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生代的海洋中生活在一群长脖子的海生爬行动物,它们就是蛇颈龙类,而薄板龙科(Elasmosauridae)又是蛇颈龙类中脖子比例最长的一群,神河龙(Styxosaurus)就是其中的一员。
各种薄板龙类
神河龙的化石早在1867年就在美国的堪萨斯州发现了,但是直到1943年才被命名。神河龙的正模标本附近有一条名为地狱溪的河流,因此在命名时采用了希腊神话中的冥河,这条河可以分开活人和亡者的世界。
神河龙的骨架
传说中的神河(冥河)
神河龙的体长可达11米,其中仅仅是脖子的长度就有5.25米,如果再加上脑袋就占去了全身长度的一半。神河龙的脑袋扁宽,一双大眼睛正在脑袋上面,下面的嘴巴中长满了锋利的尖长牙齿,就如同一枚枚尖钉,适合咬住滑溜溜的猎物,比如鱼类和乌贼等等。神河龙的身体流线,以四个扁长的鳍状肢划水游泳,就像今天的海龟一样。靠着长长的脖子,神河龙能够在猎物不注意的情况下发起突袭,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神河龙的复原图
神河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
神河龙脑袋的复原
神河龙头骨及人类对比
神河龙化石最独特之处并不是长长的脖子,而是在其腹腔中找到了多达250枚胃石,这些小石子外形圆润光滑,是被神河龙一枚枚吞进肚子里去的。古生物学家在较为完整的神河龙的腹腔内都发现过胃石,说明吃石头是神河龙的普遍习性,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神河龙标本中发现的胃石
古生物学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压舱物,通过吞下石子增加身体的重量,便于潜水。经过计算,古生物学家发现神河龙吞下的石子重量还不到其体重的1%,所以压舱物这个解释是不靠谱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帮助磨碎食物,因为神河龙进食不会咀嚼,都是整条鱼吞到肚子里去的,所以利用石头磨碎食物就加速了消化,减轻了胃肠的负担。在一具神河龙的腹腔里也的确找到了与胃石混合在一起的鱼骨头,证明了这个推测的可信度更高。
古生物纪录片《史前星球》中就再现了远古龙吞石头的名场面,这便是根据神河龙化石证据还原的,不过纪录片中远古龙吞咽的石头明显太大了,事实上它们吞下的石头要小得多,这个问题或许是考虑到更好的视觉表现吧。
《史前星球》中吞石头的远古龙
龙妈打扮的美女与神河龙头骨化石
参考文献:Everhart, M. J. 2005. Oceans of Kansas -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Se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