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球史观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全球史观指的是在二战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部分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主张从全球视野观察和阐释世界历史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全球史打破了传统民族—国家的基本框架,具有超地域、超国家、超民族的特征,因此一般又被称为“整体世界史”。较早系统阐发全球史学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同时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也在此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全球史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西方重要的史学流派之一。当代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全球史学者当属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

从本质上说,全球史学并非要囊括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所有内容,而主要是一种从整体出发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全球史学者主张客观平等地对待世界上一切民族和国家,重新发掘被忽视的民族或国家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贡献,其基本理论特征就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它主张从全球而不是欧洲的狭隘视野去研究世界历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恢复世界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史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其重视整体、联系的方法催生了“整体史学”的诞生。但同时,全球史学引起了中国学人的争论。首先,对待全球史学的态度问题。大多数学者对全球史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全球史学是当前西方史学界的主流派别之一。全球史顺应了全球化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新的方法和视角,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体系;而它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体现了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深切关怀。因此,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吸收全球史学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要让全球史学重构中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观点。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史学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美国虽然是全球史的主要阵地,但全球史也仅仅是众多史学分支下的一个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构建世界通史的新方式,全球史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次,关于全球史是一门理论还是一种方法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全球史已经是一门成熟的理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有些学者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全球史学迄今为止还不是一门博大周密的理论体系,它仅仅是一种历史思维,一种认识历史的“方法”。杰里·本特利也认为全球史是“一种方法”,还存在许多理论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缺乏对社会内部发展状况的探索。再次,关于全球史与“欧洲中心论”关系问题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虽然全球史力图将所有文明置于平等的地位上,反对“欧洲中心论”,但势必受到本国本民族特定文化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西方学者笔下的全球史不可避免地打上“欧洲中心论”的烙印。所谓的全球史依然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

THE END
0.世界史重点论述题——简述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全球史观”的首次提出是在1955年,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一书中。而全球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诞生的标志则通常被认为是,1963年美国学者威廉·麦克尼尔发表《西方的兴起》。此后,以全球史、全球视角书写的史学著作不断面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82772@d332:45:58:0nuou
1.一全球史观的概念全球史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有着紧密和必然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为历史学家考察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全球视角和进行综合历史研究的物质与思维基础。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史的发展。但是,正如“全球化”一词有多种定义一样,学界对“全球史观”这一术语也是众说纷纭。如英国学者多jvzquC41yy}/g‚jctdupm7hp1zqg|kl1ctzjeujKphu@|ri?c387(ktqmeuegFIF\IPELS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