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首歌都是

张信哲在说音乐4-5分钟的长度时,用了“浓缩”二字,也就是说,本来要充分表达一首歌的内涵,肯定是不止这个时长的,但从听众接受的角度考虑,对时长进行了压缩,才有这个4-5分钟的精简时长。

没错,这些“百赞团”的评委,就是短视频平台的普通创作者,你无从了解他们的音乐审美和专业知识,平台的粉丝量是唯一咖位标准,其中6位千万级粉丝的创作者组成“爆赞团”,拥有更高权重。他们作为非专业人士,却要来评判台上这些专业歌手,而他们的评判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你这首歌适不适合作为碎片放在自己的短视频里,有没有火起来的潜质。

这种前所未有的碰撞形式,说到底,就是原生音乐与碎片音乐的交锋。

为什么一首歌通常是3-5分钟?我们还是先来说说这个一般时长是怎么来的。

1、历史渊源

在黑胶唱片问世之前,人们使用一种10英寸的78转/分唱片记录音乐,这种唱片单面记录时长为3-4分钟,还有一种12英寸的78转/分唱片,单面时长4-5分钟(应用较少)。所以,受制于音乐存储介质的局限,为了便于传播,就形成了将每首流行音乐做到3分多钟时长的惯例。

2、收听习惯

虽然后来随着音乐存储介质的更新换代,早已经具备突破3分多钟时长限制的条件,但习惯已经形成,就没变化太多。另外,正如上面张信哲所言,3-5分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听歌时长。3分钟以下,可能都不够听的;6分钟以上,可能就要考验收听者的耐性了,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3、演出习惯

一首歌从主歌-副歌,再来一遍主歌-副歌-收尾,还加点前奏、间奏啥的,大概就是三五分钟的样子,基本能把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而又不显臃肿拖沓。

为什么歌曲越来越短了?

其实张信哲说的4-5分钟,主要还是针对以前的老歌说的,而当下的流行歌曲已经没这么长了,3-4分钟才是主流时长。我特意数了一下KUGOU上TOP500榜单上前100首歌,超过4分钟的歌只有25首,超过5分钟的歌只有2首,还有不少2分多钟的。而打开经典老歌的歌单,发现确实4-5分钟是最常见的时长。

可见,如今的流行歌曲相比上世纪80、90年代的歌曲,已经整体缩短了三分之一左右。

这个缩短还不算什么,毕竟也是一首完整的歌,最致命的近年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将每首歌猛砍至10来秒钟。怎么“砍”呢,前奏不要,主歌不要,尾奏不要,直接上副歌,一秒即高潮那种。反正就是剔出整首歌中最嗨的、最有记忆点的一小段,配合视频画面进行传播。

这种方式好不好呢?说不好吧,它确实带火了很多歌,而且这种方式已经渐渐把持了音乐传播的主要渠道。要想火,你就不得不选择这种方式。

说好吧,相信大多数音乐人还是不太情愿被绑架的。我用心做一首歌,你只切割一小段来听,那我其他部分都白做了呗?比如张信哲在第一期就说了,他还是觉得音乐要完整地欣赏,而不太能赞同这种碎片化的听歌方式。

到底这种短视频与音乐碎片成为视听主流形式是怎么来的呢?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尤其是年轻人,每天从早到黑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很难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他们的空余时间通常是碎片化的,如等公交时、吃饭时、上厕所时……所以这些碎片化音乐和视频,刚好用来填补这些碎片时间。

2、网络信息时代选择太多,冲淡了人们的专注

以前听卡带、看黑白电视的年代,完全没得选择,买一盘卡带回来反复听,电视上播什么节目就看什么,而且还津津有味。但现在呢,拿着电视遥控按半天你都不知道选哪个,网上听歌看视频更是如此,听了一秒钟觉得一般,立马划过,因为我知道后面还有无数的选择。

就跟猴子下山似的,丢了玉米抱西瓜,丢了西瓜赶兔子。最终呢,刷了几个小时短视频下来,你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一个碎片让你真正记住的。你永远在想着,可能下一个更精彩。这仿佛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说是利用碎片时间,实则吞噬大量作息时间。

所以,这些音乐碎片即使随着短视频的传播而火了,也通常是浮于表面的,你只是被动地收听,被动地记住了某些洗脑的旋律片段,还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传播,但你不会用心去分辨这是好音乐还是庸俗的音乐,也不想去了解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谁唱的。过了一段时间后,等这首BGM的热度一过,它就迅速被淡忘了,就像它从来没有进入过你脑海一样。从走红到消失,你可能都没有听过它的完整版。

《为歌而赞》上曾有位短视频创作者说“音乐还肩负着提升大众审美的责任”。

这句话本身很对,也是很多音乐人坚守的准则,但你要说以音乐碎片的方式来提升大众审美的话,就有点可笑了。要听明白一首歌,最起码的就是听个全貌对不对?听一句高潮就懂了这首歌?审美就高了?而且,能作为碎片进行传播的歌曲,永远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更优秀的歌曲,这些短视频创作者是看不上的,因为难抓住歌曲的“嗨点”,缺乏火的潜质。

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音乐的碎片化与音乐审美的提升,恰恰是相反的方向。当音乐被碎片化,它就几乎丧失了自身的艺术价值,沦为娱乐短视频的附庸与点缀。

就像张信哲说的,他之前从来没想过某首歌曲是为适合什么场景而生的,比如给哪位美食博主做背景音乐。这没错啊,如果每一首歌都是为了适合短视频传播而做,事先就被框住手脚,那这首歌又能有多少艺术性呢?你就甘心为视频创作者打工呗,还算什么音乐人?

如果音乐创作者都来迎合这种音乐碎片的传播规则,那以后3-5分钟时长的歌曲都会渐渐被抛弃,直接写碎片不就好了?一两句歌词,10来秒的旋律,简单粗暴,只要足够抓耳,火起来的机率蛮大的。

既然李荣浩都写出了4秒的《贝贝》,那以后的流行歌曲,会不会越来越短,短到全变成一块块碎片呢?我有点担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第三届“奥林皮业”杯《君歌、现代流行歌曲音乐达人展演》(海选5一场由民乐演奏和君歌、现代流行歌曲演唱为主的展演正在这里进行着。参演的歌手、乐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高超的演唱技巧、演奏功底,向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让观众即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体会到音乐的时尚和新颖。 展演工作组成员安排 jvzquC41yy}/onnrkct/ew46{kker;
1.感人至深!祁隆情歌《等你等了那么久》完整版,泪洒人心|流行音乐|黑哥讲现代史 2628粉丝 一个用心讲故事的人 00:13 深空恋曲:秦彻与极夜之约的奇幻冒险 01:03 李九评价不管DRG年总成绩怎么样但久酷的身价还在上升,像AG 06:57 全吓哭了!一口气看完S15的【吓哭瞬间】! 04:18 圆桌骑士,大神连续砍出5个奖人,太强了,童年被颠覆! 02:52 人前他是完美丈夫,人后却背jvzquC41yy}/3?80eqs0x8{kfgu0X^HMRPWNW7mvon
2.中小学音乐论文10篇(全文)2、根据歌曲的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合唱歌曲的具体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歌曲《DoReMi》一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完整版《DoReMi》歌曲的认识与表现以及对歌中各乐段二部合唱的训练和处理上。我首先是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导入新课,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mjc€3fvr0jvsm
3.《痛说革命家史(现代京剧《红灯记》音乐)》,原创歌曲简谱,通俗现代京剧《红灯记》音乐 人气:0 唱法:通俗歌曲语种 :国语歌曲谱日期::2023/11/8 9:09:10 【报告错误】【收藏网址】【电脑版】 关键词:痛说革命家史 (2) (0) (0) (0) (0) (0) 曲谱来源:词曲网曲谱制作:词曲网曲谱提供:肖正雄 最新原创曲谱 jvzquC41yy}/m}{e:0ipo8rqdkrf1B=273?`37mvon
4.音乐在2024年政治活动中的多重角色与影响例如,Fleetwood Mac的《Don’t Stop》被用作大会的播放歌曲,可能旨在传递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信息。而现代歌曲则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它们反映了当下的文化潮流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融合新兴艺术家的作品,DNC能够注入新的活力,并使大会内容更贴近年轻一代的口味。这种经典与现代的结合,能够形成一个更加jvzquC41yy}/hxwyctjqc}myc{4dqv433;949
5.歌曲《万卷山河》献礼全民阅读大会何纾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拥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演唱经验,她的声音充满了传统的魅力和感染力。史晋阳作为新生代歌手,她的声音清新自然,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和活力。两人的合作,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感觉,既有艺术的深度,又有流行的广度,我认为这种结合非常成功,为歌曲增色不少。jvzquC41yy}/{wsw0gjv0ls1kplp1:624191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