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张学友 60 岁了。
看到这则消息,想必你经历了那么 1 秒的恍惚。
知道这个数字一直在无限接近,却总觉得还是有那么点距离。
一直到7月10日。
是不是猛然意识到,时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已经走了好远。
以及某个时代,也已渐行渐远……
如果说,音乐可以承载人们对一段时代的记忆。
那么张学友三个字,绝对是所有经历过 90 年代乐坛的人绕不开的回忆。
歌神不在江湖的日子里,歌声始终未曾被遗忘。
今天,我们用 60个片刻,组成一段关于 60 岁的故事。
一段关于歌神,跨越世纪的故事。
希望 60 岁的张学友,生日快乐!
- 01 -
崭露头角
1984 年,张学友在同事的怂恿下,参加了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
从万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凭借一首《大地恩情》拿下了冠军。
随即签约当时如日中天的宝丽金唱片,踏上了职业歌手之路。
- 02 -
出道前的歌神
出道前,张学友因家境贫寒,曾做过文员、票务员等工作来维持家计。
虽然凭借一场比赛,他意外出道成为歌手。
但因为新人歌手收入不稳定,所以并不敢辞去工作。
而是一边继续他的职员工作,一边录制唱片,等待发片。
- 03 -
第一首歌
一年后,宝丽金为张学友推出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
《轻抚你的脸》中已可见张学友唱功中的细腻与力道。
这张专辑取得了 20 万张的不俗销量,横扫当年所有颁奖礼的新人奖,一举成名。
他也终于可以辞去职员的工作,靠唱歌为生了。
- 04 -
第一首代表作
隔年宝丽金趁热打铁,迅速为张学友推出了第二张唱片《遥远的她AMOUR》。
主打歌《遥远的她》一炮而红,获得了当年了 10 大劲歌金曲奖,成为了张学友第一首代表作,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 05 -
第一张普通话专辑
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第一张普通话专辑《情无四归》应运而生。
在这张专辑里,可以听到歌神还不熟练的普通话。
- 06 -
第一部电影
1986 年,张学友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霹雳大喇叭》担当配角,正式踏足影视界。
在这部电影里,他曾因经验不足+过于紧张,而在一场打斗戏中连续 NG 60 次。
- 07 -
明日之星
1987 年,是张学友事业飞速上升的一年。
发行了一张普通话专辑,一张粤语专辑,并在香港红馆举办了人生第一场演唱会,一连 6 场,场场爆满。
那时,张学友被无数人认定,是具备相当的音乐实力和潜力,能成为明日巨星的新晋歌手。
- 08 -
低谷
但在快速成名后,张学友也迅速迎来了自己的低谷期。
虽然作为新人歌手,张学友表现不俗。
但 1987 年正是“谭张争霸”最激烈的时候,两人几乎包揽所有颁奖礼、排行榜。
而张学友的唱片销量却从 25w 一路走低。
最差的一张专辑《昨夜梦魂中》只卖出了几千张。
- 09 -
负面新闻
大起大落的事业变化,让张学友备受打击。
不久后,他染上了酒瘾。
常被媒体报道他在酒吧出没、工作时带有酒气的负面新闻。
最严重的一次,他因醉酒在梅艳芳生日会上拿蛋糕砸朋友,正好被记者拍到。
张学友的公众形象跌入谷底。
不仅走在路上会被路人骂脏话,上台演出时也会被观众嘲讽。
- 10 -
与未来妻子分手
酗酒不仅伤害了张学友的事业,也让他的爱情岌岌可危。
他与妻子罗美薇在 1986 年共同拍摄《痴心的我》时相恋。
张学友夫妇拍摄《痴心的我》时合影
- 11 -
涉入影坛
在演唱事业与爱情双重打击后,张学友投入了更多精力去拍电影。
《最佳女婿》、《猛鬼差管》、《八星报喜》、《天赐良缘》均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演戏时的歌神毫无偶像包袱,可以根据导演的要求,随性给出反应。
因此他塑造了不少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 12 -
人生第一个电影大奖
但真正让张学友的演技受到瞩目的,是 1988 年出演王家卫电影《旺角卡门》。
这部电影帮他拿下了人生第一个电影大奖 —— 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谁料 30 年后,张学友在电影中的表现,会成为火遍全网的表情包。
- 13 -
最佳配角
2 年后,张学友又应邀出演徐克导演的《笑傲江湖》,在片中饰演东厂走狗欧阳全一角,再夺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 14 -
转折
当张学友在影坛稳步提升时,香港乐坛也悄然发生剧变。
1989 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张国荣告别乐坛。
张学友抓住机会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的主打歌手之一。
- 15 -
逆时间线爆红
1990 年,张学友的代表作《李香兰》随专辑发行(普通话版名为《秋意浓》)。
当时并未在香港走红,也没有获得任何奖项。
但后来却在内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收到热捧,成为了一首罕见的虽非冠军单曲却日后大热之粤语经典歌曲。
- 16 -
事业起步
1 年后,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与内地的乐迷见面。
同年,他还发行了 2 张专辑《情不禁》与《一颗不变心》。
其中收录曲《每天多爱你一些》大受欢迎,登顶香港电台十大金曲排行榜超过 20 周,是十大中文金曲保持时间最长的冠军歌曲之一,并且拿下了当年各大颁奖典礼的“最佳歌曲奖”。
- 17 -
四大天王
《情不禁》与《一颗不变心》的成功,让张学友与刘德华、黎明在香港的各大颁奖典礼分庭抗礼。
三人连同后来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为影响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
- 18 -
一路走高
1992 年之后,张学友的演唱事业一路走高。
专辑《真情流露》在香港销售出 45 万张,创下自己入行后的最好成绩。
其中有 9 首歌曲曾经登上香港的多个音乐流行榜,并多次占据榜首位置,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历史中上榜冠军歌曲最多的音乐专辑之一。
当中的《分手总要在雨天》(《一路上有你》粤语版)和《相思风雨中》等亦成为经典粤语流行曲目之一。
- 19 -
歌神初诞生
《分手总要在雨天》获得了当时的十大劲歌金曲金奖。
在颁奖典礼上,余琤为张学友颁奖,并称他为:“九十年代歌神的接班人”。
彼时,31 岁的张学友成为了许冠杰之后,第二位被冠上了“歌神”称号的歌手。
同年,他也摘得香港艺术家年奖奖杯,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人之一。
- 20 -
对歌神的评价
但对于前辈的褒奖,张学友只是谦虚地笑称:自己只是爱唱歌的神经病。
- 21 -
不俗的演唱能力
别以为歌神只能唱抒情慢歌,他同样也能驾驭摇滚快歌。
1992 年的《爱·火·花》专辑中这样写到:
“在众多香港大牌歌星当中,能够驾驭摇滚风格快歌的除了杜德伟、张立基和吴国敬之外,也只有张学友了。”
- 22 -
封神之作
1993 年,张学友发行传世金曲《吻别》,正式封神。
这张专辑的年度销量超过 400 万张,至今仍是乐坛销量最高的专辑。
同时,它也让张学友成为当年“世界十大畅销歌星”中,唯一的亚洲歌手。
该专辑里收录的《吻别》、《一路上有你》至今还广为传唱。
- 23 -
迈向高峰
隔年,张学友接连发布劲歌热舞的摇滚《饿狼传说》和深情款款的情歌《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并双双爆红。
彼时,张学友这个名字已经风靡两岸,他的事业正式迈向高峰。
- 24 -
享誉国外
1995年,张学友在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演唱会。
成为继罗文之后,第二位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演唱会的亚洲歌手。
- 25 -
恐怖销量
同年,《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爆红,该专辑累积销量达到了巨量级的 1000 万张。
当年张学友的专辑销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排名世界第二。
他也因此获得“全球销量最高亚洲流行乐歌手”以及“全球销量最高华人歌手”的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 50 位人物之一”。
张学友是亚洲唯一一位
上过《时代周刊》国际版封面的演艺人士
- 26 -
张学友对华语乐坛的贡献
90 年代的华语乐坛流行这样一句话:
“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
张学友的贡献,并不局限于销量惊人。
更在于巅峰时期的他,影响力覆盖全球华人社会以及东南亚,是华语流行音乐对海外贡献很大的时期。
- 27 -
走入婚姻
在歌神的事业不断冲顶之后,他的爱情也走进了新的阶段。
1988 年,他与罗美薇曾因酗酒问题分手。
当时罗美薇曾承诺:“只要张学友能戒酒,她就会回到他身边”。
也因为这句话,才让歌神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戒酒,并重新追求罗美薇。
最终两人在 1995 年修成正果,走进婚姻的殿堂。
红遍大街小巷的《一路上有你》便是歌神送给妻子的礼物,感谢她一路上的陪伴。
- 28 -
好丈夫
婚后的张学友是名副其实的“宠妻狂魔”。
妻子怀孕,他停工一年专门照顾老婆;
只要他在家,基本就是他带孩子;
当有人造谣他与助理婚外情时,他立马出现澄清,并放话说:
“你们再乱写,我就永远退出演艺圈。”
而妻子也为了他退出影坛,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并将自己的英文名字以张学友的姓氏冠名为 May Cheung。
那首著名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便是两人势均力敌爱情的见证。
- 29 -
专注音乐
为了更好的兼顾家庭和事业,张学友在 1995 年时宣布暂时息影,专注音乐事业。
在 90 年代中后期,他相继发布了《慢慢》、《忘记你我做不到》、《想和你去吹吹风》、《心如刀割》、《你最珍贵》等传唱金曲。
并且每张专辑几乎都保持着百余万张的销量,在华语乐坛顶峰的位置屹立不倒。
- 30 -
风格多元
张学友并没有沉迷于自己在流行歌坛耀眼的光环,而是选择不断拓宽自己的音乐领地。
他与香港指挥家叶咏诗合作多场古典音乐与流行乐相结合的音乐会;
演唱过爵士乐和流行乐结合的《头发乱了》,即便在 20 年后今天,我们仍然能在《这!就是街舞》这样年轻的节目上听到这首歌;
甚至,他还在 1998 年的专辑《释放自己》中,首次尝试了说唱。
- 31 -
音乐剧
但在音乐上最重要的突破,还要属策划、导演并主演了音乐剧《雪狼湖》。
《雪狼湖》的出现填补了国内大型原创音乐剧的空白,是首部真正意义上属于华人自己的音乐剧。
同时,它在华人音乐界首创了歌剧流行乐形式。
音乐剧上映后,在当时的香港造成了相当的轰动,至今仍是香港音乐剧场次的记录保持者。
在流行音乐界已经登峰造极的张学友,此时又在音乐艺术领域开辟出了一片疆土。
- 32 -
荣誉加身
2000 年,张学友进入环球唱片美国总公司选出的“1990 年代歌星名人堂”。
- 33 -
艺术成就
基于张学友为华语音乐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在出道 15 年后,就拿下了华语乐坛最高荣誉大奖 —— 金针奖。
这个奖项是表扬在华语流行乐坛有着卓越成就和杰出贡献的音乐人(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摇滚名人堂)。
而此时的他,还不满 40 岁。
不过年纪轻轻就拿到了分量如此重的成就奖,在当时曾让张学友受宠若惊。
- 34 -
与时俱进
进入千禧年后,台湾乐坛迎来巅峰井喷期。
而彼时的张学友依然没有停下努力、突破的脚步。
他在 2001 年发行普通话专辑《学友热》 ,专辑中张学友首次与伍佰、周杰伦等音乐人合作,并尝试多种新唱法与年轻的音乐风格,在音乐性上保持着与时俱进的追求。
- 35 -
回归电影
同年,在息影 5 年后的张学友重返影坛。
他复出后拍摄的首部电影是由许鞍华执导的文艺片《男人四十》。
他也凭借该片获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 36 -
兰花指的由来
歌神唱歌时的标志性动作 —— 兰花指,大概是从 2000 年左右开始使用。
他曾在《康熙来了》解释,这是为了克服自己唱慢歌时,身体僵硬的问题。
- 37 -
歌神也会无措
可能很多人难以相信,在 2000 年左右已经被奉上神坛的张学友,依然会在表演时感到紧张。
也偶尔会发生因紧张而失误破音的意外。
在一次演出中,他因状态不佳现场走音,当下脸瞬间就红了,但也要面带笑意强撑着唱完。
而当拍摄镜头转开时,又马上愁眉苦脸,充满懊恼。
此时围绕在他身边看演出的小朋友们,看到歌神瞬间变脸的样子都被惊吓到了。
- 38 -
失声事故
虽然走音失误不过是我们多年后回忆起,会哑然一笑的轶事。
但歌神的确遭遇过失声危机。
自 90 年代起,他就因拍戏受伤而留下了后遗症,此后一直被鼻病困扰。
在 2005 年台北小巨蛋表演《雪狼湖》时,张学友因感冒而失声。
虽然最初他仍强撑演出,但最后因实在无法唱歌而不得不中断表演。
- 39 -
首张全创作专辑
2000 年之后,张学友开始尝试创作。
他曾利用 SARS 在家赋闲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并在 2004 年发行了个人首张全创作专辑《Life Is Like A Dream》 。
其中《给朋友》,是他特地为 2003 年去世的张国荣、梅艳芳、柯受良等等好友所创作。
歌曲以张学友的念白开场,令人动容。
- 40 -
四大天王落幕
在 90 年代后期,四大天王便开始各有发展,并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成功。
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终将成为过去。
到今天为止,他们最后一次合体是在 2007 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上,压轴合唱《始终有你》。
- 41 -
恋家的天王
2000 年,张学友迎来了自己的大女儿;5 年后,他又拥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
享受家庭幸福的他,渐渐放缓了工作的步调,将更多重心放在陪伴家人身上。
凡是要离开家超过半个月的工作,都会被张学友推掉。
也因此他曾错失包括《十月围城》在内,多部大制作电影的出演机会。
- 42 -
偶像的偶像
即便渐渐淡出江湖,关于张学友的传说也始终在流传。
只爱女友听自己的歌的周杰伦,唯一例外就是张学友,因为张学友是他的偶像;
陈奕迅当年参加选秀时曾模仿过张学友,最大的愿望是和歌神同台;
(JJ 曾因模仿歌神唱《你要的全拿走》登上热搜)
于许多年轻一辈的孩子而言,张学友才是名副其实的“偶像的偶像”。
- 43 -
献唱亚运会
2006 年多哈亚运会,张学友受邀参加开幕式与宝莱坞当红女歌手桑尼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篱笆能艺术家、歌唱家马吉达鲁米共同献唱主题曲。
多哈亚运会官网用“popsu-perstar”形容张学友,并将其名字位列四位明星之首,可见对这位华人乐坛“歌神”的重视。
- 44-
亚洲歌神
“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场次”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始终被张学友保持着,且在近 30 年内不断被更新。
1995 年年初-1996 年年初,他举办 100 场世界巡回演唱会,平均 3 天一场。
总观众人数达200万人次,创造了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场次的纪录,第一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可。
2007 年 3 月-2008 年 1 月,他举办 105 场“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打破自己保持的记录。
2010 年~2012 年,张学友举办“1/2世纪世界巡回演唱会”。
最终在 18 个月内在 77 个城市开了 146 场,总观众人数超过 280 万人次,再次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彼时出道超 20 年,张学友依然当之无愧的是亚洲歌神。
- 45 -
距今最后一张粤语专辑
2010,张学友时隔 5 年再次推出粤语专辑《Private Corner》,这是粤语流行史上第一张爵式风唱片。
专辑中的《Everyday is Christmas》后来被美国著名乐队 Earth, Wind & Fire 重新翻唱。
这是第二个西方知名乐队翻唱张学友的作品,前一首是丹麦摇滚米高乐队翻唱的《吻别》。
- 46 -
时代的变换
当然,进入了 2010 世代,新世代的年轻音乐人层出不穷。
张学友在时代变化中的短板也开始显露,比如在演唱风格上的滞后。
当然,很少有一位歌手能够一直紧随年轻市场走向。
能够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已然是 yyds(永远的神)。
- 47 -
宝刀未老
2015 年,年过 50 岁的张学友,凭借歌曲《用余生去爱》入围第 26 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
凭借专辑《醒着做梦》入围最佳国语专辑奖以及最佳国语男歌手奖。
- 48 -
距今最后一部电影
张学友距今最后一部电影,是 2016 年上映的《澳门风云3》,在其中饰演了大反派。
6 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2 次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得过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金马奖最佳男配。
张学友是唯一一位没拿过影帝的四大天王。
- 49 -
不灭的影响力与热情
2018 年,张学友在中国、泰国、美国、澳洲等地举行“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
单是台北小巨蛋,他就连开 6 场演唱会,吸引众星云集。
更别提当时已经 57 岁的他,场场劲歌热舞,尽心尽力。
- 50 -
淡出
近几年,张学友除了演唱会外已经很少现身。
但我们依然会在许多公益场合,看到他的身影。
去年年初,他和周董合作发行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等风雨经过》。
4 月,那场联动全球的「one world:toghter at home」线上演唱会,他成为唯二被邀请演出的华语歌手。
前几天,张学友刚刚发行了 2021 东京奥运主题曲《坚持的意义》,为奥运健儿加油。
- 51 -
公益
歌神热心公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他不仅长期与在港福利社会和慈善机构保持密切关系,还会和妻子在天冷时,为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送去衣物和棉被。
- 52 -
人缘
与此同时,张学友的好人缘也是出了名的。
他曾资助好友柯受良完成飞越黄河的壮举;也曾包揽梅艳芳 2003 年住院治疗期间大部分的医药费。
郭富城曾说:“张学友是娱乐圈最后一个好人”。
- 53 -
春晚之谜
这么多年,张学友从未上过春晚。
2013 年,春晚节目组曾经积极的邀请歌神张学友,张学友当时也表示出了相当的热情。
但是在再三沟通之后,最后因未能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以及节目,最终张学友放弃。
2015 年,网友投票评选出“2016 猴年春晚最想看到的 10 位明星”中,张学友再次名列榜首!
以前也曾有网站做过问答调查,有 85% 的网友呼喊“歌神”上春晚。
即使民间呼声这么高,歌神依旧 20 多年未曾上过春晚。
- 54 -
歌手之谜
与此同时,国内另一个顶级舞台也不曾有过张学友的身影 —— 《我是歌手》。
张学友在年轻时参加了太多的歌唱比赛,因而不喜欢拿音乐去竞争的氛围,只想专注做自己的音乐。
所以坊间曾传闻他 4 次拒上《我是歌手》。
- 55 -
歌手之最
不过虽然张学友从未参加过《歌手》,但因为金曲太多,他仍成为节目上被翻唱最多的人。
- 56 -
逃犯克星
在近几年张学友的大陆巡演中,至少有 46 名逃犯因去看演唱会而落网。
歌神也因此被称为:“逃犯克星”。
- 57-
盛赞
这么多年,张学友通过尝试各种风格的音乐,来不断突破自己。
因此很多人都说:
“歌神没有最擅长的音乐类型,因为所有音乐都擅长。”
- 58 -
YYDS
歌神出道 36 年,演唱流行金曲无数,专辑销量累积超过 4000 万,拿过超过 260 座奖项,打破多项世界级记录,影响力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曾一度引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
不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张学友注定都是华语乐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59 -
时代更迭
不论是“四大天王”还是“歌神”,于张学友而言都不过是别人赋予他的褒奖,但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些称谓。
他曾在近几年说,四大天王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也曾说唯有许冠杰可被称为“歌神”,因为他为乐坛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
而他,不过是一个热爱音乐到疯狂的“神经病”。
- 60 -
80岁之约
张学友有首歌叫《我只想唱歌》,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我只想唱歌
唱歌是呼吸和生活
我只想唱歌
直到有一天我喉咙唱破
……
从一两岁唱到八九十岁
我不唱歌能干什么
张学友说,只要我们还想听,他愿意唱到 80 岁。
一代人的歌神
一代人的青春
只要音乐还在
时代情怀就在
文末点亮【在看】,祝张学友 60岁 生日快乐。
欢迎你来留言区告诉我们,你最喜欢歌神哪首歌~
能够一辈子做自己
喜欢的事情
这样的人生
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和十点君一起读书成长
记得点赞+关注哦!
-作者-
乐叔,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潮音乐”(ID:cyinyue)。十点读书会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wangweiwei225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