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阿根廷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República Argentina、西班牙语:República Argentina),简称阿根廷,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的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南北长3694公里,东西宽1423公里。陆上边界线长25728公里,海岸线长4725公里。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面积278.04万平方公里,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亦称福克兰群岛)存在主权争议,而此岛属英国实际控制。同时,阿根廷还主张拥有南极大陆上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主权。

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联盟、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阿根廷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阿根廷也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阿根廷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高文化修养的人民、对外开放政策和多元的经济体,因此阿根廷有一个相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庞大中产阶级。

1、印第安人时期

从阿根廷土地出现人类(新石器时期的公元前8000 至7000年)到16世纪初,阿根廷有着许多印第安部落,居住着土著印第安人。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这里便失去了昔日的安宁。

西班牙人入侵以前,阿根廷居住着约30万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东北部林区、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亚及火地岛等地。大部分印第安部族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少数部族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的种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统、道路桥梁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制造和纺织诸方面,已经具有一定水平。

2、西班牙的殖民时期

1530年,西班牙人卡波特率领船队到达了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与比可马约河沿岸。

1535年,西班牙探险家门多萨率领由2500人组成的舰队再次来到这里,并在拉普拉塔河右岸首次建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堡,沦为西班牙殖民地,门多萨被任命为西班牙新领土的总督;随后,西班牙将领阿约拉斯和伊雷拉沿巴拉圭河逆流而上,于1537年建立亚松森城,并以此为基点向外发展,又相继建立了圣菲城(1573年)、科连特斯城(1588年)、布宜诺 斯艾利斯城(1580年重建)。

自亚松森城堡建立后,聚集在秘鲁与玻利维亚的西班牙势力便开始了新的征服。由西班牙将领利玛和玻多西率领的西班牙进入阿根廷,先后建立了圣地亚哥一德埃斯持罗城(1553年)门多萨城(1561年)、圣胡安城(1562年)、图库曼城(1565年)、科尔多瓦城(1573 年)、萨尔塔城(1582年)、拉里奥哈城(1591年)和圣路易斯城(1598年)。

16世纪末,在阿根廷形成了两个殖民中心:一个在潘帕斯(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菲为中心);另一个在安第斯山麓地带。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立了与其他殖民地相同的行政组织,在经济方面,设有如封建制度的采邑式的委任制度,该制度形成的特权集团大农场主阶级,便成为殖民地的真正支配者。

1776年,西班牙王室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了直接受王室统辖的拉普拉塔总督。

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把封建奴役性的“监护制”和“米塔制”强加在印第安人头上,激起印第安人多次起义。17世纪初,阿根廷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有一定发展。到18世纪末,阿根廷畜牧业取得很大发展,皮货、腌肉和油脂出口显著增长,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

3、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不断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土生白人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歧视,尤其深受宗主国贸易垄断政策之害,分离行动也日益加剧。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及导致这些历史事件的、经济思潮的传播,促进了阿根廷独立运动的发展。

1806和1807年,英国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区,均遭失败。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

180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西班牙,这成为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的良好时机。

1810年5月,酝酿已久的独立斗争终于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开始了。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以“火花社”为首的250名起义者,身佩蓝白两色丝带,聚集在市政议会,他们罢免了副王衔总督,并向议会递交了他们对组织本地政府的意见和人员名单。这样,包括现今的乌拉圭、巴拉圭及玻利维亚在内的拉普拉塔临时政府的第一届委员会产生了。萨维德拉被任命为主席,莫雷诺为书记。当年民众集会的广场,称做“五月革命”,5月25日,被定为阿根廷的建国纪念日。

然而,推翻了殖民统治,却并非意味着和平与建设的开始。阿根廷国内对立的局面日趋严重,特别是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各省之间,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经常发生纷争与冲突,致使阿根廷首都在最初6年之内,更换了12次,国家长期得不到稳定和统一。就在阿根廷的地方派主张不宜太快成立中央政府,以及中央集权派主张强化暂定评议会的时候,巴拉圭、玻利维亚以及乌拉圭的分离主义者,却纷纷起义,脱离了阿根廷新联邦。

1812年,民族英雄圣马丁率领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为保卫阿根廷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西班牙调集殖民军向拉普拉塔爱国军民反扑。1812年 9月24日,贝尔格拉诺率领北方军在图库曼城下击败殖民军。

1816年3月 25日,拉普拉塔省代表大会终于在图库曼开幕。

4、内部纷争和统一

1820年,集权派和联邦派的斗争达到高峰。此后,阿根廷政局动荡,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和内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1825~1828年与巴西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

182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又改组为阿根廷联邦共和国。里瓦达维亚任第一届总统(1826—1827年执政),并致力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然而,国内各派间的矛盾,最终使罗沙斯掌握了政权,在这位独裁者执政的23年中,对外采取领土扩张、对内采用极端的恐怖政策。他大肆宣扬个人崇拜,屠杀印第安人,并到处掠夺土地和财富。此后阿长期处于动乱和分裂状态。

1852 年2月3日,他的政权终于被推翻。同年5月1日,乌尔基萨将军召开圣菲制宪会议,并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宪法,成立了新的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任总统。

1853年,乌尔基萨将军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国,乌成为阿制宪后第一任总统。

1861年,集权派首领B.米特雷率军打败乌尔基萨。

1862年,联邦各省推选米特雷为总统,宣布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临时首都,从此,结束了独立后的阿根廷长期 动乱和分裂的局面,成为正式统一的国家。

1865~1870年,阿根廷与巴西、乌拉圭 3国联盟,进行反对巴拉圭的战争。

1868年D.F.萨米恩托当选总统。他致力于全国团结,既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也尊重各省自治,并鼓励外国移民迁入阿根廷。在他执政 6年中移民达30万人,这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萨米恩托政府努力发展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并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

5、发展(1880~1945)

1880年9月,议会通过法案,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定为共和国永久首都。

1880年以后,阿根廷政局渐趋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先发展起来的是畜牧业和农业,牛、羊饲养量激增;19世纪70年代中期停止进口小麦,开始向欧洲输出小麦和玉米。与此同时,肉类冷藏、纺织、制革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也随之发展,而外国资本特别是英国资本则大量渗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舞台,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领袖H.伊里戈延当选总统。他力求巩固资产阶级法制,广泛利用宪法中关于干预各省事务的条款,制止某些省份破坏国家法律的行径,并进行大学改革,限制天主教会的特权。伊里戈延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阿根廷控制的时机,鼓励发展民族经济。他执政期间,纺织、水泥、电力、冶金、石油开采等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小麦和肉类输出量大为增加。另一方面,他对工人罢工实行镇压,造成1919年1月“悲惨的一周”流血事件。

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大批移民进入阿根廷境内。在米特雷之后的萨米思托和阿维利亚内达执政时期,实行旨在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使阿根廷经济在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起色。然而,阿根廷的独立并未给国家带来安全与稳定。对外同巴拉圭的战争,对内与印第安人就土地资源的争夺,使得国内战火不断。与此同时,英国资本开始大量侵入阿根廷。他们修建铁路,兴建农场和牧场,到1909年,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已达87.5亿法郎。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阿根廷

1946年2月,正义运动领袖庇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提出了以“社会正义、主权、经济独立”为口号的庇隆主义。从1946年起,他的政府制订了发展本国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石油、纺织、煤炭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社会福利方面,庇隆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措施,提出“劳资两利”、“公道主义”等口号。1955年9月,庇隆在三军叛乱中被推翻。领导叛乱的洛纳迪将军就任总统。同年11月,洛纳迪又被另一位军事领袖阿兰布鲁推翻,从那时起到1972年,阿根廷又先后更换了6任总统。

1947年,庇隆成立统一革命党,后改称正义党(见阿根廷正义党)。庇隆提出“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的口号,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1946和1951年庇隆两次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对内实行一党专政,采取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等措施,并将部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发展民族经济。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与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等距离的所谓第三立场,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1958年2月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主席A.弗朗迪西当选总统。

庇隆第三次执政期间国内局势异常复杂,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他提出的“团结、和解、复兴国家”的口号未能成为现实。1974年7月他病逝后,副总统庇隆夫人根据宪法继任总统。全国处于严重混乱之中,正义党内部进一步分裂,经济遇到严重困难。此时,阿根廷国内形势愈加混乱。

1981年12月,加尔铁里出任总统。

1983年,激进党候选人阿方辛就任新总统,他一边加强政府对的控制,一边强调全国团结,开放民主,恢复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民主政体逐渐巩固。

1989年5月,正义党候选人 梅内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总统为进一步实现国内稳定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89年起,正义党领袖梅内姆连续执政十年,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阿经济一度有较大发展。梅执政后期,阿经济转入衰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1992年阿政府抓紧落实改革开放,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使经济在持续稳定中出现增长势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

1999年,激进党人德拉鲁阿当选总统后,未能遏止持续三年的经济衰退。

2001年12月,阿爆发严重的xx、经济和社会危机,德被迫辞职。此后阿形势严重动荡,十日之内数易总统。

2003年5月,正义党人基什内尔就任总统后,阿经济快速复苏,政局稳定,民生改善,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回升。

2007年10月,基什内尔总统夫人克里斯蒂娜作为中左翼跨党派联盟“胜利阵线”候选人赢得大选,成为阿历史上首位民选女性总统。克执政后,基本承袭基什内尔政府各项内外政策, 并于2011年10月成功连任。

THE END
0.世界史教研室教师简介世界史教研室教师简介 钱金飞 钱金飞,现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2015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世纪及近代早期欧洲史、德国史、中西历史比较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本科生jvzq<84yyy4ic7~pw0kew7hp1ktgq8623752:<80jvs
1.世界史学科简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1941年12月到1944年3月任桂林师范学院教授。1950年1月担任外交部顾问,中印友好协会副会长、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史jvzq<84yyy4xn~0iztv0niw0et0usxz1notvv3jvo
2.李永斌学科团队世界史学科历史学院一、个人简介 李永斌,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首都师范大学青年高层次人才培育对象,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曾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北京市“创想杯”微课大奖赛一等jvzquC41yj4dp~3gfw4dp8oull526=7570nuo
3.英国历史发展阶段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经济发展缓慢,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1979年大选后,保守党执政,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连任,撒切尔政府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政策,在振兴经济方面取得不小成绩,开始推动部分企业私有化,为了使英国经济恢复活力。 jvzquC41yy}/z~jzkng/exr1nkyik8xjklof1‚npi1992:3jvor
4.首都师范大学刘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亚述学、赫梯学、古代西亚史。 主讲内容简介: 主讲人:刘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jvzquC41yy}/ewz0gf{/ew4z|jj08>i32;k19o>365;8ck:e47:g;k=g8g=:0qyo
5.《法国史(全三册)(世界历史文库)》([法]杜比著)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国史(全三册)(世界历史文库)》,作者:[法]杜比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最新《法国史(全三册)(世界历史文库)》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法国史(全三册)(世界历史文库)》,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8686>70qyon
6.武昌首义学院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校徽校训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荣耀 校园风光 机构设置 教学单位 管理机构 科研机构 师资队伍 领军人物 中青年骨干教师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一流课程 实习(训)基地 产教融合 招生就业 招生 就业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文化之窗 首义印迹 文化四合院 服务信息 全景校园 首页 jvzq<84yyy4xu‚z0gf{/ew4iiv€05=;60jzn
7.2022年的中国与世界【学者简介】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举世瞩目,同时也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文明不是孤立jvzquC41euyo0ls1|v€m1;5442?0v;5442?14h:6;28247xjvor
8.震惊!我写的神话历史小说成真了小说同好作品推荐简介:平行世界,英灵复苏,各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以英灵的形式出现在现代。唯有华夏因为文明断层,没有一个英灵守护,成为公认的没有神话历史底蕴的国家。甚至作为邻居的棒子国.. 写的太慢,我要催更我要订阅我也要读 读者还喜欢 让你研发六代机,你造出白帝玄女 白夜雷天|军事历史 “我反对扩军!战场应该交给机器*,无损消.. 日期:26日jvzquC41d0lbnxt0eqs0nxtma3e:6;::3a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