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的完善经济的发展和对霸权的争夺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财经头条

大英帝国,可以算得上新航路开辟以来是继荷兰帝国后的又一个全球性“霸权国”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实际上这个称呼反映在国际关系上就是所谓的当时世界性“霸权国”。非要找个与之比拟的国家的话恐怕只有美国能媲美了。而英国是怎样建立起这种“日不落帝国”的呢?

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从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拥有看得见的遍及世界的殖民地。这是很多人所认知的“日不落帝国”,顾名思义大家都懂。二是,看不见但却比殖民地更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世界“霸权”。即,大英帝国拥有当时国际体系中规则的制定权和裁判权,也就是霸权。简单点来说就是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拥有绝对的领先和领导地位。这才是“日不落帝国”最核心的内涵所在。

实际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英国对外扩张与自身建设相统一的过程。或者说也是一个英国由封建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然后从一个侧翼岛国崛起为欧洲大国,再到强化在欧洲的地位,然后走向世界霸权的过程。

关键的起点:1640年——16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自身的塑造(走向现代国家)

但凡讲到英国的“发家史”其他的可以不提及,但资产阶级革命不得不说。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现代英国以及其之后“霸权”确立的基础起点。

很有意思的是,当时正值欧洲三十年战争打得火热之际。而英国恰好在这个时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是英国与众不同的历史背景。要是英国卷入这场宗教战争或者其他大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干涉,恐怕就不存在英国的革命胜利了。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

经过近五十年的革命历程,英国实现了一个彻底而又重要的转变。光荣革命的胜利以及1689年《权利法案》将英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宪政时代——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政权。别忘了当时的欧洲可是处于绝对的君主专制时代。而荷兰虽然号称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却没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权。由此英国的革命开创了英国的新时代。至少确立了几大原则,即:议会至上、自然权利以及资产阶级主权。这就是当时英国所开创的革命性制度创举,也是后来英国对外扩张的内部基础建设基石。没有这些就没有后来的英国。

关键的第一步:1652年——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英国走向了争霸道路

实际上这是发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重大事件,但上一部分讲的是英国制度的自我构建,这一部分讲的是其对外争霸的部分。因此也单独列出来给予说明。

这场与当时头号海上霸权国荷兰的战争,是英国对外实力第一次集中体现,也是英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可以说非常的重要。22年的战争,英国先后与荷兰签订了第一个《威斯敏斯特条约》、《布雷达条约》以及第二个《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失去了新阿姆斯特丹等殖民地,失去了对大西洋航运的主导权,还赔偿了200万金币给英国。由此荷兰走向衰落,英国迈出了其称霸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的商业霸权与海上优势逐渐转到英国的手中,英国开始登上海上霸主的宝座。

由此可以看出,这场较量英国获取了海上商业霸权和航运的主导权,但这仅仅是霸权建立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与欧陆霸权国法国的长期较量了。

关键的第二步:1701年——172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虽然获得商业霸权,但是自从三十年战争后,国际体系在欧陆上形成,英国作为一个侧翼岛国,没能进入体系,这是不可能成为霸主的。历史已经证明,再强大的国家不能借助国际体系均不能实现持久的霸权。因而,英国的下一步就应该获得在欧陆上的该有大国地位,而这就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有关。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示意图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示意图

这场由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引发的全欧“世界大战”彻底成就了英国的未来。以西班牙、法国为主的一方对抗英国、神圣罗马帝国、荷兰等。最终后者大获全胜,尤其是英国。当初它之所以加入这场与其“毫无关系”的战争就是为了防止法国获得西班牙而使其权势大增威胁到英国的利益以及欧洲的“均势”。最后英国胜利了,1721年的《乌德勒支条约》削弱了法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来看看英国得到了什么。

法国承认安妮为英国国王,但法西两国永远不得合并;法国将圣克里斯托弗岛、阿卡迪亚以及纽芬兰割让给英国;西班牙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西班牙在地中海的之梅诺卡岛割让给英国;英国获得在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黑奴的垄断权等等。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英国从法国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大片殖民地以及一些政治权益,而且还换得了欧陆主要大国对英国王位的认可,从此英国成功跻身为欧洲强国之列,它再也不是偏居一隅的岛国了,已经是具备强大实力和对欧洲事务有发言权的大国了。换句话说就是,英国走进了欧洲国际体系,这是其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关键的第三步:1756年——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强化欧洲地位的第一波

进入欧洲秩序只是一个开始,当时法国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英国不能说在欧洲能起绝对的主导地位,法国至少在综合实力上还是依然能抵抗英国的。

1756年,英法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海外殖民加上普奥两国为争夺中欧霸权与德意志领导权而爆发了七年战争。这场大战与英普为一方,法奥为一方。这种组合也反映出大国之间以国家利益为首要衡量外交政策考量。因为本来法国的传统政策是削弱奥地利,但这次面对英普结盟的尴尬局面,法国不得不改变政策,以现实利益为重。

七年战争示意图

七年战争示意图

这次大战主要有两个战场。一是欧陆战场和英法在北美,印度等地殖民地战场。最终的结果是英国为首的一方又大获全胜了。1763年英法等在巴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获得了巨大的殖民地宝贵财富。

根据条约,英国获得了法国在北美地区以及印度地区的大片殖民地。从此,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大国。在欧洲由于法国的继续衰落和普鲁士的崛起,欧洲大陆的“均势体系”更加稳定,而英国就是超越这种均势,拥有欧洲最强大力量的“离岸平衡手”。再也没有人是英国的对手了,其在欧洲地位得到第一次大巩固。

七年战争断送了法国的大部分殖民地,英国赢得了海上及殖民地霸权,为日后建成庞大的殖民帝国奠定基础。

关键的第四步:1793年——1815年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英国权势到达欧洲顶峰

就在英国准备一步步登上世界巅峰的时候,法国爆发了革命,还出了一个拿破仑。起初英国组建反法同盟是为了防止法国崛起破坏欧洲均势,但后来是为了阻止拿破仑建立欧洲霸权。可以说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是对英国霸权建立的一次最重大的挑战。

因此,英国不仅亲自出面组建多次反法同盟战争,还出钱出兵,尽一切可能阻止拿破仑。结果英国赢得了这场大规模,长期的较量。战后英国出面主导了欧洲秩序的重建。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不在于殖民地的获取,实际上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更重要的在于主导欧洲秩序的重建和规则的制定。到了这一步就体现出“日不落帝国”还体现在英国对规则与秩序的制定上来了。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确立了三个原则,即“均势原则”、“正统原则”以及“补偿原则”。而这三大原则中和英国切身利益相关的就有两个。这个体系的主导就由两大国牵头,一是英国,二是俄国。

英国最为关注的就是“欧洲均势问题”,因此在英国的主导下,欧洲大陆重新确立了均势体系。同时按照“补偿原则”,英国又获取了赫尔果兰岛、锡兰岛、好望角、圭亚那、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岛等等大批海外殖民地。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殖民地的获取是按照英国在会议上主导的原则所划分给英国的。这不仅体现在英国表面上获取殖民地的实际利益,还深刻的体现英国对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秩序的安排的主导权。由此可见,英国在这场战争后再一次强化了自己的权势。“日不落帝国”的雏形已经基本出现了,剩下的就是塑造英国统治下的世界秩序。

关键的第五步:工业革命后英国安排世界秩序,真正的“日不落帝国”诞生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单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似乎到了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就已经差不多是“日不落”帝国了,因为当时她所统治的殖民地范围已经够大够多了。但这实际上还没有达到英国最巅峰的历史状态,接下来的工业革命才是关键。

英国是最早开始和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带来的国家力量的快速膨胀让英国处于历史最强时代。

英国殖民地示意图

英国殖民地示意图

政治上,英国不断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地。清王朝的大门也被英国打开。同时欧洲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英手中,塑造了所谓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经济上,英国是最大的经济强国,国际贸易的规则主要由其制定和监督。伦敦成为经济中心,英镑成为了世界货币。

军事上,大英帝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其军事装备和力量堪称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海军力量,无论是从装备到数量和质量都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其海军主力舰艇的吨位要超过其他任何两个海军强国的总和。可见一斑。

此外英国拥有了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商品,拥有最大的海外独占市场。这一切都表明了,英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而且,这个帝国不仅仅是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还有更重要的国际秩序的规范,规制的主导权,贸易和市场的主导权,无比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个“日不落帝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权国。

到了这一步,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才算是建立起来了。在十九世纪中叶,打开世界地图,看到的每个大洲都有英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太阳从来不会在英帝国的势力范围里落下;到处都能看见英国的商品,感受“世界工厂”的强大实力等等。似乎全世界都和英国有关一样了。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

因此总的来说,英国从一个偏居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时期的。先是自身体系和制度的建设,然后是走向欧洲大国行列,接着是争霸世界。前一个阶段,包括英荷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等主要是争夺殖民地,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基础。后一段是对欧洲乃至世界体系秩序的建设阶段,即用英国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来安排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因此到了这一步,“日不落帝国才算是最终诞生了”。

总结一下有这么几个关键的节点:第一阶段自身建设很关键,对应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然后是在此期间对荷兰战争的胜利,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建设”。第二阶段,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获取。主要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反拿破仑战争等。夺取了遍及世界的殖民地,为“日不落帝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和塑造雏形。第三阶段,对欧洲乃至世界秩序的安排。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完成的,由此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THE END
0.移民前了解关于荷兰的30个有趣的事实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广泛的海外荷兰帝国旅行,被认为是第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并且是1602年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它同年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现代”交易所。世界。从其殖民地遗产中发展起来,荷兰人也是第一个开发公平贸易认证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MaxHavelaar证书。 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233>40qyon
1.边关何处陈博翼:南海之外——印度洋史研究印度洋史新浪财经同时期其他学者如谟区查、杰拉尔德·格雷厄姆的研究亦都各具特点,如谟区查聚焦葡萄牙扩张,杰拉尔德·格雷厄姆则将印度洋研究视作英帝国史研究的组成部分。 谟区查的两部著作:《荷兰海上帝国》《葡萄牙海上帝国》 此外还有两位学者尤其值得提及:其一是关注16世纪葡萄牙语、印度洋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语源,以及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3/98/3:5eql2koe}jy|x89::34B3ujvsm
2.[视频]《中国大使》——驻荷兰王国大使张军CCTV节目官网CCTV[视频]《中国大使》——驻荷兰王国大使张军2011-01-20 20:10:50 [视频]丰田“召回门”:几乎在日本所有报纸刊登道歉广告2011-01-20 20:10:38 [视频]春节期间出现首个返程客流高峰2011-01-20 20:10:38 [视频][海外中国年]纽约帝国大厦亮灯庆祝中国春节2011-01-20 20:10:38 [视频][共建新家园]彭州:一座jvzquC41vx4de}{0eqs049631270494XKFKHSyuwfg8|ZSc{€Z3327237xjvor
3.全球多个文化遗产地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德国/荷兰,罗马帝国边境--下日耳曼界墙 从德国的莱茵山地到荷兰的北海沿岸,下日耳曼界墙由莱茵河下游左岸约400公里沿线的102个遗产点组成,是罗马帝国边境的一部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横跨欧洲、近东和北非,跨度超过7500公里。这些遗产点包括标识公元1-5世纪的下日耳曼边疆的军事和民用遗迹以及基础设施。该遗产地的考古jvzquC41yy}/wwjueq3ik|y0qtm0kwigz0virHw?ctzjeuj1kplp(ri?4475
4.荷兰地图绘制约翰内斯后来获得了特许权,允许他对于已购买的、火灾中幸存的或者之后修复的布劳家族的印版、仪器、地图等拥有专利权,这些资源对于他开创后来的海图帝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约翰内斯后来又聘请到了制图师、数学家克莱斯(Claes Jansz Vooght)加入进来,以弥补自己一些经验上的不足。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958998ftvkimg8igvcomu86348;82;=
5.是什么造就了荷兰的“黄金时代”?古代尼德兰地区的居民,在塔西佗的书里面叫做巴塔威亚,这个词我们后面还会出现。巴塔威亚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塔西陀说这是最勇敢的日耳曼人部落,尤其是他的骑兵文明。罗马帝国时代,很多骑兵就是从今天的荷兰地区招募过来的。 大约到了公元481年,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就是尼德兰地区,jvzquC41yy}/ezhd0eun1vfpzktxgw4ocp~jp€jp1463265:/3904A795:<`rl3jvor
6.荷兰海洋帝国史(豆瓣)本书是一部从全球史的广阔视角全面叙述荷兰海洋帝国(1581一1800)兴衰的著作。 第一部分叙述了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尼德兰地区在勃艮第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从分散、自立逐渐走向整合的历史;描述了北部联省共和国的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从西班牙人的专制集权以及宗教迫害下获得解放,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新生的荷兰由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6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