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未平《长安西望》连载()但“祖坟”被“掘”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最为恶毒的羞辱黄文弼张骞墓

编者按:《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叙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二十年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用探铲在中亚各国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考古学科的话语体系。王建新教授团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该书为陕西省2023年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列为2024年全省干部20本读本之一。

海未平,大学教师,博士,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文化比较、文化地理、中亚历史文化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功底扎实,属学者型作家。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美文》《延河》《秦岭》等报刊发表散文百余篇。

但“祖坟”被“掘”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最为恶毒的羞辱。经过中间人的调停,考古工作暂时停止,考古队答应将发掘改为修葺修缮,并勒石树碑。碑文《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由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吴世昌撰写,而书丹者是黎锦熙教授。这道石碑现在依然矗立在“张骞墓”的左侧,它不但是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对张骞丰功伟绩的旌表与纪念,同时也是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们投身文化抗战、救亡复兴的见证。

这次发掘工作前后持续十余日,墓道和耳室的考古探方只有5平方米左右,出土了残破马骨、灰陶片、带釉陶片、带耳瓦罐、汉砖、五铢钱,最重要的是“有似印泥者一方(亦似封泥),篆书‘博

望阴(或造)铭’四字”。吴世昌在《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中写道:“所见墓道汉砖、破残马骨、五铢汉钱之属,即可断为汉墓;而散乱陶片中,间有‘博望’汉隶,尤足证为张公原墓无疑。”

1939年8月,“张骞墓”出土古物在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考古室公开展出。新中国成立后,“张骞墓”中的汉砖、封泥等3件文物保存在西北大学文物陈列室,后被征调到北京参展,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仅留复制件。

“张骞墓”考古发掘结束后,也陆续产生了一些学术成果,何士骥、周国亭发表了《发掘张骞墓前石刻报告书》,黄文弼教授发表了《张骞使西域路线考》。1942年,何士骥又完成了《修理张骞墓工作报告》。后来有人评价这次考古活动是迄今为止“对张骞墓唯一的一次正式发掘和科学发掘,在中国外交史、对外开放史、文化交流史和‘丝绸之路’研究上均有重要意义”。

当时参加和指导这次考古发掘的还有时任陕西省考古委员会工作主任的徐炳昶先生,他和黄文弼先生有着至深的工作交往和个人友谊。在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考古委员会的成立和“张骞墓”的发掘修葺中,都有他们极力的推动。

开创者与奠基者

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为国立西北大学。这一年,历史系设立考古室,黄文弼先生担任考古室研究部主任。其后,许寿裳教授卸任系主任,由古文字学家、商周史研究专家丁山教授出任系主任,两三年后,丁山教授卸任,前往中央大学任教。

1942年9月,黄文弼先生开始担任历史系主任。他甫一上任,即主导开设了考古学、史前史等课程,这是西北大学历史上第一次开设有关考古学的课程。同时,黄文弼先生也专心致志开展西北史地和考古学研究,这与他此前两次参加西北科学考察活动有直接关系。

沈兼士是当年著名的“北大三沈”之一。“三沈”即沈氏三兄弟,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他们同为北京大学教授,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名震全国的国学大师。“三沈”原籍浙江吴兴,祖父随左宗棠入陕,之后,父亲便一直在陕西安康、汉中一带任职,所以沈氏三兄弟都出生在陕西安康汉阴县,直到青年时代才离开,现在,汉阴县还建有“三沈”纪念馆。汉阴县距离汉江不远,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一派江南景象,从这里沿汉江而下,与长江汇合的地方就是黄文弼的家乡湖北汉川县。

时光来到1926年,这是中国的多事之秋。

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作霖暗中控制了由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的北京政权,并一直排挤冯玉祥的国民军。3月份,冲突爆发,日本军舰掩护奉军进逼天津大沽口,被冯玉祥的国民军击败。日本恼羞成怒,联合英美等国援引《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下通牒,要求其撤除大沽口防务。3月18日,北京市民及学生5000余人集会,反对“八国通牒”,后游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抗议,被开枪镇压,死亡47人,其中包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4月份,段祺瑞政府倒台,张作霖的奉军军事占领北京。此时,广州国共合作政府中,蒋介石野心渐起,在“三一八惨案”过去两天之后发动“中山舰事件”,5月份又通过《整理党务案》,挤压共产党的政治资源,为自己腾出膨胀空间。同时,广东革命政府的北伐战争打响,北伐军势如破竹,进军迅速,到年底的时候,革命力量已经从珠江流域推进到整个长江中下游。

THE END
0.《全球通史》史前人类之浅析(一)末学经过对《全球通史》一番认真阅读之后,对史前人类演化的有关方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此作以下简要概述,算是自己曾经与世界历史失之交臂的一次弥补。同时,向热衷世界历史的有缘者予以分享。 01、从类人猿到人类的演化 地球形成于约50亿年以前,而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最早的生命,就是原生的单细胞生物。jvzquC41yy}/lrfpuj{/exr1r1=g:95f93994<
1.全球通史第一编史前人类能把史前文明也写的这么生动有趣,感觉像是跟着文字穿越到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亲眼看到了农业革命。作为娓娓道来,讲述了 从类人猿到人类 微生物-原始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斯塔夫理阿诺斯你不仅仅是历史学家吧,很牛的生物学家,读者都不用百度了,进化顺序一目了然。作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6637378
2.史前人类=疯狂野蛮人?现代世界注定更加暴力?1. 史前的狩猎采集者既不是忍饥挨饿且道德沦丧的野蛮人,也不是高贵野蛮人。 2. 由于环境污染和 60亿人对资源的要求,现代世界的状况要脆弱得多。人类社群和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要远比史前时代严重。 3. 比起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些冲突只能算小打小闹 ;但随着新一波全球变暖的影响开始显现,我们的现代世界似乎注定将变得更加暴力。 4jvzquC41yy}/ezhd0eun1vfpzktxgw4ocp~jp€jp14633655/3=05A;539?`rl3jvor
3.史前海怪(豆瓣)在千百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汹涌的波涛之下,各种各样的史前海怪统治着我们这个星球的海洋,这些巨兽面目狰狞,令人生畏。那时候恐龙是陆地上的霸主,而它们则是水下的王者。 本书是美国国家地理巨幕3D电影《与海怪同行》的官方衍生读物。书中对远古神秘海洋进行了精彩再现,将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海怪们带入人们的视野。电影的编剧兼首席科学顾问,也是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27<871
4.书荐丨《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破除原有的欧洲中心论,从本书融合了高超的叙事技艺、精巧的人物刻画、包罗万象的视野和严谨的学术研究,堪称世界史著述中的佼佼者……从摩洛哥到夏威夷,从澳大利亚到波斯湾,阿布拉菲亚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紧张刺激的精彩杰作,书中满是海盗、帝王、学者、怪物、征服者、水手、商人、冒险家、奴隶贩子和奴隶,带领我们从三列桨座战船、维京长船、中世jvzquC41pg}t0kfpfcubry3eqo5tjjwgu1zvyns0jvsmAwjyuKj>39:2:6?86<>649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