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页!曾侯乙编钟写入新修订历史教材

曾侯乙编钟写入初中历史教材

今年秋季开学起

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

其中曾侯乙编钟编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中的编钟内容

在教科书第二单元

介绍夏商周时期内容时

曾侯乙编钟的照片

跨第20和21两个页面

第49页《知识拓展》栏目

图文并茂地又做了介绍

书中介绍,1978年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

一整套战国时期的编钟

全套共65件,上有铭文3700多字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

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

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图)

记者在国家文物局网站上看到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

64件文物目录

曾侯乙编钟在列

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

为何能够入编人教版教材?

一起来看

↓↓↓

[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不仅仅是一组乐器

更是中国的名片

它是穿越千年的空灵之音

90后00后演绎编钟古乐《茉莉花》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表达和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其传统音乐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关于音乐形态和音乐思想的记载。编钟则是中国礼乐文化象征的代表,这一礼乐重器为历代宴饮、朝聘和祭祀活动所必备。在迄今考古发现的编钟实物中,来自“孔子时代”的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大型礼乐重器,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关于曾侯乙

曾侯乙(约前475-约前433),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又叫随国)的国君,姬姓,氏南宫名乙。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的前世故事

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也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

震惊考古界的发现

1977年9月,一支部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平整山头、兴建厂房时,偶然发现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墓葬——曾侯乙墓。打开墓穴,映入考古人员眼中的映入眼帘的不是墓室,而是一大片浑水。回忆曾侯乙墓打开的那一幕,作为考古人员之一的冯光生依然难掩激动:“墓葬打开,我看到的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游泳池’,墓中全是水。但是,伴随着潜水泵的马达声,水位缓缓下降,我和在场所有人一样,完全惊呆了。”难以想象这座总重量达2.5吨的青铜编钟出生于水中,经历两千多年依然屹立不倒。曾侯乙编钟的发现,震惊了考古圈。

曾侯乙编钟出土场景(湖北省博物馆图)

精细的编钟构造

曾侯乙编钟高273厘米、宽335厘米,架长748厘米,最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千克。

编钟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

此套编钟共计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19件,立柱是圆木;中层3组为甬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甬钟,12件,另有大镈钟1件。中、下两层的立柱,每层都为三个铜质佩剑武士。钟架可以拆装。编钟出土时,在近旁还有六个丁字形彩绘木槌和两根彩绘木棒,是用来敲钟和撞钟的。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

曾侯乙编钟

世界的奇迹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时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来的说法。

它拥有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

在曾侯乙编钟的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共有3700多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中层三组10号甬钟反面钲部铭文(湖北省博物馆图)

仅仅三次公开奏响

出土至今,曾侯乙编钟只公开演奏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编钟出土后3个月,对经过保护处理后的编钟及钟架进行复原组装,以《东方红》为开篇,曾侯乙编钟第一次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整场音乐会经历了两个多小时。

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期间,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京联合举办“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曾侯乙编钟原件展出并现场演奏,这是编钟的第二次奏响,也是它第一次且唯一一次离开湖北省博物馆。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大型交响乐《1997:天·地·人》,经中央特批,破例使用编钟原件采音录制。当年3月的一个晚上,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厅内,来自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歌舞剧院的6名演奏家,在谭盾的指挥下,用曾侯乙编钟原件完成了交响乐《1997:天·地·人》编钟部分的演奏。

THE END
0.2024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最新高清版)资源2024年秋季初一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jvzquC41pg}t0|tjw0ipo8f19;71297;8a733;>4788
1.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电子版)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电子版) 2023-10-12 00:02 · 展开全文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0)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点击登录 搜狐小编 发布推荐阅读 已经到底了 热门精选 24小时热文 搜jvzquC41tqrm0|tjw0ipo8f194=64?=47a7329>;::;
2.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地图册 七年级上册jvzquC41yy}/ursqocvt0lto1r{c1qyon1jul|1dqul1|le|0;@=/9/;32=244:;.98rqdkrf1rsfgz4ivvq
3.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电子版)10 我想说~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电子版) 2022-09-18 16:03 点赞 +1 回复 忧虑的小天鹅Ip 09月29日 21:55广东 10 我想说~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电子版) 2022-09-18 16:03 点赞 +1 回复 最新评论 jvzquC41tqrm0|tjw0ipo8f17:<15;<;7a7329>;;2:
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PDF高清电子课本分享!初一历史上下册电子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教育部统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电子教材 统编新人教版七下历史上下册电子书 初中历史一二三年级上下册全学期电子课本 ---…jvzquC41nggsprsi0uuiw7hqo1g09;:538988h6436<49@5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4秋版)历史(部编版)电子课本七年级历史上册(2024秋版)(部编版)电子课本目录(义务教育教科书)关注公众号免费下载高清PDF电子课本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jvzq<84yyy4e|tgy0eun1ktqmu5slk4nkunj1@xa42851
6.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答案.pdf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答案.pdf 24页内容提供方:151***9241 大小:2.29 MB 字数:约1.34万字 发布时间:2024-10-06发布于甘肃 浏览人气: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答案.pdf 关闭预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答案.pdf 原文免费试下载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2621?6543742952328427xjvo
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高清教材电子版可打印今天为大家分享:人教版7年级历史上册【高清教材】,内容涵盖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阶段,从远古人类活动、文明起源,到王朝更替、社会变革、民族交融,系统呈现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帮助…jvzq<84jgcrujwjyu0ypj~3eqo5b1B6;69843>d3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