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结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的实验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

5.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 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7.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9.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0.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而根据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哲学又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③有神论和无神论,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立。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1.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1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延续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5.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6.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

1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8.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存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的。

④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9. 意识的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⑤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0.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的四个方面: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1.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一切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一切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2.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3.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24.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①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②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 社会实践与社会认识

(一)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活动思想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名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① 社会存在也称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

②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THE END
0.马克思原理复习物论和辩证饭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统一。 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特征􀌖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jvzquC41yy}/lrfpuj{/exr1r1?e5=f:99l32;
1.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特征理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丰富的哲学蕴含和鲜明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新 jvzquC41yy}/tvqv0eun0ls1428219=461<34A740unuou
2.林建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阶段性特征及基本走势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进程考察,我们对其阶段性特征概括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制度的发展,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我们长期止步于这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做出了新的概括,即从遭遇严重挫折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jvzquC41ulmz0uhw0gjv0ls1ilmzu‚xlum€z1=56;28/j}r
3.马工程《中国法制史》课本期末重点笔记整理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49:<586:/j}rn
4.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readingnotes(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性大银行由无障碍地开拓殖民地到垄断占有已瓜分完的世界领土五个基本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造成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金融资本)并产生了金融寡头资本输出非常重要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6494;:71
5.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工作计划(通用16篇)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lkj{b1<6:44=80qyon
6.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系统的基本特征 如果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便不难发现,马克思在探讨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规律过程中,是把“世界历史”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和研究的。“世界历史”理论集中表现出了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786=/j}rn
7.2019届哲学生活知识点整理政治考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jvzq<84vzu€/vjnzkpm/ew4Avjxfcm2688323<3jvor
8.考研政治笔记|SiriBlog  基本特征: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jvzquC41dnuh0|ntk{goi7hp1rutv|4423?1:;=442?17ri0jvsm
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1.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必然性 jvzquC41yy}/j}z0gf{/ew4u|d532:912;711l:926g76A5:1rghg7mvo
10.考研政治马哲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命题重点趋势仍然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精析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jvzq<84yyy4vpsx0eqs0mjt{cp5cgrjcp5{jnsi|jo0496334762A882;e8597360nuou
11.马克思主义概览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将“人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 jvzquC41dnuh0lxfp0tfv8|cpipvpujk88<0c{ykenk0fnyckny03;;:45?92
12.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生活与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jvzq<84yyy4zwutq0eun1pp1pg}t1:;331759;8470yivvq
13.高考政治必考知识归纳3、经济全球化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全球化市场体系形成为标志。 4、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 (2)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tcwjgpm{jr4e64=47;3jvor
14.2020考研政治大纲重要考点/加频考点解读(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表现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jvzq<84ln0qbq‚fp58;/ew4fqpmucr4fcigoi8777:=/j}rn
15.2017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120道(附答案)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2.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jvzq<84mcqyik7~ld{y/exr1{ctkk~xjgpm05;=9344ivvq
16.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jvzquC41yy}/qq6220ipo8jgpm{jr4;46:377mvon
17.马克思“世界历史”命题的拓新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基点、社会主义“大历史观”新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境界和新发展理念主导性理念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命题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创新性探索。党的十九大以后,马克思“世界历史”命题凸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课题,习近平从新时代基本特征的鲜明底色、中国式现代jvzquC41yy}/f||z{l/q{l0ep5o387245522<61e6883>7/627199660jznn
18.世界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宣言(新改版)的观点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要在深刻批判殖民主义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同时,对殖民主义在战争其它封建主义国家,推动社会前进中所创造的奇迹和历史功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消灭了封建割据,打破了自给自足和封闭状态,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交换都成为世界性的,形成了jvzquC41yy}/y‚zym4dqv4Ctvodnn4|cvgo1;5321651:9244>/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