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前的“工业痕迹”出现在青海,地球文明在循环真相是什么

在这个文明毁灭后才有的我们,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地球文明是在循环的。

这种地球上存在“史前文明”的观点甚至还有不少的“证据”,比如说在中国青海地区就存在着“史前文明的工业痕迹”,在这里发现了大量至少是在10~15万年前的“铁管”。

白公山铁管

在中国青海省德令哈市东南方向差不多40公里,有个叫“白公山”的地方。白公山山顶和周边盐湖中有不少类似于人造铁管的东西。

(白公山)

这些铁管的长度大多和人的手臂长度差不多,部分个体长度能达到10多米,从而穿过整个山体。

直径上通常在2~4厘米左右,最大的能达到40厘米。成分上则由大约70%的铁化合物、20%的二氧化硅,以及8%的钾、铝、钠等元素构成。

早在上世纪时,周边居民就陆陆续续发现这些铁管了。后续不少科研人员也都在关注这个东西,2001年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还牵头搞了一个调查小组,专门实地考察了这些铁管。

通过对“白公山铁管”的反射性检测,发现这些铁管的形成年代大约在10~15万年之前。

那时候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智人手里最先进的“科技”就是各种打制石器、用动物骨骼磨制的工艺品或者是用兽皮制造的衣服。

而智人学会金属冶炼,已经是1万年前的事情了。

(人类学会冶金已经到1万年前了)

并且当时人类进行金属冶炼,造出来的金属制品还不是铁制品,主要是铜制品。

之所以当时人类冶炼的是铜而不是铁,核心原因是人类当时掌握的技术无法产生那么高的温度。

铁的熔点在大约1500摄氏度,铜的熔点在大约1000摄氏度。

如果往铜里面加入锡或者铅形成“青铜”,那么其熔点能降低到800~900摄氏度,这恰好是木炭燃烧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青铜器)

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冶金痕迹,就是一块1.08万年前,在850摄氏度下铜和土壤混合在一起的“熔融土”。

(目前已知最早人类冶金痕迹)

至于人类打造出铁器,已经是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大约3500年前的事情了。那是古代的赫梯帝国,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区域。

中国方面开始生产铁器,是公元前1500~1300年前。

至于人类大规模的使用铁器,则要到中国宋朝时期。随着中国宋朝大规模的开发并利用煤炭,人类可以轻松的让炉温达到1500摄氏度以上,这才让人类可以大规模的冶炼铁器。

(人类到宋朝才开始大规模冶炼铁器)

中国之所以流行半球形的铁锅,核心原因就是当时中国能大规模生产铁制品。

所以说在10~15万年前,至少智人文明是绝对没有能力生产“白公山铁管”的。

那时候人类别说是铁制品了,就连铜、锡等熔点更低的金属都没法冶炼。

因此“白公山铁管”的存在被人发现后,不少人均认为这是史前文明留下的痕迹。

甚至有人认为“白公山”地区是史前文明的天文台,这些铁管是当时天文台留下的零部件。因为“白公山”地区的地理因素加上这里人口密度低,所以很适合建造天文台。

白公山铁管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白公山铁管”,真的是史前文明留下的痕迹吗?

经过郑剑东教授的研究,这种可能性极低。

目前对于“白公山铁管”到底是什么东西,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玩意是金属化的树枝。

也就是说,先有什么东西在数百万年前被嵌入到岩石中,然后这些东西才在大约10~15万年前变成了铁管。

因此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青海地区“史前时代”的森林随着地质变迁被成片掩埋后,大量树枝、树干被泥沙埋在了地下。

随后周边地区富含铁离子的地下水渗透到了木头当中,在木头的韧皮部和细胞壁上附着了大量的铁离子。

在数百万年前,泥沙聚合在一起变成了岩石,将这些树枝包裹在其中。

树枝中的木头逐渐腐烂,不能腐烂的铁离子在岩石中形成了类似于铁管的痕迹。最终在10~15万年前,这些铁离子(三价铁)经过一些特殊的反应,转变成了二价铁,也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铁管。

所以说这些“白公山铁管”不是什么史前文明的遗留,纯粹是一种非常巧合的地质现象。

真的存在史前文明吗?

从生物历史变迁的角度上说,地球自身演化出的生命形成“史前”文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史前文明概念图)

当一种生物能够冶炼金属并制造金属制品时,这种生物就会成为地球上生态链的顶端。

毕竟智人在学会用石头和树枝当武器后,就已经能够猎杀各种猛兽乃至是猛犸象了。而截止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未发现能抗住金属刀具攻击的动物。

(学会使用石头和树枝就让人类位于食物链顶端了)

但是我们看看过去数亿年来制霸地球的“生态链顶端”,除了智人之外,大家熟知的恐龙以及更早之前的合弓纲动物,均未能进入“石器时代”。

其连石器时代都没进,自然不存在文明。

其次,人类是目前我们发现的唯一一种演化方向往高智力方向演化的动物。

(人类是唯一往智力方向演化的动物)

除了智人之外,有很多动物的智商能达到人类10岁以下儿童的水平。但这些动物的高智力都是大体型带来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虎鲸和霸王龙,前者智力水平相当于10岁左右的人类儿童,后者智力水平可能接近黑猩猩。

人类的大脑在自然界中不算最大的,但有着更复杂的结构,这些结构让人类大脑有了很多复杂的功能。

比如说让人类具备抽象思维的前额叶皮层,再比如说让人类具备语言理解能力的韦尼克区。

(人类大脑非常复杂)

目前为止除了人类外,我们并未找到第二种大脑结构如此复杂的动物。

所以地球上暂且未发现第二种像人类一样聪明的动物,自然也就不太可能存在“史前文明”了。

THE END
0.震惊世界的发现!华夏龙族的史前生死簿,中国文化史上的里程碑5、按平均寿命30岁推算,这个史前村落(大家族)总人口数量应该在2000~3000人左右。 6、 上世纪末,各地出土文物中连续发现了完整的连山易卦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学勤、张政烺等学者比对周易卦形和卦名后,认为是一种数字卦,但并未讲清楚其具体筮法和用途。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6513=3:>=:7a725;;322;50|mvon
1.“地方”:被遗忘的中国古代空间秩序文化“地方”的史前空间实践 “地方”概念形成于何时无确切年代,但不同文化区回答“地形方”概念的形式及过程则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最早的答案来自于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该墓平面形状“前圆后方”,东西两侧设有两个凸出的弧形小龛。墓主人为一壮年男性,头向朝南,高1.84米。墓内小龛及北部方龛有3个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2;1i22:8/4:=14@:70jznn
2.方位尊崇渊源考二、天南地北——史前时代的宇宙观 与“尊东”相比,今人对尊南之风显然更为熟悉。事实上,这一风俗同样非常古老。《庄子·盗跖》云: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面南称孤矣。[31] 《礼记·礼器》云: 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32] 这一风俗在史前的墓葬中已有体现。仰韶文化濮阳西水坡墓遗址对此观念表现的非jvzq<84nkunju~t0ecyt0ls1zuk1piyju532;5231z32;5233<`79<::9>/uqyon
3.阴阳的工作机制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jvzquC41yy}/lrfpuj{/exr1r1h1;;fe88j37k
4.《人月神话》浅读一下吧(上)焦油坑1.什么是焦油坑 焦油坑是作者用来形容大型系统开发的一个概念。史前时代,恐龙、猛犸象、剑齿虎这些大型食肉动物碰到焦油坑也是没有办法挣脱的,而且越用力就越容易被沉入坑底。 而在项目中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问题会导致困难,每个问题都能获得解决,但是当他们相互纠缠和累计在一起的时候,团队的行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慢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53<248ftvkimg8igvcomu86495?89<=
5.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556/j}rn
6.上海书评︱《人类简史》为何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赫拉利重新定义“认知革命”概念,似乎是为了和之后的两次“革命”统一起来,造成“不断革命”的感觉。按赫拉利的说法,七万年前产生了语言和想象,让人类处理并传播大量信息,虚构不存在的事物。可是,史前人类只留下了骨骸和遗迹,难以追溯他们的思维世界;我们如何得知这些都是七万年前开始的?这个推断也与其他研究不符。据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17:825;?0
7.中国史前稻作农业三、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1.农业起源的概念 以往,通常将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就作为农业的起源。 其实,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jvzq<84fci4hujz0gf{/ew4kphu039;41385: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