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史大事述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史大事述要

(1919年——1949年)

1、五四运动

2、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

1920年春夏之交,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负责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

3、中共一大

4、中共二大

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6、中共三大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的决议案,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础。

7、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也被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8、黄埔军校建立

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立(即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委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11月,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健全政治工作制度。

9、中共四大

10、五卅运动

11、省港大罢工

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

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3、中山舰事件

14、北伐战争开始

15、《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

16、“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7、中共五大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等文件,选举了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

18、马日事变

19、“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日趋反动。7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分共”,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政变,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政变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在反共问题上已没有分歧。

土地革命战争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20、南昌起义

21、八七会议

22、秋收起义

23、三湾改编

24、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起红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5、广州起义

26、井冈山会师

27、中共六大

28、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这些决议案系统地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

29、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30、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930年—1933年,在江西和福建广大地区,由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指导,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31、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32、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33、湘江战役

34、遵义会议

35、四渡赤水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入川贵边界,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36、巧渡金沙江

37、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省石棉县,准备渡过大渡河。而国民党军也在这里布置了重兵,企图将红军消灭于大渡河以南地区。5月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孙继先率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不过,当时河边只有几只小船,无法在短时间内把红军全部运送过河。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开辟第二个通道,就是离此地240里的泸定桥。

38、飞夺泸定桥

39、一二九运动

40、瓦窑堡会议

41、西安事变

42、洛川会议

43、平型关大捷

44、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45、《论持久战》的发表

46、《新民主主义论》发表

47、百团大战

1940年8月—1941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48、皖南事变

49、延安整风运动

50、中共七大

51、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战争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52、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53、孟良崮战役

54、“十大军事原则”提出

55、 三大战役

56、七届二中全会

57、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结束。渡江战役的胜利,战争持续到当年6月,该战役为之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5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THE END
0.中国朝代顺序、中国历史年代表——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年对照简表中国朝代顺序、中国历史年代表——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年对照简表,中国各朝代时间表。 中国朝代顺序: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jvzquC41yy}/nrslkpmkkwl0eqs0dxpg15770qyo
1.地球五次“生物大灭绝”都为什么发生?附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1)概念:科学家依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的时间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2)单位 (3)地球演化大事记 知识清单二 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知识清单三 地球演化过程 1.生物演化 2.海陆变迁 3.构造运动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77;28?9a8h932o8223?12;7y0nuou
2.王怀乐《人民手册》:新中国史史料编[摘要]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新中国史史料编纂与新中国历史同步展开。1950—1965年间出版的《人民手册》以其丰富、全面的资料成为新中国史史料系统编纂的早期代表。《人民手册》的出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是编者个人志趣与工作经历、报社责任与时代发展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按年度出版的《人民手册》收录了各年度党jvzq<84yyy4ir{h0qtm/ew4iu{p0ztou1zqkuuq142842A4v42842A77a7<93<990jznn
3.庄严的历史时刻——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恢复中国代表权必须由联大2/3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提案。接着表决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并以76票jvzquC41yy}/f||z{l/q{l0ep5o387239523;<1e4833<>/4;<7;A9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