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夏的个别地域我思想上出现了分歧,这篇文章我们还是继续讲古族。上篇文章我们对大幽之国进行了解秘,所得结论与考古和分子人类学以及文献相互佐证,所以应该是可以确定的答案,本来这篇文章我打算从《山海经》里面对东北古族的描述讲起,但看到参考文献里对“大幽之国”五花八门的解读,我决定还是从《逸周书》中的介绍来讲起。
说心里话《逸周书》看的人也是瞠目结舌,跟《山海经》也差不了多少,有一篇“王会”讲的是在成周(洛阳)周王接见各个“诸侯国”的故事,里面能看到一些我们熟悉的名字,但很多估计大家也不清楚是谁,而这些“国家”所上供的奇珍异物也是让人目瞪口呆。我决定还是在这里摘录一下,本文引用的古文非常古老会有点生涩,喜欢的朋友可以慢慢看,而有不同见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里说下他的意见,的确很难懂哦,不过我个人感觉看看这些远古的文献,会有非常不同的感觉。现场图如下
王会现场布置示意图
这篇文章开始讲的是整个会场的布局,周王以及大臣们的穿戴等,我这里不引用了,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看下,的确很讲究,周礼的形成的确有其根源。我们从会场各个部落介绍开始。我们这里重点还是对东北的古族进行解读,其他地区的放在后面文章里。
周公旦主东方,所之青马、黑,谓之母儿,其守营墙者,衣青操弓执矛。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秽人前儿,前儿若弥猴,立行似小儿。良夷在子,在子□身人首,脂其腹,炙之霍,则鸣曰在子。扬州禺禺,鱼名,解隃冠,发人麃麃者,若鹿迅走。俞人虽马,青丘狐九尾,周头煇?互,煇?互者,羊也。黑齿白鹿白马,白民乘黄,乘黄者似骐,背有两角。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遇越纳□。姑妹珍且瓯文蜃,其人玄贝,海阳大蟹。自深桂。会稽以,皆面向。
简要解读:
周公旦主管东方,牵着一匹叫“母儿”青马,有着黑色的马鬃,旁边守卫站在墙边,手里拿着弓箭和长矛,穿着青色的衣服,
场面很是肃穆庄严,大家可以脑补下场景。
会场东侧
①稷慎(肃慎),贡品是“大麈”
(大麈我觉得就是一只大鹿)
②秽人,贡品叫“前儿”,长得像猕猴,可以像小孩一样行走。
(小孩一样行走不会是爬吧?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有人说是大鲵,就是大娃娃鱼,叫起来像小婴儿一样,大鲵长得像猕猴吗?不过秽人估计就是秽貘的秽部分,后世的扶余就是这支下来的,有人可能会陌生,高句丽大家应该知道吧)
不过肃慎和秽貘的确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两个民族,尤其肃慎,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女真人的前身,想必大家不陌生了吧。
③良夷的贡品叫“在子”,”在子”的身体像某个东西,长着人的头,往这个“在子”的肚皮上涂点油脂,然后拿炙草熏一下,会发出“在子”的叫声。
(天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发现让它叫的方式,很奇葩。良夷应该是乐浪的古称,乐浪其实就是现在朝鲜韩国人的祖先)
④扬州,贡品是一种叫“鳎”的鱼,
(这个估计是东北古族“岛夷”,文献上有“扬岛”这个地域的词)
⑤解,贡品是叫“隃冠”,
(一种奇兽,这个国家也在东北,后世记载的很少,学者考证在费雅喀部处,黑龙江下游至库页岛一带 )
⑥发人,贡品叫”麃麃”,长得像鹿,跑的很快
(这个动物是袍子吗?发这个部族也是东北古族,但据学者考证最早是在山东,后迁徙至东北,与肃慎比较近)
⑦俞人,贡品是一种独角的马。
(犀牛吗?俞也是东北古族,在锦州一带,就是《山海经》中的离俞)
⑧青丘,贡品是九尾狐狸
(真有这东西吗?这个青丘我觉得在沿海,夏王杼就曾经在东海抓了一只九尾狐狸,属于嵎夷,与朝鲜韩国的先祖有一定关系,这个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东夷人赴会示意图
下面是东夷人
①周头,贡品是一种羊。
(没考察出来是哪,觉得是东夷古族)
②黑齿,国贡品是白鹿白马。
(这个也是《山海经》上有的古族,属东夷国,在山东一带,可能跟日本人有关)
③白民,贡品叫“乘黄”,长的像狐狸,背上还长了两支角。
(《山海经》上古国,属东夷)
下面是百越人
①东越,贡品是海蛤,(这个明白)
②欧人,贡品叫”蝉蛇”,蝉蛇吃起来很鲜美。(鳝鱼?)
③遇越,纳□。(就是于越,那个应该叫”纳鱼”)
④姑妹,珍(应该就是姑蔑古国,供品是珍珠)
⑤且瓯,贡品是带着纹的蜃,
⑥其人,贡品是黑色的贝壳,
⑦海阳,贡品是大蟹。(这个现在常吃,大闸蟹?)
⑧自深,贡品是桂树。(这个很平常吗)
⑨会稽,以<单黾>,(这个据说是扬子鳄,现在是保护动物了哈)
各个部落都面向西方。
越人赴会示意图
上面这些国家是东北边来的国家,所以都站在东侧,面向西方,这些国家包括辽西东部诸国和东夷及东南越人诸国。我们后面会详细分析
会场西侧
正北方义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央林以酋耳,酋耳者,身若虎豹,尾长,参其身,食虎豹。北唐以闾,闾似隃冠。渠叟以犬,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旌。卜庐以纨牛,纨牛者,牛之小者也。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规规以麟,麟者仁兽也。西申以凤鸟,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氐羌以鸾鸟。巴人以比翼鸟。反炀以皇鸟,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方人以孔鸟,卜人以丹沙,夷用木。康民以桴苡,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周靡费费,其形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唇翕其目,食人,北方谓之吐喽。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奇干善芳,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向
羌人赴会示意图
简要解读:
①站在会场西侧北方位置(首位)的义渠,贡品叫“兹白”,长得像马,牙齿跟锯一样,以虎和豹为食。
②央林,贡品叫“酋耳”,酋耳身体像虎豹,尾巴长,有身体三倍那么长,吃虎豹。
③北唐,贡品叫”闾”,闾与隃冠相似。
(见解国贡品)
④渠叟,贡品叫“犬”,这东西也叫“露犬”,跑得快,也吃虎豹。
(看来虎豹在三千年前处于食物链下面哈)。
⑤楼烦,贡品叫”星施”,旌旗的装饰品.
(娄烦哈,终于不是奇珍异兽了)
⑥卜庐,贡品叫”纨牛”,一种小牛。
⑦区阳,贡品叫“鳖封”,鳖封长得像若猪,前后都有头。
(又是一只山海经上的怪兽)
⑧规规,贡品叫“麟”,麟这个东西有灵性。
⑨西申,贡品是“凤鸟”。凤鸟头顶青色,怀抱白色,腋下黄色。
(也是山海经中的神鸟哈)
⑩氐羌,贡品叫“鸾鸟”。
(也是山海经中的鸟,山海经的作者和逸周书有关吗?)
⑪巴人,贡品是“比翼鸟”。
(山海经神鸟大聚会)
⑫反炀,贡品叫“皇鸟”,
(这个山海经上没有,孔晁注释是跟凤凰相配的一种鸟,凤凰啊,我真晕)。
⑬蜀人,贡品叫”文翰”,文翰像五彩鸡。
(孔晁注释是文彩的鸟,像野鸭,在冀州叫“泽特”,到底是不是野鸭我也不清楚,但估计飞行能力差点,所以给起了个鸡的名字,蜀人还是有个性,你们送鸟我就送鸡,跟蜀人先祖“鱼凫”有关系吗?)
⑭方人,贡品叫“孔鸟”,
(孔雀哈)
⑮卜人,贡品叫“丹沙”,
(朱砂嘛)
夷贡品是“木”。
(木头?)
⑯康民,贡品叫“桴苡”,果实像李子,吃这个东西会帮助怀孕。
(送这个想干啥?)
○周靡,贡狒狒。形状像人,脚后跟是反的,爱笑,一笑嘴唇就掩住眼睛,吃人,北方人叫土蝼。
(这个就是山海经中那只吃人的山羊吗,怎么又像人了,不过据说长了张人脸)
○都郭,贡猩猩和欺羽鸟。猩猩像黄狗,人脸,能说话
。(这个是啥子嘛,还能说话)
○奇干,贡善芳。善芳头像雄鸡,佩戴在身上使人不昏昧。。
这些国家都面向东。
上面这些国家都是西边来的国家,我这里也列出来供大家欣赏下,以后讲到这个地区的时候我会详细进行解读。
会场北侧
北方台正东,高夷嗛羊,嗛羊者,羊而四角。独鹿邛邛,距虚善走也。孤竹距虚,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其西般吾,白虎。屠州黑豹,禺氏騊駼。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犬戎文马,文马赤鬛缟身,目若黄金,名古黄之乘。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皆北向。
北胡赴会示意图
这几支部落是我们一直在谈的东北古国。
简要解读:
北边这个台子靠东测:
①高夷,贡品“嗛羊”。一种长四角羊。
(跟山海经中那个吃人的羊土蝼是一个吗?按照孔晁所述就是高句丽,应该是貊族,与秽族合成秽貘,后世的扶余高句丽)
②独鹿,贡品“邛邛”。邛邛,善于奔跑。
(东北古族,在河北逐鹿附近)
③孤竹,贡品叫“距虚”。
④令支,贡品叫“黑旗”。
(这个挨着孤竹国,也是后来被齐桓公一窝端了)
⑤屠何,贡品是“黑熊”。
(也属于东北夷,在锦西附近,被齐桓公所灭)
⑥东胡,贡品叫“黄罴”。
(这个厉害了,蒙古契丹鲜卑人的祖先)
⑦山戎,贡品叫“戎菽”,(胡豆?)。
(上文我们提到过,山戎也算是中国历史上东北边疆赫赫有名的国家了,曾经让燕国头疼,后被齐桓公灭了)
靠西测这边:
①番吾,贡品白虎。
②屠州,贡品黑豹。
③禺氏,贡品叫“驹赊”。
④大夏,贡品叫“兹白牛”。兹白牛是一种野兽,有牛的的形体和大象的牙齿。
⑤犬戎,贡品叫“文马”。文马是红鬃白身,眼睛亮如黄金,名叫吉黄之乘。
⑥数楚,贡品叫“每牛”。每牛,也是一种小牛。
⑦匈奴,贡品叫”狡犬”。狡犬体型比较巨大,四条腿无毛。
以上都面朝南方。
会场北面东侧这些国家也是我们一直谈的国家,在东北,而西侧这些国家属于西北方向的国家。其实我有点奇怪,为什么上面西南方向的国家里会有义渠和娄烦,难道这两个国家在西南吗?
会场南侧
权扶玉目。白州比闾,比闾者,其华若羽,伐其木以为车,终行不败。禽人菅,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锺,锺牛。蛮杨之翟。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
南蛮赴会示意图
简要解读:
①权扶,贡物是“猫眼玉”。
②白州,贡物是“棕榈”。棕榈树,其华像羽毛,砍树作车,至终不腐朽。
③禽人,贡物是“菅草”。
④路人,贡物是“大竹”。
⑤长沙,贡物是“鳖”。
他们西侧
⑥鱼傻贡物是“鼓钟”。钟像牛的形状。
⑦蛮扬,贡物是“翟鸟”。
(这个才是扬越吧)
⑧苍梧,贡物是“翡翠鸟”。翡翠鸟,用来拔取羽毛。其余的都可以知道
(知道什么了嘛)
⑨南越自古以来都贡大象。
以上,都面朝北方。
西周周边四夷分布图
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瞂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闟耳贯胸、雕题、离卿、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纟比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战国时代周边四夷示意图
翻译:
商汤对伊尹说:“诸侯来进贡,有的没有马牛这样的生物而贡献远方的物品,实际上却并不方便。现今我想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贡品,一定要容易得到而且不是很昂贵的东西。
伊尹接受命令,于是就作《四方令》道:“我要求正东的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瓯及断发文身的部族,要命令他们以鱼皮制的刀鞘、乌贼鱼酱、鲨鱼皮制的盾牌、利剑作为贡物;正南方的瓯骆、邓国、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等国,要命令他们以珍珠、玳瑁、象牙、犀牛角、翠鸟羽毛、菌地的鹤、矮脚狗作为贡物;正西方的昆仑、犬戎、鬼方、枳巳、阀耳、贯胸、刺额、离身、黑齿的方国,要命令他们以朱砂、白旄牛尾、毛毡、江历、龙角、神龟为贡物;正北方的崆峒、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貊胡、代狄、匈奴、楼烦、月氏、新犁、其龙、东胡等方国,要命令他们用骆驼、白玉,野马、驹赊、驮骣、良弓作为贡物。”
跟西周各个部落比对下,我们不难发现,肃慎在商代叫符娄实际上是扶余和挹娄的联合体,秦汉以后又分成了两个部落,而伊虑后来也合并进肃慎(音同挹娄),瓯越在商代分成沤深、越、瓯这几个部落,属于断发文身的人,这些人应该是良渚的后人,至于九夷十蛮就是泛指了,指的是渤海和东海沿岸的部落,这些国家都是以渔猎为主的国家,所以他们的贡品都是跟鱼有关的。仇州我估计是周代的“仇由”属于白狄,在周王会上的“白民”国。瓯骆指的是西瓯和骆越,邓国我们都知道,是后来楚的属国、桂国应该是广西一带的古国,这几个国家应该是分布在江汉平原以南一直到岭南,他们的贡品也是这片地区的特色。西方南方北方这些远古部落我们以后再考证,不过有几点大家可以注意下“黑齿”国在商代竟然在西方,在周代划分进东方了。犬戎和鬼方这些在商初也在正西方,这些国家贡品自然也是他们的地方特色了,应该是分布在甘青以及更西的这些部落。而匈奴大夏月氏都在正北方,这几个国家后来都西迁了。姑他、貊胡、东胡这几个国家应该后来是东迁。贡品也是北方这些国家的特色。在商汤时候向商朝进贡的这些部落应该都已经归附于商朝了,这里包括匈奴和大夏这两个有人说是夏遗民的部落,而这里没有古蜀国、巴、庸,到了西周初期有了古蜀国。这里面都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我们后面的文章会陆续进行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