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街·烟台故事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近年,烟台大学和鲁东大学都设立了“张敬塘纪念奖学金”。有人不禁要问:张敬塘是何许人?为什么该奖学金以他来命名?

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台湾学者张玉法、李云汉主编的图书《山东人在台湾》与台湾山东同乡会出版的期刊《山东文献》(张敬塘是该刊发起人之一),了解到张敬塘是民国时期烟台著名教育家,曾任振华小学董事长兼校长、贞静女子小学董事长,又是志孚中学创办人之一,还协办过养正小学、建国小学、弘文小学,在烟台近现代教育史上名噪一时。

办学热忱有渊源

张敬塘

张敬塘的父亲张炳绶,字紫封,监生,候选府知事,为人慷慨,热心公益,曾在所城里张家祠堂创办义塾。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烟台起义。1915年,将张氏义塾改为私立振华高等小学,自任校董,后又增设中学班。

振华小学以“诚敬勤爱”四字为校训,为社会培养了众多有用之才,同样出身所城里张氏家族的烟台著名抗日烈士张黎,便是振华小学首批学生。

1923年,振华小学迁至建昌街五巷19号,建有二层楼房22间,平房16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其校舍规模与办学条件在当时的烟台首屈一指。

张敬塘的母亲初氏,字慕贞,知书达理,贤名远播。1924年,她考虑到“自古贤哲多由贤母教成”、“女子教育不可或缺”,慨然捐巨资设立私立贞静女子小学(后并入振华小学),受到北洋政府山东省教育厅嘉奖。

张敬塘年方8岁入读张氏义塾,10岁时进入振华小学学习,继而升入中学班。毕业后,遵从父命,随莱阳县名士孙蒙起(曾任山东省议员)、牟平县硕儒徐菊生研读经史,打下深厚的国学底子。

1927年,25岁的张敬塘出任振华小学董事长兼校长,此外还兼任私立贞静女子小学董事长。他曾亲赴南京、上海采购图书、仪器,充实教学设备,办理之善,誉隆遐迩。

此时的振华小学,课程设置已经相当完善,初级班开设国文、算术、社会、音乐、体操、图画、劳作等课程,高级班增设英语、历史、地理、自然、修身、写字等课程。

振华小学旧址

协创志孚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消息传来,张敬塘义愤填膺,联合烟台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成立抗日后援会,并与好友王仲芳创办《复兴日报》,宣传抗日,激励民气,一时被视为当地报章之权威。

张敬塘本着“有教无类”的襟怀,不以自行创办的学校臻于完美为满足,还协助创办志孚中学、养正小学、建国小学、弘文小学,分别担任董事、董事长等职,其中尤以志孚中学在当时影响最大。

1932年,张敬塘应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1师师长刘珍年之邀,与张德纯、崔葆生、林秋圃、澹台玉田、曹荫南等烟台地方士绅筹建私立芝罘中学,并于同年9月7日正式开学。

这是继山东省立第八中学之后,烟台第二所完全中学。张敬塘被聘为校董事。

芝罘中学在报省政府备案时,碍于私立中学不得使用当地地名的规定,遂以谐音取名志孚中学。

学校初设中学部,后增设师范部与附属小学(建国小学),师资阵容称盛一时,其中不乏“海归”(如体育主任张在天,早年留德,后曾任台北体专校长)。

校舍的形式与格局仿天津南开大学,美观而实用,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实验、运动、餐饮、诊疗设备颇为完善。

这一时期,张敬塘还曾创办“德生”银号,在其带动下,烟台许多士绅投资工商业、金融业。1934年,张奎文出任烟台特区公署专员兼公安局局长后,强征房捐,所厘定之税率甚高,市民大多无法负担。

张敬塘被推举为代表,赴山东省政府陈情,控告酷吏害民之事实,经民政、财政两厅议定,将烟台市区税捐减半,乡区尽数蠲免。

为达成此事,张敬塘在省城济南奔走多时,所有花费,均由其个人承担。

抗战年代及之后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烟台教育界纷纷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志孚中学众多师生南下参加抗日,振华小学师生则在张敬塘带领下走上街头,组织宣传队、演出队、募捐队,有的教唱抗日歌曲,有的排演街头剧,有的写标语、发传单、街头演讲,汇成轰轰烈烈的爱国洪流。

为防止资产被日伪所霸占,张敬塘变卖各种祖产,所得总计20万元,汇到了位于大后方重庆的中国银行。

烟台沦陷后,张敬塘曾协助掩护潜藏烟台的国民党荣成县长孙燮夫,受聘为荣成县政府秘书,还将潜伏烟台、秘密从事抗日活动的国民党牟平县党部书记长尹载五、福山县党部书记长邹鉴,藏匿在振华小学。

不仅如此,张敬塘一再劝勉青年人离开沦陷区,去大后方读书,凡是愿意投考军校的,一概给足路费。

出身地主阶级的张敬塘,心存恐惧,于1946年率振华小学、志孚中学部分师生“流亡”至青岛,在国民党元老张继、青岛市长李先良支持下,与邹鉴、孔鹏起等创办私立国华中学,张敬塘任董事长,学生最多时达800余人。

11月21日至23日,各省选举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台湾后,长达45年未改选,被讥为“万年国代”),张敬塘当选,是烟台市唯一的代表。

1948年5月,张敬塘在南京出席了第一届国民大会。返烟后,被烟台市长延珍卿聘为烟台市政府顾问,后又出任烟台市兵役协会主任委员、烟台市钱业公会理事长。

10月15日,烟台第二次解放,振华小学被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建昌街小学”。此时,张敬塘又率国华中学部分师生“流亡”青岛、上海,后并入同样“流亡”的烟台联合中学(牟平县人张敏之任校长),作为第二分校,期间曾出任旅青烟台同乡会理事长。

去台岁月

许多去台的昔日同事、学生登门求助,他都竭尽所能,大到帮助创业、择偶、操办婚事,小到带着去理发、看病、购买衣物、看电影,暂无住处的,安排与自己挤在同一房间,因而备受烟台“流亡”师生的爱戴,被尊称为“敬公”。他曾为学生题写赠言:“敦品励行,作一流人物;移风易俗,开万世太平。”同事苑觉非评价他:“把人家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学生赵儒生评价他:“那宽厚慈悲的心怀,是一种境界。”

张敬塘为学生题写的赠言

1973年夏,张敬塘昔日的部分学生汇集在台北中山堂,为其祝贺七十寿辰。所有餐饮费用,张敬塘自行垫付,而席间学生所献礼金,张敬塘亦分文不取,后托学生刘训序存入台北银行,以其每年的利息,作为在台胶东籍学子的奖学金。

后来,张敬塘的学生于丰仁又慨然捐出对等金额,设立“张敬塘先生奖学基金会”,以嘉惠后学,并推举苑觉非为董事长,刘训序、于丰仁等为董事。

张敬塘之妻刘文慈,解放后留在大陆,所生三子一女:长子张春镒,留在大陆;次子张春鉴,学习警政,曾供职于台湾苗栗县警察局;三子张春镛,学习法政,曾供职于台湾彰化县税捐处;女儿张春娟,亦留在大陆。

两岸关系解冻后,张敬塘的后人和学生遵照其遗愿,回到烟台,在部分学校设立“张敬塘纪念奖学金”,多年来,已有众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中受益。

无可讳言,张敬塘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追随蒋介石集团,参与组织还乡团,并在地方相关机构中任职,最终位列“国大代表”,沦为蒋家王朝的政治花瓶,有其历史局限性和落后的一面。但张敬塘一生情系桑梓、作育英才,对烟台近现代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仍值得肯定。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你可能还想看: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以便稿件发表后寄奉稿酬。

THE END
0.讲座预告|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革命及其启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南雍启航·史向未来 主讲人:王乙竹(中国人民大学19届世界史校友) 王盼盼(中国人民大学21届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校友) 温度(南京大学23届中国近现代史校友) 曹玉欣(南京大学23届世界史校友) 时间:3月4日19:00 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会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ID:267-710-9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献释读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QZV4C?VP9:36T?Q67mvon
1.八年级下册历史精选集乐库频道分享 名称:八年级下册历史 张扬很不张扬 简介:无 <八年级下册历史> - 歌曲列表 播放全选 01零七 -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02零七 - 第2课 抗美援朝 03零七 - 第3课 土地改革 04零七 -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05零七 - 第5课 三大改造 jvzquC41yy}/m~lqw0ipo8xqpirju}4iekj`5ƒ~qud?l|‚22g5
2.设计学习计划范文课程内容分析 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旨在阐述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各国出现的设计流派、风格、设计师、经典设计作品。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详尽系统地掌握设计发展的形式、风格变迁,以及设计理论对设计风格产生的影响,从而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499277mvon
3.中国现代(当代)声乐创作歌曲合唱创作作品中国当代音乐史欢迎收听蜻蜓FM中国当代音乐史专辑下的音频节目中国现代(当代)声乐创作歌曲合唱创作作品,主播:。在这里“中国现代(当代)声乐创作歌曲合唱创作作品”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中国当代音乐史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jvzquC41o/vsg7vkpizjpp3ho1|djjspgny06>69:25qtxltcoy04<6767>81
4.羊城晚报12月10日,是德国音乐家华丽丝的诞辰纪念日。她是惠州籍音乐家青主的结发妻子,与中国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在华丽丝的帮助下,青主才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奠定了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中国音乐学者梁茂春曾撰文表示,华丽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乐坛上一jvzquC41gr4ze€g0eqs0gyfrgt5zymk1jvsm1;545/7319=1eqtugwya3263a?6:539/j}r
5.许姓名人大全许冠杰是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山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完成了古典与流行的历史性嫁接,对现代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他也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 许冠杰1964年首次跟友人组成Harmonick乐队,1967年正式出道,1974年推出的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jvzquC41yy}/{€630eun1kfklkgykwl1427519>451>69A3jvor
6.《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个人史视角下的百年中国变迁(一直游到海水下面,笔者就从个人与时代、精英与大众、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传统与现代这四个方面,谈谈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与相关述评,供各位师友参考。 个人与时代:大历史观照下的个人史书写在贾樟柯出版的两部以“贾想”命名的随笔集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是介绍自己的阅读情况,尽管贾导的阅读,以文学、电影、艺术类作品为主,但他在多个场合,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