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同步练习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广西南宁七上期末卷·1)根据因果关系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劳动 ②从猿进化到人 ③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④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2.“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2019·江苏盐城·1)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尧舜禹时期
4.(2019·山东省东营卷·1)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19·山东聊城卷·1)网络上有一个游戏叫《轩辕》,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根据所学知识,这个游戏中的“大魔头”是指( )
A.尧 B.舜 C.大禹 D.蚩尤
6.(2019·北京延庆区二模卷·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7.(2020·北京延庆区一模卷·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9.(2020·福建福州鼓楼区4月月考卷·1)据考古发现,北京人己经会使用下图所示器物中的( )
A. B. C. D.
10.(2020·安徽省模拟卷二·1)“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 、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材料表明北京人( )
A.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C.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D.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
11.(2020·广东省中考冲刺卷三·1)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 )
A.学习制作陶器 B.能够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能够直立行走
12.(2020·广西南宁七上期末卷·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一原始 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
A.北京市境内 B.陕西省西安市境内
C.云南省元谋县境内 D.淅江省余姚市境内
13.(2020·山东临沂模拟·1)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文化 C.半坡文化 D.大汶口文化
14.(2020·广东省仿真模拟一·1)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土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 )
A.长江下游 B.长江中游 C.黄河中游 D.珠江流域
15.(2018·南京溧水区一模卷·1)“(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下列能反映这一传说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 )
16.(2020·广西南宁七上期末卷·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各去小异而 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使华夏民族“合以成一族” 的是( )
A.尧、舜、禹 B.盘古、女娲 C.炎帝、黄帝 D.黄帝、蚩尤
17.(2019·江苏兴化二模卷·30)《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8.(2019·贵州黔南等州·1)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担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9.(2019·山东德州质量调研卷·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20.(2020·安徽淮南一模练习卷·1)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
A.图①中北京人没有穿衣物,图②中北京人穿了皮裙子,自相矛盾,说明画错了
B.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C.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勤劳勇敢,说明他们已经进化为晚期智人了
D.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1.(14分)(2019·福建漳州漳浦县七上期末卷·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
——孙中山
——摘自百度网《祭奠黄帝陵 悠悠中华情》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人物是谁?他被中华儿女尊奉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一,说说他的贡献?(4分)
(3)台湾人民为什么也祭奠他?(3分)
(4)请你对台湾人民说一句深明大义的话。(3分)
22.(26分)(2019·江苏苏州吴中区七上10月月考卷 ·31)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这些贡献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民主政治】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6分)
【杰出首领】
(4)请你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用一句话对其评价。(9分)
【探究认识】
(5)这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史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
本文文末点击"在看"
,截图发给客服或者后台,即可有机会获得答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