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命题人:不记“万能答题公式”,翻书都找不到答案

同学们都知道,在历史考试后面有很多都是关于历史大题的答题,很多同学明明掌握了基础的知识点但是仍然不知道怎么样去答题,这就是不明白答题的策略了,答题当然也有套路,掌握一定的答题策略,帮助学生找到一道题型的得分点,才能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

一、历史学习:似易而实难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二、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①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④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一、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例: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例: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例: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例:王安石变法

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

1.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

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 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 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THE END
0.陈平原谈现代中国学术史与述学文体访谈我这本书一开始从课程、教师、教材、课堂入手,讨论百年来中国大学里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文学教育,然后谈论具体的文学史家黄人、林纾、鲁迅,还有“北大中文四老”,他们的工作各有偏向,但都隐含着古今、政学、文史之间的张力,最后再涉及小说史、散文史、戏剧史和现代文学这四个专业领域,等于是从建制层面到人物层面再到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285;425d69:279343A;:439/j}rn
1.平卡德:站在黑格尔的大伞下理解现代世界平卡德在图宾根交流期间的两位老师:克劳斯·黑尔德(KlausHeld),德国哲学现象学研究专家(左);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20世纪欧洲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 02 哲学贡献和特色 文汇:您是当今最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之一。在现代世界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何在?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那些生活在两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B9257?2:8
2.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多年的教学历程,使我已经慢慢感到倦怠,我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老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却把教师的职业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带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可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专家们的观点,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xxjkzoofnykjwo03;>463:20qyon
3.欧阳修他还写下了许多表现当地风土人情和自己切身感受的作品,如《峡州至喜亭记》《夷陵九咏》等五十多篇文;脍炙人口的《戏答元珍》也写于此时,其名为戏答,实则包含了严肃的政治主题。景祐四年(1037年),《新五代史》也开始执笔,三月,欧阳修续娶薛奎之女,年底迁任乾德(今湖北)县令。[1][3][7][6] 宝元三年(1040年)春,欧阳修前往滑州(今河南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4287215:::>>:5a724;53:6770|mvon
4.哲学新书联合书单日常生活的现象学康有为新浪财经《人文主义与史学——英国现代史学编纂之源》(Humanism and History: Origins of Modern English Historiography) [美]约瑟夫·莱文 著,王伊林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2023年1月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政治史学丛编”系列之一,旨在解决一个问题,即英国史学如何找到它的现代方法,以及它为何会找到这种方法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9/325eql2ko{vxxlp999=49=3ujvsm
5.初中语文教学困境12篇(全文)老师的教学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讲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将范文发给学生然后告诉他们在范文中采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哪些修辞、引用了哪方面的素材等技巧,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又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但是,如果老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2fv;p7=g0jvsm
6.2023考研历史学近现代史知识点之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为让大家高效备考历史学考研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历史学近现代史知识点之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历史学考研复习更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历史学如何备考等问题,小编会持续为大家提供更多相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吧!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742;671::6;3>60qyon
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郭沫若除了新诗,郭沫若还是著名的现代戏剧大家,早年的诗剧、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历史剧,都融现实的讽喻与浪漫的想象于一炉,“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296页)郭沫若所表达的文史对话的思想极具当代意识,也jvzquC41y{h/eqnpcyxjvnw0eqs/ew4eqpzfp}44248238681euovnsv89:657mvon
8.学党史!为什么数万青年冒着风险奔赴延安?理论抗战初期数万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到延安去”成为最为时髦与自豪的时代口号。数万青年赴延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比起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起的青年学生从军运动,虽然学生学历比不上,但却具有开创性。 数万青年排除千难万险终要抵达延安的原因 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5/641?:67:;70|mvon
9.河南中考试卷难吗?且看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名师点评意味着从考生回忆的那一刻起,成长就已真实的发生。那是心灵震感的一个节点,也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在书写的过程中,考生的生命和灵魂就已经得到了沉淀和升华。第2个作文是议论文,要求以“开始”为话题,前面有一段材料这样说:“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做好;当你不知道该jvzquC41yy}/jwyx0v|0fj}kcpm0c{ykenk038662;6:3<>73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