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进入第82分钟,老特拉福德上空的气息开始凝重,由于马奎尔的乌龙,曼联再次被热刺扳平比分,而红魔却需要一场胜利来驱散近来的颓势。
此刻,红魔得到宝贵的角球机会,特莱斯将球罚到禁区之中,只见此刻C罗高高跃起,身边白色的热刺球员瞬间成为了红色战神的陪衬,随即曼联7号用一记雷霆万钧的头槌,将皮球狠狠砸入对手球门。
3-2!37岁的C罗完成帽子戏法!最终曼联凭借C罗的帽子戏法3-2击败热刺,同时凭借这三粒进球,将职业生涯总进球提升到了807,加冕职业足坛历史第一射手。
远程发炮、机警抢点、暴力头槌,C罗用一波三连击帮助红魔取胜,充分体现了总裁丰富的攻击方式。二十年来,C罗从独来独往的单车少年,变成了世界足坛效率最高的得分机器,他的迭代进化故事,也是葡萄牙人追求卓越的全过程。
01炫技的单车少年
那个时候,他还年轻。
顶着浮夸的发型,踢着炫技的足球。
与他对位的曼联球员奥谢苦不堪言。勤勉踏实的爱尔兰人,可能从开始踢球就没见过一次性耍这么多“花活儿”的对手,而赛后曼联后防核心费迪南德戏称:“约翰(奥谢的名字)要被他晃得吐出来了。”并在归途的飞机上不断怂恿弗格森签下那个孩子。
老爵爷当然也看到了这位葡萄牙少年的潜力:敏捷极高、速度飞快、技术出众,绝对是一颗超级边锋好苗子。有了弗格森场边直观判断、奥谢亲自“验货”、费迪南德强力推荐后,曼联以1800万欧元的高价买下了年轻的葡萄牙人。
对了,当时大家都叫他——小小罗。
当年小小罗的踢法是当年典型的“伊比利亚边锋”踢法,当年很多西班牙、葡萄牙边锋都是这么个路数。具体说来就是依靠自身速度、技术优势,凭借盘带或突击,以单兵作战的方式制造机会,形成内切、传中或者制造对手犯规。
当时西班牙的文森特、华金,再早一点的埃切贝里亚和门迭塔,大致都是这种路数,只是各有各的绝技;而葡萄牙的前辈菲戈、西芒也都是非常有名的边路大杀器,只是各自擅长领域不尽相同。
用个人能力在边路制造进攻空间,是那个时代边锋的使命,而初入梦剧场的小小罗也持续着“单车少年”踢法。此时的葡萄牙边锋有速度也有步频,这使得他能够用眼花缭乱的假动作给自己制造出空间,随后又可以用强大的爆发力形成突破,这炫技式的踢法还会让英超的凶悍后卫们安奈不住想把他撂倒的冲动。
03-04赛季英超首轮,曼联迎战博尔顿,弗格森在第60分钟用小小罗换下巴特,葡萄牙少年迎来了自己的红魔首秀,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他用犀利的突破给博尔顿的后卫带来了噩梦,葡萄牙人用极强的高速带球中变向的能力,短时间内他为曼联策动了两粒进球,展现出了一名优秀边锋的所有潜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鲜明的边锋属性这下,C罗的任意球、头球攻击能力已经展现出了不俗实力。
02 弗格森、穆伦斯丁,推动C罗转型
2006年世界杯是C罗足球生涯的风水岭,尽管在英格兰与葡萄牙的比赛中,C罗“挤眉弄眼”将鲁尼“赚”下场,他遭到了英格兰球迷的疯狂抨击,而弗爵爷选择给予爱徒支持,并将委以主攻重任。
战术上弗格森可以给予C罗更多的攻击权,但在具体的进攻细节方面葡萄牙人要感谢曼联助教荷兰人穆伦斯丁。荷兰人并不认为C罗的表现有多出色,相反,他认为C罗的踢法并不高效,建议葡萄牙将精力放在进球之上,不要吊儿郎当、少搞挑衅庆祝动作。
他要求给C罗多看希勒和亨利这些高效射手的进球视频,以进一步提高C罗的射门技术,他将禁区划分为几个区域,并告诉C罗,在每个不同的区域内你应该怎么做,穆伦斯丁的严格要求让C罗开始意识到自己依旧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他开始在不同的位置上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并注意到之前自己不会在意的细节。
后来C罗功成名就,他丝毫不吝惜对穆伦斯丁的感谢之词:“以前我进球是追求完美,但在穆伦斯丁的建议下,我转变成了高效的射手。”
此时的C罗达成了边锋与中锋均衡的状态,兼具制造进攻空间与利用进攻空间的双重属性。
在穆伦斯丁的长期调教下,C罗成长明显,弗格森开始在战术层面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7/08赛季,弗格森组建前场“三头怪”组合,要求C罗尽量多在中路活动,鲁尼和特维斯则需要为葡萄牙人制造进攻空间,鲁尼长时间担任C罗的僚机,承担着突前压制防线和拉边接应等辅助性工作,特维斯同样采取了更多的无球踢法。
场上,“三头怪”换位频繁,轮流拉边、空切和接应,令对手防不胜防,防守中战斗意志都极坚强的三人不遗余力地执行压迫和反抢,筑起曼联的第一道防线,在这种体系下C罗攻入31球夺得英超金靴,在欧冠中C罗也用八粒进球帮助球队成功夺冠。
凭借该赛季出色的表现,C罗夺得了那一年的金球奖,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03 银河战舰主炮,变身最强中锋
在皇马的9个赛季,C罗彻底从边锋转型为中锋,成为了这颗星球上最强悍的“得分机器”。
魔力鸟掌舵的银河战舰曾创造121球的西甲单赛季进球纪录,在穆氏皇马的雷霆反击战术中,C罗承担着攻城拔寨的重任,此时的总裁还没有完成中锋化进程,在快速攻守转换的思路下,他和迪马利亚的双飞翼搭档把皇马的反击推向了极致,将“快”字突出到了极致,甚至连老对手梅西都不得不承认:“皇马由攻转守只用5秒钟,接着就是取得进球。”
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皇马终于推翻了巴萨对西甲的多年统治,在与梦三巴萨的对抗中,C罗越发强大。
在安切洛蒂手下,C罗与贝尔、本泽马组成了恐怖的BBC组合,加之中场“文臣武用”的思路,皇马的中场控制力度极大提升,葡萄牙人开始熟悉在压制对手的情况下的进攻套路。得益于技术型中场的极强控制力,本泽马的策应牵制、贝尔的突破执照空间,以及马塞洛的左路上下纷飞,此时的C罗已经是站在边锋位置上的中锋了。
2013-14赛季,阵容日臻完美的皇马拿到了阔别已久的欧冠冠军,C罗几乎完成了从边锋向中锋的转型。
2014年世界杯C罗带上出战,膝盖伤情进一步恶化,昔日无往不利的爆发力明显下降,再加上由于需要适应中锋位置不断增加的力量,让总裁不可能再像当年那么灵巧。
齐达内掌舵银河战舰之后,敏锐察觉到了C罗的变化。于是力主将葡萄牙人推到中锋的位置,将C罗的抢点能力极大凸显,特别是在贝尔反复受伤之后,齐祖果断推出了C罗+本泽马双中锋的战术体系。
本泽马心甘情愿当绿叶,他的大范围策应、拉边与回撤为总裁吸引防守注意力并制造了进攻空间,身后聚集着莫德里奇、克罗斯、伊斯科等技术型中场,其控制力也为球队保证了大量的控球机会。
此时的C罗则不再进行频繁的大幅度回撤,而是像一个真正的中锋一样顶在阵型的最前方,即使回撤也只是进行快速的串联工作。与之匹配的是科学使用C罗,为了让体能有所下滑的总裁能够把状态留到关键比赛中,齐玄宗在不太重要的比赛中果断让C罗休息,将他良好状态、火热的求战之心留在了关键战役。
至此,在齐达内手下C罗彻底成为了高效中锋,将自己进化成为这颗星球上最可怕的得分机器。
04 不断迭代、不断征服
其实,在离开皇马之后,固定在中锋位置上的C罗依然在升级、迭代,通过踢法的改变去适用身体的变化。
目前的C罗增加回撤拿球的比重,以求拿到更好的面对球门机会,也希望更多的参与到进攻组织当中,顺理成章进入禁区拿到射门机会,以避免纯粹依靠跑位和对抗来完成抢点。毕竟总裁已经37岁了,再自律也不可能对抗自然规律。
C罗能够问鼎历史第一射手,得益于他的不断迭代,不断改变自己的踢法,以适应自身变化、战术变革。尽管总裁完成转型得益于各支球队的资源配置、各位教练的悉心教导甚至鲁尼、本泽马等队友的“甘当辅助”,但是这些外在因素必须在他强大的内驱力面前才能产生效果。
C罗、梅西之所以能并称“绝代双骄”(梅西也经历了从边锋到中锋,再到组合核心不同定位的迭代),共同统治世界足坛十几年,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能做到适应环境、因势利导,主动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比赛风格,但是也依赖于他们强大的内心、追求至高荣誉的决心、对足球运动的无限爱心。
“在比赛关键的时刻,你永远可以相信C罗。”
以此与大家共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