广,彝族仅语言就有方言6种,次方言5种,还有25种土语。彝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唯一有多达万个单字古文字的民族,发现于大方县的彝文铜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钟面刻写的彝文是现存最早的彝文铭文。此外,贵州境内的彝族还保存着大批手抄的彝文古籍。

关于彝族的族源,学术界的说法多达八九种。方国瑜先生在《彝族史稿》中认为:“彝族祖先从祖国西北迁到西南,结合古代记录,当与‘羌’人有关。早期居住在西北河湟一带的羌人,分向几方面迁徙,有一部分向南流动的羌人,是彝族的祖先。”但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则记述称,远古时代西南地区就有若干氏族部落活动,其中的哎哺、尼能、实勺氏族中的昆明人、叟人即是彝族的先民。

彝文典籍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贵州与云南两地的古彝文典籍都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化价值。古彝文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体制最完善成熟的古文字,也是世界上体量最大、字数最多的古文字。2009年,毕节学院承担的《彝文计算机编码输入法》国家课题,收入彝文单字8万余字。现存彝文编制的各类典籍不仅类别齐全,而且研究价值极高。

民族文化源的追寻,是了解当代民族从发生、发展,直至走向现代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民族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因此,对贵州世居民族文化源的追溯,大部分都只能从民族迁徙的角度去进行探讨。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贵州历史笔记 | 贵州骑龙“二周”:一个是雍正帝之师,一个是治台能吏

THE END
0.2023胡润世界500强:苹果以19万亿元价值蝉联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平均年龄为89岁,比整个榜单的平均年龄大21岁。英国拥有2023胡润世界500强中历史最悠久的公司:拥有325年历史的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金融服务业以5家公司领先,其次是消费品、专业服务、能源和食品饮料,各有3家公司上榜。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有三家在伦敦注册。jvzquC41ycrmu}wggvio0lto1cxuklqgu1982@;74
1.加州深度游盘点加利福尼亚十五个超棒的州立公园大盆地红杉州立公园,这座加州历史最悠久的州立公园,是为了保护红杉而建立,是圣克鲁斯山地(Santa Cruz Mountains)的一颗绿宝石。州立公园距离硅谷仅一小时车程,公园内小径有128千米长,蜿蜒在红杉丛林和茂盛的植被中,是居住在湾区的人们周末出游的好去处。 父母们可以安心让孩子在清澈的小溪里戏水,看他们是否能够鼓足勇气亲一亲香蕉蛞 jvzquC41o0sbhnsiyq4dp8lqpirwg8k{q{ykwl13869393jvor
2.外美史中的各种“最”——建筑教师招聘考试网12.世界最大陵墓——印度阿格拉 泰姬陵 13.二十世纪最伟大建筑——悉尼歌剧院 1.古代世界最高的建筑——胡夫金字塔 建筑时间:古王国时期 地点: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处在尼罗河下游的西岸。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jvzquC41{p4iwjyw0eun1;5431734;4377=:8>3jvor
3.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国家排名:1、埃及(7500年) 2、印度(7100年) 3、伊拉克(6800年) 4、希腊(6500年) 5、伊朗(5700年) 6、中国(5100年) 7、黎巴嫩(4900年) 8、土耳其(3800年) 9、以色列(3100年) 10、意大利(2900年) 其中文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只有第六名的中国。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3;9:7;d33294;:6650nuou
4.长报告|燃料电池产业链研究之背景篇(一)固定电源如为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边远地区及孤立海岛、轮船离岸应用供电市场目前占比最大;备用电源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应用之一,这里燃料电池用于大型通信设备、数据中心和家庭的备用电源;航空航天应用是历史最悠久的燃料电池应用之一,用作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系统的能源供应。 jvzq<84yyy4djn~wp0ipo8hqpvkov86334;
5.韩毓海:从大历史看毛泽东的思想遗产2党史频道作为现代世界和现代历史的创生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文明十分悠久的国家,中国的长期衰落与再次兴起,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今天,一切不持偏见者均不能不承认:中国的现代兴起是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结果,而毛泽东思想则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与运用,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jvzq<84fcpmtjr3rgqvmg7hqo0io1w4423902B5;1e>62<6;=53/44ivvq
6.汾酒的起源与国酒之路全世界所有的酒历史最悠久的可能是汾酒,汾酒的全世界所有的酒历史最悠久的可能是汾酒,汾酒的酿造6000年没有中断,成为名酒1500年没有中断. 这些结论都有考古证据和正史记载,比如说在杏花村遗址 出土过6000年前的酒具,在1500年前,当时大部分酒还是浊酒,杏花村就已经有了清酒工艺,出来的酒,受到过当时皇帝的推崇. jvzquC41zwkrk~3eqo5659828389;86;27>5;@=
7.中国十大最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必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MAIGOO中国十大最美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千年帝都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jvzquC41o0sbkptq0eun1}tr16945<:0jvsm
8.外美史中的各种“最”建筑教师招聘考试网12.世界最大陵墓——印度阿格拉 泰姬陵 13.二十世纪最伟大建筑——悉尼歌剧院 1.古代世界最高的建筑——胡夫金字塔 建筑时间:古王国时期 地点: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处在尼罗河下游的西岸。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jvzquC41{p4iwjyw0eun1;5431645:4375>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