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案例年

世界人口是指全球各国和地区的总人数,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与资本、技术共同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世界人口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了解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有助于掌握国家和地区的整体面貌,为政府、学者和决策者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基于1950-2023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分别从全球层面、各大洲层面和各地区层面来探究人口总量的规模历史、分布情况、变化趋势、人口结构,探讨不同国家面临的不同人口问题,并探究生育率对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影响。

数据集共234条样本,数据主体为全球234个国家和地区在1950-2023年的历年人口数据,同时提供了2023年各国人口的横截面数据,包括各国所属大洲、面积、各国2023年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中位数年龄、人口城市化率等指标。

数据分析

3.1

全球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加总各国和地区的人口总数,计算出1950-2023年全球人口总数,并绘图如下:

从图中可见,全球人口从1950年至今持续稳定增长。1950年全球人口24.8亿人,1975年全球人口突破40亿大关,达到40.2亿人,1999年全球人口突破60亿大关,达到60.1亿人,2022年底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从1950年至2023年,全球人口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3%。

为了进一步看清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计算出1950-2023年全球总人口的历年增速,绘制全球人口增速图如下,并用颜色从绿到红代表人口增速从低到高。

从上图可见,全球人口增长率的最高峰出现在1964年,达到2.22%,并从此之后开始稳定下降。在1950-1958年,全球人口增长率逐步提升,但从1959年开始连续3年大幅下滑,从2.0%陡峭下滑到1.6%,直到1962年之后才重新恢复增长率的上行。1959-1962这3年的全球人口增长率下滑的主要因素可能在于受到中国人口增长率大幅下滑的影响,中国在这三年间经历了巨大的自然灾害,人口一度不升反降,从而导致全球人口增长率的下降。1990年,全球人口增长率下滑至和1950年相当的水平,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全球人口增长率始终低于1.4%,2015年后人口增长率陡峭向下,从2021年起全球人口增长率正式跌破1%。全球人口经历了1950-1990期间的相对高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全球人口低速增长时代。

3.2

各洲人口分布及变化趋势

为了探究各洲的人口分布情况的差异,统计各洲的人口总数并绘制堆积柱状图如下:

从上图可见,亚洲始终是人口第一大洲,2023年亚洲人口47.5亿人,接近全球人口的60%。非洲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从1953年的2.3亿人已经增长到2023年的13.6亿人,跃居第二大人口洲。拉丁美洲同样经历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但相比之下,欧洲的人口规模则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增速较缓。

下图可视化了全球人口的各洲组成,可以清晰看出各洲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的变化:

从图中可见,大洋洲的人口数最少,长期保持在0.5%左右的世界人口占比。亚洲的人口最多,始终超过全球人口的50%,且亚洲人口占比呈现增长趋势,在2023年略有回落。欧洲人口的世界占比明显收缩,从1953年的21.37%大幅收缩到2023年的9.14%。拉丁美洲人口的世界占比略有增长,非洲人口的世界占比增长最为明显,从1953年的8.94%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16.93%。

再看各洲的人口密度情况,统计各洲的总面积和总人口,计算出2023年的各洲人口密度并绘制柱状图如下:

从图中可见,各洲人口密度严重不均匀。亚洲的人口密度一骑绝尘,远远高于其他大洲,达到了153.16人/平方公里。非洲的人口密度排名第二,其次是拉丁美洲和欧洲。北美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仅20.32人/平方公里,大洋洲的人口密度最低,约为亚洲密度的1/30。

3.3

各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及变化趋势

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展开人口分析,基于2023年全球各国和地区人口数据,Top 5人口大国依次为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绘制各国的人口增长历史如下:

从图中可见,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遥遥领先于第三名,且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中国。在1950年时,中国比印度多2亿人口,到2023年时,印度总人口数已经正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美国是第三名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图中红色线代表全球人口增长率,从图中可见,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显著低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基本长期高于全球平均人口增长率,中国在1962至1975年间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之后就开始波动下降,2023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08%,大约处于日本2010年的人口增长率水平。70多年来,英国的人口增长率始终在1%以下,日本的人口增长率从1.5%以上大幅下滑到如今的-0.5%,日本人口已经提前进入负增长时代。

3.4

生育率和年龄结构、人口增长率的关系

人口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在于生育率,生育率又会影响到人口的年龄结构,因此,人口增长率、生育率、年龄结构直接存在紧密的关联。基于样本中各国家和地区的2023年的生育率数据和年龄中位数数据,统计频次分布直方图如下:

从上图可见,生育率众数在1.5-2之间,即代表绝大多数国家的妇女人均生育孩子的数量为1-2个。但也存在部分国家的生育率非常高,超过5以上。筛选出前5大生育率地区和后5大生育率地区如下表:

(注:本案例集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地区单独参与统计)

从表中可见,尼日尔、乍得等非洲国家生育率最高,前5大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中有4个国家位于非洲,说明非洲国家整体的生育率较高。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中国香港,其次是韩国,亚洲、美洲等相对发达地区的生育率较低。

今后的人口增长也将主要集中在目前生育率高的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一些中低收入的亚洲国家。这些地区也是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粮食生产以及可能的暴力冲突的压力最大的地区,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合适的政策来干预管控人口的增长。

从年龄中位数的直方图可见,年龄中位数分布比较均匀。年龄中位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为了更好地看清楚各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各国生育率、人口增速等综合情况,绘制气泡散点图如下:

上图中,横轴代表生育率,纵轴代表年龄中位数,气泡的大小代表该国的人口增长率,气泡的颜色代表该国所处的大洲。整体来看,生育率和年龄中位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整体趋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生育率越大的地区对应的人口年龄中位数越小,生育率越低的地区对应的人口年龄中位数越大,即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从颜色来看,可以鲜明地看出,非洲国家(红色气泡)集中在右下角区域,大多处于高生育率、低老龄化的阶段,且气泡较大,人口增长率较高;相比之下,欧洲国家(绿色气泡)则大多数处于低生育率、高老龄化的区域,位于图形的左上方,且气泡普遍较小,对应的人口增长率较低。

改变横纵坐标,绘制人口增长率和生育率的散点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出生育率和人口增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育率越大则人口增速越大。非洲、亚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黄色、红色系散点),而欧洲、美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则相对较低(绿色、蓝色系散点)。

上述分析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老龄化相对严重、生育率低的国家,应当建立适应老龄比例增长的公共方案,例如健全社会保障和养恤金制度、建立全民保健和长期保健制度等,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鼓励生育率的提升。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年轻、生育率高的国家,应当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资源和国家经济状况来合理规划人口发展路径,适当干预人口增长,尽可能避免人口的不合理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情况发生。

结论

本研究基于1950-2023年世界各国人口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全球层面、大洲层面和国家地区层面的人口分布及增长规律,并详细探讨了各国家地区的生育率、老龄化程度、增长率情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从全球层面看,世界总人口70年来持续增长,但是人口增速已经逐步趋缓。从大洲层面来看,亚洲是世界人口第一大洲,占据全球人口的近60%,非洲人口近些年来迅速崛起。未来的人口增长量将主要由生育率高的国家主导,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一些中低收入的亚洲国家。从国家地区层面看,印度超越中国跃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且仍然保持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中国人口增速已经趋缓,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长期维持低水平,日本已经连续数年人口负增长。

生育率和老龄化程度负相关,和人口增长率正相关,不同地区的生育率差异显著,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尽相同,政策制定也需要因地制宜。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增速过慢等现实问题,在政策制定层面需要着重考虑老龄化社会的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生育率提升;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国家生育率普遍较高、人口结构年轻、人口增速快,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在于人口扩张与资源环境的冲突,在政策制定层面需要适当干预人口的过快发展,避免无序低效扩张导致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问题,保证在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

狗熊会特别感谢为本案例提供宝贵素材和为案例重新整理加工提供帮助的小伙伴: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程淇。

狗熊会还特别感谢为案例提供审查帮助的小伙伴:来自厦门大学的高天辰同学。

THE END
0.澳大利亚历史人口,1788年至2009这张图表显示了澳大利亚的历史人口统计数据 - 1788年以后。 澳大利亚目前的人口是:22,065,671 人. 估计常住人口 截至2009年9月30日,澳大利亚的初步估计常住人口为22,065,671人。自2008年9月30日以来增加了451,900人(2.1%),自2009年6月30日以来增加了110,400人。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49:74:d332?66A7590nuou
1.大洋洲大洋洲已经独立的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均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任务。在共同的目标下,他们组织了南太平洋论坛,成立了南太平洋经济合作局、南太平洋渔业局,实行区域性的合作,为了维护该国的自然资源,先后宣布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同时,倡议设立南太平洋岛屿基金,成立南太平洋共同市场,开展南太平洋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6:845
2.大洋洲大洋洲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 B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 大洋洲(Oceania),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jvzquC41wroni7gckmk/jjtuqw4dqv4fqe529@937832:@;3:84ivvq
3.大洋洲所有国家列表最流行的用法是通过消除印度尼西亚、台湾和菲律宾来进一步划定大洋洲,因为这些民族和文化这些岛屿在历史上与亚洲大陆的关系更为密切。大洋洲,在其最有限的意义上,包括 10,000 多个岛屿,总陆地面积(不包括澳大利亚,但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西兰)约为 317,700 平方英里(822,800 平方公里)。jvzquC41yy}/jxygncgi0lto1Qifcwnc0jznn
4.2020年汤加王国人口有多少?历史人口男女人口比例年龄金字塔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 汤加王国(英语:The Kingdom of Tonga),简称汤加,属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是jvzquC41yy}/jxsijgolw7hqo1ykttuo1f{ttuo16995<3jvor
5.大洋洲国家及地区人口排名分区排名:世界排名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阿拉伯国家英联邦北约台湾“邦交国” 排名地区常住人口面积 1 [大洋洲]澳大利亚 2549.99万人 7692024km² 2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 894.7万人 462840km² 3 [大洋洲]新西兰 482.22万人 268021km² jvzquC41yy}/jxsijgolw7hqo1ibvnlqt{5tl{pro1jz|{pro
6.地图上的澳大利亚历史:从英国罪犯流放地到今日的幸运之国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不包含澳大利亚声称的南极洲领地590万平方公里,与除西藏和新疆外的中国面积相当),是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面积的3.5倍,也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2568.1万(2020年估计),仅为中国人口的五十分之一,比上海市人口略多;澳大利亚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592676Ad336;16A8820nuou
7.2020年所罗门群岛人口有多少?历史人口男女人口比例年龄金字塔第5 在大洋洲人口排名 反馈链接 数据有问题点这里 统计公报 GDP收入汇总下载 人口数据小程序 文章目录[隐藏] 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中位数 历史人口数据 抚养比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属美拉尼西亚群岛。西南距澳jvzquC41yy}/jxsijgolw7hqo1ykttuo1f{ttuo16989B3jvor
8.2020年萨摩亚人口有多少?历史人口男女人口比例年龄金字塔年龄第9 在大洋洲人口排名 反馈链接 数据有问题点这里 统计公报 GDP收入汇总下载 人口数据小程序 文章目录[隐藏] 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中位数 历史人口数据 抚养比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 萨摩亚独立国(英语: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简称萨摩亚,原名西萨摩亚, 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 jvzquC41yy}/jxsijgolw7hqo1ykttuo1f{ttuo16994?3jvor
9.2020年库克群岛人口有多少?历史人口男女人口比例年龄金字塔第18 在大洋洲人口排名 反馈链接 数据有问题点这里 统计公报 GDP收入汇总下载 人口数据小程序 文章目录[隐藏] 历史人口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 库克群岛(The Cook Islands),位于南太平洋上,介于法属波利尼西亚与斐济之间,面积240平方公里,是由15个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其命名起源于远征探索南jvzquC41yy}/jxsijgolw7hqo1ykttuo1f{ttuo16993=3jvor