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一个北大荒知青集体的五十年

原34团18连知青 高非 薛克建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样一个集体,从十多岁开始他们一起工作生活了好多年,随后分散到各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你一定会猜到——这是一个知青集体。因为只有在知青当中才能找到这样的群体,因为在北大荒知青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群体。我们黑龙江兵团34团18连的七八十个知青就是这样一个五十多年始终不散的集体。

1968年7月,最先到达北大荒进入18连的是10个北京学生。年龄最大的是66届高中生,20岁左右;最小的66届初中生是在赴北大荒的火车上过的17岁生日。

女三中同学在北京站

四十一中的同学,即将出发的举着红旗豪情满怀,未被批准的闷闷不乐。

8月,一批上海中学生告别家乡奔赴边疆来到18连。

列车出发了,有人充满豪情,有人面对亲人流下眼泪。

1968年9月,哈尔滨61中两名女生自愿报名下乡后拍照留念。身后的标语反映了当年的时代背景。

薛克建和二姐薛克平一起报名下乡。当时父亲关在“牛棚”里,母亲下放到干校,只有弟弟和1965年下乡的大姐赶回哈尔滨送行。1970年11月在35团工作的二姐在扑灭荒火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1969年,更多来自上海、天津和哈尔滨的知青离开故乡到达18连。

再见了,大上海。我还能回来吗?

天津知青在赴北大荒途中留影

这几个哈尔滨的“小六九”谢绝了工宣队师傅提出的留在哈尔滨的分配方案,坚决要求到北大荒,“将革命进行到底”。

18连知青中,有中共元老的孙辈,有铁道部司令部军官的子女,当然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根据我们2014年的调查,1968年到达连队的21名知青全都是自愿报名到北大荒的。其中81%是因为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其余是“随大流”来的。1969年到达连队的37名知青的调查回应,34%是自愿报名赴边疆的(30%属“响应号召”,4%属“因家庭困难”),13%属于“随大流”,27%是“不得不去”。

858农场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城市知青到达边疆。

这是刚到北大荒不久的18连北京知青在场部留影。那时流传一句话:知青男的越来越瘦,女的越来越胖。这话至少后一半是对的。

这是18连上海知青与老职工合影。身后高大的厂房和烟筒,以及其它厂房和我们的宿舍、食堂(兼会堂),都是我们到来后和老职工一起建造的。

当年哈尔滨知青“献给未来的回忆”,今天已成为珍贵的记忆。

天津知青和老职工

18连的老职工,有19名50年代的转业军人,还有59年支边的山东支青、北京支青、“66.3”转业军人、“投亲靠友”、“盲流”和“坐地户”等等,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和小孩子。当时在北大荒,知青在青年人中占绝大多数,因此“青年”成了知青的专用名词沿用了多年。

老连长刘天银是50年代转业军人的优秀代表。他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立过特等功和一等功各一次。文革中他因只抓生产不肯整人被多次冲击,但他始终不辩解、不检查、不改正,赢得了群众的尊重拥护。

18连主要连排干部(前排和后排左4是知青)

18连的家属们

看看这几张照片就知道,为什么当年北大荒非常需要大批有文化的青年人,为什么我们被称作“知识青年”。在老连长和众多老职工的影响下,18连知青集体始终充满正气和朝气,为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作出了贡献。

858农场与珍宝岛同在虎林县,沿乌苏里江200里与苏联只一江之隔。

1967年12月858职工在乌苏里江的中国岛屿上与入侵苏军发生激烈的对抗,18连知青与老职工一起英勇反击,哈尔滨知青小黄还流了血。

我们18连的前身是农场的副业队和粮油加工厂,因此连队的主要工作是榨油、磨面、粮库搬运、烧酒、副食、畜牧和马车运输等等,每到农忙时节还要下田耕种、除草、收小麦、割大豆,冬季参加农田水利工程。我们生产的65度北大荒酒畅销牡丹江一带,是34团许多知青探家时的必带物品。

奔流不息的乌苏里江畔,弯弯曲曲的小穆棱河旁,从此多了众多年轻人的身影。

那时多年轻!

北大荒知青对边疆建设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生气勃勃影响深远的北大荒知青文化。这是城市的文化、青年的文化、学习和传播知识的文化。

说到学习,最普遍的自然是学毛著。

这张哈尔滨知青雪地学语录照片不是摆拍的,是知青在宿舍后的野地里下夹子打野鸡,不料把老职工家养的鸡打了。于是老大哥组织大家在现场学语录,检讨违犯群众利益的错误。说到错误经过,老大哥忍不住先笑了。

尽管多数知青失去了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18连仍有一些知青在艰苦的劳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

有一部分是社科类书籍。在大批判的年代能读到贝克莱、赫胥黎、康德和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虽然只是一些小册子),以及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摘译》,真的很不容易,都是家里人从北京上海买到寄来的。

也有当年自学数学的教材和笔记

北大荒知青后来在许多领域都涌现出不少著名人物,他们学习奋斗的起点,几乎都是在黑土地上。

在传播知识方面,北大荒知青文化在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方面极大地提高农场原有的水平。

教育方面影响最大。农场80%以上教师是知青,“荒二代”几乎都是知青的学生,被知青化。

18连知青教师在讲课

这是1973年34团团直中学部分教师的照片,其中有转业军官7人,其余几乎都是知青教师,2人来自18连。

在文艺体育方面,北大荒知青文化极大的提升了边疆文体生活的水平,偏僻的边疆农村到处都有年轻的歌声。

在宿舍窗前拉手风琴

18连知青早期的歌曲集和歌篇。我们把最新的歌曲带到遥远的边疆。

1969年18连的宣传栏

18连知青的体育活动。此外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划船等,也是我们喜爱的体育活动。

北大荒知青与农场职工结下深厚的情谊。18连80来个知青有11人与农场青年结为夫妇,5男6女,可见知青与农场职工融合的程度。这些爱情几乎都是在共同劳动工作中自然萌发,很少物质利益方面的考虑。所以,尽管他们(包括不同城市的知青夫妇)后来为了回城、两地分居、城乡差别、工作、住房、子女……不知遇到了多少烦恼付出了多少心血,18年没有一对知青夫妇为了返城而离婚,更没有留下什么“孽债”。倒是有一个罕见的例子。

徐文先夫妇照

哈尔滨知青徐文先1975年被推荐回哈上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铁路局。但为了与女友本地青年袁继翠结婚,他二次下乡回到农场工作。

回城后所有人都是以知青特有的韧劲,从底层做起,在各自的岗位艰苦奋斗。一些人即使下岗了,仍然尽心竭力,为国家进步、为自己的家庭而拼搏。

这对哈尔滨知青夫妇下岗了,靠卖瓜子为生。依然笑对人生。

虽然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岗位,18连知青这个集体始终没有消失。八九十年代没有互联网,有些人家连电话都没有,全靠着友谊和热情联系人心。每个城市的知青都经常聚到一起,每当谁的工作、生活出现问题,子女的学习求职遇到困难,每当农场职工或外地知青战友来到,大家总是一声招呼就聚集起来。退休后,次数就更多了,有时还集体到郊区住两天。老连长、指导员和许多老职工及他们的家属子弟到了四个城市,总会自发地成为热烈的聚会,总有说不完的经历、亲情和感慨。

1985年张文德指导员到北京

不仅我们每年多次聚会,每一次兵团和34团组织的知青活动,我们连知青都是最积极的参与者。

1991年《魂系黑土地——北大荒回顾展》,18连部分人的合影

98年参加34团知青的聚会

2008年7月,我们相聚在圆明园,纪念赴疆40周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成花甲老人。四十年的如烟往事,正是中国现代历史百年沧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我们的经历中能有多少残石剩土能像这片遗址一样留在史书中呢?

2013年,京沪津哈及农场的五地知青和职工大聚会,我们欢聚一堂,游园,聚餐,引吭高歌。

同样的感受让我们唱起“同一首歌”

2016年北大荒知青图片展

2018年参加北大荒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三千叟”宴

2019年18连上海知青观看“雪花飘飘”演出

哈尔滨知青的聚会

天津知青聚会

我们还集体参观了“与共和国同命运”展览(2015年)、“北大荒知青图片展”(2018年)、“生命中的兵团座谈会”(2016年)等活动和其它师团的一些聚会、研讨会和纪念活动。

2009年我们在网上建立了连队知青的博客,2012年起做了两次本连队知青历史的调查,出版了《回眸十八连》和《十八连相册》。我们还发起并参与编辑了858农场50年代转业军人的回忆录,出版了《858农场老照片》和《北大荒人眼中的北大荒知青》等书籍。

18连知青编辑出版的书籍

2016年18连知青向知青博物馆(鸟巢)赠送190册在北大荒读过的图书,2018年向《北大荒知青书馆》赠送78册北大荒知青的图书,2019年向858农场赠送2200多册图书。

回访农场是后知青文化的高潮。从80年代初18连就有知青回访。到2013年,18连有三分之一的人回访过农场,其中一半回访过多次。知青与农场职工的友谊几十年持续不断,又延续到了荒二代。

农场职工喜迎老朋友

每次返乡都要给老连长扫墓

50年前的战友再相聚

如今的“18连小屋”微信群里热闹非凡,除了知青还有不少老职工、荒二代参与,连患癌的知青都要在那里每天唱几首新老歌曲。这些人中有中央部委的司局长,有企业家,有技术人员和职员,也有下岗工人。但在我们的群体中,所有人只有一个身份——知青。知青,就是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日子里,在最艰苦的地方度过青春年华的一群人。

我们老了,过了花甲,过了古稀,一天天向80岁走去。我们的荒友,也开始一个一个离开……

看望病中战友

给住院的荒友祝寿

送别战友

天上若有北大荒,我们将来定会在那里重聚。

18连知青的五十年只是北大荒知青文化浪潮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映射出了黑土地上的北大荒知青文化曾经曾经多么朝气蓬勃,波及半个中国的后北大荒知青文化在基层群众中是多么普及深入。我们一天天老了,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当年的歌声依然在轻轻地哼唱,当年的友情仍然像余晖一样燃烧。总有一天,随着一代人的逝去,北大荒知青文化的大潮会渐渐归于寂静,但它涂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那一抹光彩永远不会褪色消失。

THE END
0.湖北的省辖市·孝感观音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鄂东北部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境内,距武汉市90公里、武汉天河机场60公里,景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区内层峦叠嶂,波光粼粼、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又是中国现代史上闻名遐迩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现有观音湖、小悟山、大悟山、“农家乐”游览区、观山禅寺游览区域。 jvzquC41yy}/onnrkct/ew46tui29B:
1.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_8,10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025-11-11 00:20:04 新车知多少 山西 举报 0 分享至 0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新车知多少 6408粉丝 发点好听的歌曲、歌单 00:43 今日新闻头条,关注时事热点 01:10 攻打平安县城,李云龙的独立团损失多少兵力? 05:45 笑死我jvzquC41yy}/3?80eqs0x8{kfgu0X`I65RG:X7mvon
2.毛泽东主席逝世公开广播的背后(下)新闻中心[南通社18日电]:“在这个时刻,中国是一个悲伤哀痛的国家。”“全国都感到中国的一部分历史将随着他一起逝去了。” 共同社驻北京记者福原写文章说:“毛泽东在整个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史上,始终是一颗放射出强烈个性光芒的巨大红星。”“如果说英雄就是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历史的轨道上刻印下了他的思想、行动和个性的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9;/2;3188635771;<;9864tj}rn
3.巴渝音乐,雄浑壮美的长江之歌“这便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第一首以重庆大轰炸为内容的钢琴曲。”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吴伟介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来渝的音乐大家、名家多达数百人。他们把中国现代史上水平最高的音乐带到了重庆的大街小巷。 大批音乐人以音符为枪,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在烽火中发出了最强的怒声,如同匕首刺入敌jvzquC41yy}/ezwd0et0exsvgpz04974/2804@4eqpzfp}d58:9877mvo
4.货币主义革命论文12篇(全文)[3]王代文.充分发挥革命历史歌曲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的作用[EB/OL]. (2009-02-01) [2013-3-2].http://www.chuanjiaoban.com/article.php?id=7199 [4]杨小红.歌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EB/OL]. (2011-06-14[2013-3-2].http://www.hncsteacher.cn/xwedu/clientweb/xy Paper.do?method=sx Recommend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f{nuimqo0jvsm
5.中国民众忆西哈努克:热情好客喜爱李双江歌曲西哈努克,一个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名字。从“30后”到“90后”,多少代中国人,也许不清楚柬埔寨这个国家究竟发生过什么,却都知道“西哈努克”这个名字,知道这位永远带着谦和微笑的柬埔寨亲王。一个烙印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柬埔寨名字,这个名字的背后,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o142731:5/38554=>7;94tj}rn
6.湘潭大学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专题研学活动(图)23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贺存金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他对于《毛泽东历史瞬间》的思考与感悟,将伟人的一生以及时代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在场同学沿着作者罗胸怀的独特视角,感受到了他满腔的红色情怀,也似乎看见了成就毛主席和中国现代史辉煌的一个个不平凡瞬间。 jvzquC41o|j/uƒmij0ipo8okpkgo1;545/73/9:156835@3jvor
7.张杰献唱央视抗战歌曲《铭记》即将发布张杰铭记央视【转发!#致敬伟大抗战精神MV# 即将发布!】“向你致以盛世的邀请,山河记得你们,捧出的永远清澈的春水繁星;山河记得你们,以鲜花写家书一封。”央视特别制作歌曲《铭记》即将发布。#张杰唱铭记致敬先辈# 致往昔、敬未来,愿万里山河永昌,祖国繁荣富强!#抗战胜利80周年# @张杰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7:79:9a86>7cB6c26615<=p20nuou
8.17.c.100.cm(今晚“恐怖数据”驾到白银多头能否趁机一搏?)14may18_XXXXXL56edu409歌曲一喝酒小 71ncccn官网登录入口 windows18-HD19免费 17cav 1500红姐最新视频更新内容 hqtopvip@gmail.com 34ay.Cc 日本妈妈youjizz/p> 中国的女孩去到toi|et9 5173xx.av es23官网进入 https://www.cjiacl.xyz:6688/35.html 91N、C0w www.17.ccc CcC逼jvzq<84gpws/iƒ~vuyqk0ls1
9.巧用“诗歌谚谣”活化课堂教学当代民谚民谣所涉及地社会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在讲有关中国现代史时,如能批判地、有选择引用好,则可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如在学习《改革开放》有关“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地发展”地经济规律,对八年级地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于理解.一般地说教又容易让课堂变得死气沉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3A6659<80qyon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20世纪经典歌曲选编(部分)歌曲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中共八大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情境活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9409120 分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20世纪经典歌曲选编(部分)jvzquC41|wpvcw3zmy4dqv4:s4?52B6420nuou
11.1085年,三十年牛马人生六十年诸佛龙象什么意思啊5,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各个时期及其重大历史 1,三十年牛马人生六十年诸佛龙象 什么意思啊 三十年,众生牛马。历尽苦难,堪破世间苦楚。芸芸众生,多数在苦难中抱怨,却没有几个能在众生牛马中去深思,去反省,因而得不到所堪苦楚的那种悟。三十年,众生牛马。不仅仅是众生牛马而已,更需要的是将心比jvzq<84yyy4m{|yw0eun1ppzz1inl‚4826960qyon
12.【精品】桥教案模板七篇《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尤其是这篇属于情感护强烈的文本,更应学生自读自悟。课堂上,教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sncqct08:>6;34ivvq
13.《福建文学》2022年第3期许谋清:今天是昨天的明天新作品据说北京有7000条胡同,我把我们北总布胡同称作中国第一胡同,火烧赵家楼,中国现代史第一页就是从这里翻开的。 北总布胡同往南,顶着的是东总布胡同,对着的是四川驻京办事处,右转再南拐是贡院西街,到头是长安街,过大街是海关。右拐,那时还没有长安大剧院,走一小段,是国际饭店。我在那里参加当时煤炭部组织的一次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4856465d6:>225344=594: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