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今夏东京奥运会期间,已经58岁的卢森堡籍华人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走红。她的年龄、身份以及爽朗的笑容和乐观的精神,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熟悉乒乓球的观众,对于“倪夏莲”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如今代表卢森堡参加比赛,但她在中国土生土长,并曾在国乒辉煌的历史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资料图:倪夏莲在世乒赛的比赛中。中新社记者刘关关摄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国乒女队的主力队员,倪夏莲早在1983年就登上了世乒赛的最高领奖台。那个时候,“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才7岁,“六边形战士”马龙还没有出生。

退役后,倪夏莲来到卢森堡继续自己的乒乓球事业。从球员到教练再回到球员,重新拿起球拍的她“一不小心”就多打了很多年。

上月进行的休斯敦世乒赛,倪夏莲继1985年的银牌之后,时隔36年再次登上世乒赛的领奖台,同时也为卢森堡创造了历史。在日前与中新体育的独家对话中,倪夏莲流露出对中国的感激与思念之情,“我们谱写卢森堡的历史,等于是为中国发声,也是在展示华人形象。”

欧洲视角看乒乓

中新体育:您年轻时,国乒已是劲旅。在您看来,这支队伍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樊振东、孙颖莎这些国乒新生代球员?

倪夏莲:我从小就打球,是科班出身,从市体校、上海队,再到慢慢进入国家队。我觉得这一体制非常强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体制之一,也是欧洲乒乓实力无法与中国相比的原因。我觉得正是这种优势,决定了中国有如此多优秀的运动员。

除参加专业训练外,中国运动员从小就拥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像我小时候,就想要成为世界冠军,这是教育的结果。我觉得这也很重要,是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目标,人就比较容易放弃。像孙颖莎、樊振东都非常优秀,我很欣赏他们,也恭喜他们成为世界顶尖的精英,非常高兴看到他们如此优秀。

中新体育:与您年轻时相比,当今世界乒坛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倪夏莲: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觉得乒乓球在欧洲发展较慢,这与体制有关。相对而言,他们对乒乓球不是特别看重,同时经费也有限。

一些欧洲运动员退役后要另起炉灶,或去读书,或找工作。在做运动员期间,他们也不具备国内那种条件,仍会有后顾之忧。他们只是力求在一个年龄阶段尝试打好乒乓球,并没有远大的目标。

比如卢森堡的运动员,大家只是小时候喜欢打乒乓球,但并未想过如何达到世界级水平,结果就是许多人最终不想进入职业。

当今世界乒坛的格局,仍是亚洲垄断。其他地区只是个别有天赋、愿努力的选手结成组合,去拼亚洲运动员。

中国乒乓·世界共享

中新体育:您在今年世乒赛中获得了双打铜牌,创造了卢森堡的历史。现在是否还记得当时的心情?

倪夏莲:永远记得,因为太激动了!难以置信的同时,又觉得非常幸运,毕竟我们的条件有限。

我属于“吃老本”,一方面依靠在国内时打下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是国内的竞争与磨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永不放弃。而我的搭档从19岁开始打职业乒乓,迄今10年。相比而言,中国球员在18岁甚至更年轻时已经拿到世界冠军了。

我们的付出无法与亚洲选手相提并论。据我所知,他们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有专业团队支持,因此理应获得胜利。相比而言,我们完全将此视为爱好,我的搭档甚至早就想好度假时间,订好了返程机票。最终我们改签了机票,并取得这枚奖牌。

当然,这是属于我们团队的胜利。我们的教练一人身兼多职,包括教练、陪练、心理师等,工作非常繁忙。尽管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但付出并非一定会有回报,因此我感到很幸运。

资料图:世乒赛期间,倪夏莲搭档一起站上了领奖台。中新社记者刘关关摄。

中新体育:您为何在领奖时选择佩戴印有“中国乒乓 世界共享”字样的口罩,又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倪夏莲:能和国乒佩戴相同的口罩,我很开心,也感到很荣幸。在领奖台上,我和中国选手一样,我们站在一起,这是我的心愿。

其实我没想到大家能够注意到这一细节。虽已离开了许久,但我对中国充满感情,同时也在尽己所能去维护、展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好形象。

在我看来,“中国乒乓 世界共享”具有深刻含义。中国在竭力推动国际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而世界也看到了中国的努力,比如之前的“养狼”计划等。不过能跟上中国乒乓脚步的对手仍然不多,“共享”并不容易。

中新体育:包括您在内,不少曾经的国乒选手如今在代表其他国家参赛。您觉得这一群体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何种作用?

倪夏莲:这些运动员是推动世界乒乓球进步的一股强大力量。首先,这给海外球员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海外兵团”也会给外国球员带去竞争,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我觉得,中国乒乓球人的贡献体现在各个层面。

资料图:世乒赛期间的倪夏莲。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摄

属于“倪”的故事

中新体育:您是否想过打到多少岁挂拍?除了乒乓球,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他爱好?

倪夏莲:退役的问题,我想顺其自然。我拥有这样的平台,卢森堡队也需要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认为自己还可以做很多事。我们拿到世乒赛铜牌,谱写了卢森堡的历史,其实也等同于为中国发声。

这次卢森堡大公接见了我们,并邀请我们与他一起打球。我在卢森堡度过了许多年,大家像家人一样,但总归倪夏莲还是来自中国。

平日如果有空的话,我喜欢“鼓捣”花。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与家人团聚在一起。

中新体育:奔赴世界各地参赛,这很耗费体力,您的家人支持您的选择吗?

倪夏莲:他们给了我很多支持。我的家人都在卢森堡,我的父母、孩子都由姐姐和哥哥照顾。我的丈夫也是我的教练,我前往世界各地比赛、训练都有他的照顾与陪伴,这种感觉很甜蜜也很浪漫。大家都很支持我,所以我的动力很足。

中新体育:冬季项目在欧洲很流行,也包括卢森堡,您是否也有尝试?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您对这届盛会有怎样的期待?

倪夏莲:我家附近就有滑雪场,孩子们经常会去,看他们滑我很开心。有机会我也会尝试,不过还是要避免受伤。

我衷心祝愿,也相信北京冬奥会将取得圆满成功,因为我们具备所有成功的要素。在举办大型活动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对此我充满信心,也满怀期待。(记者 邢蕊)

THE END
0.前广州队中卫吴少聪登陆波兰超级联赛中国男足球员留洋“破冰”要吴少聪 图/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柴智 赵亮晨 在武磊从西班牙人队回归中超后,中国足球的留洋进入冰点时期,五大联赛留洋人数为零,吴少聪是为数不多在欧洲主流二级联赛效力的中国球员。世预赛18强赛激战正酣,在中国男足前行道路步履蹒跚之时,外界一方面对归化周定洋、塞尔吉尼奥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期待表现亮眼的谢文能等年轻小将可以有jvzq<84urqxuu7~eyd4dqv4424:.3943;1ipp}jpva;3;B<2864ivv
1.周末特稿|日韩球员征服欧洲,中国足球留洋路该怎么走?在刚刚结束的2021-2022赛季欧洲足球联赛,孙兴慜以23球荣膺英超金靴,成为亚洲足球史上首位欧洲五大联赛射手王,镰田大地帮助法兰克福队加冕欧罗巴联赛冠军,远藤航以队长身份攻入“绝杀”头球,让斯图加特起死回生留在德甲赛场……日韩球员在欧陆足坛大放异彩。 孙兴慜展示英超金靴 jvzq<84urqxuu7~eyd4dqv44248.2>44:1ipp}jpva:1:9;7924ivv
2.中国留洋球员再破下限,有人宁愿踢捷克第9级别的联赛都不回国!他们认为中超就是一个大染缸,会把好苗子搞废的,所以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鼓励球员留洋,哪支球队要是阻碍球员留洋,都会遭遇到球迷的一片骂声。但其实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中国圆,随着中国联赛不断引入高水平的外援和教练,现在中国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并不比欧洲三流的联赛差。奚浙健与其在一支第9级别的业余球队踢球,还不jvzquC41pg}t0sxvx0ipo8|cr1g0496933791::32;958B;5844tj}rn
3.两大欧洲国家成日本孵化器中国球员不去因为钱?中超两大欧洲国家成日本孵化器 中国球员不去因为钱? 堂安律在荷兰风生水起 文章来源:TSUBASA10 2019年的欧洲夏季转会窗,有多达8名日本球员加盟了荷兰和比利时的球队,使得在这两个联赛球队一线队效力的日本军团已经超过了15人。被认为是欧洲二流联赛的荷兰和比利时,逐渐成为日本足球新的孵化器。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djrsc1l532:>/3233;8iqe/ojen|tt;74@9370yivvq
4.中国足球留洋观察:前南情怀旧日高光空前低谷国内足球但如今,这家已经堕入西乙联赛的欧洲三流球会,其新闻却总能成为中国各大体育媒体的报道的头条——原因很简单,武磊。 作为目前中国足球唯一的“全村希望”,武磊的表现以及西班牙人的升甲前景成为了很多中国球迷关注的焦点。相比于韩国、日本、伊朗,中国球员不用说在五大联赛踢球,就是在葡超、荷甲这样的联赛踢球的都少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djrsc14633656/270fxh/kmsy|orm287:4<=0ujznn
5.专访法国百年老店投资人:中国人为何要在欧洲搞足球体育APP10年前,中国足协曾经把国内俱乐部精英梯队球员集体送到葡萄牙留洋,可以看得出,中国足球一直希望能利用欧洲足球的土壤,来培养中国球员。 在这一点上,作为运动员出身的周云杰理解得更为深刻。在接手欧塞尔俱乐部后,他不仅把中国球员带到了法国联赛,接下来还希望能够有中国的年轻教练来到欧洲历练。 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bry44246.3:2271jpe6nk|piuml>95;;:3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