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要简要的,不要太长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要简要的,不要太长

知道与了解

1.“两弹一星”

2.载人航天工程

3.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

4.银河巨型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的两大成就

理解与运用

1.“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中的中国国际地位

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3.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4.科技工作者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5.科技进步与身边的生活

重点解析

1.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解析】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建立了科研机构和科学研究体系,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等。(3)1978年“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理解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运载火箭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增强了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中国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两弹一星”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3)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难点突破

1.理解“两弹一星”的决策背景及重要影响

【突破】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知道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与成就

【突破】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经过科技工作者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总体状况的把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原子能、航空航天、计算机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然后是具体科技成就的列举,可以采用表解的形式加以掌握,分为领域、时期、主要成就、代表性的科学家等几个栏目。

THE END
0.科学技术的成就2020—2021航天事业成就 钱学森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 国家巨星—袁隆平 神舟十二号,神来之笔 5分钟带你领略中国航天超燃瞬间 氢弹之父—于敏 最新推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超燃混剪 科学家们的奋斗宣言 神舟十二号升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有两… 现代中国的科技 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 中jvzquC41yy}/|qu0eun1Lfvgius{h:3:65Jpmjz0cyqz
1.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2024年最新科技成就总结【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事业单位发布: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2024年最新科技成就总结,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jvzquC41u{jx0qzcvw4dqv4424:02=6914=56<770jznn
2.中心组学习104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jvzq<84z{{4ih~y0gf{/ew4424703:751e:93:f48:8438ucig4ivv
3.科学技术与教育通用12篇论文摘要:理工科大学生是参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科技技术观的素养,重视并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技术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高效、系统的科学技术观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本质、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理论,对技术实践活动起着科学指导的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782;:0qyon
4.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jvzquC41yy}/moz0gf{/ew4||d5jpot132821::6:0nuo
5.【成果新闻】《中国法学》|马怀德:迈向“规划”时代的法治中国建设导致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是其技术根源,部分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是其政治根源,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是偶发因素,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国际秩序发生了近百年来的最大调整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直接的表现。jvzq<84m{e4dwyq0gf{/ew4kphu03:671:=797mvo
6.和在地资源为载体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项目制实践教学》教学案例成功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方法发上创新式提出以项目为载体、将历史知识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育人途径,在机械加工实训中,介绍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引进西方技术的历史,对比当今我国技术进步所呈现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同时也回应了新时代对工程教育“厚基础、强实践、重人文”的多元需求。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jvzq<84yyy4lfqo/gf{/pny1kplp1:5571>72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