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洋到五大洋,世界地图再添“南大洋”

近日,世界制图史上发生了一次少见的变化——从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开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承认“南大洋”为世界“第五大洋”。自此,世界地图完成从四大洋到五大洋的过渡,真正确认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新增的南大洋为地球五大洋。

这意味着,在得到相关国际机构认可后,南大洋即可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逐渐被纳入各国的教科书、地图、文件、科普作品等等。南大洋到底是片怎样的海域?它为何值得被单独命名?从不被承认到成为第五大洋,对南大洋“名分”的正式认可又意味着什么?

从四大洋到五大洋

事实上,对于“大洋”的概念并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大洋,一般就是指大片广袤的海洋水体。并且,由于各种历史、文化、地理和科学原因,界定海洋区域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演变。

191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开始绘制地图,确认了地球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四大洋也泛指了地球上所有的海洋。

其中,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近似于椭圆形,两头窄、中间宽。其面积约为179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中国就属于环太平洋国家之一。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约为4028米,也是最深的大洋,还是全球岛屿最多的大洋。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9336万平方千米,轮廓略像“S”形,东西狭窄,南北延伸。

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492万平方千米。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北极为中心,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因为洋面上终年覆盖着冰,所以称为“北冰洋”。

不难发现,不论是太平洋、大西洋,还是印度洋、北冰洋,都是是由包围它们的大陆来界定的。但是,此次被赋予大洋“名分”的南大洋则是由洋流来界定的。南大洋,又称南极海,由一个庞大的海洋水体身躯包围着南极大陆,整个海洋以狭窄而深的大陆架为特征,平均深度在 4000 至 5000 米之间。

南大洋海域是来自南极的寒冷向北流动的海水与温暖的亚南极水域混合的地方。不同其他大洋,南大洋最大的特点就是水体不以陆地为界,没有大洋脊,而是以自西向东贯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极洋流为界,而这在许多人看来却是不符合大洋资质的证据。

尽管当前南大洋得到了正式的“名分”,但这一名分的获得却并不容易。1915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确认地球四大洋,唯独南极洲冰封雪盖,周边海域与三大洋南端水体相连,地图上没有单独标注也没有名称。

1937年,世界海图标准化的权威机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承认了南大洋这个名称、定义和概念,将它纳入正式文件和标准。然而,此举却引起了激烈争议,IHO在1953年迫不得已宣布撤销这项认可决定。

除了上述认为“南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这样才符合要求外,还有的争议则在于南极洲周围的水域是否有足够独特的特征,值得单独来命名。或者,这片水域仅仅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延伸区域。

关于“南大洋”的命名问题就这样一直在处在审议中。由于得到其组织成员的一致同意,因此就没有恢复南大洋这个地名。与此同时,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没有正式名分的概念一直被科学界沿用,且使用者越来越多。

1999年,美国地名委员会开始使用南大洋这个未经权威认证的名称。2000 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部划为一体,将南极洲海岸以北一直到南纬60度之间的水域定义为南大洋,成为世界五大洋之一。

终于,2021年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6月8日世界海洋日,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从四大洋到五大洋,“南大洋”的确认,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制图史上一次少见的变化。

世界地图再添“南大洋”

从南大洋本身来看,许多海洋学家认为南大洋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海洋,大致形成于3400万年前。彼时,南极洲才从南美洲分离出来,这使得海水能在南极畅通无阻地流动。当两个板块分开时,它们打开了德雷克海峡,使南极环流开始形成。这种水流是南大洋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它有助于保持南极洲周围的海水流动。

南极绕极流围绕南极洲自西向东流动,形成一个大致以南纬60度为中心的波动带,这里现在被定义为南大洋的北部边界。与北部的海水相比,南极绕极流内部的海水更冷,盐度略低。

于是,绕极流从海面延伸到海底的南大洋,输送的海水比其他任何洋流都多。它吸收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水,帮助驱动一个被称为“传送带”的全球循环系统,把热量传递到地球周围。冰冷致密的海水沉入南极洲海底,也有助于在深海储存碳。

承认南大洋,则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这也是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地理学会承认南大洋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南极环极流在全球海洋环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极环流形成于大约3400万年前,在南纬35°~65°区间自西向东环绕南极大陆流转,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端,是地球上最长的洋流,也是唯一一支与其他所有洋流都有关联的洋流。

洋流中海水温度和含盐量比北侧的海水低,冷暖水交汇处形成南极辐合带,环抱的水域则是地球上唯一不以大陆为界的大洋。洋流水体从海面垂直延伸到海底,携带的水量比任何其他洋流都多,超过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合的150倍。

南极环流绕南极大陆流动,一路行来,就像传送带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散发热量,而洋流中较冷、密度较大的水则会携带溶解的二氧化碳沉入海洋深处。南极辐合带会随季节而变动,但包含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水体和独特的生态区域。区域内海水富含养分,为海洋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反过来又促进了生物多样化和海洋动物物种更丰富。

按照国际水文组织2000年的定义,南大洋面积约2千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主要有三大类:海鸟、海豹、鱼虾蟹藻等海洋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铅锌锰等200多种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地球上90%的淡水以冰的形式集中在南极,其中西部占20%,其余在东部。

然而,由于地球升温,南大洋和南极环流的水也在升温,很可能加速南极冰层的融化,破坏极地生态环境,威胁极地动植物的生存。比如,几十年来,南大洋的工业捕捞对磷虾和智利海鲈鱼等物种产生的影响就一度成为科学家们担忧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地理学会更是希望通过引起人们对南大洋的关注,进一步宣传对南大洋的保护。

无疑,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主要的工具。科学家、决策者、规划人员、环保爱好者都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地图了解正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通过空间信息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从四大洋到五大洋,世界地图再添“南大洋”。

以新地图看世界,或许会得到一些全然不同的认识。这不仅帮助人们更新对世界地图变化的新看法,更将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因为了解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与现状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恶化的脚步。同时,这也是人们适应未来气候变暖的第一步。

THE END
0.世界地图变迁史—大洋洲纽埃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0年,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四篇:大洋洲—纽埃 【国名】 纽埃(Niue)。 【面积】 260平方公里。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592676Ad336;33?9620nuou
1.文博日历丨这张400多年前的世界地图,自带“解说词、插图”→因为大洋洲当时还没被发现 但在地图下方 一整块陆地标注着“墨瓦蜡泥加” 音译过来就是“麦哲伦”的意思 这位欧洲航海家曾经到达过南美洲的最南端 于是便用他的名字代表南方未知的大陆 《坤舆万国全图》 以当时的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 把子午线向左移动了170度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4;9<8:9;86:743?>:6(zsclpakfC:7Ak27;7.;;j6/6l536g9543489hc82668:g
2.大洋洲国家地图下载大洋洲地图中文版全图下载免费版西西图吧收集的大洋洲地图中文版全图是包含了大洋洲区域的所有面积的超大地图,地图上的所有标记皆有中英文双标,让用户在使用地图时更加方便清楚,赶快来下载体验吧,更多精彩就在西西图吧!!!大洋洲国家地图介绍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10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jvzquC41yy}/v~=0ee5ek}z149970qyon
3.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亚洲”是什么?当利玛窦第一次以中文语境中的“州”,来解释西方宇宙观中作为人居世界之一部的“亚细亚”,“亚—洲”就成了不同文化、不同时空观念相融合的产物。从一开始,它就嵌入本地文化多样与开放的图景中了。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关注了今天被称为“亚洲”的这个地域,在不同文明传统的地图上被想象、构 jvzq<84ksj4swl3gfw4dp8tnf1€htvizuvyzlƒ}1uzyr{8j3h9?:hj;h3h::g
4.大洋洲(OceaniaMap)地图大洋洲概况 大洋洲跨南北两半球,从南纬47°到北纬30°,横跨东西半球,从东经110°到西经160°,东西距离1万多千米,南北距离8000多千米;由一块澳大利亚大陆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无数岛屿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jvzq<84yyy4vi~hek0ipo8tegctjc7mvon
5.非洲与大洋洲分国地图列表苏丹 苏丹基本概况 苏丹在线地图 南苏丹 南苏丹基本概况 南苏丹在线地图 2016-10-24 11:29:10 UTC 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在线地图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基本概况 利比里亚在线地图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基本概况 科特迪瓦在线地图 加纳 加纳基本概况 加纳在线地图 多哥 多哥基本概况 多哥在线地图 贝宁 贝宁基本概况jvzquC41yy}/q|lgq0io1unuv1sbr6lhgk€iq~dfc{go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